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花开松林陀 > 48一石激起千层浪(八)

花开松林陀 48一石激起千层浪(八)

作者:李和义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5 23:28: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张静听到自己的父亲是这个态度,虽然心里很生气,但是也要把这件事儿弄明白。所以她就问张青山,“爸爸,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啊?你们怎么对土地流转反应这么大呢?”

张青山一听土地流转这件事儿,没好气儿的说,“本来咱们就是一个穷村儿。天天说脱贫。所有的人把眼睛都盯着这点儿土地。可是咱们老百姓靠什么活着呀,不就是种这一点地吗?一次两次受骗,谁还愿意被人家骗三次了。”

张静,还是刨根问底儿。于是,她接着问,“爸,别人不了解齐大志,您还不了解齐大志吗?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可能欺骗您。齐大志有可能欺骗您吗?其他人反对这件事儿。我也就不说什么了。他自己的亲爹反对这件事儿是因为他轴。你作为他未来的老丈人,也反对这件事儿。我就有点儿不理解了。”

张青山气哼哼的说,“你们年轻人天天把理解别人挂在嘴边儿上。怎么不好好的理解理解咱们村的老百姓呢?俗话说,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来一批扶贫干部,土地流转一回,老百姓上一回当。第二回又来一次。老百姓再上一回当。齐大志是这个村子走出去的人,回到老家了。还在搞土地流转。你说谁能够没有顾忌呢?咱们村的情况和别的村不一样。咱们这地方海拔高,出去一趟不容易。村子穷也穷在海拔高这件事儿上。老百姓没有别的收入,全靠种点儿地,解决个温饱问题。如果用仨瓜俩枣儿把这些地收回去了,流转了。一旦有什么闪失,老百姓连温饱都混不上了。你说村民们能够拥护这件事儿吗?”

听到张青山的顾虑,作为女儿的张静,确实是理解父亲了,也理解村民们。为什么反应这么大了?但是农科院基地落在村子里,没有土地是不行的。土地流转必须要进行,那么这件事儿就变成了一个死结。

张静真的发愁了。她不是为了基地不能够在村子里落地而着急。而是为了齐大志发愁。现在土地流转这件事儿,村民普遍的想法就是反弹。连他自己的亲生父亲和未来的老丈人都反对这件事。说明这件事儿在广大村民中,使反对意见的绝不是少数。面对这样一个难题,作为第一书记的齐大志到底有什么智慧,才能够解开这个死疙瘩呢?

在这个关键的时刻,齐大志本身还带着伤,刚刚从医院出来。面对这样极其严峻的局面,自己作为未婚妻不去帮助他,谁能够帮助他呢?张静这样想。

张静反过来又想,村民们的想法,只有身临其境才能够理解他们。要想帮助齐大志做好土地流转这件事儿,自己干着急是没有办法的。必须解决村民的理解问题。要让绝大多数村民接受这件事儿,支持这件事儿。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自己的亲人开始。然后让自己的父亲帮助齐老栓转过这个弯儿来。这样齐大志才能够以身作则,带领乡亲们,做好土地流转,把农科院的基地落实下来。

张静笑着对张青山说,“爸爸,你可以不理解。但是你知道齐大志有多难吗?你知道我们村子脱贫致富,为什么老是解决不了这些关键的问题吗?我们村子所有的人只是靠着这点儿地过生活。只能解决温饱问题,什么时候才能够发家致富呢?齐大志开这个头儿肯定是很难的。我们作为他的亲人,不支持他,又谁能够支持他呢?”

张青山听女儿说的话是有道理的。但是他也要表达自己不同的意见。他说,“闺女。齐大志作为我未来的女婿,我能够不支持他吗?但是我不能无原则的支持。老百姓过不好日子,就你爹一个人支持他,他这个书记能做长了吗?”

张静点点头说,“爸,你说的对。我们村子的问题,关键在产业。产业不发展起来,老百姓没有进钱的路子。我们村子永远脱不了贫。老百姓永远都是挣扎在温饱线上。一旦有了什么闪失,就会进入贫困状态。身边这种例子还少吗?您看看我二叔。不就是因为我弟弟出了一趟车祸。全家就担起了这么大的负担。挣扎在贫困线上吗?我们家没少帮助他。帮得了一时,帮得了一世吗?如果我们村子不从根本上改变面貌,向我二叔这样的人还有翻身之日吗?”

张青山问女儿,“闺女,你说的这些事儿,我完全都赞同。理是这么个理儿事儿是这么个事儿。咱们身边这种事儿多了去了,所以老百姓才担心。那你说怎么办?把土地收走了,连温饱都混不上。还谈什么发家致富。”

张静笑了,“爸爸,咱们俩人这是在推磨。转了半天。转了一圈儿又回来了。现在咱们就说齐大志作为村子里的带头人,该不该带领先生们闯出一条路子来?虽然过去我们有过挫折。但是咱们大家能够音噎废食吗?我想我们还是应该支持齐大志的,更应该支持我们自己的希望啊。”

张青山又问女儿,“小静,就算我想通了,应该这样办。他的亲爹,齐老栓那个倔老头怎么办呢?谁能够做通他的工作了?那个人可是油盐不进。他要认准的事儿,那可是不撞南墙不回头。我知道你想让我去做他的工作。我自己还有思想疙瘩呢,怎么去做他的工作呀?”

张静对自己的父亲说,“爸爸,关键就在这儿呢。你相信您的女儿。就应该相信您的女婿齐大志。现在他的亲生父亲齐老栓,眼前思想上转不过这个弯儿来。您就出面去劝一劝他。不相信别人,还能够不相信自己的儿子吗?您应该相信我更应该让他父亲,相信齐大志。只要有了这份信任,有了亲人的支持,我们一定会带领乡亲们走出一条脱贫致富的道路的。”

看到了女儿诚恳的心,张青山不再犹豫了。

张青山对女儿说,“行啦,我的好闺女。既然你把这个难题交给了你爹,你就放心吧,我去找起老栓。”

张静对他爸爸说,“我知道这个事儿您能够解决好。但是我还有一个要求想跟您说,目前,齐大志身上有伤,父子两个人不应该再闹下去了。应该先让他把伤养好。更应该积极的支持他的工作。这才是自己至亲至爱的人该做的事情。你应该把这个道理,和他们家里的人讲清楚。我们两家人共同的支持他把工作做好。咱们村子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你应该发自内心的去做老栓叔的工作。”

张青山点了点头说,“是啊。我们村也该改变一下面貌了。周围的村子都已经发展起来了。虽然我们是一个深山区的小山村,但是我们也应该把握好时代的脉搏,走出一条新路了。这一次就看我们家女婿的了。如果齐大志把这件事儿办好了,那咱们家脸上有光,我脸上更有光啊。”

张静说,“咱们不图那虚名。还是实实在在的好,因为咱们是农民啊。”

张青山憨厚的笑了。

张青山走进齐老栓他们家的时候,齐老栓仍然在屋子里抽着旱烟,生着闷气,叫着使劲儿。

未来的亲家张青山上门儿了,齐老栓就是再有气也必须亲自迎接出来。

齐老栓对张青山说,“青山兄弟,是不是我儿媳妇儿回去告我状了?”

张青山笑着说,“大哥,冲你这种情况,是不是你儿媳妇儿单说吧?”

齐老栓皱着眉头问,“怎么了兄弟,我哪点儿得罪你了?”

张青山认真的说,“我刚哄完我闺女。孩子哭的跟泪人似的。到你们家来串门儿,你给我闺女脸子看。还没过门儿呢,你这个未来的老公公就这样。知道的,你是跟你儿子在生气,不知道的,那你就是给儿媳妇儿气受了。这种情况我还敢把闺女嫁给你儿子吗?”

齐老栓面带愧疚之色,尴尬的赔礼道歉说,“兄弟,咱就是一个农民直肠子,不会人家那种两面三刀。家里遇到了难事儿,肯定是脸色不好看,这可千万别痴心不是冲着张静来的。多好的孩子呀,我能够给她脸色看吗?还不是因为我那个不争气的儿子吗?我冲着我们家大志,不是冲着张静。”

张青山更加认真的说,“你自己的儿子你都看不上,凭什么让我闺女能看上了哇?自个儿的儿子自个儿都不喜欢,凭什么让我们家喜欢呢?你儿子在外边儿干事儿,你都不支持,凭什么让村子里人支持啊?你活了好几十岁了,我看呐,你那饭算是白吃了。”

齐老栓梗着脖子说,“兄弟,今天你过来是和我抬杠的,还是来教训我的呢?”

张青山一看齐老栓那一股倔劲儿又上来了,张青山寸步不让的向齐老栓发起了挑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