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我体内有个黑洞 > 第102章 轩辕架构

我体内有个黑洞 第102章 轩辕架构

作者:明渐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5 23:51: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8月15日一早。

多辆卡车来到黑洞科技光刻机工厂门口。

龙耀公司提走了首台暴龙EUV,引起全球科技圈的关注。

8月中旬到下旬。

黑洞科技公司的光刻机制造部门、芯片研发部门、芯片软件(EDA)研发部门,开启了新一轮的扩张。

其中光刻机制造部门的员工人数,从当前的不到2000人,扩张至了5000人,里面有1500人是龙耀公司裁掉光刻机部门后打包赠送过来的,另外的1500人,是从魔都微电子等公司挖墙脚过来的,引得他们怨声载道,却无力阻止。

“轩辕架构”芯片研发部门,人数从1000人,在招募了大批优秀本科毕业生后,扩充至了3000人,招募了近两千名的优秀大学生,对他们大力培养的同时,也对他们寄予厚望,当成火种培养。

这里也有一个插曲。

卫明觉得黑洞科技公司的人员、机构已过于臃肿,打算把芯片架构研发部门,直接独立出来,成立一家新的公司,卫明占据大部分股份,李毅跟他的技术团队,占据小部分的股份,卫明不插手研发和日常运营,放手不管。

由李毅他们自主经营,前面十年不盈利没关系,允许战略性亏损。

但十年之后,至少要创造体现出一点价值,赚回一点利润,不能一直是填不上的亏损大洞。

对于卫明这番建议,李毅脸上露出了意动,有点头同意的倾向,然而他手下的那支30多人的核心技术团队,这次却全都表示反对,不希望成为独立的公司,都希望留在黑洞科技公司之内。

“为什么?”

这下轮到卫明万分惊讶了,芯片研发部门,不一直都有独立倾向么,现在怎么又改变主意了?

有位叫辛良军的技术人员,私下给卫明说了实话。

“卫总,我们的轩辕芯片架构,名字是挺高大上的,是有很多优势之处,但真要把那些优秀特点,全都实现出来,不投入1000个亿下去,根本没有可能。”

“而且我们这个是‘复杂指令架构’,内部逻辑十分复杂,与当前流行的‘精简指令集’格格不入,但又要兼顾到‘精简指令集’省电的优点,又能在某些使用场景下,能够处理十分复杂的运算,AI算力也不能差。”

“可以说其他芯片架构能做到做好的事情,‘轩辕架构’同样都能做到做好,性能不会有太大的差距,还要能兼顾到AI……私下里,我们都叫这个架构叫‘全能架构’,全部都能,什么都会,没有劣势和短板。”

“可是卫总,这世界那有什么全能的东西?最多做到‘一专多能’,没办法‘全知全能’,李总他一定要做到不可能做到之事啊。”

“当然李总提出的‘硬件模块功能可变法’、‘自由进化式架构’、‘兼容一切其他架构’,确实是一条解决问题的路径,但我估计至少要十年之后,这个架构才能成熟、问世,正式推出商用。”

“但十年之后,其他架构早就发展成熟,占据了所有市场,蛋糕一块不剩,到那时我们再上桌,恐怕连汤都分不到了。”

“卫总,现在我们部门要是独立出去,只要研发经费稍微出点问题,立刻就是死路一条,还不如留在母公司,安安心心的开展研发工作,不管李总提出什么变态需求,我们慢慢给他实现就是了。”

辛良军似乎颇有怨言的说道。

有这样想法的员工不止他一个人,而是代表了多数人的想法。

他们不是非常看好李毅的“轩辕架构”,希望追求更安稳些的生活。

“硬件功能可变,可进化式架构,还能兼容一切其他架构……老李的设想是有些激进,但思维层次,起码领先了其他芯片架构一个维度啊,这样架构的芯片一旦问世了,想运行安卓就能运行安卓,想运行ios就运行ios,Windows系统,鸿梦系统……都能成功的跑起来,这样的芯片,怎么可能会没有市场?”

卫明却是感到眼前一亮:“如果真能把‘轩辕架构’变为现实,用兼容一切架构的办法,打破架构壁垒,而不是幻想用一个单一的架构,去统一整个市场……十年时间,花掉一千亿,这个代价值得付出。”

想到此。

他对辛良军说道:“既然你们不同意部门独立,那就不独立成公司了,以后安安心心的在黑洞科技干,光刻机部门很快就会大量盈利,我养你们团队十年没有问题。”

“但你们也不要过于浮躁,质疑李毅提出的路线,他的想法我是支持的,他说怎么搞,你们按他说的去做就行了,只要能把‘轩辕架构’搞出来,搞成功,哪怕市场反响平平,我也会重重奖励你们,绝不否认你们的成绩,只要做出了‘轩辕架构’,你们个个都是英雄。”

“是,卫总!”

辛良军顿时安下了心,一心一意投入到工作中。

李毅也十分感动,有卫总帮他站台背书,提供无限的资金支持,团队里质疑他的声音一下小了下去,“轩辕架构”项目得以正常推进开展,除了本身的研发难度,再也没有任何阻力。

最后。

老同事凌超负责的芯片软件研发(EDA)部,最近也招募了近千名的新员工,使得项目团队人数膨胀至了2000人。

加之此前黑洞科技公司,耗资五亿,收购了帝都的一家公司,收编了那只技术团队,和一款成型成熟的EDA软件产品。

经过几个月的整合。

凌超向卫明汇报道:

“卫总,我们开发的这款‘黑洞凌云1.0’版EDA软件,可以满足45纳米至130纳米的芯片设计工作,现在就可以推向市场,但既然我们公司已经解决了EUV光刻机问题,10纳米以上制程的芯片可能会全部淘汰,所以我们打算集中所有工程师,争取在一年内开发出‘黑洞凌云2.0’版,从而具有7纳米以下制程的芯片设计能力。”

“确实。”

卫明点了点头:“虽然很难,但要做就一定要做到最好,国内的芯片代工厂也会全力配合你们,这点不用再担心。”

“是的,国内所有代工厂都伸出了合作橄榄枝,包括之前那家断开合作的,又重新找上了门……这些变化,都是一台暴龙EUV给我们带来的,只有强者,才会吸引过来一堆舔狗,而不用你去舔他们。”

凌超无比感慨的说道。

“说的没错。”

卫明点头:“我们越强,主动前来合作的越多,拥有的选项越多,如果你弱,很多事身不由己,只能听从他人的摆布和掌控了,以后,我们要当最强者,不再受制于任何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