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星际工业时代 > 第143章,大学生工人计划

星际工业时代 第143章,大学生工人计划

作者:牛家一郎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5 23:55: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几天之后。

国家这边经过了一系列的严格检测,进行了详细的数据分析之后,认可了青云空天战机,并且上头也正式向星河航天这边下达了采购订单。

100架青云空天战机的订单。

战机本身的采购价格就高达1000亿,再加上各种各样的其它费用,这笔采购金额达到了1123亿,绝对是一笔超巨额订单。

第一批订单数量就高达100架,这后续的订单数量肯定也不会少,估计上头这边肯定是有慢慢的将所有老旧战机全部淘汰更新的打算。

毕竟这空天战机一出,原先的老旧战机已经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才100架战机,上头这边还真是有点扣扣索索的~”

星河航天工业基地这边,秦毅正带着刘培强、卢庆伟等人研究青云空天战机的生产线,得知上头这边第一批订单只有100架的时候,秦毅也是忍不住撇撇嘴。

100架的订单,说多真不多,特别是对于秦毅来说,在科技塔之中看多了外星文明动辄都是以万计、百万计的宇宙战机、宇宙飞船,秦毅就觉得这100架的数量真心少。

但要是和国家以往的采购数量相对比,你就会发现,这100架的订单其实真的不少了,而且这是一次性的采购100架,还不是分批次采购。

要知道以往进口战机或者发动机之类的,都是十几架、二十几台的这样进口,而且价格也绝对没有青云空天战机这样高。

这一次性给星河航天这边下了100架的订单,可见上面其实是非常支持秦毅,支持星河航天的。

当然这也跟现在的局势有关,随着华夏载人登月顺利的实现,并且提出了恢弘大气的月球资源开采计划,整个地球都被华夏人的雄心所震惊。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自然是不会坐实华夏崛起的,原本就在从各个方面对华夏进行打压,现在更是不遗余力,联合起来对华夏进行打压。

上头感受到了各个方面的巨大压力,特别是在国家周围,一些跳梁小丑在别人的挑唆下频频触动龙的逆鳞,不断试探国家的底线。

火药味十足,就差真刀真枪的干上几架了。

所以上头这边也是急需能够增加自己力量的利器,一旦局势恶化也能够有足够的实力和底气来面对一切的挑战。

所以也是大手一挥,直接向星河航天这边下了100架的大订单。

“100架的订单已经很大了,据我所知,以往在国防预算上面,还从来没有如此大方过呢~”

一旁的刘培强笑了笑摇摇头,他以前也算是半个军工体系的人,对这一块还是有所了解的。

“算了,不说这个了,有100架就先造100架,把我们的队伍给培养起来,军工订单本来也指望有多少,真正的大头还是民用领域。”

“我们必须要尽快将我们的队伍给打造起来,没有一直强有力的工程师队伍,我们这100架青云空天战机都不知道要造到什么时候才能完成,更别提要进军民用领域了。”

秦毅笑了笑,接着又皱起了眉毛。

目光看向庞大的厂房,这个巨大的厂房虽然不是最大的那种厂房,是专门用来生产小型反重力飞行器的厂房。

但是它依然非常的庞大,足足有30多米高,近50米宽,长也足足有几公里。

如此巨大的厂房内,一位位身穿白衣褂的科学家、工程师在不断的忙碌着,正在研究青云空天战机的生产线。

人数足足有好几百人,但是在这个巨大的厂房内,依然显得非常空荡。

人太少了,而且这些人大部分都是科学家、研究员和工程师,他们的任务是负责搞科学研究,而不是去当生产工程师。

尽管生产战机,听起来就很高大上,但重复性的工作用不上这些宝贵的人才,星河航天这边必须要培养出专门的生产工人出来。

况且靠这几百个人,根本就不可能实现秦毅心中的宏伟蓝图。

“我的想法和你一样,我们现在的关键不是说获得多少的订单,有多大的生产能力,我觉得我们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将自己的队伍给打造出来。”

“没有一支强而有力的工程师队伍,即便是给我们1万架的订单,我们也是吃不下的。”

一旁的卢庆伟听完也是点点头,非常赞同的说道。

“那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秦毅点点头,这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工程师队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人才是需要时间去培养的,手艺也是需要时间去慢慢的研究和琢磨的。

在高精尖加工领域,国外的企业做的比我们更好,其实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这些国外的企业,他们的员工普遍在职的时间比较久。

像日本,他们非常讲究工匠精神,以工匠的精神来仔细的对待一件可能极其枯燥乏味的事情,沉下心来好好仔细的琢磨。

所以日本的产品往往都以精良闻名于世,日本的工匠精神在全球也是非常有名。

抛开历史因素来说,有些东西我们不得不佩服别人,相比之下,我们就显得浮躁了很多,不管是这个国家的上层,还是企业,个人,都显得非常浮躁,没有沉下心来去仔细的思考和琢磨关系自己、关系企业和关系国家命运的事情。

当然这其中有很多的因素,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日本的企业是绝对不会主动辞退自己的员工,哪怕这个员工犯错误了,所以日本人基本上进了一家公司之后,一辈子在一家企业干到退休并不是什么让人吃惊的事情。

而且大部分的人都是在低层干一辈子,一直做到退休。

日本的企业将自己的员工视为宝贵的财富,特别是那些上了年纪的员工,更是如此。

即便是在基层干一辈子,这些人的薪酬待遇等等也不会差,因为年年都有加薪,薪酬待遇也足够支撑自己家庭的开支和生活。

所以日本企业的流动性普遍很低,员工也不喜欢跳槽之类的,在一家企业一干就是一辈子,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情自然是熟能生巧,极为的精通。

反之我们国家的企业,在很多时候往往视自己的老员工是为负担和累赘,到了一定的年龄,即便是你不愿意离职,公司这边也会想尽办法将你给扫地出门,而且还是那种非常绝情的,连赔偿金都不愿意给你的那种。

这种情况在国企、央企之类的还算好,在私营企业,基层全部都是年轻人,根本就看到上来年纪的工人。

用4000块钱的工资就能够请一个毕业生更加卖力、努力的干活,何必花8000去养一个老员工,这就是大部分企业的真实现状。

好处是企业一时节省了自己的人工开支,但是坏处也很明显,老员工都是最熟悉这个企业和业务的人,他们的离职无形之中的损失根本就难以计算。

所以我们国内现在很难出伟大的企业,在私营企业科技创新方面能够数的出手似乎也只有华为一家了。

秦毅想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工程师队伍,培养杰出优秀的工人,并且让大家能够沉下心来专心专一的做一件事情,秦毅觉得自己还是要跟日本人多学习、学习。

“我的建议是我们从高校之中直接招聘毕业生,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工人队伍。”

卢庆伟想了想说道。

其实他就有这方面的想法了,大学教育的普及,大学生也不再是以前的天之骄子,不能总想着坐办公室、成为白领、金领的。

新的时代,蓝领更需要有文化、有素质的人,特别是星河航天这种专门制造飞行器的企业,更是需要高素质的工人队伍。

在以往,工人往往意味着没有文化,没有学历,也意味着脏、累、苦,所以很多时候,大学生都不愿意去当工人。

可是这工人又往往是接触生产的第一线,没有高素质的工人队伍,在以前初级的企业还能够靠廉价的劳动力竞争下去。

这高科技的企业,肯定是没有办法再使用以前的模式,更多的是应该学习西方的模式。

即便是工人,那也是有文化的工人,懂科技、懂技术的工人,只有这样的工人队伍才能够支持起高科技的企业。

“大学生会愿意当工人?”

一旁的杨洪岩一听,连连摇头。

“那可不一定,关键是要看当什么工人,给什么企业当工人,薪酬待遇怎么样。”

“更何况,如果觉得工人这个词不好听的话,我们可以叫工程师嘛,反正其实本质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我们需要高素质的工人队伍。”

卢庆伟笑了笑,却是显得非常自信的说道。

“我觉得庆伟说的有理,我们是有必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工人队伍,大学生刚刚毕业走上社会,可塑性强,我们是可以考虑招募一批大学生来自己培养,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科技工人。”

“还是叫工程师吧,不然我也担心可能会招不到人。”

刘培强仔细的想了想也是支持卢庆伟的看法。

PS:本人没有歧视工人的意思,也没有歧视大学生的意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