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电影世界之反派的逆袭 > 552章 灵车漂移到北海,平叛原需十五年

天下大旱带来的影响,不止是殷商境内增加了以千万计数的灾民,还让太师闻仲也陷入了被动的状态之中。

“粮草还没有送过来吗?”

军帐之中,太师闻仲闭着一只眼睛,睁着双眼看着帐中的督粮官,语气平静的问了出来。

“太师,还没有。”督粮官回答道:“本就是时值秋收,储粮不足,又遭逢大旱,各地粮草都储备了起来以应对灾民,实在难以抽调粮草供应我军。”

闻仲叹了一口气。

他虽然是太乙金仙的修为,可他真的变不出粮食来,无中生有的这种级别的法术,已经相当于是造物级别的了,至少也得是个大罗金仙级才能够涉足。

也好在他们是来北海平叛,因为靠近北海所以水汽充足,河流湖泊即便是天下大旱了三个月的时间,也不会真的直接干涸。

所以暂时不需要担心水资源的问题。

而且这个时候野味繁多,军队之中也不乏高手,那些随军的后勤奴隶们,也擅长寻找食物,短时间内不会有人饿死。

但吃的不好,怎么可能打好仗呢?

“我之前以为,最多三年,我就能够平定北海之乱,现如今再看……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在,我军有败亡之征兆啊。”

听到这话,营帐之中无人辩驳,因为大家都知道粮草对于打仗的重要性。

如果等存粮用完了,不说征战北海了,他们带来的士兵甚至有可能哗变。

即便是那些奴隶们,真的吃不饱了也会直接逃走,甚至是不到吃不饱的时候,他们也想跑路。

谁想当奴隶啊。

“不如……太师往朝歌修书一封?”

有人提议了,没必要细说,左右不过是纣王不应该得罪圣人和天庭,以至于天庭降下灾祸。

人、神、仙、妖共存的世界里,有些事情并不需要昭告天下,总是能够直接传出来的。

比如天庭这一次就没有昭告天下,甚至没有做出任何表态,但该知道的人都知道,旱灾就是天庭搞出来的,也只有天庭能够这样对付人族。

换成是圣人,都不敢这样直接影响天命,或者说是天道自然运转的规律。

“修书一封,说什么呢?”

太师闻仲反问了一声,然后不等回答就直接说道:“让王上祭天以示臣服于天庭?那若是将来有一天,天庭说我殷商国运耗尽,说王上不该坐享人王之位,又当如何呢?”

营帐之中沉默了下来,没人敢看太师闻仲的一双眼睛,因为他们都知道,如果他们这个时候敢和太师闻仲对视,那他们就能够看到太师闻仲睁开第三只眼睛。

那可是传闻中的天眼啊。

“你们都知道,我师从金灵圣母,师祖为通天教主。”太师闻仲的脾气很好,特别是面对这些忠诚属下们的时候,语气平淡的说道:“我在人间是太师闻仲,是殷商臣属,是先王托孤之臣,在修行界是截教弟子。而如今我师门的师叔师伯们,尽数在朝歌城帮助我殷商,帮助王上,我如何能让王上下罪己诏?”

换成是截教弟子们到朝歌城帮忙之前,真的遇到了这种事情,太师闻仲肯定是和首相商容、亚相比干他们是一个态度,面对天庭和圣人的时候,怂一点也算不了什么。

可现在不一样了。

朝歌城也有圣人,而且是太师闻仲的师门截教。

其中最能够坚定闻仲态度的,则是天下大旱三个月了,他也没听说他师门的仙人们离开朝歌城,更没有听说通天教主降下法旨让纣王服软。

这一点已经很能够说明问题了。

太乙金仙修为的闻仲,很清楚那些大罗金仙以及通天教主这样的圣人,到底有多强大。

如果他们觉得没问题,那就说明纣王做的没问题。

既然如此,他何必做那种里外不是人的事情呢?

“可粮草之事……”督粮官面色为难的说道:“反贼袁福通统领的七十二路诸侯,我们已经打败了其中十二路,但凡我们打下来的领地,都是滴雨不降。反之,我们还没有打下来的领地,都是风调雨顺。”

另有一名将领说道:“太师,若是长此以往的话,只需要有人传言此事,我等打下来的那些领地,也有再反之势啊。不止如此,若是天下皆知北海之事,那又该有多少诸侯造反呢?”

天庭暗调风雨,不仅仅是单独把西岐给拉了出来,让该地风调雨顺,还让在北海造反的袁福通统领的七十二路诸侯,各自统辖的领地也都风调雨顺。

而一旦闻仲率兵平定了某地,那之后必然没有哪怕一滴的降雨。

也就是这个时候北海相对偏远,天下大旱产生的影响还没有真正的爆发,一些消息还没能真正的传播出去。

不然的话,造反的绝对不止是北海七十二路诸侯了。

“你们可知,天庭为何让西岐和北海风调雨顺?”

闻仲又提出来了一个问题。

营帐中的将领们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们之中虽然也有练气士,甚至有修炼成仙的,比如吉立和余庆两人,都是闻仲的弟子,也是闻仲的随身卫士将领,原本的命运会被封为雷部的二十四天君。

可毕竟不是闻仲这样的太乙金仙。

在封神演义的原文里,说过闻仲是地仙而非天仙,综合起来映照天地人神鬼五种仙,以及这个世界多宝道人给吴彦普及的修行境界,天仙就是大罗金仙,地仙就是太乙金仙,而天仙地仙之后的人仙、神仙、鬼仙,在多宝道人口中都是不值一提的。

但值得一提的是,神仙就是天庭的正神。

所以阐教和截教的仙人们,没有一个愿意去当天庭神仙的,在他们看来,成了神仙还不如人仙呢。

当然了,天地人神鬼五种仙人的战斗力水平,却不能直接按照这样的排位来衡量。

比如姜子牙,连人仙都没能修成,也不是神仙,就是一个练气士,但拿到了打神鞭之后想打谁就打谁,打中就能打死,猛的不行。

再比如截教的金箍仙,身为随侍七仙之一,只是初入大罗金仙的水平,还不如现在的火灵圣母,也不如在阐教十二金仙之中排名第三的黄龙真人。

可只是一个回合,金箍仙就直接把黄龙真人给活捉了。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西游记中的镇元大仙,虽然也是地仙,但人家是地仙之祖,手中有法宝地书,还有袖里乾坤这样的神通,就算是观音菩萨这种早就成就大罗金仙的尊位,在镇元大仙面前也要以礼相待。

境界是境界,战斗力是战斗力,法宝和神通,都能够影响战斗力。

而此刻闻仲营帐中的将士们,不仅境界没法和闻仲比,就算是战斗力也没法比,消息渠道和对于世界的认知程度也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

自然没法回答闻仲的问题。

“因为人道昌盛。”

闻仲自己说出了答案,然后解释道:“即便是天庭有执掌天命的权柄,可也不敢直接灭绝我人族。他们暗调风雨,独留西岐和北海两地风调雨顺,真当是他们要以此来灭我殷商?要是灭我殷商,天下大旱三年就是了,可他们不敢。”

“这就和我们打仗的时候一样,围住敌军之后,给敌军留出一条活路,那敌军必然从这条活路上撤军。而我等要是想要歼灭敌军的话,只需要在这条活路上设伏,那就能够一战功成。”

“天庭留出西岐和北海两地,也是差不多的道理,人道昌盛才是真正的天命所归,他们要是让人族所属之地尽数大旱,那天命的反噬必定会让天庭的昊天大帝和瑶池金母也难以承受。”

“甚至是我师祖的师父鸿钧道人,身为道祖,也会……”

闻仲终究是忍住了,没说出更难听的话,毕竟涉及到了道祖和两位圣人。

“你们说的也有道理,若是北海之事传出去了,那天下造反的诸侯将数不胜数。但只要我们在此事传遍天下之前,平定了北海之乱,那天下就只剩下一个西岐风调雨顺了。”

“须知,天下人族所在之地,我殷商占据十之有七,虽然相比于整个天下,这十之有七也算不得什么,可只是一个西岐,真的能挡住我人道昌盛的天命吗?”

“天庭,真的能挡得住吗?”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营帐中的将士们,却很清楚没这么简单。

没有粮草,拿什么打?

之前都需要大概三年时间才能够平定北海,如今没有了粮草,眼看就要发生军中哗变了,怎么可能快速平定北海呢?

闻仲注意到了将士们的表情,语气依然平静的说道:“不要忘了,王上有我师门相助,区区干旱,不值一提。”

将士们有些不相信。

并不是不相信截教仙人们,搞不定他们这些兵马的粮草,而是不相信在天下大旱,灾民超过千万之数的情况下,还有能力帮他们搞定粮草。

而且,这又不是一天两天十顿八顿饭的事情。

也有的相信闻仲,毕竟闻仲是太师,此时的殷商又是人族正统,纣王也是没多少争议的人王。

将信将疑之间,突然有传令兵来报。

“太师,朝歌来人,说是送粮草的。”

闻仲一听这话就高兴的起身,一边往外走,一边问道:“来了多少兵马,有多少车粮草?”

传令兵表情很奇怪的回答道:“回太师的话,来了……四个人,一辆车的粮草,恩……他们说他们骑的……坐的……是车,叫什么灵车,但只有一辆,所以应当是一辆车的粮草。”

“恩?”

刚刚升起喜悦情绪的营帐内将士们,突然觉得朝歌城在逗他们玩,觉得纣王在逗他们玩。

四个人,一辆车。

有屁用?

这边平定北海的大军足足有二十万人。

不止是大军了,还有已经平定的十二路诸侯封地,这些地方的百姓也需要粮草啊。

真的要饿死人的时候,他们不敢抢军队的粮草?

“胡闹。”

一直很平静的太师闻仲,脸上终于出现了怒意,要不是身处于军营之中,距离不算是太远,身边还要将士属下们。

他都想直接用遁法直接回朝歌城发飙了。

但不论如何,闻仲还是带着一行人到达了军营的一处校场,然后就看到了四个穿着怪异,旁边还停着一个怪异的车,只有车身没有拉车的牛马,所以是什么牛马?

自然是阵法世界内研究出来的灵车了。

开着这辆车的四个少年,一路从朝歌城奔赴到了北海,途中并没有遇到什么惊险。

最大的难题,就是在有些不适合灵车通行的地方,需要把灵车抬起来通过。

这一幕,在吴彦的大明帝国也曾经发生过,区别的地方在于,大明帝国所在世界的抬车人是武功高手,而他们是练气士。

抬的车也不一样,一个是燃油汽车,一个是灵车,灵能车简称灵车。

“见过太师。”

四个少年是认识闻仲的,这得力于写实的画像技术,阵法世界里面的晨报上,经常会刊登一些名人的画像,比如闻仲、商容、比干、四大诸侯等等。

而且闻仲的长相也非常显眼,三只眼睛的在这个世界可没几个。

“你们……”

闻仲皱眉,他一眼就看出来这四个少年年龄很小,只有十四五岁而已,修为相比于他也非常的低。

想到他收到的消息,有些惊讶的出声问道:“是王上收的那一批弟子?”

“回太师的话,我们正是王上的弟子,在阵法世界之中已经过了五年的时间。”为首的少年说道:“我是启维,祖父是亚相比干,小时候有幸被太师抱过。”

刚刚还说是胡闹的太师闻仲,突然觉得这四个少年,还真的有可能把粮草送过来。

也没说什么客套话,他是太师,没必要和一群毛头小子客套,哪怕这些毛头小子是人王的弟子。

“闲话少说,粮草何在?”

启维也是干净利落的直接拿出了一个乾坤袋,说道:“粮草在此。”

闻仲双眼一亮,甚至是眉心天眼也睁开亮了起来,一眼就看透了乾坤袋是个法宝。

“原来如此,可朝歌城如何有如此多的存粮呢?”闻仲接过乾坤袋一探究竟,就放下心来,但又产生了新的担心,问道:“还有,天下灾民有千万之多,王上准备如何应对?”

启维回答道:“王上有一法宝,名为聚宝葫芦,其中米面无穷无尽,太师无需担心。”

法宝啊,那没什么好说的了。

闻仲笑了起来,说道:“既然粮草已到,那我两年之内,必定平定北海之乱。”

启维却犹豫的说道:“太师,王上请仙师算过了,说太师平定北海,需要……十五年。”

“嗯?”

“不过,我等有王上秘宝,可助太师早日平定北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