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花开松林陀 > 58一石激起千层浪(十八)

花开松林陀 58一石激起千层浪(十八)

作者:李和义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5 23:28: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村民们陆续的来了。会议室里面坐满了人。由于参加培训的人太多,村委会的走道上,都站满了人。

几个村干部一看这种情况,赶紧帮助大家找凳子。

因为培训还没有开始,来的人还是在那里议论纷纷。大家的话题焦点还在土地流转上。

一个村民说,“要培训什么呢?应该让村干部们把土地流转的事儿给大家讲清楚。具体的培训以后再搞。现在就搞培训。土地流转的事儿都不能完成。基地建不成,培训又有什么用呢?”

另一个村民也说,“脱贫工作队就是愿意搞一些花架子。现在大家最关心的不是见什么样的基地,而是土地流转到底有什么政策?我们几次三番被折腾了,土地流转,大家心里都有一定的恐惧感。不把这件事儿给大家解决。乱七八糟的培训又有什么用呢?老马家是咱们的大家族。就连村主任的媳妇儿都反对这件事儿。听说为了土地流转的事儿,马长明一家都打起来了。那可是老马家的小诸葛。他都不支持,马金锁这件事儿能干成吗?”

一个中年妇女说,“虽然村民大会开了,1号公告也贴出来了。但是大家的思想顾虑并没有解除。就着急麻慌的进行业务培训。完全是转移焦点。我们这些农村留守妇女,不为了别的,就是为了村里能够把我们的男人吸引回来。就这样一个穷村子。做什么能够不穷呢?村里应该把这些事儿给我们说清楚。然后再进行土地流转。不然的话,谁又能够真心实意的支持呢?土地承包法在那里。谁要是损害了我们村民的利益,我们是坚决不答应的。”

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说,“祖祖辈辈都靠着这块土地生活,现在把我们生活的根本都拿走了,让我们靠什么生活呢?我们这个地儿和别的村子不一样,海拔这么高。离外边儿那么远。做什么产业?运输的成本你都解决不了,还说赚钱呢吗?现在你就培训的再好。还能够种出金疙瘩了吗?瞎子点灯白费蜡。”

二婶子趁机发表自己的言论,“大家的说法都在理儿?我们现在不关心你做什么基地。更不关心你做什么产业。我们现在关心的就是你用什么政策把我们的土地拿走,大家能够得到什么实惠。有这块儿土地,我们还能够解决温饱问题,没了这块儿土地我们吃什么喝什么呢?无论是脱贫工作队还是村干部,他们都为了自己的政绩,不管咱们老百姓的死活。如果不给我们说出点儿实际的来。没有什么实际的措施保障我们的生活。我是坚决不答应。不管你们怎么想,反正我们家的土地不流转。”

张静虽然在那里和小云聊天,但是村民的议论全部都听进了耳朵里。张静心里想,街坊邻居们都是农民出身,最讲究实际了。现在要想完全解除思想上的顾虑,还需要深入细致的做一些工作。培训可能有一定的效果,也不是万能的,必须有针对性。

小洁也听到了这些议论。因为基地建设的事儿由她来负责。土地流转的事儿是由马金锁来执行的。依照他对马金锁的了解,这个人以往是说一套做一套的。以前对脱贫工作是这样。对第一书记齐大志是这样。对村里的老百姓也是这样。虽然这一次土地流转的事儿由他来主持。这一次会不会也是这样呢?

马金锁听到了这些议论。感觉到自己好像拿了一个烫手的山芋。最初决定由他来主持土地流转的事儿。他就觉得这样才能够树立他这个村委会主任的权威。现在看起来这件事儿完全出乎于他的意料。老百姓的反弹比他想象的要厉害的多。如何解决老百姓的顾虑,他一点儿把握也没有。

这个时候,齐老栓,张青山和齐大志三个人从外面进来。

齐大志的胳膊还吊着绷带。

众人看到齐大志进来,三分都闭上了嘴,不在私下里议论了。

会议室内外,突然间的静下来了。

齐大志穿过人群,走进了会议室。

张静看到齐大志进来了,就赶紧的和他打招呼。

张静,“大志,你来了。”

齐大志点了点头,就算是回答了。

小洁问齐大志,“齐书记,人来的差不多了,是不是可以开始了呢?”

齐大志说,“开始吧。”

小洁,“齐书记,你是不是先给做一个开场白。”

齐大志又点了点头。

小洁拿起了话筒说,“各位相亲。我们的培训现在开始。首先请第一书记齐大志同志给大家先讲几句。” 说完话带头鼓掌了。

会议室爆发了一阵掌声。

齐大志接过了话筒,“各位相亲。今天我们做一次培训。这次培训主要是讲一讲菊花文化和菊花产业。张静是从我们村子里跑出去的,现在在农科院工作。大家对他都很熟悉,我就不再介绍了。我们村子为什么要选择建设基地,为什么建设菊花产业?大家听了培训以后可能就会更加理解。为了节省时间,我也就不多说了,现在就请张静给大家做培训。”

齐大志说完了这几句话,带头鼓起掌来。

会议室内外,又想起了一片掌声。

张静拿起话筒,不紧不慢的说,“各位相亲。我就是咱们松林陀走出去的闺女。我现在就是把前几年寒假,暑假我所做的工作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不给大家讲那些菊花文化和一些理论的事儿。今天我们先认识一下在我们生长的这块土地上有多少菊花种类。这对我们脱贫致富又有什么样的特殊意义?”

张静指着墙上的图片,问大家,“周围的这些图片都是我利用寒假和暑假期间在村子里照的。有谁能够告诉我这些都是什么花儿?这些图片都是在哪些地方?”

四婶子高兴的说,“那是一片甘野菊。我猜你这张照片儿啊是在林子周边照的。那里有好几片甘野菊呢。你照的这一片儿啊,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小的。却是离着我们最近的。你看,黄色的小菊花和郁郁葱葱的密林,多美呀!平常不觉得照出来照片真的是很好看。”

张静笑着说,“四婶子说的对呀。我这张照片儿就是在那里照的。平常在我们身边对这些景色都是熟视无睹的。其实在我们密林深处还有很多美好的景色。对于我们来说,这是最丰富的自然资源了。这说明菊花在我们松林陀,本身就分布很广,种类很多。大家再看看周围的照片。有许多野菊花。从科学分类说,都属于小菊系列。”

张静问马长明,“长明叔,你看看这片小菊花,是不是特别的熟悉呀?”

马长明顺着张静手指的方向,看到了自己家自留地旁边的一处野菊花。在篱笆的旁边,长着一簇茂密的小菊花,藕合色的,花心是黄色花蕊,几只蜜蜂和几只蝴蝶正在花丛中飞舞,菊花的周边,是绿油油的庄稼。

马长明笑着说,“这是我们家自留地长出来的。夹篱笆的时候,我差点儿把它给铲了。现在看来还是留下来更好看。这样的菊花村子里到处都是。这一次是藕合色的。还有白色的,黄色的,甚至还有红色的。要说菊花在我们这儿,可是到处都是。有的在地边沟沿,有的在山坡上。就连院墙的缝隙都有可能冒出一堆来。”

张静接着说,“长明叔观察的太仔细了。这能说明什么呢?说明小菊是我们这里原产的。有自然的分布。更说明小菊花在我们这里特别的适应。无论是在山坡,在土地旁边,还是在石头缝里,墙缝里,他都可以顽强的生长。给我们的生活增加了很多的颜色,增加了很多的乐趣。也形成了不同的景色。这些对于我们农村人来讲都没有特别的注意。如果在城市里,特别是在大城市里,公园绿地有这样一堆菊花,点缀的效果就特别的好。所以小菊花在城市园林中是一种普遍应用的园林植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