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成为了道医之后 > 八四五 传法崂山

成为了道医之后 八四五 传法崂山

作者:忽悠啊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56: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崂山之上,那罗延窟之中,文殊普贤二菩萨看漫天青莲,甘露水滴落,有如当年释迦摩尼成道之后,与其二者说因行果德,便有天花乱坠,如今日之景。

二菩萨都是人间法身于此,此时看着李郸道所在之地,有佛陀圆觉智慧光芒。

“青龙尊者,不愧是末法之世成佛旳大尊者,同莲花生大士为妙法莲华并蒂之果,如今已经有大毅力,大智慧,大功德。”

“可惜误入歧途。”文殊菩萨道:“当年,青龙尊者未发显发迹之时,我佛宝牟尼珠以十二因缘与之结缘,本可点化,奈何......”

“如今虽是大乘佛法,却沉沦外道。”

“只要佛法大兴,外道亦无妨。”却见妙善和尚手持浮尘走来。

“阿弥陀佛。”妙善和尚道:“贫僧已有谋划。”

“善”

三个菩萨同时笑了,便将此处佛门道场在崂山中隐去,不再显圣。

而崂山道掌门刘若拙,见天降甘霖,紫气东来,有龙虎气象,瑞麟腾空,便早早带着太清观中诸多道人在山门处迎接。

还特意命童子将道路撒扫干净,设下芦棚,将香岸摆设,以崂山本地所产香草供奉,只是由于干旱,地气离乱,福地洞天也受波及, 所以没有灵根仙果招待, 但也算十分广大的阵容了。

而等待了约莫半个时辰,雨水已停,万象更新,一个青年道人便出现了崂山众人面前。

刘若拙丝毫不敢怠慢:“晚辈小修, 见过天师。”

李郸道看去, 崂山的道统不显,为首的刘若拙也只是勉强碰着地仙修为, 弟子三三两两, 不成气候。

李郸道听着他叫自己天师,却是苦笑:“贫道何德。”

“何为天师?”刘若拙道:“盖能修其天真, 先觉先知, 言道者,上帝之所能贵者也。”

“若是寻常求雨,设醮立坛,以五雷发之号令, 自可达也。”

“然而天之所厌, 鬼神无所祷也。”

“大旱之年, 瘟疫横行, 飞蝗猖獗, 我崂山长辈清尽全力, 前赴后继, 在烈日暴晒之下求雨无果, 宁可活活晒死, 也不肯落坛饮水,只因愧对来崂山祈雨的众生百姓, 便一刻也不敢休息。”刘若拙道出崂山如今人丁稀少的缘由。

“风调雨顺。”李郸道看着香坛上面写着的四个字。

“若非天师,如何德感天地, 降下这一场救命的甘霖?”刘若拙真情实感,并非拍马屁。

李郸道叹息一声:“或许便是崂山求雨的前辈, 已将雨水求来,万应乃灵罢了。”

便随着刘若拙上崂山上去。

果然看见素色鹤旗仙幡。

太清殿前, 停棺数口, 求雨醮坛,还摆着那里,并未清理。

李郸道见之肃穆,请香拜之.

崂山诸位道人见李郸道认真祭拜, 不由得低声抽泣。

李郸道开口:“李唐天命被削,然兴亡百姓苦, 若无灾殃, 便难去其天命,若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君贤官廉,又如何能削去天命呢?”

“你们求不来雨,不是你们无能,也不是昏君无道, 如今新朝开辟, 正是欣欣向荣之机,这干旱, 蝗灾,霜灾,其实不是前朝气运反噬, 因为其应在突厥南下上。而是上苍无端降下,以众生百姓的姓名做献祭,来损耗国运,天命。”

李郸道开口道:“为何他们能降下灾殃,便是其手执权柄,若他们手无权柄,如何能放肆。”

刘若拙听了若有所思:“天师有何教莪?”

李郸道开口道:“贫道欲传太清道法于崂山,无需醮神,本我元神直达昊天元气海,可改千里之天象。”

刘若拙一听,立马就要跪下拜师。

但是却跪不下去。

李郸道开口:“贫道只是代太清老爷传法,我麻姑山玄真道也是太清道脉, 可为兄弟道脉也,不必多礼。”

当下便在崂山一块葫芦状的大石头上坐下, 开始**传授:“欲学神通, 先得伟力,唯有伟力归于自身, 修得仙身,高于神祇,方可逍遥任意。”

“欲成仙道,需先服气。”

李郸道见崂山大猫小猫两三只,便从最基础的服气之法讲起,然后再讲金丹法门,不讲符箓存神之道,也不讲科仪道场。

“我有一法,乃太清服气口诀,今传要诀,尔等仔细听讲。”

“夫万物之生,禀阴阳而成形汇兆。阴阳施化,从元气而寒暑成分。”李郸道刚刚炼制成的六炁环从一个圆圈,变成两个圆,一个为玄,一个为赤。

却是一边讲课,一边演示,以免枯燥无味,玄玄难懂。

而李郸道座下葫芦石,竟然也有灵性,只见东海日出,好似一粒太阳金丹,紫气氤氲,自葫芦嘴中而出一般。

其吞东海之灵机,天地之灵气,日月之华光,暗合太清服气之诀。

李郸道讲道,此葫芦石便将成千上万年吞吐的灵机放出,滋润这崂山众多道人。

李郸道虽然知道这是一件宝贝在孕育,却没有心动,外物已经难打动李郸道了。

只是觉得这里是一处绝佳的孕丹之所,想来修炼内丹之术会事半功倍。

讲完了服气之术后。

李郸道便转头讲起了金丹要诀。

“我这还有一部太清金液神丹经传下,讲述三一之道。”

这回,只有刘若拙一人听得,他问道:“何为三一?”

“三乃精气神三宝,乃是藏精,藏气,藏神。”

“一乃一要,为还丹要旨,混元灵机。”

随后便仔细讲述传授,刘若拙问,李郸道达,将丹道传完,刘若拙便自行运功,搬运周天,采药炼丹。

他本来就是地仙修为,只是根基薄弱,如今有李郸道指点,很快便练出了金液,只是要点化还丹,还有七八年的打磨才行。

传完丹诀,便是如意册上的法术神通,除却呼风唤雨,李郸道又传了屠龙要旨,算是在东海设立关口,以警孽龙。

然后便是安置东海君,立下了东海坛,让崂山派和东海君互帮互助。

做完这些,李郸道抬头看去,对着刘若拙道:“你们好生修行,为民谋福便好,如今天宫有诏,贫道便不久留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