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娱乐之唯一传说 > 第五百四十四章 有你们,中国是不会亡的!

我们是生活在二十一世纪信息时代的普通人,传统家书在信息化进程中,与我们渐行渐远,频临绝笔。

但无论文明如何发达,世事如何变幻,那份情,这是我们亘久不变的记忆,我们无从知晓惊与黑夫家里的老人看到他们来信以后的样子,但我们不难想见,烽火狼烟四起的时代,家书可抵万金,看到这封家书的亲人,当时应该会激动得热泪盈眶吧。

“后来呢?黑夫和惊怎么样了?”

“衣服和钱有没有寄到他们手里?惊的语气,要是没及时寄到,似乎是要用命还的啊!”

“战争结束后,他们俩有没有荣归故里?”

“秦国打赢了呢,惊和黑夫应该没事吧?”

观众们纷纷问道,在无数人心里头,都在这么问,想着,他们也会有一个好的结局,吧?

历史的真相,我们已经无法考究了,这只是两个普通的秦国士兵罢了,中国的史册很大,只是再大,也放不下每一个人。

史册上,最后几十万上百万秦楚士卒和百姓的悲欢离合与生死离别,也只凝聚成了简单的二十一个字:

“其后,王翦、蒙武攻荆,破荆军,昌平君死,项燕自杀。楚亡。”

大时代下,白云苍狗,我们只是微尘,而哪怕是微尘,也总有自己的故事。

通过现在能找到的依据进行推测,衷的墓地里,只有衷的尸骨赫然陪葬品中找到的这两封家信,唯独不见,黑夫和惊的尸骨,一点痕迹都没有。

在古代,随葬之物往往是墓主极为珍视的东西,一封家信出现在墓葬中,可猜的原因只能是,黑夫与惊终于还是战死沙场了,尸骨无还。

显而易见的结论,战争,就是这么的残酷,黑夫和惊,都没能从战争中活着回来。

而兄长衷,在那个人命如草的年代里,能有自己的一个墓地,还有不少陪葬品,也足以说明了黑夫和惊的战功,给家里的人带回来的无上荣耀,这份荣誉,家里人分享到了。

于是乎,2000多年前在衷垂睫大去之时,他选择了用生前对于已故两位兄弟的毕生怀念,陪葬自己。

把弟弟写的信带到了地下,既是衷对此前战死沙场的两个弟弟的怀念之举,也寓意着兄弟三人到了另一个世界,可以凭此相认,再不分离。

一封陪葬的家书,对弟弟永远的怀念,这份手足之情,穿越时空,心灵震撼。

一封信,一封最古老的信,敲开了早已远去的那个时代的大门,这封可考察的实物,中国最早家信颠覆了秦国士兵形象,窥一斑而见全豹,让人感概良多。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鲁先生如是说。

如今,惊与黑夫的这两封家信,正静静地躺在湖北省博物馆《书写历史战国秦汉简牍》的展厅里头,它们现在已经不用再去担负漂泊异乡的游子与家人沟通的重任,也不用去承载这种让人倍感心酸的痛苦。

然而,这两封家信中体现出来的下层士兵的声音,作为后人的我们看来,唯有唏嘘,只剩唏嘘。

没钱,没衣。

秦国的军队却最终横扫,一统天下。。

如果说黑夫和惊的故事还是太功利,流血也好,牺牲也罢,到底还是为了爵位。

支持这支虎狼之师的不是本能,而是秦国严格的封赏制度,因为在那个年代的秦,取得一个首级,就意味着摆脱奴隶的身份,获得土地与封爵,这也是黑夫在信中问大哥“给我们家授予爵位的文书送到没有”的原因。

战国时代末期,终究里我们太遥远,我们都知道,太遥远的事情,很难触动我们的神经。

“距离地球一百亿光年的一颗行星爆炸了!!!”

“嘁,关我鬼事啊?”

这就是现实。

但接下来的第二封信,就真的煽爆了所有的国人。

来自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萧红,在弥留之际,在九一八纪念日的时候,与1941年,写给弟弟张秀珂的信,由金马奖影后,归雅蕾老师动情演绎。

“可弟。

小战士,你也做了战士了,这是我想不到的。

记得当我离开家的时候,那一天你还在大门外和一群孩子们玩着,看着我离开家,你连招呼都不招呼,你恋着玩,对于我的出走,你连看我也不看。

事隔六七年了,你也长大了”

萧红对弟弟小时候的形象记忆力顽强,总记得她是一个顽皮的孩子,对弟弟逐步变得会说话了,说大人话了,感到生疏、新鲜和惊叹。

信中,没有看到萧红在生命快要终结时候的忧伤和绝望,看到的,只是在回忆以前和弟弟相处的,那些光亮,那些美好时光,姐姐对弟弟,就像母亲对孩子一样,无论美丑、懂事与否,都是牵挂在心,不离不弃的。

“不多时就七七事变,很快你就决定了,到西北去做抗日军去,你走的那天晚上,满天都是星星,就像幼年我们在黄瓜架下,捉着虫子那样的夜,那样黑黑的夜,那样飞着萤虫的夜”

姐姐不满包办婚姻离家出走发起抗争时,弟弟“看都不看。”,而七七事变,日军侵华,战争爆发,弟弟决定加入抗日军保卫国家义无反顾的离家时,还是看也不看姐姐,一切都没变,弟弟还是那个任性的弟弟,天上星星还是星星,萤火虫还是萤火虫,什么都没变的样子

“我也没同你讲什么话,我送你到台阶上,你就走了。那个时候,我的心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不知道愿意让你走,还是不愿意”

姐弟俩,就此分别。

语句简单却又充满深情,在归雅蕾老师的声音中,更直击心底令人动容。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难兴邦的民族,每当关乎国家存亡,民族大义的关键时刻,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从来就不乏悲愤慷慨,孝悌忠信之士。

“恰巧在抗战不久,我也到山西去,有人告诉我你在洪洞前线,离着我很近,我转给你一封信,我想没有两天就可以看到你了,那时我心里可开心极了,因为我看到不少和你那样年前的孩子们,他们快乐而活泼。”

到这里,转变了。

信中的“他们”,突然变成了“你们”。

“你们跑着跑着,但工作的时候,嘴里还唱着歌,这一群快乐的小战士,胜利一定是属于你们的,你们也拿着枪,你们也担水,中国有你们,中国是不会亡的。”

归雅蕾老师的语气,似乎没有任何变化,还是那么的平淡,缓缓流出的词句,唇齿留香,活灵活现,有种白描的雕塑感,只是,所有人都看得到,她的鼻子、眼眶,全红了。

萧红在那里,见到了弟弟吗?

没有。

见字如面,展信如唔,姐姐的音容笑貌,在所有人的脑海里浮现着,见不着朝思暮想的弟弟,姐姐很难过,但她却淡淡一笑:没关系,我知道你在为什么而奋斗。

“我的心里充满了微笑,虽然我给你的信,你没有收到,但我却不知道为什么,心里很放心。见到他们就和见到你一样,因为你也是他们中的一个,于是,我就把你给忘了”

淡淡的语气,难掩那个战火纷飞的动乱与不安,人心惶惶,而字里行间,却又带着一股力量,让所有人都感受得到的力量,心安。

因为,即便在这样艰难的环境里,中国人还是有着不可磨灭的坚定信念,中华民族的脊梁与傲骨,也从未断过!

此时此刻,在收看节目的观众们。

全炸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