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诸天谍影 > 第六章 正中下怀

诸天谍影 第六章 正中下怀

作者:兴霸天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5 23:22: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四句太有名了,有名到即便不了解儒家的人,也能背下来,并误以为它是孔子所说。

实际上,这四句的出处,正是如今的文坛大佬,横渠先生,张载。

张载从小天资聪明,二十一岁时,写成《边议九条》,向范仲淹上书,得到赏识,欲弃笔从戎,却被劝回,遍读儒家、佛学、道家之书,潜心研究,终集三家之所长。

张载考取进士是在五年之间,那时已经三十八岁,与二十岁的苏轼、十八岁的苏辙兄弟同登进士,看似晚了,但著书立说,自成一派,却是大器晚成。

这四句更是其思想的体现,不过还没有精简概括,仅仅是有了雏形。

可想而知,第一次听到的人,会有多么大的冲击力。

刘易惊呆了。

他口中喃喃自语,一字一字的吟诵出声来,一股豪情壮志在心底涌起。

这才是儒家的风骨!

这才是文人的追求!

他再看向黄尚,态度已是截然不同,正经一拱手,真心诚意地道:“黄晟仲,大才!”

陈升也走过来,念诵了一遍,眼中浮现出不可思议和压抑不住的嫉妒:“晟仲,你这四句传出,必名动东京!”

黄尚浅浅一笑:“不敢当!不敢当!”

本来想以普通人的身份和你们相处,可换来的却是轻视。

行了,我不装了,摊牌了。

我是状元哒!

这倒不是为了出不必要的风头,而是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

没办法,黄裳的身份,正常情况下处于历史背景中,和主线剧情毫无关联。

实力有成,也要五六十岁。

那太久了,他等不起。

不想按部就班,就必须让轮回者发现,然后顺理成章地做出改变。

但问题来了。

就不说整个天下,整个大宋王朝,单单这东京开封府,就有一百三十万人。

茫茫人海,黄尚只是个穷书生,轮回者到哪里找去?

必须要有名气!

但说出了原本历史人物的话,轮回者又不免奇怪,所以这仅仅是开始,还有后续。

这四句的选择,就很讲究。

实际上,在大宋,文抄公是不可能生存下去的。

尤其是抄诗词。

以前黄尚看那些穿越小说电视剧,里面的主角必然要抄袭几首名传千古的诗词,装个大逼。

抄诗一时爽,一直抄诗一直爽。

但主角也不管风格一致不一致,更不管诗里面的典故引用,只要情景略微对的上,就一股脑的用。

黄尚原本也没觉得什么,反正来自未来的诗,我就抄了,你们古人还能怎么着?

可他真正来到宋朝,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文人,尤其是古代的文人,对于名满天下的作品,那种鸡蛋里挑骨头的态度,根本是难以想象的。

这就要提到一桩现在还流传于大宋上下的话题——

欧阳修与外甥女乱伦案。

那本是一桩政敌之间的攻击事件,但欧阳修写过些艳词,其中有几句是这样的:

江南柳,叶小未成阴,人为丝轻那忍折,莺嫌枝嫩不胜吟。

乍一听起来没毛病,但文人们就开始研究啊,说这是写少女风情的,入骨三分,如果没有亲自干过,你写不出来。

再联系到案情,就有了他帷幕不修,私通外甥女的传闻。

这就是盗甥门。

当然,后世众说纷纭,有些说这诗不是欧阳修写的,是仇人无名子所为,有的说欧阳修只是喜欢幼女,不一定就是外甥女……

至于真相,那唯有当事人清楚了。

所以想象一下吧,没有真才实学的穿越者,把一首别人的诗用在自己身上时,会出现什么情况?

传颂天下时,文人们会研究你的经历,你的家庭,你的父母,你生活中的一切,还有你作诗时的心理,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一柄柄实锤落下来,就不是粉丝是我家人开挂死全家的问题了,所有黑料都给抖出来,身败名裂。

只要写出有悖于经历的上佳词句,哪怕那词句以前没有出现过,也会被认为是剽窃。

而只要沾上剽窃二字,声名就毁了,各个领域都会遭到针对。

同理。

即便再嫉妒,再眼红,陈升的眼泪只能往肚子里流。

即便黄尚没有后台,刘易也不敢抄。

一旦被发现,别说科举,这辈子都毁了。

不仅如此,还要宣扬。

果不其然,刘易和陈升走后没几日,就有文人上门拜会。

然后越来越多,越来越多。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当默默无闻之时,穷,就是穷。

当四句流传东京开封府时,穷,就变成了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甚至这四句,都被冠以陋室四句。

黄尚反倒愈发谦逊起来,并没有应那些文人之邀,去整日参加文会,反倒是一心苦读。

这份态度,打动了暗中观察他的文坛大佬们。

这一日,当黄尚吃饭归来,一匹高马停在院前。

遥遥见黄尚回来,一位刚正严毅的男子下了马来,上前行礼:“在下游师雄,表字景叔,见过黄晟仲,冒昧来访,望勿见怪。”

黄尚还礼。

来到这个世界这么久,终于见到第一位历史名人了。

游师雄,北宋名将,因平定西夏犯敌和保护文物有功而名垂青史,其文章诗词书法皆流传,是文武全才。

当然,此时站在面前的游师雄还是个年轻人,未考中进士,没有官身,来此是其他目的。

他是张载的弟子。

黄尚之前就了解过,张载如今正在开封府。

当听了这四句,张载引发共鸣,赞叹不已,让游师雄前来结交。

“该把这四句还回去了!”

黄尚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

张载发出邀请,正中下怀,赶紧拜师。

这个年代,没有好的师承,想要在文坛上出头,难度无疑要大上许多。

黄尚估计以“自己”的天赋,一直到三十五岁才考中状元,正是没有拜一个好老师。

张载本就是合适的人选,再加上横渠四句,正是天作之合。

于是乎,黄尚直接言明,自己的四句,正是受到张载《易说》的启发。

游师雄见他对老师敬佩,又如此谦逊,更生好感。

然而就在两人相谈正欢之际,仆人入内禀告。

又有人登门拜访。

这一回来者,代表着司马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