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都市模拟人生 > 第十六章 德云之社

都市模拟人生 第十六章 德云之社

作者:明渐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1 01:14: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两天后。

一个天气晴好的日子。

崔云华踏上马车,面色复杂地,进入了车厢中,心里百感杂陈。

有放松,有解脱,有感慨,心底深处,竟还有一丝不舍。

尤其是在获得那人赠送的一整套54本《故事会》、《子华文集》、《漫画》等书,以及其中三本,附带上他的本人签名后,那一瞬间的惊喜,差点让她忘了豪门贵女的矜持,欢喜的几乎大叫。

而这两天,这位子华先生“洒脱不羁”、“英伟俊朗”、“幽默风趣”的形象,也把她心里的审美理念,搅的天翻地覆,虽一开始不甚感冒,但只相处了一两日,虽极不愿承认,和那人交往次数多了,任何人,都会喜欢待在他身旁的感觉。

一个人影,轻轻烙印在了她心里,伴随车夫的一声“驾”喊,马车缓缓启动后,那枚印章,又仿佛被人重重一按,那颗烙印,陡然变得无比清晰起来。

“子华先生,我还能见到你么?”

玉指轻抚一本《子华文集》,她喃喃自问。

……

送套书给那位中州来的清河崔氏的贵女,不是周鸣想泡妞把妹,追求对方,也不是心血来潮,想在妹子面前装个逼……他这么做,自然有他的深意。

这位妹子所在的中州,可是文人墨客如云、世家豪门如雨、皇族贵胄龙盘之地,有多少声望点在那等着他?

但,现在的周鸣,还不满18岁,出名太早,太过妖孽,人们还接受不了,得一步一步造势,徐徐图之。

怎么造势?

就是想尽办法,让更多的人知道他的作品,尤其是那些上层人士知道他的作品,再借助这些名人的朋友圈,像微薄转发一般,把他的作品,扩散出去。

青州境内,他已有了“海平文仙”的名号,但大周的其他州郡,知道他的人还不多,不少地方,可能连他的名字都没听说过,要知道这不是网络发达、交通便利的现代,在这个可能80%以上老百姓,方圆百里都没走出过的古代,有名的,可能都是些几百甚至上千年前的上古人物……

当前时代想出名?除非你是刚坐上龙座、改元换号的皇帝,老百姓才会知道,换皇帝了,日历也该换了。

所以,不论是走亲访友,还有参加聚会,周鸣随身都会携带几套书集,赠给那些值得赠送的客人,特别是那些从其他州郡远道而来的客人,他都会主动赠送一套,扩大影响力。

不过,这种影响力,还是局限于上层社会,风花雪月的小圈子里,影响毕竟有限。

周鸣最看重的,还是走群众路线的“德云社”计划。

……

天圣廿三年,正月十五。

海平县,靠近海边的一渔村附近,一处平坦高地上,一座宏伟高大的建筑,拔地而起。

这栋砖木建筑,如同八卦,牌楼高大,占地足有五亩,中央是一个占地两亩的广场,四周是环状连体木楼,用了百根大红漆柱支撑,三层布局,内有茶馆、酒楼、零食铺、小剧场、后台化妆室、训练室等上百个间室,建筑总面积,超过5000平米。

为了建造这栋建筑,周鸣动用了千名工人,派出海船,从高济国进口了大批百年树龄的金丝楠木,历时一年建设,加班加点,终于把这座最多可容纳3000人的剧院(极限情况,可以达到5000人),给修建了出来。

甚至,为了让这座剧院,具有良好的采光性与内部回音特性,周鸣带人烧制出了透明玻璃,覆盖在了剧院屋顶;亲自参与了广场大舞台的设计,在天坛造型的舞台的地面,铺了回音性能良好的大理石,广场四周,修造了18道回音墙;环状木楼楼顶,加装了扩音装置……绞尽脑汁,想出种种手段,终于在这个没有音响和扩音器的古代,做到了站在这个舞台中央大声说话,台下千人能清晰听闻的程度。

德云社!

这块字体龙飞凤舞的鎏金牌匾挂上去后,周鸣松了一口气,走群众路线的德云社计划成不成,就看这座剧院开张运营后,观众的门票购买情况怎么样了。

硬件打好,还需软件支撑!

所以,在剧院建成的前几个月,周鸣派出大量“星探”,去青州的各个郡县,开出高薪待遇,大肆招募民间艺人过来。

还别说,这个正处于盛世的时代,有闲有钱的中产阶级多了以后,各类民间文化表演艺术,如百花齐放,也变得十分红火起来。

如茶馆酒楼里,说书唱书的评书先生,各个郡县都有,水平有高有低,算不得十分稀奇,周鸣开出月薪五贯,包吃包住,还有打赏提成的待遇后,一次招募了十五位评书先生过来,平均年龄在五十岁左右,语言表达水平都很不错,周鸣给他们培训了几天,传授了几招绝活后,有几位醍醐大悟的评书先生,经过一段时间的闭关出来后,仿佛变了个人般,说出的评书,给人一种欲罢不能、怎么听都听不够的感觉。

这些评书先生,被周鸣编入到了“评书组”中。

除了评书先生,还有一批年轻靓丽,号称卖艺不卖身,靠吹箫弹琴、吟诗唱词、唱歌跳舞生存的乐手、歌女、舞女等人,周鸣也聘请了上百人过来(这些人,大多是他从勾栏之地赎身出来的),全部编入到了“歌舞团”中。

还有一些在街头表演杂耍魔术、刀枪套路、胸口碎大石等项目的杂技艺人,周鸣也招募了三十多人,编入到“杂技团”中。

还有一些耍猴、耍蛇、耍鸡、耍狗、耍各种小动物的“动物专家”,周鸣招募了十几人,编入到了“马戏组”。

除此之外,周鸣还看到了一些传统戏剧的鼻祖,在这个时代也冒出了一些苗头,如皮影戏、提线木偶戏、手影戏等等,虽然能表演这些戏剧的民间艺人极少,但周鸣还是如获至宝,开出极高待遇,把这些戏剧艺人,全部招募了过来,编入到“戏剧团”中。

还有一些吹拉奇怪乐器的老艺术家,能表演口技绝活的“仿声大师”,和一些真能银枪钻喉不破、砍刀剁头不断、脚踩火炭不怕、手放油锅炸不熟的各路民间奇人和大侠,这些人,只能用一句“刀山火海任我闯,钢筋铁骨啥不怕”来形容。

这些奇人大侠,周鸣也来者不拒,统统招募过来,编入到了“异能组”中。

这里要说一下,“异能组”中,还招到了一个名叫李大嘴的壮汉,此汉身高超过两米、体重过三百斤,皮肤黝黑,体如黑塔,力气惊人,可轻松举起千斤重的碾石,饭量也大的惊人,一顿可吃下五十斤麦饭,还说只是半饱……于是,这位年龄只有十八岁、被家人赶出家门,听说去周鸣哪可顿顿吃上饱饭,几乎没有半刻犹豫,李大嘴,当上了周鸣的贴身保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