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花开松林陀 > 53一石激起千层浪(十三)

花开松林陀 53一石激起千层浪(十三)

作者:李和义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5 23:28: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马金锁回到家以后,刘小翠是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

马金锁知道,刘小翠在逃避,直接面对自己。刘小翠自己这几天的表现,她也意识到问题很严重。在外面让马金锁丢了脸。如果这个时候刘小翠回家,避免不了要爆发一场激烈的冲突。

特别是在马长明家,闹的实在是太厉害了。刘小翠躲在外面,想以拖待变度过这场家庭危机。

马金锁利用这一段时间,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

心情平复一点儿以后,肚子咕噜咕噜的叫了起来,马金锁到厨房,找了半天都没有找到一点儿可吃的东西。

马金锁心里骂到,这个懒婆娘,天天在外边闯祸,怎么就不准备一些吃的东西了?

马金锁在家生着闷气。齐大志这个时候也回到家里了。

齐大志一推门,看到在灶台上忙碌的老母亲,

老栓媳妇儿一看见儿子回来了。赶紧从柴锅里把炖好的大棒骨,用一个不锈钢的盆子,盛了满满的一盆子。在院子里,忘了一张八仙桌,把一盆子大棒骨,摆上的桌子,热情的让儿子赶紧的吃。

老栓媳妇儿,“儿子,妈给你煮的大棒骨。俗话说,吃什么补什么。你这是伤筋动骨100天。刚刚从医院出院回到家。多吃点儿肉,啃点儿骨头。对你伤口愈合,长骨头有好处。多吃一点儿。”

齐大志问自己的母亲,“我爸爸呢?一起吃吧。”

老栓媳妇儿小声的和儿子嘀咕。“你爸爸还在生你的气呢。一会儿不管他说什么,甭理他。这个倔老头儿正在发脾气。别一般见识老脑筋。一对父子有什么深仇大恨呢?他生气可以,你别跟他较劲儿。一家人过日子,哪里那么多气呢?”

齐大志慢慢的进了屋里。

齐大志进了房门,看见自己的父亲齐老栓,正在和自己的岳父张青山聊天儿。两个亲家正在聊的火热。

齐大志先和张青山打招呼。

“张叔,”齐大志说。“您来啦。一起吃点儿吧。”

张青山也和齐大志打招呼,“大志,回来啦。回来以后你们俩好好的吃饭。我家里还有事儿。”

张青山说完就要出门。

齐老栓一把拉住了张青山。“亲家,别走啦。咱们哥儿俩好好的喝一杯。好不容易碰到一起了。家里有什么事儿啊?有什么事儿不可以吃完饭再去办呢?一定要在这里一起喝一杯。”

齐大志也挽留张青山,“叔,好长时间没和你一起吃饭喝酒了。既然赶上了,咱们就一起吃顿饭呗。平常工作忙,没时间陪您吃饭。现在赶上了,干嘛还要回家呢?”

老栓父子,陪着张青山来到院子里,饭桌子旁边坐下。

老栓媳妇儿,趁这个时候,又弄了几样小菜。不仅盛的饭,还把酒瓶子,酒杯子也预备下了。

齐大志顺手抄起了酒瓶子,您开了瓶子盖儿,满上了三杯酒。然后三个人面前一人一杯酒。

齐大志端起酒杯对张青山说,“叔,说喝一杯吧。”

齐大志和齐老栓父子,张青山端起了酒杯,碰了一下。然后三个人喝了第一杯。

张青山对老栓媳妇儿说,“嫂子,坐下来一起吃吧,别再忙活了。”

老栓媳妇儿笑呵呵的说,“亲家,好容易来一次。我再弄一两个小菜。你们有啥好好的喝一杯。碰在一起不容易,一边儿喝酒,一边儿聊聊天儿。等我弄完这个菜也去吃饭。”

齐老栓说,“兄弟,你说的话我听进去了。咱们就是老了,跟不上形式了。从今往后,孩子要做什么我都支持。不会再给孩子捣乱,更不会自己生气了。孩子回到村子里做工作不容易。我这个当爹的一定会支持他的工作。”

张青山说,“大哥,这就对了。以后这日子全靠他们了。咱们两个人都这一大把年纪了。干嘛不过那些伤心的日子呢?时代不一样了,大家的想法都不一样,年轻人想什么我们不清楚。别老操那个心。吃好喝好。把身子骨弄的棒棒的。别给孩子添乱。”

齐大志说,“爹,叔,我知道你们对土地流转这件事儿都有点儿意见。不过这个事儿已经箭在弦上了,不得不发。要彻底改变咱们村子里的面貌,必须发展产业,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虽然现在大家有点不理解,等把事情做好了。得到了实惠,老百姓一定会衷心拥护的。老百姓还是最好的老百姓。朴素的感情一直都存在。又赶上新时代,这么好的政策。一定带上大家,一起发家致富,一起奔小康。”

齐老栓说,“刚才我们老哥俩也正在讨论这件事儿。以前村子里搞了几轮的土地流转,老百姓都受到了伤害。要想把这件事儿做好,你还真得好好想想,怎么让老百姓得到现实的利益。咱们农民最讲究实际了。老百姓拿到了真金白银。那才会真正的拥护你。村子里这么多的贫困户。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要想把这事儿做好,真得用点儿心思。”

张青山说,“大志,从小我就看着你有出息。这一次你回村子里当第一书记,我们大家别提多高兴了。过去我们村子因为海拔高,和外边的交流少。从村子里走出去不是那么容易。所以几十年了,村子都是处于温饱的状态。要想摆脱贫困,就得真抓实干呢。这一次土地流转,大家思想上都有些顾虑,这也是很现实的。所以你做工作的时候要更加深入一些。把困难想的充足一点儿。制定的政策要有针对性。对于贫困户要倾斜。全体村民发家致富,这才是正理。你想用什么办法让老百姓支持你呢?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措施呢?”

齐大志说,“爹,你说的也是我要想的。叔,您说的更是至理名言。你们二位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老百姓心灵上受到了伤害。这些都是现实的问题。壮劳力都已经出去打工了。留下来的都是老弱病残。我们这一次土地流转,考虑到了这些因素,所以我们想采取综合措施。先让大家得到实惠。不仅要获得土地流转金。还要组织大部分的劳动力就地就业。实实在在的增加大家的收入。争取用一年的时间建设好基地。也让大家摆脱贫困。土地的租金和工资性收入加起来,家家户户就有可观的收入了。我想,只要大家一心一意的谋发展,我们的基地建好了,产业发展了,老百姓就会真心实意的支持我们。”

老栓点点头说,“农科院在这里建基地。老弱病残就业会不会困难一些?我们些村民,长期生活在偏远的山区。没有什么技能。人家农科院能够要我们这些普通的农民吗?去了以后都干些什么呀?也不能给农科院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吧。人家建基地就是要做好新品种的推广。咱们这些老弱病残能干些什么呢?”

齐大志说,“能科院在咱们这里建基地。就是要把他们的新品种在咱们这里进行中试试验。形成规模化生产。农村搞产业不用农民用谁呢?现在还有几百人。劳动就业是第一位的。经过简单的培训,可能的,让大家广泛的就业。有了工资性的收入。大家平常过日子就会宽松一些。到年底,根据生产情况再进行二次分配。这样就有力的保障了每家每户都有可观的收入了。”

张青山说,“我们这个岁数,除了做点儿农活儿以外,也不会做别的。培训种地有这个必要吗?大家都是农民,种地出身。无论是新品种还是什么?不都是一样的种地吗?”

齐大志说,“种地和种地可是完全不一样。过去我们是按季节,众一些山里的农产品。品种老化,产量低。除了填饱肚子,基本上就没有别的了。现在我们采取合作社的形式。让大家进入合作社拿土地入股。不仅有土地流转金,有工资性收入,还能够分红。这就等于三次分配。充分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只要按照农科院的要求,经过培训,大家都在基地上班。到年底大家算算账,就知道该有多好了。所以这个项目我们顶着这么大压力,扎扎实实的做好基地建设这项工作。给我们村闯出一条新路子来。这是第一步。”

齐老栓,“第二步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