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我体内有个黑洞 > 第136章 全面调整

我体内有个黑洞 第136章 全面调整

作者:明渐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5 23:51: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卫明准备全面调整下黑洞集团的主营业务,发展方向和框架架构。

也就是说,他不想再把过多的精力,投放到光刻机、芯片、EDA软件、高端机床,乃至是房地产和城市环卫之上了。

投入资源过多。

见效太慢。

经常忙的像狗一样。

必须得改变这种现状!

卫明甚至有考虑做减法,一部分的公司和业务,除非取得重大成果,否则平时完全不用去过问,采取“放羊式”管理,可能一年半载的都不会去视察。

如黑洞垃圾回收公司,除了每隔七天处理下五号垃圾站(城南17号垃圾站已经启用,新增容量50万立方米,分担杭城70%的垃圾处理,也是每七天过去一趟即可),以及河道清理任务,每隔半个月,一次性清理2公里即可。

因为处理垃圾站、清理河道的任务,往往可合并到同一天内完成,实际最多每周耽误一天。

黑洞地产公司,萧姐经验丰富,无需操心,每个月最多视察一趟即可。

其次就是对臃肿庞大的黑洞科技公司,进行拆分,成立多家的子公司,减小管理的混乱和难度……好比一个人数过百的大家族,挤在同一屋檐下,吃住一块,必定人多口杂,矛盾纠纷众多,不如分成多家,省心省力。

卫明想了想,发现可以拆成七家子公司(机构)之多。

分别为:

黑洞光刻机公司

黑洞芯片架构公司

黑洞芯片软件公司

黑洞芯片实验室

黑洞机床公司

黑洞零件公司

以及正在筹备组建中的黑洞新材料公司

这么多的子公司,除了黑洞新材料公司,需要卫明耗费较多的精力,其余子公司全部可以“放羊式”管理。

而且不用过多担心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只要把黑洞财务公司牢牢抓在手中,便能实现对所有子公司的绝对掌控。

即卫明以后最主要的精力,是放在黑洞新材料与黑洞财务这两家公司之上。

又考虑到卫明已经对钱失去了兴趣。

故而实际上,他以后最主要负责的方向,就是黑洞新材料公司。

在凤凰机床的数量增加到10台左右后,他可能会把80%以上的精力放在这上面。

“光刻机也好,高端机床也好,芯片也好,现在华国缺的不是人才和技术,缺的只是时间而已,只要给个三年两载时间,不说黑洞科技,就是其他华国公司也能一一攻克,举国体制下,没有搞定不了的难题。”

“我再忧国忧民,也不过是把这些领域的突破,提前个三五年而已,而且并不怎么赚钱,以暴龙EUV为例,一台的售价为20亿,碰到战略同盟还要打个九折,也就是卖18亿,扣除五亿多的综合成本,利润率只有200%,还要拿出30%的净利润,作为员工们的奖励,形成定例,再扣除个年终奖之类的,我也就赚个8亿左右。”

“问题是如果加工超铁,原材料、人工、运输等等成本都由客户承担,我净赚每吨10万的加工费,一天最多完成1万吨的加工任务,一天净赚10个亿。”

“加工超钛、超导铁的过程完全一样,但赚的能更多。”

一天轻松赚10亿,对于一个月辛辛苦苦才能赚到8亿,那个更香,那个更有吸引力?

“材料为王啊,难怪岛国、米国等发达国家,越来越不愿意做低利润的整机,而是主要搞上游的芯片、碳纤维、高纯度硅晶圆等零件和材料,毕竟利润率太高了,吃到满嘴肥油的肉,自然对青菜萝卜不感兴趣,追求高利润的资本家,对荤素搭配可没什么兴趣。”

当然卫明并不是贬低EUV光刻机、高端机床等整机设备的重要性,更不能因为利润率偏低,就对这些有所轻视,它们始终是一个大国的重器和根基,必不可少,不可或缺!

不论付出多少代价都要拥有。

但只是想依靠新材料轻松赚大钱,难道卫明就没有一点更高的追求么?

他就不想搞出一些更厉害的大家伙?

他此前对着星空,在心里暗暗埋下的那个梦想呢?

那些当然还在!

卫明脑中的那个长远规划一直没有改变,只是实现具体目标的过程中,会做出一些小的调整。

“对于那个目标,光刻机、高端机床、芯片,全部都能起到作用,算是为那个目标打下了基础,并不是在绕弯路,做无用功。”

“先花个两年左右时间,让光刻机产能达到饱和,凤凰高端机床的产量,达到每年500台以上,不仅满足黑洞集团内部使用,还要大量进行出售甚至出租,卖给与黑洞集团关系要好的国内公司,全面提升他们技术实力和竞争力,三五年后,就对整个西方发达世界,实现追平和赶超,占领所有高端制造领域,导致全面降价或白菜化。”

“然后拉拢一批有合作价值的国内供应商和伙伴,建立一个新的联盟,攻入一个全新的风口。”

毫无疑问,这个风口就是星辰大海。

在蓝星表面挣扎、竞争,没有太大的意思,不管做什么产品都有市场饱和的一天,然后就是走向衰败、内卷。

包括供不应求的超铁等材料,等以后需求下降,供大于求,10万一吨的加工费,跌到5万、3万、1万,都可能拉不到多少客户,因为超铁的质量极高,并不是消耗性产品,市场总容量有限。

唯一有无限发展前景的地方,就是星辰大海。

“这两年先把基础打好,把所有短板补上,两年后,时机基本成熟后,集中人才和资源,实现宏伟计划。”

……

从1月10号开始。

根据卫明的设想和规划,黑洞科技公司一分为六,并成立了黑洞新材料和黑洞财务这两家新公司。

黑洞光刻机公司,由蒲伟才全权负责。

黑洞芯片架构公司,由李毅全权负责。

黑洞芯片软件公司,由凌超全权负责。

黑洞芯片实验室,由田辉负责。

黑洞机床公司,由陈敏涛负责。

黑洞零件公司,由齐雄全权负责。

黑洞财务公司,由申晓蕾、王云芳两人负责(最初跟随卫明的王云芳,被卫明重新调了回来)。

黑洞新材料公司,由卫明亲自负责。

此外!

黑洞地产公司,继续由萧姐负责。

黑洞垃圾回收公司,继续由徐初夏负责。

如此,经过一番大的调整过后。

除了李毅负责的黑洞芯片架构公司,出现了一定的动荡和不安,费了一番口舌和保证,总算安抚了下去,其他的黑洞光刻机、黑洞机床等子公司,对于拆分计划,都十分支持和满意。

因为卫明宣布,子公司独立后,各家子公司在市场所创造的营收业绩,扣除一切成本,除管理层外,全体员工可以分享30%的净利润,而对于主要的管理层,额外给予5%的净利润奖励,让他们忠心为公司效力。

如果子公司没有什么营收业绩,母公司会承担全部战略亏损,员工工资根据物价涨幅进行调整,且每年保底有两个月的年终奖可拿,他们安安心心工作即可。

如此,业绩好的有丰厚奖励,长期亏损的有母公司兜底,维持稳定的待遇水平,人人安心。

故而卫明的全面调整开展的十分顺利,短短数天便宣告完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