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成为了道医之后 > 八六五 真刚剑

成为了道医之后 八六五 真刚剑

作者:忽悠啊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56: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福德跟着李公淹,韦书谐两人一起入了耿国府。

岭南山环水绕,平整空地并不算大,但是这么一个国公府却占地有三千亩。

其实房屋也不过占据百亩,但是其还有狩猎林,还有温泉,有大湖。

虽然冯盎其继承越国之国统,但这样大的国公府无疑是越制了,几乎不算国公,而是国王之类了。

国公府常年有精兵两百,都是一等一的好手,传甲披胄,佩弩带刀,手执长兵器。

但李福德此时并没有看见,不过李福德如今多年养炁,神思完满,不下于可以阴神出窍的高手。

虽然明面上看不到,但是总能在风吹草动之间,能感受到肃杀之意。

李公淹感慨:“这里虽然看着广大,但是并无王炁,望其气,并无五彩,甚至连三彩也无。”

李福德笑问:“长官还会望气?”

“不过偶然学的小术。。”李公淹感慨:“原先窦建德有王气,但是其并不坐地成基,反而习突厥牧猎之举, 杀人为粮, 天命因此殆尽。”

这时候,李福德又看见了一个黑皮高鼻小眼睛的汉子, 正是那冼轩。

只见他此时用着不太熟练的中原官话,冷着脸开口道:“国公爷有请两位钦差。”

李福德认得他,笑道:“怎么光请两位钦差,没有请我么?”

冼轩闭口不言。

只是领路。

走了约莫二百步, 便见着一间堂屋。

堂屋供奉着的, 并非什么祖宗像,而是一把剑。

剑无锋,但是自有神威,上书昆吾。

“晋朝王嘉的《拾遗记》中说:越王勾践使工人以白马白牛祠昆吾之神, 采金铸之, 以成八剑之精。”李福德见之感慨。

“一名揜日,以之指日,则光昼暗。金, 阴也,阴盛则阳灭。”

“二名断水,以之划水,开即不合。”

“三名转魄,以之指月蟾兔为之倒转。”

“四名悬翦,飞鸟游过,触其刃,如斩截焉。”

“五名惊鲵, 以之泛海, 鲸鲵为之深入。”

“六名灭魂,挟之夜行, 不逢魑魅。”

“七名却邪, 有妖魅者,见之则伏。”

“八名真刚, 以切玉断金。如削土木矣;以应八方之气铸之也。”

“但是昆吾之剑, 更胜其八剑, 《列子·汤问》:周穆王大征西戎, 西戎献昆吾之剑,火浣之布。用之切玉, 如切泥焉。”

“玉如君子,昆吾之剑, 可弑君乎?”李福德这么一说。

李公淹都被吓了一跳:这可不兴说啊。

“此剑非真昆吾之剑。”却见一个三十好几的男子,也是面色黝黑,带着几分少数民族的特征,不过气势非凡。

“国公!”冼轩立马低头。

李福德这才拱拱手:“原来是冯国公。”

而李公淹亮出旌节,代表自己是李唐使者的身份。

但是一般只有出使别国,才会有旌节,若是国土之内,却只有钦差大臣。

带着旌节,问冯盎你有没有反, 如果没有反,就做出表态。

如果你现在依然尊崇我李唐王朝, 我就让你依然做你的土皇帝,我不会派人来打你的。

冯盎是政治场上的老手了,如何不清楚小小的旌节意味着什么。

不管真假, 都十分肃穆,尊敬一般:“原来是天子使臣到了。”

李公淹点点头:“见过国公。”

李福德却直接道:“国公爷,有人到圣人那里说你蓄意造反。”

“你家居留百越之地已经五代, 州郡长官所辖之地仅你冯氏一姓,子女玉帛用之不尽,人世间的富贵已经到了尽头,正想要更进一步。”

“又有言,你掌握百越之地,又攻克平定二十个州,占地方圆数千里,因不服陛下继位,欲响应兵马造反,学当年赵佗之事,对了,赵佗的九郡岂能和您相比?”

李公淹和韦书谐都冷汗直冒, 你怎么这么敢说?不怕人家真的给你反了吗?

“哈哈哈,你便是给本国公写信, 劝我解兵马之权, 携妻子儿女入长安享富贵的那個李福德?”

“正是在下。”

“听说你妻子刚刚生了一对龙凤胎, 真是好福气啊。”

“多谢国公夸赞。”李福德笑道。

“可惜啊,可惜,小孩刚刚出生就要没了父亲。”

“怎么?国公欲杀我?”

“是又如何?”冯盎道:“便是你刚刚如此出言不逊,我便可杀之。”

“只怕国公没有这个胆子。”李福德硬刚。

“哦?”冯盎道:“那是想试试我的宝剑锋利不锋利吗?”

李公淹连忙道:“国公息怒,我等是带圣人旨意前来慰问国公,非来问罪。”

韦书谐也道:“小李他是直臣,口无遮拦,国公莫要责怪。”

冯盎笑笑:“当初天下大乱,本公平定岭南道,百姓安治,未有乱者,确实有人劝我称王,以为越王,后来李将军劝我投唐,武德皇帝雄才大略,是为明主,因此为唐臣。”

“但是听闻,如今贞观皇帝,是杀兄囚父而得位,不知道德行如何?可引得你这种口舌之辈,来我面前狺狺狂吠。”冯盎并非不识字的,反而大世家出身,其天祖乃是北燕君主,自可称王宗。

李福德道:“武德皇帝并非贤主,隐太子忘之不似人君,当今圣人,有收复山河之功,德行如何,国公自清楚,当初若非畏惧天策军,只怕国公并不会投唐。”

冯盎一噎。

“朝廷中不少人说你冯盎狼子野心,圣人本欲打算派右武卫大将军蔺暮等人征发江、岭数十州兵马大举讨伐,以定岭南。”

冯盎面色不定。

“但我写信于朝廷,说冯盎你如果反叛,必然分兵几路占据险要之地,攻掠邻近州县,但是现在并无动作。”

冯盎一惊:“这人如何知道我之谋划?”

冯盎本来就打算割据岭南之地,再往越南,老挝一带百越之地发展立国,只是一直犹犹豫豫,如今被道破,顿时心思熄灭了三成。

“冯盎,你到底叛不叛?”

“杀我,我成仁,圣人大部兵马便来。”

“既不杀我,那便彻底归顺,再想摇摆不定,只怕也是大军临境。”

李公淹见如此,心都跳着嗓子眼了:大哥你是想要名垂青史,唐雎不辱使命,我们还想要活着啊,你倒地是逼反,还是安抚啊。

那冯盎面色变幻不定,忽然笑道:“既然圣人信任于我,我便不能辜负圣人之信任,此前之言,不过为试探,当不得真,如今得知了圣人心意,自当剖白。”

“我岭南冯氏,既自武德五年,投诚于朝廷,又如何能三心二意,反复无常呢?自然无叛乱之心,只愿岭南安定,便是心满意足了。”

“口说无凭,你可有诚意?”

“我之长子冯智戴,可随使臣返回朝廷。”冯盎斟酌道。

李福德这才赔笑道:“还请国公见谅,刚刚是下官冲撞了,却是为朝廷试探故。”

冯盎道:“可见国运昌盛,人才倍出,我也听过你,小小年纪,文治能让茂名一县百姓富庶,百姓思之迁往,武功可定阳西罗鸿叛乱,是宰相之才啊。”

随后便道:“我有一女儿,年方十六,正思一位大丈夫做夫君。”

冯盎正想说给李福德再介绍一个老婆,毕竟在他看来,男儿大丈夫三妻四妾很是正常,历史上冯盎光儿子就有三十个,加上女儿,上百个是有的。

而且他还特别喜欢收干儿子,也不知道学谁的,几百个儿子是有的,也算多子多福。

但李福德立马道:“如今圣上正在填充后宫,不如国公以一女入宫,正是亲上加亲。”

“一个怎么够?”冯盎大手一挥:“我百越美人极多,到时候一起随使臣回长安便是。”

“国公不前往长安吗?”

“岭南并不算安稳,让我儿代我向圣人问安。”冯盎却也不敢入京,生怕被杀。

不过李福德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随后吃了宴席,欣赏了越女舞剑,李福德就回去了。

两位使者则是被挽留在国公府住。

冯盎好从他们两个嘴巴里面得到有用的消息,来确定朝廷的态度,并进一步应对。

不过这已经不关李福德的事情了,此时李福德感觉畅快淋漓,似乎有一股气自胸口发出,让他有种大丈夫豪迈之感生出。

随后一道嗡嗡金鸣之声传入耳中。

李福德寻声而往,在一溪流之中,发现一块青石,石上有一剑柄。

李福德本非剑客,而是儒生,但此时却引得宝剑认主,呼唤。

李福德将剑抽出,同时,胸中宣泄的浩然之气充斥手中之间。

却见此剑铭文“真刚”二字。

“切玉断金。如削土木矣;以应八方之气铸之也。”

李福德将其赞叹:“果然好剑,有如君子也。”

将剑以布包住,李福德便坐着青铜马车回到了茂名。

此时李郸道正在为两个弟弟妹妹调养本源。

却见李福德带着一把古剑回来。

开口道:“金乃锐利之相,剑乃君子之器,看来叔叔刚刚打赢了一场口舌之战。”

李福德点点头:“冯盎确定不会反了,以后岭南发展的阻力便会小很多,如此便不会打仗,在冯盎没死之前,岭南应该不会因其冯氏判乱而打仗。”

随后李福德弹着剑身,发出金鸣之乐。

“侄儿,你教我一套剑术防身吧。”

李郸道剑此剑有灵,正适合做一把飞剑。

便道:“寻常剑术,只怕浪费了这剑,叔叔你可愿意学一学飞剑之术,以天地浩然正气御之,鬼神妖魔辟易,更有十步杀一人之勇猛。”

李福德点点头:“今日似乎得道了一般,忽然胸中一股气流,喷涌而出。”

“所谓有道无德,终失其道,有德无道,终可得道,叔叔你德行到了,天地之正气与你心中正气相连,充斥了你的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如今已经全部打通了,反而比我当初修行之时轻松多了。”

李郸道感慨。

随后教了李福德一套剑术,这套剑术脱胎自天遁剑术,但是并不复杂,并无符咒,只有通神之法,平常舞剑锻炼身体,同时神炁与剑炁相合,便可将其百步之内,以炁御剑,算是剑仙一流。

但是李福德不修道法,因此不能炼做剑丸吞入肚中。

不过就算如此,李福德也很快将剑法学会,李郸道又用蛟龙之屁,做了剑鞘,用以养剑锋芒。

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李福德虽然不会弯弓射剑,但也会了剑法,已经颇有汉儒风范。

杨氏吃了几天李郸道做的饭,已经恢复了一些,见着李福德在那舞剑,却是嗔怪道:“我们的孩儿都出生了数日了,不知道夫君给起了名字没?”

李福德点点头:“乳名早已经定好,女孩叫荔枝,男孩叫猕猴。”

“那大名呢?”

“男孩便叫李行言,女孩就叫李嫱。”李福德开口道:“往来行言,心焉数之。”

又问向杨氏:“夫人以为如何?”

“难道不需要拍你李家的字辈吗?”

李福德笑笑:“可排,可不排。”

李郸道笑道:“名字确实好听,只是名字一取,魂魄便稳定了,先天元神便躲藏于名字之中,不需要我继续照顾了。”

李郸道开口:“便也要离去了。”

“侄儿去哪?”

李郸道开口:“乱世出妖魔,如今岭南已治,妖魔邪气慢慢清退,伐山破庙也已经进入尾声,我却还要去准备一二。”

“另外,我有一徒弟,和一好友,如今在北极得困,我欲往北极走一趟。”

“北极?”李福德道:“极北之地苦寒无比,侄儿你要小心。”

“叔叔,婶婶放心便是,我自先回长安京城,向着老爷子他们报喜,才会前往北极。”

“替我向大兄,嫂嫂问好。”李福德笑了:“另外且装些岭南特产回去,侄儿你不是有个如意袋吗?”

“对对。”杨氏也道:“上次大嫂给我们送来了许多东西,我们哪里能没有回礼?”

李郸道哈哈哈道:“好嘞,我却不嫌麻烦,一定把心意带到。”

随后杨氏便将棉花,棉布,还有棉花种子,以及岭南的杨梅酒,荔枝酒,龙眼干,茯苓霜,等等拿出。

全部交给李郸道带回去。

“我自己多做了几件娃娃的衣服,侄儿你弟弟不是也出世,比着我家的大几个月就是,这衣服我做大了一些,你也带回去吧。”

李郸道体悟人道,亲情自是不抗拒,只是突然想起了甄洛,便问道:“婶婶你和叔叔如今也已经两年了,若是叔叔惹你生气了,你怎么才能原谅他呢?”

“你叔叔没惹我生气啊。”杨氏道,随后忽然想到什么:“想来是你有中意的人了,哈哈哈,也是到了年级了,都这么大了,要哄女孩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