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成为了道医之后 > 七一二 问道许旌阳

成为了道医之后 七一二 问道许旌阳

作者:忽悠啊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56: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解决了长江之事,李郸道也算松了口气。

而许天师此行便已经圆满,至于前面说的考核,李郸道自然算是通过了。

只怕要不了多久,李郸道便会收到天庭的旨意,要从五品的天曹,变成从四品,或者直接是四品。

三品是不大可能,除非李郸道修为突破到阳神,也就是神仙之境,那都可以直接飞升了,虽然只是飞升到天庭,不是大罗天。

许天师顺便还给李郸道的天刑剑打进去了一道仙符,这是斩龙仙符,可以对龙类生灵带来更大的压力。

因为许天师是公派下凡,所以呆不了多久,所以直接对着李郸道提问开口道:“你修行上,可有什么疑惑?若无疑惑,贫道便回去了。”

李郸道一听,有这种好事,自然是第一将“三教合流”之事提问。

许天师顿时尬住,因为这个问题他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因此反而问道:“你是怎么想的?”

李郸道开口道:“儒道合流,完全没有障碍,毕竟二者已经磨合了数千年,可以算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可是佛门进入中土的时间还比较短,虽然滋生迅速,但并非本土根源,我倒是得到了真身舍利,可以说是佛法源头了,但那舍利毕竟不是我修证的,是释迦牟尼修证的。”

“因此我打算道儒同修,佛法虽然也修,但以外道修,以器代我身,不过是本命之器,如此如同太极图案。”

李郸道比喻道:“道乃玄,儒乃白。而释家便是分割阴阳的那条线。”

“而且佛门的过去未来现在,成住坏空,芥子须弥等概念,和古代《尸子》一说不谋而合,其中广大精微之处,也不输我道儒二家。”

李郸道开口道:“因此我欲炼制一外道之器,证就佛果,这器中衍生洞天,是为极乐净土。”

李郸道挠挠头:“就是将白骨鸡鸣与之对应。”

“但是那里现在已经变做了冥土了,成为了阎罗地府。”

李郸道说完,许天师便道:“此事或许得去找太乙救苦天尊,让天尊带你去找找地藏王菩萨。”

“地藏王菩萨?”李郸道迷惑。

“地藏王菩萨虽然是佛门中人,但其实我道门并不算排斥。”许天师开口道。

“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李郸道喃喃。

许天师道:“其虽然是在佛门,但是也修证了儒道两家。”

“其得道前挖眼睛,断手臂,治其父,算是以孝心立德。”

“其大誓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算是立言。”

“安住地狱,度化厉鬼,算是立功。”

李郸道喃喃:“还能这么算?”

“这就是三教相通之处,太乙救苦天尊难道不是一样?闻声救苦,坐镇地狱……”许逊道:“便是我如今也在阴冥地府,有一道天尊化身,职能是救苦拔亡。”

“按照你的思路,定然是对的,无论是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还是道家,大道也不远于人也,或者佛家,渡人先渡己,身化小船,渡人彼岸。”

“只是你应该,摒弃那些虚的,浮于表相的东西,将其中的核心抓住。”

“如此三教便可圆融,若是你非要将教义圆融在一起,那道教也不是道家,儒教也非儒家,佛教也非释家,更何况,他儒教也分裂好些个教派,我道教也分裂,他佛教也分裂……”

“因此不应该抓全,而是应该抓点。”

许天师不愧是拔宅飞升的大佬,虽然没有三教同修过,但是听完李郸道讲述,还是给出了关键性的意见。

“他佛门能迅速在中土扎根,肯定是有一部分迎合了我们本土思想的,这里面肯定有共同性!”

李郸道突然浮出了一个念头:难道是哲学的共性?

还是说“明心见性?”

佛家的“慈悲”。

儒家的“仁”。

道家的“贵生”

这些东西在李郸道的脑海里面不断碰撞,似乎有什么东西就要呼之欲出。

那是一种自宗教枷锁之中跳出来的东西。

似乎是一种真理本质。

但是玄之有玄,虚之又虚。

似乎让人想明白了,又似乎是悖论一般。

“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李郸道再次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

许天师一副孺子可教也的表情。

但是李郸道很快又退出来了。

因为核心不对。

儒道思想没有什么不对,核心都是一个“道”字,虽然对大道的理解不同。

但是佛家的核心思想不是这个。

佛家的思想是“缘起性空”

重在一个“空”字。

这个空,可以和道家的“无”字对等。

道家虽然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但无不是核心思想。”

核心思想是“道”,那个“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的道。”

而佛门核心思想是:世间也没有独存性的东西,更没有恒常不变的东西,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所生起。

结合“十二因缘”理论,还可以衍生“因果”二字。

这种理论,既不是唯心,也非唯物,而是心物相合,从而达到“和谐”的一种状态,通过万物有果必有其因,佛陀便可知道十方世界,过去未来一切之事。

这跟道门的“推衍”是有些相似的。

但是核心不一样就是不一样,道是源头,缘起性空是过程,二者本质不同。

不过,虽然本质不同,却也给了李郸道一个想法。

从过程逆推,也是源头。

而从源头出发,可以有无数过程。

前世家,总结的三千大道,八百旁门,条条可以证道,倒也不是无的放矢。

因此虽然很快从天人合一的过程中出来了,但还是能得到一些启示。

许天师问道:“如何?”

李郸道笑道:“还是许师旁观者清啊。”

李郸道打蛇上棍,直接叫许师。

许天师也没有抗拒:“还有什么要问的吗?”

李郸道便又问了一些五气朝元的细节工夫,和精气神三宝,如果修证金丹,便不可能三花聚顶,那么如何结出道果来?

许天师将这些疑惑一一解答,说得十分详细,分明是将自己飞升的经验传授给李郸道。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