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时间转瞬即逝,
赵之衡每天在夏清商号中一丝不苟地学习工艺。
几位匠师都对他的天赋赞不绝口。
起初,
夏淑桢还以为这位富家公子不过是图个新鲜。
没想到他不但坚持下来,
而且对每一个细节都格外用心,
甚至在一些工艺上已经能够独当一面。
夏淑桢虽然并没有对赵之衡抱有过高的期望,
但看到他如此认真,
心中也生出了几分钦佩。
作为商号的老板,
她安排赵之衡的食宿,
并没有指望他能给商号带来什么实际的收益。
毕竟,
她从一开始就明白,
像赵之衡这样出身富贵之家的公子,
最终可能只是在这里学一段时间,
便会回归家业,
不会长久留在手工艺中。
然而,
夏淑桢却没有料到,
一个月后,
赵之衡的举动让她大吃一惊。
这一天,
赵之衡照常来到店里,
但他并没有像往常那样一头扎进工艺房,
而是走到柜台前,
目光炯炯地看向夏淑桢。
他的神情中带着一丝喜悦,
似乎有话要说。
“夏老板,”
赵之衡笑意盈盈地说道:
“这一个月下来,”
“我虽然学到了不少手艺,”
“但始终觉得还欠您许多。”
“今天,”
“我想做一件事,”
“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夏淑桢有些好奇,
放下手中的账本,
看向赵之衡:
“哦?赵公子想表达什么感激之情?”
赵之衡轻轻一挥手,
身边的随从便立刻上前,
从怀中取出一沓银票,
恭敬地递到赵之衡手中。
接着,
赵之衡直接将这些银票放到了柜台上。
“这些银票,”
“总共是一万两子。”
赵之衡声音温和却带着坚定:
“我想将它们作为我这一个月学艺的学费,”
“也算是我对夏老板的感谢。”
“什么?”
夏淑桢瞬间怔住,
随即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
“赵公子,”
“你这是什么意思?”
“学徒不收学费,”
“你既然在我做学徒打杂,”
“我又怎能收你钱?”
赵之衡摇了摇头,
微笑着看向夏淑桢:
“夏老板若不收下这些钱,”
“反倒让我心里过意不去。”
“况且,”
“我早就决定了要将这些钱用来买下商号里所有的首饰。”
“与其说是学费,”
“不如说是我想为夏清商号买下这些绝品,”
“留作收藏。”
夏淑桢有些无奈,
笑着说道:
“赵公子,”
“你既是富家子弟,”
“又学得手艺,”
“买下这些首饰倒也不是问题。”
“但既然你付了钱,”
“理应将这些首饰带走吧?”
“若都留在店里,”
“岂不白白浪费了你的银两?”
赵之衡神色不变,
依然带着淡淡的笑意:
“夏老板有所不知,”
“我虽买下了这些首饰,”
“但它们留在这里,”
“反而是它们最好的归宿。”
“对于我而言,”
“只有夏清商号的首饰才是天下绝品,”
“而只有绝品才能和夏老板这位绝世佳人相配。”
“而且,”
“若不是有这些首饰,”
“我也不会有缘结识夏老板。”
“在遇见你的地方收藏这些东西,”
“是在下的心之所向。”
听到这番话,
夏淑桢心头微微一震。
赵之衡的言辞中充满了真挚与钦佩,
而他那清澈的目光更是透着几分仰慕之情。
这样的言辞并没有让夏淑桢感到突兀,
反而让她对眼前这个男子生出了几分复杂的情感。
夏淑桢微微一笑,
眼中带着几分戏谑:
“赵公子这话说得倒是漂亮,”
“只是我这店里的首饰可都是花费了许多工夫才做出来的。”
“你要都买下了,”
“却不能自己带回去,”
“不觉得可惜吗?”
赵之衡却坚定地摇了摇头:“绝不可惜。”
“我自从见到这些首饰的那一刻起,”
“便知道它们与众不同。”
“它们每一件都承载着精湛的工艺和你独特的设计,”
“正因为如此,”
我才觉得它们应该属于最好的地方。”
夏淑桢笑着叹了一口气,
摇了摇头:
“既然如此,”
“那我便不再多说。”
“赵公子执意如此,”
“我自然也不能推辞。”
“不过,”
“既然你这么看重这些首饰,”
“那今日我便设宴款待你,”
“以表感谢。”
赵之衡爽朗一笑,
拱手道:
“那我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当晚,
夏淑桢在商号后院设下了一桌丰盛的酒宴,
款待赵之衡。
两人推杯换盏,
边吃边聊,
气氛十分融洽。
酒过三巡,
夏淑桢问起赵之衡的未来打算:
“赵公子,”
“这一个月下来,”
“你学得手艺也算小有所成。”
“接下来,”
“你可打算回去接管家中生意了?”
赵之衡放下酒杯,
轻轻摇了摇头,
目光中带着一丝悠远:
“我从小便不喜欢那些生意上的事,”
“虽然家中一再劝我接管,”
“但我知道,”
“那并不是我的人生追求。”
“我更喜欢这种平静的生活,”
“沉下心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夏淑桢点了点头,
眼中流露出一丝赞许:
“你倒是有自己的想法。”
“不像那些一心想着名利的人,”
“反倒是你这样的人,”
“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本质。”
赵之衡淡淡一笑,
抬眼看向夏淑桢:
“其实,”
“我很羡慕夏老板。”
“你能独自经营这家商号,”
“还能将手艺发扬光大,”
“这样的决心和勇气,”
“是许多人都不具备的。”
“说到决心与勇气,”
“你也不遑多让。”夏淑桢微微一笑:
“若没有那股执着,”
“你也不会坚持学手艺了。”
两人相视而笑,
气氛越发融洽。
酒过半酣,
夏淑桢提议:
“既然赵公子如此看重手艺,”
“不如以后就在商号里帮忙吧。”
“我可以给你开工钱,”
“日后你也可以继续钻研手艺,“
“不必担心其他琐事。”
赵之衡略一思索,
随即笑道:
“既然如此,”
“我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就这样,
赵之衡留在了夏清商号,
成了一名正式的手工艺师傅。
而夏淑桢也没有将他当作旁人,
两人相处得十分默契。
日子虽平淡,
却也充实而美好。
商号的生意依旧红火,
而他们之间的感情也在这种平淡中悄然生长,
默默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