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花开松林陀 > 6 实验是个良药(三)

花开松林陀 6 实验是个良药(三)

作者:李和义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5 23:28: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实验室里,师徒两个人谈起了恐婚症。

方大美很关心的问张静,“你们家齐大志是不是一心扑在工作上?把你给冷落了呢。”

张静,“这倒是没有。最近我们两个人见面就一件事。怎么把村子变得更富有,甩掉穷帽子,达到精准扶贫的目的。你知道我就是学专业的,见识很少。给他出不了更多的主意。看着他每天都在为这件事忙碌,像一个无头苍蝇乱撞。真的替他捏了一把冷汗。”

方大美,“那你怎么还选在这个结构眼上结婚呢?”

张静,“这个时候不接,将来他忙起来还有时间结婚吗?”

方大美,“这就是你说的恐婚症吗?”

张静,“他答应结婚了,就开始恐婚了。”

方大美,“原来是这样。”

张静,“不跟你说了,反正你也不理解。”

方大美,“知道了,知道你恐婚了。要不要我陪你一起回去啊?”

张静,“好了,真是之不得呀,谢谢你,方老师。不过,你有时间吗?现在你的实验正在关键时刻,你能够离开这么长时间陪我回去吗?”

方大美,“不瞒你说,我也有私心。”

张静,“什么私心呐?”

方大美,“你们家在松林坨。海拔950m。是一块没有开发的处女地。你还记得刚才我说要做中式基地吗?那可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重点是他的海拔高度。是最理想不过的中式基地了。我陪你去了,以后可以好好的对你们村子考察一下。如果条件具备,村子里又可以支持的话就定下来。既帮助你的丈夫精准扶贫,将来项目交给你,你们夫妻也可以不两地分居了。早点儿造出个宝宝来。不是两全其美吗?”

张静,“哎呀,方老师。你怎么这么好呢?”

方大美,“才刚发现呢。”

张静,“知道你好不知道你竟然这样的好。可是可能要让你落空了。”

方大美,“为什么呀?”

张静,“你别看村子很大。除了土地以外,什么都没有了,基础设施等于0。做中式基地的基本条件都达不到。你想想一个还没有脱贫的村子怎么能够达到?你的要求呢?”

方大美,“我们做生物科研的,谁不愿意找一个既有条件又有土地的好的中式基地呢。那样的地方早被人家给占领了。就是像你们家那个村子一样,穷的地方没有基础条件。才是一块儿处女地呀。这才是我最感兴趣的地方。条件没有不怕的。现在精准扶贫有这么多的好政策。害怕没有人投资吗?”

张静,“你这可是说到关键点了,我们家齐大志天天为这件事儿犯愁。一方面他毕业以后就考上公务员了,和企业界没有什么联系。所以在人脉上有很大的差距。我们村子里出来的人又少,出来的人绝大多数都是打工的。农民工又能有什么路子呢?所以在这方面是最欠缺的。有好政策也需要有人来考察,来投资。我们就是引不来这样的人,引不来投资,所以才发愁的。这也是这个村子至今这么穷的根本原因。谢谢”

方大美,“我要说我有门路,你相信吗?”

张静,“那当然相信啦。像你这样在科研上大放光彩。各级政府都有人。多企业都盯着你的科研成果,特别是农业企业。如果你能去,就等于我们引来了金凤凰。其他的企业和投资可能也就跟着来了。再加上精准扶贫的好政策,这件事儿就一定能够做成。我最害怕的就是你看不上那个地方。你如果真的想帮我,那太好了。我们家齐大志也得救了。我们的村子也就可以走上致富之路了。周围的邻居们也可以一起奔小康了。你真是一个女菩萨。”

方大美,“宝贝儿,能说点儿实话吗?”

张静,“哪一句不是实话呀?”

方大美,“你的恐婚证是假?把我拉进你社的局才是真。”

张静,“什么局?”

方大美,“你的骗局呗。”

张静,“还说你是傻白甜,原来这么有心计。我能够用我的终身来给你设一个骗局吗?骗了你对我又有什么好处呢?你这么说会让人伤心的耶。”

方大美,“啊?二师兄,又倒打一耙啦。”

张静,“你这样无赖好人,怎么是我倒打一耙了呢?”

方大美,“咱们慢慢的捋一捋。”

张静,“你先捋。”

方大美,“你结婚请我当伴娘对吧?”

张静,“对呀。”

方大美,“你的未婚夫齐大志,被派到了松林陀当第一书记,对吧?”

张静,“这是我刚告诉你的呀。”

方大美,“齐大志面对着松林陀一筹莫展。既找不到投资,又找不到项目,是不是呀?”

张静,“这也是我刚才和你说的呀。”

方大美,“于是你们两个人拿结婚当诱饵,让我当伴娘。以这种途径让我去村子里考察,对不对呢?”

张静,“我们可没有想那么多,是你自己想帮助我们的,一切都是你主动的,好不好哇?”

方大美,“那么说这里边没有阴谋了。”

张静,“这里边完全都是阳谋。”

方大美,“怎么个意思?”

张静,“很明白呀,刚才都已经让你给说了。”

方大美,“看起来是我自己钻的套着了。”

张静,“要不然呢?”

方大美,“哈哈,真是斗不过你这个小丫头。”

张静,“其实这事儿明摆着。你手上有项目?他们那里有土地,有资源。精准扶贫是我们当前最大的事情了。你作为一个搞生物科技的人,怎么能够不想有所作为呢。要学历,你已经是博士后了。要成果你也有一大堆。要论文你更是几十篇上百篇。Sci的论文都不计其数了吧。你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把你的成果转化成生产力,这么好的一个机会,你能够不抓住吗?如果是那样的话,你就不是方大美了。”

方大美,“那你为什么不明说?”

张静,“我也没有想到你能够去我们村的帮助扶贫呢。”

方大美,“扶贫只是第一步。将来要想发展才是我选定目标的。唯一条件。如果小富即安,我就不去了。希望你们家齐大志就像他的名字那样志向高远。不仅在扶贫攻坚上立下一个奇功,将来在乡村振兴上更是有声有色。不仅要彻底摘掉穷帽子,还要走一条。新兴农业之路。在深山区,写一篇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好文章。如果没有这个条件的话,我可是不去的。我们再好的项目都怕半途而废。前期做可能是脱贫的项目。后期荒废了,可能就是一个赔钱的项目。如果不是一张蓝图绘到底,这个项目做起来就没什么意思了。”

张静,“佩服,我们的方大博士确实是站得高,看得远。但是也千万别好高骛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当下我们应该扎扎实实的把中式基地做起来,你说的那些远景规划就会一步一步的实现。”

方大美,“还真是这样,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你别看现在互联网企业像割韭菜一样发大财。想走一条扎实的致富之路,必须发展实业。农业要发展,必须要和二产结合和三产融合。123产业融合发展才是今后农业的出路。你们家齐大志如果明白了这一点才是扶贫。的关键所在。更是乡村振兴起步的关键。我相信齐大志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也相信你的眼光。”

张静,“你把话都说到这种程度了,傻子也不会丢下这么好的前景啊。我们家齐大志是一个很实在的人。你别看大学毕业考上了公务员,没有现在那些人的毛病。骨子里还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山里人。他现在一心就是想让家乡换一个面貌。让乡亲们真正的过上富裕生活。不是说了吗?小康不小康主要看老乡。现在上上下下都是这个观点。扶贫是当前最大的事儿了。上到领导人,下到基层公务员,大家都在围绕着这个中心做工作。听说边疆都行动起来了,边疆出动了两千多各级干部,深入到基层。成为驻村干部。农民不致富,干部不停步。这是多么好的一个环境啊。政策环境好,人文环境好。我们现在手里又抓着项目和拳头产品。不正式你方博士大显身手的时候吗?”

方大美,“你都可以作为政策的宣讲员了。”

张静,“因为其大致投身到这项事业中来,我们夫妻就必须认真的研究政策。把好多事情弄懂弄通,才能够不辜负你对我们的希望啊。要想让你投入到这项事业当中,必须清除所有的障碍。所以我们就研究的比较深一些。”

方大美,“是一个搞科研的人才,更是一个把政策的人才。将来你在村子里做科技扶贫。相信一定能够和其大致比翼双飞,把你们的家乡变成一个世外桃源。那个时候我也要请我们家老钱去好好的书写一下你们的村史村志。让你们万事流芳。”

张静,“还要不要永垂不朽啊?”

方大美,“哈哈,怎么想起这个词儿呢?”

张静,“我们那儿死了人都写我万事流芳。”

方大美,“哈哈,那就用别的词让你们名垂青史。”

张静,“还是想悼词。”

方大美,“那就不说这个了,不让他去。”

张静,“那可不行。你不仅要让钱博士去,而且要和我们一起去。你别看钱博士在书斋里研究历史很深入。说不定人家的文化底蕴会有更高的高招给我们留着呢。你叫科技扶贫,项目扶贫。他叫文化扶贫。结合起来,相得益彰。不仅要扶贫,还要扶志。某种程度上来讲,扶志要比扶贫更艰巨。更关键”

方大美,“那就让他去,我就不用去了呗。”

张静,“你就这么小心眼儿吗?强调他重要,不是说你就不重要了。你们两口子结合起来,才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结合。也是扶贫攻坚战役促使你们更完美的结合。其实你也可以和我们一起做一个集体婚礼。这样你也可以考虑一下呀。”

方大美,“真是不小心上了贼船呀!哈哈哈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