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花开松林陀 > 62,一石激起千层浪(二十二)

花开松林陀 62,一石激起千层浪(二十二)

作者:李和义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5 23:28: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刘小翠进门就嚷嚷,矛头直指他的弟弟刘三愣子。

马金锁赶紧的说,“小翠儿,看看你那个炮仗脾气。怎么说发火儿就发火儿呢?什么事儿你先弄清楚,好不好?这一次你可是冤枉三弟了。”

刘小翠听马金锁这么一说,一下子就愣了。

刘小翠,“怎么啦?难道我又错了吗?”

刘凤山笑呵呵的说,“你没错。不过你也甭问什么原因了。今天金锁在这儿,小亮子也来了。你赶紧的,给我们几个人弄几个菜去。我们今天要好好的喝几盅。”

刘凤山发话了,刘小翠系上围裙就直接奔厨房去了。

张明亮说,“金锁哥,我们老板来了,你能不能够代表村委会接待一下儿啊?”

马金锁说,“那肯定没问题呀。”

三楞子说,“亮子,听说齐大志和张静快要结婚了。你和张静是姐弟,虽然不是亲的,但是两家的关系很近。通过你姐姐做一做题大致的工作。这样也省的我姐夫受夹板气。”

马金锁说,“你这可是胡说八道了。我和大志我们俩从小就要好。这一次他回来当第一书记,我最高兴了。你怎么能够当着外人说这样的话呢?会说的不如会听的,隔墙有耳。你这话要传到人家的耳朵里。没事儿,都会出事儿的。”

然后,马金锁对张明亮说,“亮子,你也可以和你姐姐说说。你姐姐可是农业专家。多听听没坏处。齐大志那里,我会跟他商量的。当然,你姐姐说两句好话更好啦。但是绝对不像三儿说的那样。我和齐大志关系好着呢。”

刘凤山说,“大志这个孩子有眼光。而且会干事儿。现在你们两个人配合的不错。以后就是这样,有事儿多跟人家商量。人家公务员都不当了,回到村里当第一书记。虽然是上级派下来的,但是人家是真心实意给咱老百姓干事儿。我们必须好好的跟人家配合。三儿,以后不管当着谁,不许这样胡说八道了。”

三楞子,“行啦,我知道我错了。那我自己罚我自己一杯吧。” 说完了,喝了一杯酒。

马金锁赶紧又倒了一杯酒递给张明亮。

马金锁客气的说,“你看,净顾着说话了。你是从外边儿回来的,是我们的客人。应该先敬你酒的。来,我陪你喝一杯。” 两个人撞了一下酒杯,各自一饮而尽。

张明亮说,“金锁哥,你可别跟我这么客气。咱们两家住的很近。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何必闹的这么生分呢?平常你没少照顾我们家。应该我敬你才对呀。”

三楞子说,“别这么敬来敬去的了。都是一家人,就别说两家话了。赶紧坐下来,咱们一边儿说一边儿吃。”

张明亮坐在了马金锁的旁边。

刘小翠儿这个时候端上了一盘儿热菜,肉炒芹菜。

把菜放在桌子上以后,刘小翠客气的说,“亮子,别看咱们两家很近。你已经出去打工好几年了,这几年都不怎么见面。好不容易回家来了。尝尝姐姐做的菜。当然没法儿和大饭馆子相比。你就担待一点儿吧,凑合着吃。”

张明亮也客气的对刘小翠说,“姐姐,你也别忙活了。坐下来和我们一起吃吧。”

刘小翠儿说,“你们先慢慢儿喝,我再弄几个菜。等一会儿再陪着你们喝酒。” 说完刘小翠又进了厨房。

几个人一边吃一边聊。

马金锁问张明亮,“亮子,你们公司的实力怎么样?”

张明亮说,“我在这个公司已经干了几年了。我们老板一直致力于有机农业的开发。她所卖的蔬菜全部都是有机蔬菜。别看她把事儿干的这么大。那却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小女生。在大学里就是学农业的。大学毕业以后就开始创业了。曾经当过大学生村官。她创业就是从她当村官的农村开始起家的。”

马金锁很感兴趣的问,“怎么想起来在咱们村子里找土地呢?”

张明亮说,“老板对我们这些员工都特别的好。这些年公司的效益越来越好了。有机农业越来越有市场。和一个互联网公司合作以后,他们在平台上推出了会员制的供应链。现在他的会员将近5700多个。每个月会员供应的蔬菜就要上千吨。有机农业的开拓当时很不容易。是这几年才被大家认识的。最开始起步的时候也是很艰难。正是由于互联网公司的加盟才让他迅速的成长起来的。如果没有互联网的推广,有机农业不会很快的让城里的年轻人接受。所以我们老板也特别注重客户的培养。每年现在限量招收会员。都是根据生产规模才扩大会员的,并不盲目的扩张。

有一次我们几个人加班。因为加班的时间太晚了,所以食堂没有饭了。我们老板就自己掏钱请我这些员工,去吃大排档。吃饭的时候大家真心话大挑战。我说了自己的情况。特别介绍了咱们的贫困状况。她一听说是一个高海拔的村子,就特别的感兴趣。给我一个任务,就是在我们村子找一片土地,进行夏季的蔬菜有机生产。

金锁哥,实话跟你说了吧。我们把土地拿过来以后,至少要赔三年的钱。因为这三年都需要进行一般蔬菜的生产。有机认证需要三年的过渡期。有机认证以后才能够正式的生产有机蔬菜。如果没有魄力,我们老板是不敢接这茬儿活儿的。

我这次做这个工作,也是想把从外边学到的东西用在咱们的家乡。你也知道咱们村子的人许多过的生活实在太紧巴了。没有进钱的路子。只是混一个温饱。你再看看周围的村子,日新月异。我们的村子呢,还是几十年一贯制?我们这些年轻人虽然出去挣钱了,但谁又不挂念自己的家乡呢?现在年轻人都讲究浪漫。都有自己的诗和远方。但是我们土生土长的这些农民的孩子还是记得自己的童真,自己的乡愁。这就是我回来干点儿事儿的动力呀。”

马金锁一听说要赔钱三年,一下子就愣住了。

马金锁问,“我们生产的蔬菜,多吃点儿有机肥,不就是有机农业了吗?”

张明亮说,“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儿。有机农业首先要看我们的土壤。后还要看我们的环境和水。不达到有机认证的条件是进入不了有机农业生产的。即使是各方面都符合,也必须要经过三年的过渡期。三年的过渡期以内。虽然我们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土壤的残留量,农药的残留量,和重金属因子,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检测。经过认证机构检测合格以后,进行三年的监督生产,才能度过三年的过渡期。

金锁哥,我们这里生产的普通的蔬菜。和别人卖一样的价钱,我们本身就不会赚钱的。因为我们村子离城里实在是太远了。蔬菜本身的成本并不高,运输的成本谁受得了呢?本身的成本加上运输的成本。不赔钱才怪呢。

但是我们老板曾经当过大学生的村官,对农民的疾苦,特别是对贫困村,有着很深厚的农民情节。所以才能够下决心到我们村做这件事儿来。如果没有魄力,没有农村情节,谁愿意做这件事儿呢?”

马金锁把这件事儿基本听明白了,感慨的说,“没有这些致力于农村的企业家,我们要打造自己的产业,那是多么的不容易呀。不过现在好了。国家实行精准脱贫的政策。有许多优惠政策可以用。有许多项目国家是支持的。不仅有一些无偿的支持资金,还有一些优惠的金融支持。请你们老板来。我们村子里的支部和村委会。会认真研究政策,能够给她 争取的政策一定帮助她 。如果有机农业发展好了,也成为我们村子的一个支柱产业。为我们村子的脱贫攻坚也贡献了一份力量啊。

虽然我的政策水平不高,但是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包括农产品的供给侧改革政策。我们都可以用起来。除了打造有机农业生产这个支柱产业以外,还可以将有机农业生产与村镇旅游相结合。没准儿能够闯出一条新路子。

我们村虽然农科院已经答应建立中试基地了。如果把有机农业生产也开展起来,将来我们的菊花茶也可以进行有机栽培。我们生产的食用菊花同样可以作为有机农业的一部分。这样既拓展了她 的生产面积和规模,也提高了我们的销售档次。这不是前景更广大了吗?

三年过渡期的问题,你告诉她 ,不用担心。运输的问题我们会很快解决的。离我们村子8km的地方要通高速路了。我们村子农产品的运输,一定会被纳入到交通网络里面。改善了交通条件,交通设施。对于储藏,运输都有极大的利好。只要是真心实意的对我们农民好。政策一定会向她 倾斜的。”

马金锁绞尽脑汁,把自己脑袋里存储的农业政策全部都用上了。希望通过张明亮,引进有机农业生产企业,给村子里的脱贫攻坚,闯出一条新路来。

马金锁说的正在起劲儿的时候,张明亮的手机响了。

张明亮说,“对不起,我先接个电话。”

张明亮出去接电话了。

三楞子挑起大拇指,对马金锁说,“姐夫,你的政策水平真是高啊,看起来今天我没白回来找你。”

刘凤山说,“三儿,看起来你办了一件正事儿。”

正在这个时候,张明亮阴沉着脸进来了。

马金锁赶紧问,“亮子,什么事儿啊?”

张明亮低声的说,“金锁哥,这件事儿可能要吹了。”

另外三个人瞪大了眼睛,看着张明亮。

马金锁的心一下子就凉了半截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