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成为了道医之后 > 八四七 无名之辩

成为了道医之后 八四七 无名之辩

作者:忽悠啊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56: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斗母元君走后,紫微大帝却又道:“虽有千头万绪,但只一针一线,你不必急躁,把眼前之事做好便行。”

这就是大领导点拨了。

李郸道点头表示明白。

“如今天地衰竭之机在即,但也是由弱到盛,由盛至衰旳极点,前之功果,无有今日之势,往后千年,也难有如今之时,为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你需好好把握。”紫微大帝又道。

李郸道稍微思忖,觉得这是金玉之言,是看破时空和历史规律做出的总结。

“他们二人,还在等你,朕便不留你了,有什么事情,觉得是对的,就大胆的去做,不必太多顾虑,如此才能成长。”

这话讲完,李道道便有了底气,随后便走出紫微星宫,见着岐晖和张子祥在外面喝着茶。

几个星官做陪。

“哈哈哈, 看来大帝对你指点颇多啊。”张子祥笑眯眯:“走, 随贫道往大赤天去吧。”

李郸道自然跟随,前往大赤天还要往上走几道天门。

所见仙宫盛景,自比凡间王朝既要浩大,又要华贵, 只是用手去碰, 却只是清灵之炁所化,并非实体一般。

既然神祇为先天清灵元炁所化之神, 那这天宫自然也是先天清灵之炁郁结为府。

李郸道去过一次大赤天, 倒也认得路,上景宫, 中景宫, 下景宫,太极宫,紫霄宫,太清宫, 兜率宫, 诸多道德宫殿林立。

各宫之中有诸多修道有成, 飞升天宫的有道高修, 若不得飞升大罗天, 也会在此潜修听讲, 以继续修得天仙大道。

“哈哈, 小友, 未过多久, 又见到你了。”正是上次李郸道来大赤天时候所遇的高道徐灵期。

李郸道曾在青华界,太乙天尊道场的登真阁听其**, 还传了调禽御兽之道,学了龙凤文字语言, 算是李郸道的半师。

“原来是徐师!”李郸道连忙行礼。

“不必客气,亏得小友步步高升, 贫道竟也沾光,得了一次天尊**之后, 忽然顿开金锁, 自青华界处救苦灵官,升入太极宫做了判官。”徐灵期道。

李郸道初入天宫之时,不过八品天职,后来着了五品天曹官, 又在做八仙宴席后,点拨了天机, 得了一个三品的天地业位。

算得上是坐火箭了。

但是天地业位是天地业位, 天职是天职,仙阶是仙阶,三者相似,却极其不同。

不过李郸道依然要恭喜徐灵期高升。

到了玉台金宫,却不见当初两个童儿,才想着他们两个下界之时,差点把自己撞死, 说是要帮自己抓狐狸, 可是再也没有见着。

没有金银仙童,李郸道却见着了一头青牛儿, 半耷拉着眼睛看着李郸道,鼻子上也有个环儿。

一个太玄仙童在照顾其洗澡搓背,好不惬意。

“去吧。”岐晖子带着李郸道入宫门中。

却是自然无比。

这反而让李郸道怀疑, 岐晖是不是老君的一个人间法身,要不然怎么能把老君爷不要的太上玄元皇帝果位,安着自己身上,成为天庭大佬,甚至飞升大罗仙界。

入了里面,就见着一个八卦炉,几排葫芦丹瓶,一个老道盘坐在蒲团上面,白须白眉。

这老道便是老君爷了,十分随性自在。

上次李郸道见之,这位还在跟着南华真人一起下棋(三九八章)。

李郸道见丹炉中文武火候,乒乒乓乓, 不像是在炼丹, 倒像是在抟炼兵器。

“你想要进我这炉子里炼上一炼么?”

老君爷慈眉善目,并无架子,反而取笑:“炼出个金刚不坏,完满无缺来。”

“金刚不坏也就罢了, 可世界上哪里有完美无缺之人?”

老君站了起来:“哦?你这小子, 难道不相信老道的手段?”

李郸道连忙道不敢。

“太玄符箓之道,你掌握的如何了?”

“已经有七八分了然了。”李郸道回道。

“九转金丹之道呢?”

“尚在打磨之中。”李郸道一一回道。

老君笑呵呵道:“该教你的,其实都教你了,你小子若是单单走一道,其实便已经够证天仙了,但是你小子要三教合一,便又不大够。”

李郸道听着,便晓得老君有东西要教自己:“当初您老人家教授了孔丘周礼,西出函谷关之后,又与释迦牟尼相见过,想来对三教如何,多有见闻,还请老君爷给个明法。”

“孔丘在世的时候,不知道自己是儒家,只是他死后,弟子才化儒的。”

“孔子本身其实是述而不作的,他是想把上古之学传承下来,延续下去,教导给更多人罢了。”

“如周易之书,羲画八卦,文王作卦辞,周公作爻辞,孔丘则将其编和在一起,写下了《周易》一书。”

李郸道听闻豁然开朗:“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这么说孔丘他本身是道家的,只是他的弟子故步自封,自以为儒?”

“诸子之前,也无道,也无儒,然孔丘之前却能见上古之圣贤,老道之前也可见上古之列仙。”老君爷引导道。

李郸道已经有了大概方向了。

“那佛家呢?”

“释迦牟尼在世的时候便已经成佛了。”李郸道开口道:“不然也不会有佛骨舍利子。”

“哈哈哈,释迦牟尼自称正觉者,其一开始所立,便非佛家,而是佛教,乃是与婆罗门对立。”老君道:“其性质,倒不如说与墨家类似。”

李郸道听着老君讲,觉得佛教原本教义和墨家差不多,是有些诧异的。

不过想想,诸子百家之时,儒道皆非显学,反而杨朱之学,和墨家之学,为两大显学。

老君道:“释迦牟尼死后,他的弟子便各自有分歧,各自尊经不同,便划分不同,渐渐走了歧路。”

李郸道听闻,叹息道:“所以弟子要非儒非道非佛,才可达三教合一之境界?”

老君道:“什么都有,自然就什么都不像了。”

老君讲的却是老子五千言最经典,也是开头的一章。

“无名,有名”之辩。

李郸道要达到“无名”之境,便是庄子所言的“圣人”了。

这个无名,可不是没有名字,或者没有名气。

而是“大道无名”,“道非恒道”的无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