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诸天谍影 > 第十一章 文曲星禁言

诸天谍影 第十一章 文曲星禁言

作者:兴霸天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5 23:22: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理东部。

罗殿境内。

一场惨烈的厮杀正在上演。

罗殿传世久长,东汉末年诸葛亮征南蛮时,就封了罗殿王,至今已经传了八百年,属于大宋和大理中间的缓冲地带。

对于这次大理内乱,他们是作壁上观,属于两不相帮。

所以段延庆以此为逃跑路径,倒是个聪明的选择。

然而眼见距离大宋境内不远,杨义贞麾下的叛军部队,突然杀出。

死伤到不足百人的皇室近卫,唯有奋力拼杀。

被他们保护在中间的太子段延庆,也手持长剑,与敌人短兵相接。

他衣衫褴褛,伤痕累累,左臂垂下,一道外伤血肉翻开,深可见骨。

短短半月,这位就从唇红齿白,风度翩翩的太子,变成了现在这副凄惨模样,可谓天上地下。

眼见敌人越来越多,突围无望,忠心耿耿的护卫,唯有掩护着段延庆且战且退。

“啊~啊~啊~啊~”

好死不死的,就在这时,乌鸦难听的叫声遥遥传来。

其他近卫都露出绝望之色,段延庆反倒往那里看去。

“父皇曾有言,鸦报凶,鹊报喜,但报凶可以避之,报喜却只能欢喜……”

“所以乌鸦反倒近忠,喜鹊却是近谀,仅仅是人们愿意听到喜事,不愿意接受凶难,才会厌恶乌鸦,选择喜鹊!”

段延庆也不知道怎么的,这种关头了居然还能想这么多,手中的长剑举起,大喝道:“往那边去!”

影视里面,关键时刻,都是由首领振臂一呼,众人士气高涨,杀出重围。

可现实中,段延庆振臂一呼,当真是目标明显,叛军下意识瞄准,嗖嗖嗖一轮箭雨。

段延庆挥剑拨开数支,啊的一声惨叫,被一箭射在膝盖上。

他抱着腿涕泪横流,疼得拼命拍打地面:“我恨乌鸦!我恨乌鸦!”

好在有近卫左右架住他的双臂,抬起就冲,此时走投无路,真的只能往乌鸦所在处逃去。

不过真正逃到那里,他们惊奇地发现,这竟是一个呈葫芦状的山谷,易守难攻。

“天无绝人之路!”

“坚守此地,统领已经入宋境求援,太子在此,大宋会派军来救我们的!”

……

……

“大理太子段延庆发来求援,约我等即日出兵,如何为之?”

府衙之内,杨兴、沈起、黄尚以及一众官员,正在商讨求援之事。

领导班子开会。

大理国内乱的消息,早已报至开封。

只是这个年代传讯缓慢,京城还未回应。

本来这也没什么,广西备战,只待上命下达,是出兵是观望,执行便是。

但现在,大理太子亲卫统领,持密书和印玺前来,痛诉权臣凌主,恳求大宋为其做主,并派兵援救被困在罗殿的段延庆。

这就迟疑不得了,毕竟救人如救火,等到京城下了命令,段延庆早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而看着那密书,杨兴面色变化。

经略安抚使是沿边大将,统管军民,作为镇守边境的最高长官,他心动了。

一来这种卑辞告求,很涨大宋的颜面,为藩国拨乱反正,也是上国之任,名正言顺。

二来大理乱了,对于大宋确实有影响。

且不说大理马和矿产之类的物资交易,大理国有八府、四郡、四镇、三十七部,辖地其实不小,远在交趾之上,如果换了一个不信佛的君王,励精图治,就可能对大宋产生威胁。

这不是危言耸听,大理国现在的版图在唐朝时是南诏,数次与大唐的军队交锋,都取得了胜利,里面虽然没有女娲后人,却也不容小觑。

谁又能保证,那叛臣杨义贞上位后,不会一改国内风气,整合百族,成为又一个南诏?

其三嘛,则是军功了。

在北宋,武将的日子已经够难过的了,如果再完全不打仗,那他们又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别说武将,部分文官也希望打仗。

前面说了,武将开疆拓土获得回报,不及文官考一个进士的好处大,这就是宋朝隐性的畸形规则,但文官开疆拓土呢?

自然是加官进爵,无限荣光。

杨兴身为一路经略安抚使,在文官序列内,其实已经能排进最前面的五十人之列。

而民间将经略使,称为经略相公,夸大是夸大了,他却真的有野心,做一做宰相。

以他的资历,熬到这一步已是进无可进,想要进入中枢,成为宰相,唯有建立军功。

让他去和西夏和大辽开战,他是绝对不敢的,即便是那穷凶极恶的交趾,他都悚。

但大理嘛……

杨兴望向沈起,沈起同样主战,回了眼神,心照不宣。

黄尚冷眼旁观,暗暗摇头。

他不通军事,并不懂带兵打仗,但他知道一个道理,主战不代表正确。

比如当年韩琦和范仲淹对阵西夏李元昊时,韩琦主攻,范仲淹主守,那时主守不是害怕,是因为二月天寒,宋军不习惯严寒天气出战。

可惜宋仁宗听了韩琦的主攻建议,结果呢?

几乎全军覆没!

堂堂大宋,被西夏小国打得大败,最后靠范仲淹守住,李元昊再也无法深入,两国才开始谈判。

那时的韩琦,惨败被贬官,但平心而论,还是有些本事的,现在的沈起,连韩琦都大大不如,偏偏还以为自己文武双全,出战必胜。

呵呵!

眼见黄尚慢条斯理地品茶,沈起却问道:“黄运使意下如何?”

黄尚道:“我初来乍到,听从上命。”

沈起微笑道:“然三元的殿试应卷却看不出初来乍到,对于广南西路的现状分析得头头是道,其中包括与交趾和大理的外交事务,怎么现在又不肯为我边境的安定献计献策呢?”

这话听起来只是玩笑,但在这个场合中,就有恶意了。

别的官员还未做出反应,杨兴眼中闪过看好戏的神色。

沈起怕是以为这位只是得新帝宠爱,才能在小小年纪做到高位,想以主官的威风压一压。

他却消息灵通,连那位首相都被弄得焦头烂额,这位三元魁首,绝对不能以小辈对待。

所以他不会正面与黄尚交恶,只会坐山观虎斗,左右平衡。

果不其然,黄尚眉头一扬,放下茶杯:“我的本意是等待上命,不可轻动,大理此次内乱,怕是蓄谋已久,仓促出兵,恐非良策,只是忠言逆耳,怕在沈运使听来,就是畏缩之言了!”

此言一出,堂内气氛顿时一变,众人兴奋起来。

年轻气盛啊,这就杠上了!

沈起自然勃然大怒,他是转运使,身为黄尚的主官,被如此顶撞,若不能将之镇服,哪还有威信可言?

然而刚刚张口,准备引据论典,将黄尚驳斥得体无完肤,一股莫名的压抑感突然涌上心头。

仿佛回到数十年前,他在学堂中做了坏事,面对先生时的那种紧张与不安,只能伸出手挨罚。

体内的文气被引动,回忆纷至沓来,为官后的所作所为,与所学君子之道的背道而驰,更令他羞愧满满。

“嗯?”

杨兴本来期待一场骂战,没想到沈起面色青白不定,居然闭口不言。

怂了?

没道理啊!

你当过言官,最擅长喷人啊!

赶紧发挥所长啊!

在一众省委班子惊疑不定的眼神下,黄尚重新拿起茶杯,身子后仰,慢慢品茶。

什么是文曲星啊?

文气的主宰!

武官我管不着。

文官么,即便是宰相,都休想在我面前放肆!

说禁你言,就禁你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