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子夜打更人 > 第233章 族谱

子夜打更人 第233章 族谱

作者:匣子里的黑猫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5 23:46:0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我朝着这书瞅了瞅,泛黄的羊皮封面,看样子是有些年头了,封面上没有字,我随便翻开了一页,这居然是一本族谱。

我皱了皱眉,这族谱有什么稀奇的,很多大家族都有这东西,我家里原来也有一本。

族谱主要是用来记载某个家族世代的一些家族成员,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这玩意儿能给我什么答案?

我接过族谱,对他说道:“怎么,这是你们杨家的族谱?”

他摇了摇头,严格来讲,这应该是于家的族谱。

我皱了皱眉,又在说一些奇怪的话,但他既然说答案在这书里,那我就仔细地看了看。

首先这族谱上最近一代的子孙只有两个人,也就是杨石和杨玉两兄妹,再往上一代是他们的父亲,然后是他们的爷爷辈。

很快我便看出了其中的端倪,除了杨石他们这一代是兄妹俩,这往上全都是一脉单传,我细数了一下,一共是九代。

这九代单传可以说是非常罕见了,要知道在我父辈那一代,计划生育还没出台,那家里的兄弟姐妹基本上都是三五个起步,时间要是再往前推,建国之前,男人可以娶妻纳妾,那家里的孩子也就更多了。

若按二十多岁一代人计算,这九代单传,最早得追溯到两三百年前了。

另外,这其中还有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杨家这往上推九代人全部都姓杨,各位可能觉得我说了句废话,杨家族谱上的人当然姓杨了。

但是从第十代开始,那上面所记载的人全都姓“于”了。

而且从这一代往上,族谱不再是一条单线,而是变得丰富起来,杨家那一代人足足有一百二十五个,可见这杨家祖上原本应该是一个很大的家族。

这也难怪刚才杨石会对我说这本应该是于家的族谱。

关于这族谱换姓的事我想应该是这样的,这于家本来是个大家族,后来家中的女儿嫁给了姓杨的人,如此族谱才更了姓。

但是这又产生了一个问题,于家那一代有一百二十五个子孙,这其中肯定是有男有女,根据古时候的规矩,族谱应该是传给嫡长子,这最后怎么会传给闺女儿,甚至之后还改了外姓?

这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于家那一代子孙后来因为某种特殊原因,全部都是死了,只剩下了一个独苗,如此族谱就只能是传到那女儿家的身上。

可是一百二十五个子孙,到底会因为什么原因死得只剩一个,是遇上了屠杀,还是瘟疫?

杨石说这族谱里有我想要的答案,但我看完之后却显得更是疑惑了,我抬起头瞥了瞥他,杨石对我微微一笑。

“别停,接着往后看。”

我这人性子急,最是不能静下心来翻书,要不当年我早考上大学了。

于是我胡乱地翻了两下,直接跳过了族谱关于人员的记载,看起了后面的内容。

家里有族谱的兄弟应该知道,族谱上除了记载家族成员之外,还会记载家族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

比如祖上某人很有出息,考上状元,当过大官之类的。

而这本族谱上记载的一个事件,恰好解释了我刚才的疑惑。

说这于家在当时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大家族,祖上出过好几个当大官的,家族成员数以百计。

在族谱第十的那个年代,于家的嫡长子叫于成儒,早年间科考中了榜眼,后来当了个盐道。

有的人可能好奇,盐道是个什么官?

我在这里简单说一下,盐道可是一个肥官,在古代主要是负责食盐的监管与销售。

要知道古时候食盐属于管制品,只有朝廷可以经营,普通人贩卖私盐是犯法的,这盐道负责管理那些盐商,可以想象这在其中能捞到多少好处。

另外,除了差事比较肥之外,这盐道的官品也不低,一般都是一品或者二品。

所以这于成儒当了盐道,属于整个家族的荣誉,加之他是嫡系血脉,便名正言顺地成了这个大家族的族长。

有的妹子喜欢看宫斗戏,什么权利斗争,为了争夺地位,儿子杀了亲爹呀,哥哥毒死弟弟呀,甚至于亲妈杀了儿子呀,什么扯淡事儿都能搞出来。

其实这种事不仅存在于皇家,这普通的家族,家业大了,也存在争斗问题。

于成儒当时和他的几个兄弟不合,此后便想把族长的位置传给自己的儿子,奈何她老婆肚子不争气,最后只给他生了个丫头。

当然,以现在的角度来看,有问题的应该是他自己,毕竟那时候的男人是可以娶小妾的,这一牛一耕,种不出东西你可以说是地有问题。

但是一牛多耕的话,还是种不出东西,那应该就是牛的问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