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花开松林陀 > 31出事儿了(二十三)

花开松林陀 31出事儿了(二十三)

作者:李和义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5 23:28: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打谷场上,人们纷纷散去。

杨梅问齐大志,“齐大志,这样的场面在这里多吗?”

齐大志不好意思的回答说,“局长,让您见笑了。这么多年松林陀,广大人民群众挣扎在贫困线上,不免心中积攒了很多的怨气。动不动就吵架,已经成了这里的常态。其实都是芝麻绿豆那么大点儿的事儿。更何况好多事情都是子虚乌有。人与人之间不信任感特别的重。所以误会就经常发生。骂街吵架的事儿是家常便饭。我刚来这里没有多长时间。对于这些不良的习气还没有时间抓。最近我们正在制定乡规民约,扭转这种不良的局面。”

杨梅,“齐大志,你作为第一书记应该首先,抓好风气。为什么上级一再的强调扶贫先扶志?这个字可以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志气的志,不要自暴自弃,要树立雄心。要敢于脱贫。敢啃这块儿硬骨头。另一个字就是智慧的智。要想在村子里把新鲜事物做起来,必须开民智。一个愚昧的村庄怎么能够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呢?像他们现在这种泼妇骂街,动不动就聚集闹事的情况。不从根本上扭转是解决不了这个村子发展问题的。这种场面经常有哪一个企业敢来?哪一个生意人敢来呢?所以说你要尽快的抓,抓到根本上。”

小洁,“杨局长,您说的太好了。我来这个村子四年多了。这种骂骂咧咧的风气一直都没有扭转。你是村子丰收的时候,还是人家办起事儿的时候?总是有那么些人骂骂咧咧的。好像这个社会,这个村子所有的人都欠他们似的。顺心的时候还好办,不顺心的时候就骂街,打架。这种局面不扭转。什么事情都做不成。风气的环境对农村的发展很重要啊。”

马金锁,“村委会也不是没有做工作。但是这些人就是这样的素质,你能怎么办呢?又不能打他,又不能骂他,只能引导。解决不了他们素质的问题,就解决不了风气问题。这么多年我们想了很多办法都没辙。你看我那个二婶儿。就像一个小广播。不仅传播谣言,而且挑拨离间。村子里好多人的矛盾,一追查就到他身上了。他就这个素质,怎么办呢?”

齐大志,“虽然我刚来到村子不久,对这个事儿没有高度重视。也是我的认识有问题。今天看到这个场面一下触动了我的心灵。这件事儿我们必须下大力量抓。但是不能着急,不能一蹴而就,要一部分一部分的人进行培训引导。让大家现场开心扉,把怨气倒出来。然后进行产业扶贫。让大家看到希望。实际的就是要让他们有活儿干。就业了,忙起来了,就很少时间传闲话了。就业了,有组织了就有人给他们立规矩了。慢慢的风气就会好转的。”

杨梅,“你这个问题说到根上了。成天什么事儿都没有,就是那两亩地忙一阵子。就过去了,成天闲在家里不传闲话才怪呢,不打架才怪呢,有了事儿不骂街,怎么可能呢?所以最根本的还是要解决产业问题。增加就业。不仅是让他们有钱赚,有活儿干。你说的这一点也很重要,就有人管。劳动是有组织的,按照这个组织系统去管理人才。更踏实,更有效。你有的时候说1000遍1万遍不如一条惩罚措施。你比如说你骂一次爹罚多少款?罚款不是目的,丢脸才是更重要的。一定会很快的就扭转这个风气。”

小洁,“杨局长,我觉得罚款这个事儿最灵了。现在大家没有多少收入。将来就业了,有了收入,他们会对这个收入很珍惜的。一旦动用他们的收入,就像动他们心尖的一样,不想改的毛病都会彻底的改变。不是说罚款是万能的,对于他们罚款却是最有效的。立竿见影的,有了成效以后,慢慢的培养大家的习惯。不再骂街,不再打架了,风气自然而然的就好了。所以说唯物主义者认为存在才是根本。物质是第一性的。我们这么做也是唯物主义的。”

马金锁,“那些人多少年了都闲散在家,好容易有个工作有收入了。你要动他那点儿收入。他不得跟你玩儿吗?虽然他自己有缺点,有错误,但是他们看钱比什么都重要。贸然进行罚款会不会起反作用呢?我们不得不防。”

齐大志,“马主任,你考虑问题和大家永远都不在一个频道上。正是因为他们看重钱,所以罚款才有效。但是我们不是罚了款就完事儿了,而是要让他们在这件事儿上想明白。搞出教训,不犯同样的错。如果前怕狼后怕虎,这种风气什么时候能扭转呢?没有具体的措施,做而论道,纸上谈兵。我们大街小巷永远就充满着骂声,我们眼前到处都是。骂街打架的情景。好好的一个松林驼会是什么样子呢?难道这还不能够让你痛下决心吗?”

杨梅,“齐书记说的对。有的时候你就得让他知道疼,然后再慢慢的做思想工作。长此以往,就形成了文明的习惯。村民讲究文明待人,文明接物,相互之间包容。要好好的制定一些深入人心的规章制度。让大家自觉的遵守,开创松林陀的新风。风气扭转了,产业发展了,这才是新农村的新气象。所以我们这次扶贫攻坚,要以产业为抓手,以就业为节点。达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齐丰收。建设新农村。培养新农民。”

马金锁,“这里的火我们给灭了。大家都散了。当务之急,我们现在还是要去讨论我们最关键的问题。回村委会吧,我们讨论具体措施。拿出了具体的措施,制定了妥善的方案,以后我们必须马上进行土地流转。这局面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几个人又回到了村委会,继续讨论土地流转的问题。

方大美和钱军,跟着老秦爷爷来到了他们家。

老秦爷爷家在一个丘陵的顶端。相对平坦的一块场地上。院墙的周围栽满了树。有杨树,槐树,桑树和柳树。院子里有一颗高大的枣树。房子前面还有两颗挂满柿子的柿子树。整个小院花果飘香。仿佛是松林陀的一个世外桃源。

院子很大,一条通道连着三个院子。

老秦爷爷住在最后一个院子。

他们一边走,老秦爷爷一边介绍说,“我这个院子很大呀。这连着是三个院子。我有三个儿子,一人一处。最前边儿是老大的院子。最后边儿是老三的院子,中间是老二的院子。我们老两口儿和老三一家一起生活。另外两个人每个月给一点生活费。现在三个院子空空如也。三家人都出去打工了,只有我们老两口儿。有的时候到晚上啊,黑压压的一片,心里空落落的。一方面因为幽静,感觉到很凄凉。另一方面也牵挂着三个儿子,和孙男弟女们。不知道他们在外面过的怎么样?你说老年人是不是都这样啊?瞎操心。”

老秦爷爷一边走一边说。像是给客人介绍,更像是自己自言自语。有人的时候他说话,没人的时候他也经常这样的说话。

面对着这一位空巢老人,方大美和钱军无言以对。

等到老秦爷爷说累了停下来的时候,钱军不失时机的插话说,“您这房子盖的很讲究啊,雕梁画柱。”

老秦爷爷说,“看出来啦。我这个房子在全村也得说是首屈一指的了。我那个二儿子呀,在古建队儿打工。平时就帮助人家修缮古建筑。雕梁画柱是他拿手的功夫。你别看粗粗拉拉的一个农村汉子。还真是心灵手巧。我们这三个院子盖房的时候,都是他亲自上去画的画儿。你还别说,还真是那么回事儿。”

方大美说,“他们多长时间回来一次啊?有没有接您去城里玩儿一玩儿呢?”

老秦爷爷说,“每年8月15和春节必须回来。雷打不动。平常什么时候有时间?闲在了就回家转一转。我们老两口儿身体特别的好,不用他们挂念。他们回来就是到他们的院子里收拾收拾。平常我只是收拾大面儿上的,他们自己的东西还得靠他们自个儿收拾哟。长时间的不收拾容易发霉长毛儿。”

几个人说的话已经进了最后的院子。进了院门儿以后,老秦爷爷说,“老婆子来客人了。”

老秦奶奶从屋子里迎了出来,看见真的来了客人就热情的说,“哎呦,你上哪儿领来这么一个大美人啊?看看这个小伙子气宇轩昂的。真是一对金童玉女。这老头儿,你上哪捡来了这一对儿宝贝呀?”

秦奶奶说的话,一下子把方大美和钱军逗笑了。两个人笑的是前仰后和。等笑够了,方大美才和秦奶奶打招呼。

方大美,“秦奶奶好。我叫方大美,是农科院的。我都这个岁数了,怎么还成了一对儿宝贝儿了呢?您说话可是真有意思。看起来你是童心未眠。从外表上可以看出来您老人家鹤发童颜呐。”

秦奶奶说,“不仅长得跟天仙似的,还这么会说话。我喜欢。赶紧的,进屋喝口水。累不累呀?如果累的话,把鞋脱了上炕。”

几个人进了屋子。屋子里边还是老式的热炕头。

老秦爷爷说,“老婆子,别磨牙了。这两位天仙宝贝儿还没吃饭呢。饭做好了没有哇?如果做好了,咱们赶紧吃。人家为了咱们的事儿又生气又挨饿,现在咱们村儿的这个风气呀,真是没法儿说。赶紧的,准备让我们吃饭不?有没有酒哇?我和他们喝一点儿。”

秦奶奶说,“饭早就做好喽。老头子进家门儿就着急。知道你这个脾气。早早的我就把饭菜做好了,捂在锅里呐。今天好像是有点儿预感,做的不少。从早晨起来我就把你捡来的胸膜给泡上了。一盘小鸡炖蘑菇。还有一个大肉炖蘑菇。这两盘蘑菇。别提多好吃了。都是我自己捡回来的松蘑菇。可真是香喷喷的。正是下酒的好菜。还喝老烧锅吗?我给你去拿。”

说话间,老秦奶奶已经把底盘儿菜摆在桌子上了。还特意拿了一坛子烧锅酒。

老秦爷爷说,“两位大专家。原来是客。咱们农村里的粗茶淡饭吃一点儿。不敢说好。但是管饱。我喝这个小烧锅十几年了。不上头。既然老太太炒了松蘑,那咱们就好好的喝一点儿。”

老秦爷爷一边说,一边用酒坛子往四个蓝边碗里,每碗里倒了一点酒。

几个人围着桌子坐下了.

老秦爷爷端起来酒碗,高兴的说,“家里很长时间没有客人喽。今天迎来远方来的客人。还是两位大专家。我老汉真是三生有幸啊!两位如果不嫌弃我们共饮此杯,不了我欢迎之意。山里人没有那么多规矩。喜欢吃就多吃,喜欢喝就多喝。来来来,咱们碰一下儿。”

几只大蓝边碗碰在一起,发出铿锵的响声。然后几个人都端起了碗,泯了一口酒。

钱军笑着说,“这个酒的味道真的很浓啊。老秦爷爷,您这里全是好东西。松蘑炖大肉,小鸡儿炖蘑菇。这在城里的饭店也吃不到这么好的东西呀。今天我可要甩开腮帮子喽。”

方大美说,“闻着就香,吃起来更香。今天我们可是来着了,谢谢你老秦爷爷,秦奶奶。”

秦奶奶,“姑娘,好吃你就多吃点儿。只要你不嫌弃我们农村人,你就多上我们家来吃饭。我一定给你做最好吃的东西。千万不要客气呀!就跟到了你们自己家里一样。”

在两位空巢老人的院子里,饭菜飘香,笑声不断。洋溢着人间最美好的气氛。天上的星星,打着眼睛有点儿害羞。月亮嫉妒的藏起了自己另外的半边脸。而这山上的密林,刮起了山谷风。阵阵松涛,给这和谐的气氛送来美妙的音符。

松林陀丘陵上的人家迎来了远道来的客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