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我有一支星际舰队 > 第242章 太空城市雏形

我有一支星际舰队 第242章 太空城市雏形

作者:明渐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5 23:50: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黑暗航天公司的《月星矿产开采》计划推出之后。

由于接受民间、官方或任何来源资本的投资,对于投资额度也没有设置上限,相投多少钱就投多少钱进去。

只要相关的运输飞船、采矿车,投入到了实际使用,相关联的对应投资,就可以开始拿到回报。

而截止到2025年的8月份为止。

黑暗航天公司一共18620艘运输飞船与1390辆采矿车投入了使用。

吸纳了接近3000亿元的投资。

但实际激活的资金只是极少的部分。

根据“先到先得”的原则,还有超过10万亿的资金,还在排队等待之中……这些资金,在征得投资者的同意后,黑暗航天公司可以提前挪用,支付万分之一的日利息。

另外再找夏国的中央银行,以5%的年利息,再贷了一笔足足10万亿的现金款。

如此,黑暗航天公司的手中,有了超过20万亿的充足现金流。

再加之从月星开采的各类矿产,每天都有数百万吨,只要把太空工厂建造出来,至少60%以上的物资,无需再从蓝水星那边进口。

一旦较为完善的太空工业体系建立,五年之后,甚至有可能完全摆脱对蓝水星的依赖,基本实现自给自足。

于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

《太空城市》计划,得到了明显的加速。

而且在不断的加速!

就拿夏国鲲仑山脚下的那条电磁弹射轨道而言,原本在8月份之前,这条天轨的弹射‘弯刀型’航天飞机的频率,是平均每天50架次左右。

但9月份就增加到了200架次/日。

再到10月份,电磁弹射轨道的使用频率到达了每日300架次的上限,无法往上提升。

好在第二条弹射功率更大、技术更成熟、效率更高的天轨,已经基本建成完工,两个月内就能投入使用,届时每天弹射的航天飞机架次,可以突破到上千架次,往太空中运送更多的物资。

当然对比电磁轨道的弹射能力,发挥主力运输作用的,其实还是搭载了动力炉能源的交通艇。

弯刀型航天飞机的高轨道运载量上限,大概是10吨左右,每天发射一千架次,也不过是运送1万吨左右的物资。

而交通艇的最大运载量,可以达到150吨。

这几年里维拿出了100具的大功率动力炉,让相关的工厂,生产出了一百艘的低配版“交通艇”,加上原来长期执行天地往返运载任务的五艘,合计有105艘大力型交通艇。

单艘交通艇每天最多执行两趟往返运输任务。

也可以几十艘交通艇同时合作,采用碳纤维绳捆绑,将足足上千吨重的大型工厂构件,硬生生拉到太空之中。

单日最多能把超过3万吨的设备或物资,运到外太空中,不断给《太空城市》添砖加瓦。

几个月时间后。

2025年的12月份。

量变导致质变,两万公里之外的太空中,终于出现了一个即便是站在蓝水星的地表,人类用肉眼也能看到的庞然大物。

它由多个部分组成。

最外围的,是12个宛若花瓣的、正对着恒星的铁锅状太阳能发电工厂,像是时钟的十二个刻度,均匀等距的分布,同时由于光压和太阳风的存在,这十二片花瓣般的发电工厂,可以产生一个后推的作用力,但这个力像是风吹磨坊一般,被巧妙的利用了起来,居然通过外环的连接结构,让太空城市缓慢旋转了起来。

圆环状结构的太空城市,虽然转动的十分缓慢,但由于它的直径足有50公里之长,即便角速度很慢,但也能在宽度500米、周长超过157公里的形似笔直车道的“定居带”上,产生0.5G的离心重力。

当然在中心的那根纵向连接轴上(像是一个圆柱体中心的轴),“定居带”肯定不会只有一个,目前基本完工的是第一环“定居带”,未来会建设足足十二个的平行环状“定居带”。

假设每个环的定居带,可以容纳30万人。

乘以十二,意味着这座太空城市,最多能让360万人前来定居移民。

而这些只是纯民用的设施而已。

像专门种菜用的“种菜工厂”,这类设施会在那根延伸向外的中心连接轴上,占据两个新的环道,从事农业的生产。

另外还会拿出四个角速度不等的环道,安排轻工业生产活动。

以及专门储存水资源和净化空气的环道各一个。

医疗系统、城市管理控制体系也要各占据一个环道。

太空城市的最外环与最内环,都要设置军事防御体系,占据头尾的两个环道。

总计24个的环道,都有了合适的安排与利用。

但重工业体系以及未来的太空船坞,并不包括在内。

里维计划先把太空船坞建造出来(即便非常简陋),然后再在太空船坞内,让智能工业机器人,制造一艘艘的多功能专用重工业飞船出来,把重工业的生产任务,全部放在机动性较高的工业飞船内。

目前结构简陋的太空船坞已经搭建了起来,有一艘工业飞船正在紧张建设之中。

等那艘搭载核聚变动力的千万吨位级的工业飞船,建造完工之后,再应用最先进的3D制造技术,估计会有超过100万种的工业产品,可被生产出来,对蓝水星的工业依赖度,将降低至50%。

大概又过十年之后。

第二代更先进的亿吨级工业飞船制造了出来,可生产千万种类级的工业产品,甚至包括芯片、显示屏、离子发动机……就算性能明显会差一些,但对蓝水星的工业依赖度,将进一步降低到20%以上。

再又过几十年后。

第三代的先进工业飞船制造了出来,太空城市的一切商品需求,就基本没地面什么事了,完全能自给自足了。

所以在一番加速建设过后。

2025年的12月份。

这天,

手里拿着一个望远镜,看着头顶的天空中,那个如同摩天轮,正缓缓转动的,已有了大致雏形的巨型白色物体。

里维在自己的心里,刻了一个300的倒计时数字。

他嘴里略有些激动的呢喃说道:

“再让人把‘第一定居带’好好的装修一下,建造几栋漂亮舒适的房子吧,最多300天内,朕,就会居住在那高高的天上,每天为无数人仰望。”

()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书客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