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诸天谍影 > 第八十三章 夭寿啦!魔头学会剑心通明了!

一炷幽香,一盏清茶,一卷古书,黄昏的余光透过窗子,落在书桌前。

当静一师太走入,见到这个背影时,顿时有种心宁神合的感觉。

而单就这个背影所展现的浩然气息,与“圣僧”了空常有接触的她,更是加以判断,此人绝对是大宗师修为,不含半点水分。

败“狂雷”赫哲,果然不假。

天纵之才!正道脊梁!

她眼中透出如释重负之色,更是放下心来。

天下苍生有救了。

不过当真正开始谈话,她并不意外地发现,对方谦和淡然的声音中,透着拒人千里之外的疏离。

无论是痛斥魔门种种残忍无道,还是以北周北齐的国家实力对比相警示,对方都没有应下。

静一师太继续努力。

她预料到了这种困难。

毕竟如果裴矩重名重利,在击败“狂雷”赫哲后,自然能趁着风头正劲时,崛起江湖,甚至建立一方顶尖势力。

但裴矩没有。

不仅没有在江湖中发展,朝堂势力也没有。

要知道裴矩出身顶尖世家,河东裴氏,她之前一路走来,就见到几位教书先生,气度不凡,慈航静斋最重眼力,绝对不会看错,显然是裴氏子弟。

现在是裴氏巴结着裴矩,裴矩如果要运用家族势力,足以在北齐大肆发展,但他就守着晋阳的一亩三分地,教书育人,才为世人所敬重。

如此无欲无求,宁静致远,应称为“散人”!

黄尚幸亏不知道这老尼姑所想,否则一个大耳刮子抽过去。

你才散人。

你全家都散人。

那个原剧情里宁道奇的倒霉称号,爱谁谁去。

不过黄尚对于静一师太的口才,也是很佩服的。

这老尼姑真的是巧舌如簧,随便说说就能水上半章,足以去当纵横家了。

只是纵横家再有本事,究其根本,还是跟骗子一个套路,都是抓住目标的心理弱点,或以利诱,或以威逼,加以说服。

千变万化,逃不出这两条路,仅仅是操作起来极为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罢了。

真要看透了,也能岿然不动。

黄尚则要难一些。

他要既符合裴矩的淡泊人设,又得答应静一师太,最终出山。

就看这位慈航静斋斋主,展现出多少诚意了。

可别全是空头支票啊!

然后静一师太背过身子,从胸口珍而重之地取过一物,转身双手承上:“请裴山长一观。”

“这是?”

黄尚目光落在那本秘籍上,上书四个大字《慈航剑典》,神情恰到好处地一愣。

其实心中都卧槽了。

你怎么把这镇派宝典带下山来了?

《慈航剑典》自从地尼所书后,就一直保存在帝踏峰慈航静斋的藏经塔内,原剧情里宁道奇翻阅《慈航剑典》吐血,也是在那里面吐的。

注意,还是“未看毕即吐血受伤”。

江湖中人顿生敬佩,白道第一圣地,谁敢质疑?

且不说宁道奇这牺牲有多大,至少《慈航剑典》的精妙,是不容置疑的。

黄尚之前在建康能够施展初悟的不死印法,包子头的“静”功,给予了他十分关键的启发。

根基都如此,后续更加值得期待。

但现在静一师太直接拿出来,还一副交托的姿态,令黄尚都觉得接受不了。

我跑遍天下,北齐、南陈、北周三个国家,和塞外突厥,大的地方都去过了,到现在都没收集齐《天魔策》,你就这么把《慈航剑典》交出来了?

你特么是不是看不起我的努力?

“慈航静斋的帝踏峰,是真的出大问题了。”

“炮王他们五个干得不赖啊!”

黄尚平复了一下心情,联系前因后果,也大致猜到了原因。

如果帝踏峰安全,静一师太是不可能把《慈航剑典》带出来的。

这肯定不光是包子头的功劳。

包子头还是后辈弟子,不满十岁的孩子,区区一个娃娃,颠覆传承数百年的白道圣地,这种剧本谁都不敢写。

不过有了轮回者在背后推动,那就很正常了。

慈航静斋的弟子说白了,那么高高在上,就是光环在身。

一出山,舔狗顿时汪汪汪扑上去,绕着她们转,再一代代人脉累积。

舔狗死了,还有舔狗的儿子,舔狗的儿子死了,还有舔狗的孙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如此一来,自然有了越来越强的影响力。

一旦将她们华丽的外表剥开,就是一群外貌天赋上佳的女弟子罢了,社会阅历全靠长辈灌输。

轮回者最擅于对付的,便是这类纯洁的小花朵。

所以现在的一切,都是一场看似玩闹的后续发展。

“山长!”

说来话长,静一师太见黄尚眉头微凝,以这个年代的正常对院长的称呼,双手合十,上身微倾,行了大礼:“请山长以天下苍生为念,出山助我佛门降服魔头石之轩,如若山长真的不愿,也请收下这本《慈航剑典》,为我佛门的延续,留下一份火种。”

黄尚看着静一师太,面上流露出十六分动容之色,伸出双手,虚虚一托:“万万当不起前辈此礼!”

他心里虽然很平静,但也开始理解,原剧情里那些精明霸道的一方势力之主,为什么都受不了师妃暄的恳求了。

因为对方不仅是相貌和言语动人,还有一种无形的感染力。

仙染色体的感染力!

那是一种极为微妙的感应,黄尚的心湖甚至都没有反应,若非他对于《慈航剑典》有过了解,又是大宗师修为,人设更是截然不同,保证都不会察觉到,只会认为自己是被对方打动,责任感大起。

“仙胎!仙胎!”

这一刻,黄尚对于“仙”字和超凡之路的真谛,有了直观的感受。

面对仙女提出的要求,凡人能够拒绝吗?

由此可见,超凡之路真正追求的,不是战斗力的强大,而是生命本质的改变。

如果到那个地步,只是追求力量大,速度快,更耐操,那就落了下层。

不是说不对,如果力量真的大到一拳打碎星辰,那其他也不需要了,但谁都知道,那不可能一步实现。

所以生命本质的改变,提升的领域反倒更偏向于虚幻。

比如对天地精元的控制,不是那么直观,但确实又对战斗力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比如此时的精神感染。

当然,静一师太距离那个层次还远,她仅仅是心有灵犀的层次,上面还有剑心通明和死关,才能真正超凡脱俗,只是她确实诚恳,无形中有了几分加成。

也许在旁人看来,天下苍生就跟自挂东南枝似的,一个个挂在慈航静斋仙子们的嘴边,是这些贼秃贼尼虚伪。

但黄尚发现,她们还真不是。

虚伪是心中一套,嘴上一套,对于大宗师来说,一眼就能识破。

但静一师太口中这么说,心里确实也是这么想的。

天下苍生需要她们!

这就是三观不同了。

甭管天下苍生串一串后,挂在她们的嘴边难不难受,对方这么恳切,黄尚也就伸手接上这令宁道奇吐血三升的宝典。

拉了下,没拉动。

静一师太实在舍不得。

正如魔门两派六道,奉上各自保管的《天魔策》,与臣服无异,这类神功秘典,是一个门派的真正核心。

自从慈航静斋成立后,从未交予过他人手中,现在居然要由她交出去,实在是……

但这时,黄尚手松开,往回缩去。

静一师太大惊,赶忙一伸,几乎是硬生生地将慈航静斋的传承塞进了对方手中。

你不要?

那我一定得给!

见黄尚终究收下了《慈航剑典》,静一师太安心了,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多谢山主大仁大义,贫尼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黄尚轻轻叹了口气:“师太请说。”

静一师太道:“魔头卑劣,趁我静斋弟子年幼,心志不坚,趁虚而入,未免静斋道统有失,贫尼欲将‘无念隐庵’避于晋阳书院内,望山主慈悲相助。”

黄尚迎着静一师太期盼恳切的眼神,再看着手中的《慈航剑典》,颔首道:“正道当连枝同气,我义不容辞!”

静一师太行礼:“阿弥陀佛!多谢山主!”

现在灭佛正在红红火火地展开,谁也不知道后面佛门会不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弟子全部散去,秘籍都被毁去。

这个时候将《慈航剑典》交托给裴矩,既能保存住佛门最后的火种,又营造出一种同仇敌忾。

何况还有“无念隐庵”的设立。

这个分支一旦成立,隐蔽性不说,裴矩和晋阳书院就是上了佛门的大船了,毕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裴矩的教书能力,又手持《慈航剑典》,更是能让无念隐庵飞速发展起来,不会耽误下一代拯救天下苍生……

将来如果主脉稳定了,静一师太再将秘籍和弟子要回去,以裴矩的名声地位,难道还能霸着,不给她吗?

对于慈航静斋的操作,黄尚都有些服气。

敢情我帮你保管秘籍,我再帮你教徒弟,等魔门败了,你再统统收回去?

就因为大家同为白道。

这个道德绑架,借鸡生蛋,狡兔三窟,用得炉火纯青,真是个小……老机灵鬼!

“机关算尽太聪明!”

目送静一师太欣然离去的背影,黄尚微微摇头,轻轻拍了拍手中的秘籍。

得来全不费工夫!

四大奇书,已得其二!

而相比起年代久远,许多精髓已经过时的《长生诀》,《慈航剑典》无疑更适合这个时代。

这由静斋之主亲手奉上的神功,是对他作用最大,堪称目前最佳的机缘。

收敛杂念,宁心定气,他缓缓翻开《慈航剑典》。

……

……

晋阳书院。

静一师太已经住了十日。

裴矩是大宗师修为,又肯出山相助,她反倒不急着赶回长安了。

距离约定的决战之日还有一段时间,如果魔头敢提前出手,那不用了无师兄屈尊纡贵,佛门上下自当众志成城,与其一决高下!

而现在静一师太要做的,是将“无念隐庵”的事情彻底办妥。

这一日,她收到飞鸽传书,立刻往晋阳南门而去。

在那里,她接到了一辆马车,上车后就见一大一小两个女子端坐,皆是面纱遮面,却也掩不住国色天香,却无武功在身。

两女立刻行礼,年长的一位介绍道:“斋主,这孩子叫尚明月,是我三年前新收的传人。”

静一师太看着这粉雕玉琢,小小年纪已是玉箫随身,极有艺术气息,尤其是那纯净的双眸,透出对天下苍生的淡淡悲悯,露出喜爱之色:“好!好孩子!”

这两女,才是慈航静斋真正的隐脉,建立于第一次灭佛时期。

百年前,魏太武帝灭佛,也就是历史上三武灭佛的第一次,如今北周武帝宇文邕是第二次,后面唐武宗灭佛则是唐朝时期了。

而魏太武帝灭佛,也给予那时入中土传道,大肆发展的佛门敲响了警钟,静念禅院便在外设立了隐脉。

这跟花间派的护道尊者性质是一样的,万一门派主脉有个三长两短,她们就能把道统传下去,如果主脉无事,哪怕隐脉出现意外,还可以再培养。

不过现在主脉出事,单靠隐脉的两个人,已经不够了,必须要设立分支,才能安然度过大劫。

原本只是萌芽的念头,在看到晋阳书院孩子们充实的精气神后,静一师太下了决心,然后当机立断,招来了隐脉。

裴矩教授的是儒家之道,就算他传授《慈航剑典》上的武学,孩子之间相互也有影响,为了避免静斋的未来,被儒道所学污染,她需要一个好苗子掌舵,保证“无念隐庵”的正确性。

带着两女进了晋阳书院,一路之上,静一师太介绍着:“孩子,这里就是你接下来学艺的地方了。”

那语气,就好像这里已经是佛门的地盘。

而看着一个个年龄相当的孩子,尚明月自然露出欢喜之色,年长的隐脉弟子则摸了摸她的头,却有些不舍。

但当三女来到书院后舍,准备再度拜访裴矩时,一股陌生而后熟悉的气息徐徐笼罩,静一师太猛然停步,浑身一颤,露出不可置信之色:

“剑心通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