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别梦红楼 > (九六)及时行乐方自在

别梦红楼 (九六)及时行乐方自在

作者:道有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1:41: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且说贾玢复职的消息传回荣府,众人无不高兴的,宝钗提议不醉不归,皆拍手叫好!

平儿忙走至王熙凤近前,笑道:“既行令,还叫鸳鸯姨娘来行更好。”

众人都知贾母所行之令必得鸳鸯提着,故听了这话,都说“很是”。

鸳鸯半推半就的应了,吃了一盅酒,笑道:“酒令大如军令,不论尊卑,惟我是主。违了我的话,是要受罚的。”

贾母等都笑道:“一定如此,快些说来。”

鸳鸯未开口,刘姥姥便下了席,摆手道:“别这样捉弄人家,我家去了。”

众人都笑道:“这却使不得。”

鸳鸯喝令小丫头子们:“拉上席去!”小丫头子们也笑着,果然拉入席中。

刘姥姥只叫“饶了我罢!”鸳鸯道:“再多言的罚一壶。”刘姥姥方住了声。

鸳鸯道:“如今我说骨牌副儿,从老太太起,顺着说下去,至刘姥姥止。比如我说一副儿,将这三张牌拆开,先说头一张,次说第二张,再说第三张,说完了,合成这一副儿的名字。无论诗词歌赋,成语俗话,比上一句,都要依韵。错了的罚一杯。”

众人笑道:“这个令好,就说出来。”

鸳鸯道:“有了一副了。左边是张‘天’。”

贾母道:“头上有青天。”众人道:“好。”

鸳鸯道:“当中是个‘五与六’。”贾母道:“六桥梅花香彻骨。”

鸳鸯道:“剩得一张‘六与幺’。”贾母道:“一轮红日出云霄。”

鸳鸯道:“凑成便是个‘蓬头鬼’。”

贾母道:“这鬼抱住钟馗腿。”说完,大家笑说:“极妙。”贾母饮了一杯。

鸳鸯又道:“有了一副。左边是个‘大长五’。”薛姨妈道:“梅花朵朵风前舞。”

鸳鸯道:“右边还是个‘大五长’。”薛姨妈道:“十月梅花岭上香。”

鸳鸯道:“当中‘二五’是杂七。”薛姨妈道:“织女牛郎会七夕。”

鸳鸯道:“凑成‘二郎游五岳’。”薛姨妈道:“世人不及神仙乐。”说完,大家称赏,饮了酒。

鸳鸯又道:“有了一副。左边‘长幺’两点明。”王熙凤道:“双悬日月照乾坤。”

鸳鸯道:“右边‘长幺’两点明。”王熙凤道:“闲花落地听无声。”

鸳鸯道:“中间还得‘幺四’来。”湘云道:“日边红杏倚云栽。”

鸳鸯道:“凑成‘樱桃九熟’。”湘云道:“御园却被鸟衔出。”说完饮了一杯!

鸳鸯又道:“左边一个‘天’。”黛玉道:“良辰美景奈何天。”

宝钗听了,扭头看着她,黛玉只顾怕罚,也不理论。

鸳鸯道:“中间‘锦屏’颜色俏。”黛玉道:“纱窗也没有红娘报。”

鸳鸯道:“剩了‘二六’八点齐。”黛玉道:“双瞻玉座引朝仪。”

鸳鸯道:“凑成‘篮子’好采花。”黛玉道:“仙杖香挑芍药花。”说完,饮了一口。

鸳鸯道:“有了一副。左边是‘长三’。”宝钗道:“双双燕子语梁间。”

鸳鸯道:“右边是‘三长’。”宝钗道:“水荇牵风翠带长。”

鸳鸯道:“当中‘三六’九点在。”宝钗道:“三山半落青天外。”

鸳鸯道:“凑成‘铁锁练孤舟’。”宝钗道:“处处风波处处愁。”说完饮毕。

鸳鸯道:“左边‘四五’成花九。”迎春道:“桃花带雨浓。”众人道:“该罚!错了韵,而且又不像。”迎春笑着饮了一口。

如是下去便该刘姥姥了。

刘姥姥笑道:“我们庄家人闲了,也常会几个人弄这个,但不如说的这么好听。少不得我也试一试。”

众人都笑道:“容易说的。你只管说,不相干。”

鸳鸯笑道:“左边‘四四’是个人。”刘姥姥听了,想了半日,说道:“是个庄家人罢。”众人哄堂笑了。

贾母笑道:“说的好,就是这样说。”刘姥姥也笑道:’我们庄家人,不过是现成的本色,众位别笑。”

鸳鸯道:“中间‘三四’绿配红。”刘姥姥道:“大火烧了毛毛虫。”

众人笑道:“这是有的,还说你的本色。”

鸳鸯道:“右边‘幺四’真好看。”刘姥姥道:“一个萝蔔一头蒜。”众人又笑了。

鸳鸯笑道:“凑成便是一枝花。”刘姥姥两只手比着,说道:“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众人大笑起来。

于是吃过门杯,因又逗趣笑道:“实告诉说罢,我的手脚子粗笨,又喝了酒,仔细失手打了这瓷杯。有木头的杯取个子来,我便失了手,掉了地下也无碍。”众人听了,又笑起来。

王熙凤听如此说,便忙笑道:“果真要木头的,我就取了来。可有一句先说下:这木头的可比不得瓷的,他都是一套,定要吃遍一套方使得。”

刘姥姥听了心下嘀咕道:“我方才不过是趣话取笑儿,谁知她果真竟有。我时常在村庄乡绅大家也赴过席,金杯银杯倒都也见过,从来没见有木头杯之说。哦,是了,想必是小孩子们使的木碗儿,不过诓我多喝两碗。别管他,横竖这酒蜜水儿似的,多喝点子也无妨。”想毕,便说:“取来再商量。”

凤姐乃命平儿:“到前面里间屋,书架子上有十个竹根套杯取来。”

平儿听了,答应才要去,鸳鸯笑道:“我知道你这十个杯还小。况且你才说是木头的,这会子又拿了竹根子的来,倒不好看。不如把我们那里的黄杨根整抠的十个大套杯拿来,灌她十下子。”

王熙凤笑道:“更好了。”鸳鸯果命人取来。

刘姥姥一看,又惊又喜:惊的是一连十个,挨次大小分下来,那大的足似个小盆子,第十个极小的还有手里的杯子两个大;喜的是雕镂奇绝,一色山水树木人物,并有草字以及图印。

连忙说道:“拿了那小的来就是了,怎么这样多?”

王熙凤笑道:“这个杯没有喝一个的理。我们家因没有这大量的,所以没人敢使他。姥姥既要,好容易寻了出来,必定要挨次吃一遍才使得。”

刘姥姥唬的忙道:“这个不敢。好姑奶奶,饶了我罢。”

贾母、薛姨妈、王夫人知道她上了年纪的人,禁不起,忙笑道:“说是说,笑是笑,不可多吃了,只吃这头一杯罢。”

刘姥姥道:“阿弥陀佛!我还是小杯吃罢。把这大杯收着,我带了家去慢慢的吃罢。”说的众人又笑起来。

鸳鸯无法,只得命人满斟了一大杯,刘姥姥两手捧着喝。贾母薛姨妈都道:“慢些,不要呛了。”

薛姨妈又命平儿布了菜,平儿笑道:“姥姥要吃什么,说出名儿来,我挟了喂你。”

刘姥姥道:“我知什么名儿,样样都是好的。”

贾母笑道:“你把茄鲞挟些喂她。”平儿听说,依言搛些茄鲞送入刘姥姥口中,因笑道:“你们天天吃茄子,也尝尝我们的茄子弄的可口不可口。”

刘姥姥笑道:“别哄我了,茄子跑出这个味儿来了,我们也不用种粮食,只种茄子了。”

众人笑道:“真是茄子,我们再不哄你。”刘姥姥诧异道:“真是茄子?我白吃了半日。姑娘再喂我些,这一口细嚼嚼。”

平儿果又挟了些放入她口内,刘姥姥细嚼了半日,笑道:“虽有一点茄子香,只是还不像是茄子。告诉我是个什么法子弄的,我也弄着吃去。”

王熙凤笑道:“这也不难。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削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钉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

刘姥姥听了,摇头吐舌说道:“我的佛祖!倒得十来只鸡来配他,怪道这个味儿!”一面说笑,一面慢慢的吃完了酒,还只管细玩那杯。

王熙凤笑道:“还是不足兴,再吃一杯罢。”

刘姥姥忙道:“了不得,那就醉死了。我因为爱这样式,亏他怎么作成这样了。”

鸳鸯笑道:“酒吃完了,到底这杯子是什么木的?”

刘姥姥笑道:“怨不得姑娘不认得,你们在这金门绣户的,如何认得木头!我们成日家和树林子作街坊,困了枕着他睡,乏了靠着他坐,荒年间饿了还吃他,眼睛里天天见他,耳朵里天天听他,口儿里天天讲他,所以好歹真假,我是认得的。让我认一认。”

一面说,一面细细端详了半日,道:“你们这样人家断没有那贱东西,那容易得的木头,你们也不收着了。我掂着这杯体重,断乎不是杨木,这一定是黄松的。”众人听了,哄堂大笑起来。

只见一个婆子走来请问贾母,说:“姑娘们都到了藕香榭,请示下,就演罢还是再等一会子?”

贾母忙笑道:“可是倒忘了她们,就叫她们演罢。”

那个婆子答应去了。不一时,只听得箫管悠扬,笙笛并发。

正值风清气爽之时,那乐声穿林度水而来,自然使人神怡心旷。

贾母笑道:“大家吃上两杯,今日着实有趣。”说着擎杯让薛姨妈,又向湘云宝钗道:“你姐妹两个也吃一杯。你妹妹虽不大会吃,也别饶她。”说着自己已干了。

湘云、宝钗、黛玉也都干了。当下刘姥姥听见这般音乐,且又有了酒,越发喜的手舞足蹈起来。

宝玉因下席过来向黛玉等人笑道:“你瞧刘姥姥的样子。”

黛玉笑道:“当日圣乐一奏,百兽率舞,如今才一牛耳。”众姐妹都笑了。

宝钗轻咳一声,黛玉立即掩嘴不语,心里暗骂:怎么又忘了那怪人!

须臾乐止,薛姨妈出席笑道:“大家的酒想也都有了,且出去散散再坐罢。”

贾母也正要散散,于是大家出席,都随着贾母游玩。

贾母因要带着刘姥姥散闷,遂携了刘姥姥至山前树下盘桓了半晌,又说与她这是什么树,这是什么石,这是什么花。

刘姥姥一一的领会,又向贾母道:“谁知城里不但人尊贵,连雀儿也是尊贵的。偏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它也变俊了,也会说话了。”众人不解,因问什么雀儿变俊了,会讲话。

刘姥姥道:“那廊下金架子上站的绿毛红嘴是鹦哥儿,我是认得的。那笼子里黑老鸹子怎么又长出凤头来,也会说话呢。”众人听了都笑将起来。

当下贾母又带了刘姥姥至自在院来。

妙玉忙接了进去。至院中见花木繁盛,贾母笑道:“到底是她们修行的人,没事常常修理,比别处越发好看。”一面说,一面便往东禅堂来。

妙玉笑往里让,贾母道:“我们才都吃了酒肉,你这里头有菩萨,冲了罪过。我们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

妙玉听了,忙去烹了茶来,宝玉留神看她是怎么行事。

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

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

妙玉笑回“是旧年蠲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便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

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贾母众人都笑起来。

然后众人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那妙玉便把宝钗和黛玉的衣襟一拉,二人随她出去,宝玉悄悄的随后跟了来。

只见妙玉让她二人在耳房内,宝钗坐在榻上,黛玉便坐在妙玉的蒲团上。

妙玉自向风炉上扇滚了水,另泡一壶茶。

宝玉便走了进来,笑道:“偏你们吃梯己茶呢。”

黛玉笑道:“你又赶了来赠茶吃。这里并没你的。”妙玉刚要去取杯,只见道婆收了上面的茶盏来。

妙玉忙命:“将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宝玉会意,知为刘姥姥吃了,她嫌脏不要了。

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分瓜}瓟斝”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妙玉便斟了一斝,递与宝钗。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点犀{天皿}”。妙玉斟了一{天皿}与黛玉。

又寻出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台皿}出来,笑道:“就剩了这一个,你可吃的了这一海?”宝玉喜的忙道:“吃的了。”

妙玉笑道:“你虽吃的了,也没这些茶糟踏。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你吃这一海便成什么?”

说的宝钗、黛玉、宝玉都笑了。妙玉执壶,只向海内斟了约有一杯。

宝玉细细吃了,果觉轻浮无比,赏赞不绝。

妙玉正色道:“你这遭吃的茶是托她两个福,独你来了,我是不给你吃的。”

宝玉笑道:“我深知道的,我也不领你的情,只谢她二人便是了。”

妙玉听了,方说:“这话明白。”又拿出自己平日用的绿玉斗来,自斟一杯!

宝玉笑道:“常言‘世法平等’,我们就用那样古玩奇珍,你为何就是个俗器了。”

妙玉道:“这是俗器?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

宝玉笑道:“俗说‘随乡入乡’,到了你这里,自然把那金玉珠宝一概贬为俗器了。”

妙玉听如此说,十分欢喜,与黛玉两人说起话来!

宝钗听她们说了一会儿,四下打量着屋内布置,赞叹不已!直言果非俗人可比。

眼光扫到榻内一角,却发现一物,心内大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