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签到在诸天万界 > 第2章洞真度厄天君(10k)

签到在诸天万界 第2章洞真度厄天君(10k)

作者:三色杯奶茶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5 23:37: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庭,凌霄宝殿。

玉皇大帝高坐鎏金宝座,半眯着眼睛,露出一脸的享受之色。

衪面上有一层云雾缭绕,令人看不清面目,身上仿佛有细小的金龙围绕其而旋转,脚下仙气升腾,威严万分。

御座的下方,是一名名大帝、天君、仙将等天庭仙官,各自按照身份地位落坐。

众人的正中间,则是一处空地,仙气飘飘,仙乐阵阵,一群仙娥正在翩翩起舞,身姿优美,媚态万千。

就这时,萧宁觉醒了前世记忆,一股冲天气势如虹而起,弥漫整个三界,惊动了整个三界中的大人物。

高坐在鎏金宝座上的玉帝猛然睁开了双眼,哪还有半点痴迷之色,他大手一挥,跳舞的仙娥立即停了下来,并默默退了下去。

“下界有一凡人觉醒宿慧,不曾想竟是一名阳神境强者,诸位爱卿,最近可有哪位仙家轮回转世?”

话音刚落,太白金星站了出来,躬身道:“启禀大天尊,微臣未曾听闻有哪位天君、罗汉投入轮回……”

他顿了顿,迟疑道:“或许,可能是人间某位隐修之辈,前世迟迟不得突破,才毅然转世!”

玉帝不由得微微点头。

太白说的有道理,毕竟下界的修行者多不胜数,他们大部分人修为有成之后上天为官。

但是,也有不少人隐姓埋名,在深山中苦修,从不出世,也不为外人所知。

玉帝对众人说道:“诸位爱卿,如今此人转劫归来,我天庭应该如何应对?”

太白金星上前说道:“大天尊,在微臣看来,不如先行招抚,试探其立场,再做应对!”

话音刚落,托塔天王李靖站了出来道:“陛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三界共尊大天尊,若此人不识好歹,臣建议出兵剿灭,以儆效尤!”

玉帝眉头一皱,这托塔天王莫不是脑子进了水?怎会说出如此失智之语?

不过,此人向来都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领着天庭的俸禄,心却向着西天灵山。

他此计看似为天庭考虑,实则将天庭推到风口浪尖。

若是下界那散修同意天庭的招安还好,若是不同意便出兵剿灭,岂不是显得太霸道了吗?

长此以往,天下修士谁还愿意为天庭效力?

想通了这一层之后,玉帝心中恼怒不已,这个乱臣贼子,实在是该杀。

若非…

他微微有些不悦的说道:“诸位爱卿可还有其它意见?不妨畅所欲言!”

其他人都摇摇头,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他们或是地位低,没有发言权;

或是有其它心思,不便多言;

或是不满玉帝的统治,不屑一顾。

玉帝将众人的表情都看在眼里,心中思绪万千,说道:“太白金星听旨!”

太白金星立即躬身道:“臣在!”

玉帝微微沉吟道:“你下界一趟,招抚此人上天为官,朕许他天君业位!”

太白金星闻言,心中一跳,眼皮子抖了抖,应道:“微臣遵旨!”

…………

西天灵山,大雷音寺。

如来佛祖高坐莲台,正在讲经说法,字字微言大义,有如春风拂面,又如雷霆万钧。

下方一众菩萨、八百罗汉、万千比丘听得如痴如醉,皆是面露欣喜,沉浸其中。

突然,讲经的如来佛祖却停了下来,一众佛门菩萨、罗汉、比丘等人都抬起头来,皆是目露不解。

一般而言,佛祖讲法,极少会中途停止。

观世音菩萨出声问道:“礼赞世尊!敢问世尊为何突然停止讲经?可是发生了何事?”

如来单掌竖在胸前,拈花一笑道:“有不知名罗汉境强者成功转世归来,可喜可贺!”

观世音菩萨双手合十,问道:“世尊,我佛门可要派人前去招揽?”

“玉帝已经先出手,我等无需露面,静观其变即可!”

如来摇了摇头道:“况且,玉帝大天尊威临三界,我等只需在适当的时候出手即可,没必要与大天尊发生正面冲突!”

观世音菩萨立即心领神会:“礼赞世尊!”

默默退下,不再多言。

随后,如来佛祖又说道:“大士,青城山下那条小白蛇即将要突破,你莫要忘记了!”

观世音菩萨点头道:“世尊放心,观音省得!”

如来点了点头,不再多言。

不一会儿,讲经继续。

…………

人间界,辽阔无边,人类国家林立,有宋、明、唐、汉等十余国,其中以宋最为富裕,但国力以汉最强,明、唐、宋又次之。

宋国,疆域广阔,东西长九千余里,南北长八千余里,国内有十八郡,每郡又各下辖十余府不等,其以中央的汴京为都城。

距离清海郡五百余里之外,有一郡,名曰金陵。

金陵郡治下,有一府,名曰镇江。

镇江府境内,有一佛寺,名曰金山。

金山寺乃金陵名寺,高僧众多,信徒如云。

在萧宁觉醒了前世记忆时,金山寺亦同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金山寺后山,有一处灵池,乃金山寺秘宝。

此时,灵池中水流翻卷,波纹荡漾,水浪滔天。

骤然,一头狰狞可怖的金龙破水而出,直冲天际。

巨大的龙首探出云层,利爪撕天,口吐风火雷霆,神威莫测。

龙吟震荡,可夺魂裂魄。

方圆百里之内的天地芸芸众生,都在其凶威之下,灵魂瑟瑟发抖。

“好凶悍的一头天龙!”

这时,灵池旁的寺中众高僧皆是抬头望天,脸上带着一丝欣喜。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条天龙乃是法力所化,并非实物,但却神韵俱全,刻画得十分逼真。

世间传说,龙威如狱,可镇世间一切诸邪。

若有人能参悟其中神妙,便可领悟无上佛法神通。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龙吟声中,天龙口吐佛音梵唱。

却见,水中有一名少年僧人,庄严宝象,闭目静坐,其周身气血涌动。

他的头顶上,十八尊罗汉虚影齐齐震动嗡鸣,如洪钟大吕一般,震动四方。

方圆百里的天地元气疯狂汇聚而来,往少年僧人的体内灌去。

“孽畜,还不降伏?”

半晌之后,少年僧人睁开双眼,陡然大吼一声。

脚踏海浪,身形骤然暴起。

无穷天地元气汇聚其身。

他的身躯,在这一瞬间,迎风暴涨,顷刻便化作一尊顶天立地的巨型罗汉,身高十丈有余,抬手之间,天翻地覆,遮蔽苍穹。

那半空中的天龙法相被他一把擒住,任其有翻江倒海之能也无法挣脱。

“嗯?还不降服?”

少年僧仿佛化身降龙罗汉,怒吼震天。

其恐怖的肉身之力强行将那条天龙压住,大威天龙真功同时运转。

立时有佛光万道!

“大威天龙,如来世尊,般若诸佛,般若八嘛空!”

出手就是杀招,一道蕴含着恐怖力量的拳头砸在天龙身上。

“嗷……”

受此一击,天龙低吼哀鸣,立即低头臣服。

随即,天龙缠向少年僧人,在他身上盘卷,最终化作一条金色的龙纹印记,烙印在右肩上!

背负天龙,万龙之力加身!

这一刻,少年僧人只觉得一股浩瀚力量自虚空而来,涌灌入体,使得他的力量和境界都在疯狂提升。

佛门修行,首重修身养心,入定之后,就像是道家的筑基一样,可以感悟天地元气,凝练法力。

这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

寻常弟子,往往需要数十年的时间来积累,不断淬炼法力和肉身,以此达到圆满先天之境。

然而,此少年僧人神功大成,直接降服并融合了天龙法相,使得法力与肉身之力大大增加,最终突破了极限,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顿时,凭空增加了近百年的法力积累,只是短短几个呼吸间,他便突破到了比丘之境,凝练出一身浑厚的法力。

“礼赞世尊!”

少年僧人双手合十,一步一步从高空中走了下来,落到地面。

等候多时的一众高僧立即迎了上去,其中一名身披大红袈裟的老僧双手合十道:“法海,恭喜你!大威天龙真功大成,凝结金丹,天下之大,何处皆可去得!”

少年僧人转过头来,看向老僧,露出了一张足以引得无数少女少妇尖叫的俊俏脸蛋,白里透红,但却双目平静,顶着一颗闪闪发亮的大光头。

少年僧人,法名法海。

“礼赞世尊!”

法海没有半点倨傲,一脸祥和平静之色。

大威天龙真功,乃是无上级绝学!

号称佛门十大神通之一,力量神通之首。

修行至大成之后,如同天龙附身,有万龙之力,搬山填海,镇压诸般邪恶。

传说修炼到圆满极致后,还可衍化出天龙之躯。

飞天遁地,破碎虚空,无所不能!

若是让外人得知,这小小的少年僧人竟然已将大威天龙真功修行到大成,一身修为境界也已挤身金丹之境,怕是要惊讶得下巴都掉下来。

“择日召开伽蓝法会,庆贺我金山寺多出一名比丘强者!”

红衣袈裟僧人立即有了决定。

…………

时间如流水,距离萧宁穿越过来,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

这三个多月来,每月逢初八之日,萧宁都会为清虚观一众人讲道释疑,传授道法神通。

有了他的传道讲法,清虚观中,上自观主清虚始,下至新入门的外门弟子,近五百人尽皆修为都有了稳步提升。

有人的境界得到提升,有人的根基变得稳固,也有人领悟了道法绝学,不一而足。

“本次的讲道就到这里,都散了吧!”

这一天,萧宁结束了讲道。

“谢太上长老!”

一众弟子行了礼之后,便三三两两散去。

萧宁走下高台,和清虚说了几句客套话,准备回后山木舍清修。

就在这时,萧宁似有所觉,他抬头看去,却见天空中一道人影踏云而来,立即引起了他的注意力。

仙衣绶带紫云靴,长眉白发目慈祥。

这是萧宁见着来人时,心中生起的第一眼印象。

随后,他发现了来人的气息极为诡异。

虽然此人与自己境界相似,都处于阳神境。

但其体内却隐藏有一股另类的气息,隐隐散发出神性的味道。

“莫非,这就是被敕封了天地业位之后,所带来的好处?”

萧宁心中百念千转,站在原地,在不知对方来意的情况下,他暗自提高警惕。

“贫道太白金星,见过道友!”

远远的就有声音传来,所谓人未到、声先至,说的就是他了。

来人正是奉命前来招揽萧宁的太白金星。

所谓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待他稍做准备再动身下界之后,人间界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

“在下萧宁,见过太白仙君!”

虽不知此人来意,但见对方以礼相待,萧宁不敢怠慢,起身迎了上去。

“无量天尊,原来是萧道友!”

太白金星手中持一柄光净柔软的拂尘,降下云头,在萧宁身前的三尺之外站定,微微躬身,施了一个道礼。

“仙君可是稀客,快快里面有请!”

“道友请!”

两人相继走进了清虚观宗门大殿。

按宾主落座后,自有外门弟子奉茶,清虚观主在一旁作陪。

茶过三巡之后,萧宁问道:“仙君不在天界纳福,下得人间界,可是特意来找萧某么?”

太白金星,相传为此界的先天神灵之一,自金星中生出,因此名太白金星。

其姓李,名长庚,又名启明,主要职务是玉皇大帝的特使,负责传达各种命令,因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这位是玉帝的忠实臣子之一,也是天庭的实权人物,寻常人根本见都没资格见,不可能闲来无事跑到下界闲逛。

萧宁猜测,此人到来,定然是有什么重大要事。

是以,他没有太多废话,直接开门见山。

太白金星放下茶盅,笑呵呵的说道:“大天尊得知萧道友转世归来,特令贫道前来祝贺!”

萧宁拱手道:“哈哈,还请道友替我谢过大天尊的关心,萧某心领了!”

太白金星从他的话中,听出对玉帝并无排斥之意,心中不由得生出欣喜之情,试探道:“如今道友转世归来,不知日后有何打管!”

萧宁摊了摊手,说道:“如太白道友所见,清虚观对我有养育之恩,萧某不得不报,便安心在清虚观教导后辈弟子,潜心修炼,以图突破更高层次!”

他的话里有真有假,半真半假,令太白金星一时间分不清,究竟是真话还是假话,以为他是在糊弄自己。

但太白金星脸上却没有表露出来,他呵呵笑着夸奖道:“知恩图报,道友好品德,好心性!”

随后,又转头看向陪坐的清虚,问道:“这位便是清虚观主吧,你们真是好福气,得一位阳神境强者转世之身,清虚观亦因此挤身为人间界的一流势力之列!”

清虚连忙起身,拜道:“贫道清虚,见过上仙,上仙过誉了!太上长老垂怜本观,确实是我清虚观上下满门的福气!”

太白金星点了点头,看向萧宁,斟酌了一下,问道:“萧道友,不知你是否有意上天庭为官?”

“上天庭为官?”

萧宁惊咦了一声,他原本以为,太白金星只是代表玉帝前来试探,顺便与自己交好。

却不料,人家直接就出言拉拢了,直接了当,干脆明了。

果然,修仙之人,比之凡俗中人干脆得多,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的算计。

萧宁想了想,摇头回道:“萧某清闲惯了,怕是受不了约束,还请仙君回禀大天尊,萧宁没有这个福份!”

太白金星闻言,也不恼怒。

在来之前,他早已有此预料,毕竟,要是对方贪图王权富贵,前世就已经上天庭为仙官了,又岂会一直默默无闻。

“道友且听贫道一言,在天庭为仙官,不比凡间王朝,无需点卯应名,无需日日上朝!”

太白金星笑道:“我天庭有实职和虚职之分,若是道友不愿领实职,可领一虚职,在天庭挂个名号!人间界每过三百六十年,天上的每年初一日,大天尊召开大朝会时,过来报个到就行!”

说起来,就和修行界宗门的长老一般。

有实职长老与荣誉长老之分。

实职长老管理相应职业内的宗门事物,算是门派的自己人。

荣誉长老则只挂个名,双方之间并无直接统属,乃是单纯的合作关系。

萧宁显然也知道这个道理。

他想了想,总算是点头答应了下来。

“既然道友如此诚恳,萧某若是再拒绝,那就太不识好歹了,这个虚职,我愧领了!”

太白金星大喜,从袖子中掏出一卷圣旨,站了起来,念道:“大天尊敕封曰:下界散修萧宁为洞真度厄天君,此谕!”

萧宁站起来,略显恭敬的接过圣旨。

“臣接旨!谢大天尊!有劳道友跑一趟!”

太白金星笑呵呵的说道:“道友甫一上天庭,就被大天尊敕封为天君,可是羡煞旁人啊!”

萧宁眉头轻挑,听出了对方话中有话。

“呵呵,是萧某挡了别人的路么?”

太白金星摇摇头,挥手布下一个结界,将两人笼罩在里面,悄声说道:“贫道与道友一见如故,今日之事,出得我口,入得你耳,事过之后贫道可就不承认了!”

“那是自然,萧某什么也没有听到!”

萧宁了然的点头应道。

太白金星缓缓说道:“天庭众仙官也不是一条心,贫道嘛,自然是忠于大天尊,再加上四大天王、四大天师、三天官四功曹、四极四天王等,都是大天尊的心腹手下!”

“托塔李天王一大家子都偏向西方灵山,南北斗众星君偏向骊山老母,还有一众仙官倒向了王母娘娘!”

“其余四位大帝也是各有偏向!”

“可以说,其中的关系错综复杂!”

“好了,不说了,言尽于此,太白告辞!”

太白金星大致将天庭中的势力划分,给萧宁说了一遍之后,干脆利落起身离开。

送走了太白金星之后,萧宁若有所思。

“如今加入了天庭,陷入了玉帝、灵山还有王母娘娘三方势力的角力漩涡中,也不知是福还是祸啊!”

他摇了摇头,叹息了一声。

“算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方世界不过是个小千世界,充其量也就是仙级以下的顶级战力,我萧宁怕过谁来?”

半晌后,萧宁呵呵一笑,将心中的烦闷驱逐一空。

与清虚观主打了一声招呼之后,他回到后山的木舍中,盘膝坐在床上,闭上双目,心神沉入冥冥之境,不一会,便陷入了深层次的入定中。

…………

就在萧宁接受了天庭的敕封,成为洞真度厄天君之时。

远在西南方向,数千里之外。

群山连绵起伏,如条条大龙盘旋,势若冲天,雾光飘渺,烟气幽幽,云遮雾绕,仿佛仙娥玉袖。

放眼望去,群山青碧,巍峨耸峙,或直入青冥,或如仙卧榻,宝盖峨眉,气象万千。

此地,正是素来有天下秀之称的峨眉山。

成都府城西有一座青城山,重冈迭岭,延袤千里,此山名为第五洞天,中有七十二小洞,应七十二候,八大洞按着八节。

自古道:山高必有怪,峻岭能生妖。

这山另有一洞,名为清风洞,洞中有一白蛇精,在洞修行,洞内奇花竞秀,异草争妍,景致清幽,人迹不到,真乃修道之所。

此蛇在洞中修行一千七百年,从无毒害一人,其修行年久,法术精高,究是畜类,未能修成正果。

在这群山万壑当中,有一座形似仙人侧卧的山峰坐落其中,灵岩叠翠,奇石绕彩,飞瀑听响泉,仙云引虹霞,灵气氤氲,宛如仙境。

三十六峰入画境,一百零八景挂天梯,说的正是天下闻名的青城山。

半山腰处,云雾缭绕,一处幽谷之中,藤萝垂落,碧带悬幽,谷底却是一潭清碧澄澈的湖水,明如玉珀,阳光穿透云雾,散出幽幽虹光,波光粼粼,清气弥漫。

某一刻,一道修长的白影,忽然自水下冲出,卷起无数水滴如流萤,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星辰般的光辉,如同天女散花。

那道白影自半空中盘旋了一圈,带起一阵清风,盘旋在湖边一根巨大的钟乳石柱上。

却是一条丈许粗、数十丈长的白蛇。

就在这时,冥冥之中,白蛇的出现仿佛引动了某种变化,谷内的天象忽然大变。

原本,风和日丽的天空,忽然泛起泼墨般的乌云,迅速晕染铺展开来,浓墨般的厚重云层覆盖住整座山谷,甚至越压越低,隐隐可见一道道银白色的雷龙电蛇在云中蹿动。

半空中的乌云,声势愈发浩大,天色也迅速昏暗了下来,谷内飞沙走石,湖水泛波,空气当中,充满了沉闷而压抑的气息。

“轰隆隆!”

一连串巨大的雷鸣声,响彻整个山谷。

一道胳膊粗的雷光自天空中落下,仿佛雷神之怒,突破云层的阻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狠狠地向白蛇劈来。

竟是世所罕见的妖类化形之雷劫。

“来得好!”

一对眸子中露出人性化的光芒,那白蛇轻叱了一声。

眼见雷光落来,它向上吐出了一道白芒,竟将那雷光硬生生打散。

然而,雷声滚滚,乌云被破开,一瞬间竟然又有几十道同样粗大的雷霆落下。

将山谷中照得明如白昼,威势浩荡,似要将下方那道身影从天地间抹杀。

面对如此变化,那白蛇仰头吐出一颗乳白色的内丹,其上云雾缭绕,灿如珠贝,散发出阵阵祥和的光芒,悬在头顶上。

半空中的电光仿佛受到某种吸引,全部交织着向那颗内丹劈去。

天地间,响起阵阵雷鸣电闪。

霎时间,万千光芒迸发,电光缭绕,无穷的雷光全都被那颗内丹接引而去。

劫云仿佛受到挑衅,越来越大,几乎笼罩了大半个青城山范围。

黑云压落,几乎贴近了峰顶,而天地间生出一股狂风,吹得谷中花如雨落,藤萝摇动。

湖面上,倒映着半空中的恐怖景象。

劫云涌动,如同浓墨,遮天蔽日,一道道雷光在其中来回滚动,却不急着落下,似乎正在积蓄力量,要将下方那道身影彻底毁灭。

纵使远在百里之外,亦能感受到劫云当中蕴含的恐怖攻势,仿佛毁天灭地,望之令人心惊。

乌云越压越低,刹那间,无数道紫黑色雷霆迸发而出,无穷无尽的雷光自雷云中落下,照彻整个山谷,仿佛灭世之光,化作一道道怒龙般,毫不留情地轰击向湖中的那道身影。

一瞬间,就连空间也泛起无数波纹,狂暴的气流扩散,湖面上几乎形成一片真空地带。

白蛇见得此状,心知已到了紧要的关头,若能过得此关,则修为更上一层楼,过不去则是身死道消,魂飞魄散。

它哪敢有半点大意,几乎将浑身法力尽数催动,喷吐而出,聚集到头顶上那颗内丹中。

顿时,内丹光华大作。

同时它轻身一跃,连同内丹一同向上冲去,好似天女扶盘,鲛女吐珠。

万千雷光在半空中交织成一片雷光的海洋,电芒迸溅,仿佛天地初开,恐怖的力量爆发,瞬间将那道身影淹没,难以看清其中的景象。

偶有余波落下,谷内山石受到波及,顿时炸裂成无数碎片。

天地为之屏息。

不知过了多久,雷劫终于渐渐散去。

拨云见日,谷中重新恢复了清明,一阵山风吹来,云雾散开,顿时有明媚阳光洒下,映得湖面一片金黄。

一道白影自半空中落下,降到湖面上,顿时掀起阵阵涟漪。

在其身前,那颗内丹经历了雷劫的洗礼后,散发着比原来更加耀眼的光辉,灵气冲霄,霞光万道,瑞彩千条,仿佛蜕变成了仙珠。

这时,白影轻轻一吸,张嘴将那颗内丹吞入腹中,浑身散发出柔和圣洁的光辉,绕着湖畔的石柱盘旋几圈,光芒涌动间,玉肩微晃,轻轻褪去一身洁白的蛇蜕。

轻轻向前一跃,玉足踏出,终于落于湖畔,露出一名浑身未着寸缕的女子身影。

她身上的每一寸肌肤,都仿佛是上天最完美的杰作,青丝及腰,螓首蛾眉,一对剪水秋瞳,仿佛蕴含着无限情意,琼鼻精巧,樱唇温润,齿如瓠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玉肩若削,腰如束素,翩若惊鸿,宛若游龙,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她低头环顾自己的身体,冰肌玉骨,皓腕凝霜,也觉十分满意,不禁微微一笑,嘴角弯起一抹浅浅的弧度,无比动人。

眸光向前方落去,素手冲着自己褪下的蛇蜕轻轻一招,顿时化作白光飞来,光华缭绕,落到身上化作一件雪白的仙衣。

她微微转身,轻轻舒展玉臂,仙衣亦随着旋转轻舞,如同一朵盛开的莲花,轻灵若仙。

待得身子站定,素手轻挽,回眸一笑,天地为之失色。

“自今日开始,吾名白素贞!”

一千七百年的修行,如今,终于渡过最为危险的化形天劫,即便以她素来古井无波的心性,也不禁有些欣喜。

以她如今的道行,法力通玄,内丹蜕变成金丹,渡过化形雷劫后,显然已经是金丹境修为。

这时,她心中蓦地生出一股感应,玉指微掐,天机术数尽在运算当中,终于知晓感应何来。

原来,在不久之后,西天观世音菩萨会在峨眉山金顶现出真身法相,自己到时自可前去参拜一番,好求取成道机缘。

道途茫茫,纵然她已成功渡过天劫,法力精深,也不敢说可以破碎虚空,飞升上界。

此番机缘,又怎肯轻易错过?

谷内幽寂,白云幽幽。

她环视一圈,脸上露出淡淡的笑意,轻声自语道:“如今我刚刚渡过天劫,根基不稳,不妨先在谷中修炼一番,待巩固了修为,再做打算…”

此时的她,大概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原本的命运早已悄然发生了改变,等待着她的,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呢?

千年前的恩怨,换来的是怎样的结局?

而这段孽缘,她又该如何面对呢?

……

时间一晃,很快就过去了半月。

峨眉金顶,无尽山宇中,庙宇林立,渡鸟难飞,碧空如洗。

千峰之间,云雾渺渺,仿若飘絮,如缕不绝,崎岖不平的山道上,行人如织,如蚁群般前行,都带着一脸虔诚之色。

忽然,天空划过一道白光,在云彩间留下了一道长长的痕迹。

白光在空中游转了片刻,随后,寻了一处有古木遮挡的石台落下身来,微微转身,白衣如雪,仿如仙女。

正是渡过化形雷劫的千年白蛇,白素贞。

趁着上山众人不注意,她身形一转,便混入了人群当中,不显丝毫痕迹。

她环首四视,见到身边凡人,不由得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

然后,白素贞随着人群一路登山拾阶而行,一双玉手在胸前合十,心中虔诚默念观世音菩萨尊名。

一路走,一路拜,直到上了峨眉金顶的华藏寺。

恢宏的大雄宝殿前,有一片宽阔的青石广场,云气缥缈,石柱耸立,无数善男信女默默汇聚在广场上,面带慈色,默诵佛经,却是寂静无声。

不久之后,寺庙里有阵阵钟声响起,洪亮旷远,回荡在山顶上。

忽然,一道璀璨的金光自天空中落下,降在楼阁上的半空中,前来朝拜的诸人无不以为神迹,脸上虔诚之色更甚,连连跪拜。

金光深处,祥瑞浮现,片片祥云,朵朵金莲,现出了三道身影。

为首一人,手托净瓶,脚踏莲花,庆云笼罩,祥光呈现,正是观世音菩萨。

左右身侧的,是一对金童玉女。

在那金光中,观世音菩萨庄严宝相,现出了真身,周身光芒如雨落,沐浴天地众生。

广场上跪拜的一众凡人却只见到有一束金光落下,无不以为神迹,连忙跪拜,只觉心神受沐,通明空灵。

人群当中,唯有白素贞能见到金光背后隐藏的菩萨,她那绝美的脸上现出惊喜之色,跪拜道:“弟子参见菩萨!”

观音菩萨闻声向下望来,落到白素贞身上,出声问道:“下跪者何人?”

她的神色极为诚恳,回道:“青城山下白素贞,参见观音菩萨。”

观音菩萨单手捏印,言道:“信徒白素贞,你唤吾何事?”

白素贞恭敬的说道:“菩萨容禀,弟子白素贞一心向道,在洞中苦修千年,半月前证得真身,唯愿皈依我佛,望菩萨为弟子大开方便之门,渡我白素贞成道。”

观音菩萨闻言,微微颔首道:“善哉善哉,难得你有皈依我佛之心,只是你尘缘未了,又怎么能够破碎虚空,飞升上界呢?”

白素贞神色诚然道:“弟子决心已定,一念不起,万念皆寂,任何尘缘都可以割舍。”

观世音菩萨言道:“尘缘虽可弃,但恩情难报!你在人间尚有尘缘未了,岂能说舍就舍?”

白素贞秀眉微蹙,心中稍一思索,过往之事便自一一浮现于心头。

“这…弟子也知道知恩图报的道理,可事隔千年,沧海桑田,茫茫人海,弟子又去哪里寻找恩人呢?”

一千六百多年之前,她还是一条小白蛇时,游走在山林之中,懵懵懂懂,没有灵智。

哪知,却有一日被捕蛇人捉了去,欲要拿去集市卖钱,白蛇被拿住了七寸,动弹不得,眼见生命危在旦夕。

捕蛇人下山后,在山脚下得遇一读书人,名曰许宣。

那许宣见被捉的白蛇眼露哀求,心生不忍,便向捕蛇人买下白蛇,又将其放生。

后来,白蛇得遇骊山老母讲道,懵懵懂懂间,开了灵智,悟得修行之道。

一转眼,已是一千多年过去了。

小白蛇也已修炼成了绝世大妖,渡过化形雷劫,蜕化人身,修为惊天动地。

修为到了白素贞的地步,念头通达,道心明澈,一个念头便想起了前因后果。

她立时知道,当年的救命之恩,一定要偿还。

只是,那救命恩人许宣怕是早已连坟茔都找不到了。

她又到哪里去了结这段恩情呢?

观音菩萨拈花微笑道:“善哉善哉,难得你还记得这份恩情,我有一言,你且静听,清明时分,‘有缘千里来相会,需往西湖高处寻’。”

白素贞喃喃自语道:“西湖…高处…菩萨,弟子还是有些不太明白,还望菩萨指点迷津。”

“天机不可泄露,你好生参悟吧,日后若有苦难之时,可以再来寻我。”

观音菩萨温言回道,身形渐渐模糊,法相散去,再无踪迹。

白素贞虽心中仍有疑惑,见状也只好叩首相送,道:“弟子恭送菩萨!”

两人刚才的一番对话,却是以法力遮掩,因此,周围的一干凡人并没有发现异常。

金光渐消,钟声亦隐,众人这才一一起身,怀着敬畏之色向寺内行去。

白素贞站起身来,来到一旁的树荫下站定,脸上有喜有忧。

喜的自然是,有缘得到观音菩萨的指点,终于明见成仙道途,只要寻到那救命恩人,报完恩情,了结因果,就能心无挂碍,前路一片坦途,直至破碎虚空,飞升上界。

但忧的是,千年已过,世事轮转,就算有菩萨指点,能否顺利寻找到救命恩人犹未可知。

“不过,菩萨有言,西湖…高处…”

白素贞想起观世音菩萨的指点,心中渐渐明了,或许,那救命恩人已经投胎转世,投身到了西湖附近,而到了清明时节,就可以遇见这位救命恩人的转世身。

“但是,轮回转世之后,恩公已经不再是恩公,我又该如何辨认,哪位才是我的恩公呢?”

“或许,这是菩萨在考验我?”

种种思绪在脑海中一一而过,最终化为一声长叹。

白素贞稍稍收敛了情绪,葱葱玉指轻轻捋动青丝,螓首低垂,将所有思绪都埋在心里。

无论如何,知道了结尘缘之法,总归是一件好事。

一对剪水似的秋瞳朝着东南方向看去,透过千山万水,重重叠叠的阻碍,似乎看到了转世恩人的身影。

“恩公,我来了!”

白素贞展颜一笑,双脚一点地面,化身为一道白芒,向着西湖方向飞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