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别梦红楼 > (七二)闲卧凝红袖

别梦红楼 (七二)闲卧凝红袖

作者:道有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1:41: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贾玢听得薛蟠之言,眉头紧皱扭头问冯紫英道:“她是里面的?”

冯紫英微不可察的点点头,贾玢看了宝钗一眼,将作怪的大手收回,闷声喝酒!

宝钗怕他误会,小手轻扯着他的衣角,低声说道:“我也是刚知道!”心里暗恨哥哥不争气!

贾玢轻轻拍了拍宝钗的小手,笑道:“来,咱俩喝一杯!”

宝钗笑着与他碰了一杯,喝了一点便放下,手仍抓着贾玢的大手,贾玢乐得享受宝钗的嫩滑玉手,不再多提!

且说薛蟠这货,宝玉嫌他多嘴,气急说道:“再多言者罚酒十杯。”

薛蟠连忙自己打了一个嘴巴子,说道:“没耳性,再不许说了。”

云儿又道:“女儿喜,情郎不舍还家里。女儿乐,住了箫管弄弦索。”

说完,便唱道:荳蔻开花三月三,一个虫儿往里钻。钻了半日不得进去,爬到花儿上打秋千。肉儿小心肝,我不开了你怎么钻?唱毕,饮了门杯,说道:“桃之夭夭。”令完了,下该薛蟠。

薛蟠道:“我可要说了:女儿悲——”说了半日,不见说底下的。

冯紫英笑道:“悲什么?快说来。”

薛蟠登时急的眼睛铃铛一般,瞪了半日,才说道:“女儿悲——”又咳嗽了两声,说道:“女儿悲,嫁了个男人是乌龟。”

众人听了都大笑起来。宝钗恨得直咬牙,当着外人又不好发作,只得蹂躏笑的最欢的贾玢了!

薛蟠道:“笑什么,难道我说的不是?一个女儿嫁了,汉子要当忘八,她怎么不伤心呢?”

贾玢笑的嘴都咧到后脑勺了,说道:“你说的很是,快说底下的。”

薛蟠瞪了一瞪眼,又说道:女儿愁——说了这句,又不言语了。

众人道:“怎么愁?”薛蟠道:“绣房蹿出个大马猴。”

冯紫英呵呵笑道:“该罚,该罚!这句更不通,上句免强通过,这次不能饶你。”说着便要筛酒。

宝玉笑道:“押韵就好。”薛蟠道:“令官都准了,你们闹什么?”

众人听说,方才罢了。云儿笑道:“下两句越发难说了,我替你说罢。”

薛蟠道:“胡说!当真我就没好的了!听我说罢:“女儿喜,洞房花烛朝慵起。“

众人听了,都诧异道:“这句倒是在韵上!”

薛蟠又道:“女儿乐,一根大棒往里戳。”

宝钗恨不得掐死他了事,贾玢摇头将宝钗揽在怀里,给她堵住双耳,笑骂道:“你他娘的,比老子还无耻!”

众人听了,都扭着脸说道:“该死,该死!快唱了罢。”

薛蟠便唱道:“一个蚊子哼哼哼。”

众人都怔了,说:“这是个什么曲儿?”

薛蟠还唱道:“两个苍蝇嗡嗡嗡。”众人都道:“罢,罢,罢!”

薛蟠道:“爱听不听!这是新鲜曲儿,叫作哼哼韵。你们要懒待听,连酒底都免了,我就不唱。”

众人都道:“免了罢,免了罢,倒别耽误了别人家。”

于是蒋玉菡说道:女儿悲,丈夫一去不回归。女儿愁,无钱去打桂花油。女儿喜,灯花并头结双蕊。女儿乐,夫唱妇随真和合。

说毕,唱道:“可喜你天生成百媚娇,恰便似活神仙离碧霄。度青春,年正小;配鸾凤,真也着。呀!看天河正高,听谯楼鼓敲,剔银灯同入鸳帏悄。”

唱毕,饮了门杯,笑道:“这诗词上我倒有限。幸而昨日见了一副对子,可巧只记得这句,幸而席上还有这件东西。”

说毕,便干了酒,拿起一朵木樨来,念道:“花气袭人知昼暖。”众人倒都依了,完令。

薛蟠又跳了起来,喧嚷道:“了不得,了不得!该罚,该罚!这席上又没有宝贝,你怎么念起宝贝来?”

蒋玉菡怔了,说道:“何曾有宝贝?”

薛蟠道:“你还赖呢!你再念来。”

蒋玉菡只得又念了一遍。薛蟠道:“袭人可不是宝贝是什么!你们不信,只问他。”说毕,指着宝玉。

宝玉没好意思起来,说:“薛大哥,你该罚多少?”

薛蟠道:“该罚,该罚!”说着拿起酒来,一饮而尽。

冯紫英与蒋玉菡等不知原故,云儿便告诉了出来。

蒋玉菡忙起身陪罪。众人都道:“不知者不作罪。”

少刻,宝玉出席解手,蒋玉菡便随了出去。

贾玢兴头正好,便握着宝钗手道:“你也得行一令,快快做来!”

宝钗嗔道:“你不怕被别人听了去?”

贾玢笑道:“还有人敢抢我的女人?老子一槊砸死他!”

薛蟠笑道:“妹妹作吧,全当一乐而已!”

众人都劝,宝钗也不扭捏,微一思索,道:“女儿悲,铁石心肠唤不回;女儿愁,落花有意水自流!”

贾玢摸摸鼻子,道:“谁这么无情呀?”

宝钗白了他一眼,说道:“女儿喜,陌路喜逢一知己;女儿乐,静待画眉亦消得!”

贾玢笑道:“好,我要为你描眉!”

宝钗呸了他一口道:“你替我唱吧!”

贾玢知她不愿让外男听了自己的歌声,便喝了口酒,唱道:“蓝蓝的白云天,悠悠水边流,玉手扬鞭马儿走,月上柳梢头!红红的美人脸,淡淡柳眉愁,飞针走线荷包绣,相思在心头!

风儿清、水长流,哥哥天边走。自古美女爱英雄,一诺千金到尽头!风声紧、雷声吼!妹妹苦争斗,自古红颜多薄命,玉碎瓦全登西楼”

宝玉与蒋玉菡从外面进来,听了贾玢的小曲儿,拍手道:“大哥哥,意趣非凡,竟能描绘出如此幽怨婉转的女儿情丝,弟弟佩服!”

蒋玉菡也极力赞美,贾玢厚颜接受了,反正没人知道自己抄袭了!看着宝钗得意的笑了!

宝钗双目含情的望着他,脸上一阵娇羞,盯着贾玢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人皆叫好,薛蟠更觉得妹妹好样的,以后贾玢就是自己的大靠山,兴奋的直招呼众人饮酒,他自己更是碗到酒干!

贾玢又喝了一会儿,便觉到宝钗用手轻推自己,扭头看你,宝钗示意该走了。

贾玢点了点头,又喝了一碗,笑道:“我有些醉了,你们只管喝,我先告辞了!”

众人起身相送,贾玢与宝钗携手而去,宝玉等又回到桌上喝起来不提!

贾玢与宝钗来到了衡芜院,香菱给他弄了醒酒汤,喝了以后,便与宝钗侧靠在榻上说话!

贾玢见宝钗左腕上笼着一串,便开口问她要来观瞧!

宝钗见贾玢感兴趣,便含着笑往下褪了。

宝钗生的肌肤丰泽,轻易褪不下来。贾玢在旁看着雪白一段酥臂,不觉动了爱抚之心!

再看看宝钗形容,只见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比林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不觉就呆了!

宝钗褪了串子来递与他也忘了接。宝钗见他怔怔的盯着自己,倒不好意思起来,丢下串子,回身才要走!

只见黛玉蹬着门槛子,嘴里咬着手帕子笑呢。

宝钗道:“你又禁不得风吹,怎么又站在那风口里?”

黛玉笑道:“何曾不是在屋里的。只因听见天上一声叫唤,出来瞧了瞧,原来是个呆雁。”

宝钗道:“呆雁在那里呢?我也瞧一瞧。”

黛玉道:“我才出来,他就‘忒儿’一声飞了。”口里说着,将手里的帕子一甩,向贾玢脸上甩来。

贾玢正在出神,便被帕子抽中眼睛,唬了一跳,忙问:“谁这么缺德?”

黛玉起先还担心伤着他,现在见他骂自己,笑道:“哎呦,看什么看得那样出神?”

贾玢见是黛玉,伸手将她拽到怀里,爱抚了一阵,道:“太热天的,你怎么跑来了?”

黛玉笑道:“我放心不下你,来抽察一下!”

宝钗笑道:“颦儿总是太认真!”

黛玉笑问贾玢道:“我大还是她大?”

贾玢顿时一阵发冷,苦笑道:“我头大!”

宝钗心思通透,微觉苦涩,屈身一礼,道:“宝钗见过姐姐!”

黛玉惊道:“宝姐姐怎能如此,别说你还没进门,便是进门后,我也得叫你姐姐呀!”

宝钗笑道:“这是规矩,礼不可废!”

黛玉得意的瞟一眼贾玢,笑道:“那我就受着了,对了,宫里娘娘传出旨意,要咱们下月初一去清虚观打谯,老祖宗要咱们过去商量呢!”

贾玢无趣道:“你们去吧,我在这歇会儿!”

黛玉哼了一声道:“别以为我不知你打什么主意,快点跟我们去!”

贾玢只得悻悻的跟着她们去了荣庆堂,心里不断腹诽:这颦儿死丫头,一夜之间从小猫咪变成了母老虎,咋能这般善变呢!

到了贾母处,见众人都在,贾玢仍有些忧伤的生着黛玉的闷气!

一时,王熙凤来了,说起初一日在清虚观打醮的事来,遂约着宝钗、黛玉等看戏去。

宝钗笑道:“罢,罢,怪热的。什么没看过的戏,我就不去了。”

王熙凤道:“他们那里凉快,两边又有楼。咱们要去,我头几天打发人去,把那些道士都赶出去,把楼打扫干净,挂起帘子来,一个闲人不许放进庙去,才是好呢。我已经跟大太太约好了,你们不去我去。这些日子也闷的很了。家里唱的戏,我又不得舒舒服服的看。”

贾母听说,笑道:“既这么着,我同你去。”

王熙凤听她这般说,笑道:“老祖宗也去,敢情好了!就只是我又不得受用了。”

贾母道:“到明儿,我在正面楼上,你在旁边楼上,你也不用到我这边来立规矩,可好不好?”

王熙凤笑道:“这就是老祖宗疼我了。”

贾母因又向宝钗道:“你也去,连你母亲也去。长天老日的,在家里也是睡觉。”宝钗只得答应着。

贾母又打发人去请了薛姨妈,顺路告诉王夫人,要带了他们姐妹去。

王夫人因一则身上不好,二则预备着元春有人出来,早已回了不去的;听贾母如今这样说,笑道:“还是这么高兴。”

便打发人去到园里告诉:“有要逛的,只管初一跟了老太太逛去。”

这个话一传开了,别人都还可已,只是那些丫头们天天不得出门槛子,听了这话,谁不要去。

便是各人的主子懒怠去,她也百般撺掇了去,因此李纨等都说去。

贾母越发心中喜欢,早已吩咐人去打扫安置,都不必细说。

贾玢拉着黛玉在王熙凤屋里胡闹了一番,左拥右抱着,好不惬意,忽得说道:“初一我哪也不去了,懒得动弹!”

黛玉有些疲惫的搂着他假寐,听他此言笑道:“你若不去,我也留下,免得你孤单!”

王熙凤笑道:“颦儿就是你的克星,看你如何耍花样!”

贾玢心一横,道:“不就是打个谯嘛,就当玩一遭,去就去!不过现在嘛,我真得换个花样!”

嘿嘿笑着将王熙凤翻转身趴下,从后面骑上,又加鞭打马,驰骋一番,连黛玉这扬州瘦马,也被他遛了一遭!

过后他被两人一顿痛打不提!单表到了初一这一日,荣国府门前车辆纷纷,人马簇簇。

那底下凡执事人等,闻得是贵妃作好事,贾母等亲去拈香,正是初一日乃月之首日,况是端阳节刚过不久,因此凡动用的什物,一色都是齐全的,不同往日。

少时,贾母等出来。贾母坐一乘八人大轿,王熙凤、黛玉、李氏、薛姨妈每人一乘四人轿。

宝钗坐一辆翠盖珠缨八宝车,迎春、探春、惜春三人共坐一辆朱轮华盖车,鸳鸯、倪妮带着丫鬟各乘一车!

然后贾母的丫头、鹦鹉、琥珀、珍珠,林黛玉的丫头紫鹃、雪雁、春纤,宝钗的丫头香菱、莺儿、文杏,迎春的丫头司棋、绣桔,探春的丫头待书、翠墨,惜春的丫头入画、彩屏,薛姨妈的丫头同喜、同贵,李氏的丫头素云、碧月。

王熙凤的丫头平儿、安儿、丰儿、晴雯,并王夫人两个丫头也要跟了王熙凤去的金钏、彩云,**抱着芊芊带着巧姐儿另在一车。

还有两个丫头,一共又连上各房的老嬷嬷奶娘并跟出门的家人媳妇子,乌压压的占了一街的车。

贾母等已经坐轿去了多远,这门前尚未坐完。这个说:“我不同你在一处”,那个说“你压了我们奶奶的包袱”,那边车上又说“蹭了我的花儿”,这边又说“碰折了我的扇子”,咭咭呱呱,说笑不绝。

林之孝家的走来过去的说道:“姑娘们,这是街上,看人笑话。”说了两遍,方觉好了。

前头的全副执事摆开,早已到了清虚观了。宝玉骑着马,在贾母轿前。

街上人都站在两边。将至观前,只听钟鸣鼓响,早有张法官执香披衣,带领众道士在路旁迎接。

贾母的轿刚至山门以内,贾母在轿内因看见有守门大帅并千里眼、顺风耳、当方土地、本境城隍各位泥胎圣像,便命住轿。

贾玢、贾珍带领各子弟上来迎接。

王熙凤知道贾母的丫鬟在后面,赶不上来搀贾母,自己下了轿,忙要上来搀。

可巧有个十二三岁的小道士,拿着剪筒,照管剪各处蜡花,正欲得便且藏出去,不想一头撞在王熙凤怀里。

王熙凤便一扬手,照脸一下,把那小孩子打了一个筋斗,骂道:“哪里来的野种,胡朝那里跑!”

那小道士也不顾拾烛剪,爬起来往外还要跑。

正值黛玉、宝钗等下车,众婆娘媳妇正围随的风雨不透,但见一个小道士滚了出来,都喝声叫“拿,拿,拿!打,打,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