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别梦红楼 > (十九)一进将军府

别梦红楼 (十九)一进将军府

作者:道有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1:41: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且说王熙凤走后,宁国府后堂中众人神情各异,待宝玉午睡归来时,大家伙兴致已尽,正要回府!宝玉刚刚在太虚幻境经历了一番,又与袭人初试**,自是荣光焕发,精神饱满。见王熙凤不在,便问去了何处?宝钗将事情说了。

宝玉下身一紧,他刚食禁果,正是兴趣浓时,自然感同身受。遂道:“我去看看大哥去。”贾母乐见宝玉与贾玢亲近,应允道:“去看也好,到那你大哥要是休息了你就回来,可别瞎胡闹”。王夫人也嘱咐了一番,宝玉一一答应。

宝钗道:“既然你去探病,我们又怎好不去呢,一起吧”三春点点头同意了宝钗的提议,黛玉道:“本不想去看他,但姐妹们都去了,我若不去,那人岂不挑理?罢了随你们走一遭吧!”

众人进到将军府三炮堂,丫鬟们迎出来,迎春问道:“大哥如何了?在哪呢?”那丫鬟道:“回大姑娘,老爷在卧房与太太说话呢,身上已大好了”迎春点头道:“好了,你退下吧,我们去找大哥说说话”“是”丫鬟告退了。

几人刚到房门口,只听王熙凤道:“我可觉得那蓉儿与我丝毫不像,既然不是你在北疆那边相好的,那肯定是你后来认识的,那就好猜了,说,是你宝妹妹呀,还是你林妹妹呀?”几人听到后身形一顿,黛玉羞恼,就要转身离去,被迎春拉住,冲她摇头示意她继续听。宝钗低头不语,但是脸色俏红。宝玉探春则很诧异,惜春莫不关心。

只听贾玢的声音响起:“你这妒妇,你怎么不说探丫头与蓉儿最像呢?我看你纯属拈酸吃醋,你意欲何为?”屋里一阵响动,一会又传出王熙凤的喘息声,又听王熙凤道:“好老爷饶命呀,我这不是看宝妹妹年岁到了,看你什么意思呢?”贾玢说道:“宝钗妹妹要进宫参选的,你操的什么心哟”王熙凤笑道:“我不是为你操心嘛”稍倾又求饶:“爷别打呀,凤儿错了,我这不是听姑妈说进宫的事没指望了,才关心宝钗的”

宝钗听得羞愤欲死,耳朵却直起来继续听。贾玢说:“宝钗的事你两位姑妈会操办的,倒是黛玉丫头,你可要多操点心,老太太有意将她许给宝玉,还曾去信与林姑父谈过,只是林姑父有些顾虑,这事还没下文呢,姑妈去后姑父不曾续娶,黛玉家中无当家女眷,很多事不能给她做主,你这大嫂子可得给我当起来!”王熙凤道:“放心我一准促成两玉的好事,谁让她是你最疼的表妹呢”

黛玉脸色难看,重重一啍,掩面而去,屋内听到动静,王熙凤赶紧收拾一下衣服,跑出来看,见众姐妹宝玉都在,独不见黛玉,心下叫糟,又要得罪这丫头了。还没说话,只见宝钗屈身一礼,道:“麻烦姐姐费心了,我还有事先回了,以后再陪姐姐说话”也不待王熙凤说什么,扭身走人了!

三春见气氛尴尬,也不欲王熙凤难做,都告辞了,宝玉浑浑噩噩的跟着走了。王熙凤回屋与贾玢相顾无言!

黛玉是边走边哭回到自己的小院潇湘馆,这是她自己命名的,院中多竹,郁郁葱葱。紫鹃雪雁见她哭着回来,赶忙询问。黛玉不说,只自己扑在榻上哭泣。

紫鹃雪雁相视苦笑,自家姑娘每月有二十天心中忧郁,有十多天垂泪不止的,二人劝了一会儿,就各自去忙了!黛玉自伤身世,更为他们将自己的未来轻意的就定了,丝毫不问过自己的意愿而气恼,还有宝玉,自己对他只有兄妹之情,何曾有过女儿情思?越想越伤心,竟痛哭起来,许是身子弱,竟哭着哭着就睡着了!紫鹃进来见她睡了,给她盖上被子,轻手轻脚的坐在一旁做针线!

宝玉浑浑噩噩的回到荣养堂,自己的房间,袭人见他愣怔,扶着他躺在床上,忧心不已。宝玉在三炮堂听得自己与黛玉之事,心中窃喜过,彷徨过,甚至失落过!自从见到黛玉,就觉得似曾相识,自愿与她亲近玩耍,谁知她搬到将军府守孝,相见甚是不易,所幸还有湘云陪着自己,二人日久渐生情!觉得有些对不起湘云,蹭的从床上蹦起,央求老太太接湘云来玩。老太太无奈只得派人去接。

宝钗一路心思沉沉的回到漱芳院,见母亲正与姨妈王夫人闲谈,对王夫人行过礼,言道自己困倦,回屋休憩了!过得个把时辰,薛王氏进来了,轻拍宝钗,问道:“我的儿,你心中有事?”宝钗眼眶红肿道:“妈妈给我相看了何等人家?”薛王氏闻听,笑道:“真是女大不中留呀,都急开了”宝钗扭扭捏捏的不再说话,薛王氏道:“你姨妈与我商议,想将您说与宝玉呢”宝钗大呼不可,道:“老太君想撮合两玉之事,况且宝玉又与史家妹妹要好,妈妈让我如何自处?”薛王氏搂着宝钗,道:“婚姻大事讲究父母之命,你姨妈不同意,谁也白搭,这宝玉将来是要袭爵的,你嫁过去做正妻也是好的!妈妈还能害你不成?”宝钗脸色阴睛不定,不知想些什么?

如此过得月余,贾玢痊愈了,为了试验功能是否健全,他与娇妻美妾疯狂交合,最终证明他还是无敌的,哈哈!

这将军府上下也有二百余人,每天事情都有一二十件,竟是无从说起,恰好在百里之外的乡下,来了一门亲戚,倒可为之一述!

方才所说这小小之家,姓王,乃本地人氏,祖上曾作过小小的一个京官,昔年与凤姐之祖王夫人之父认识。因贪王家的势利,便连了宗,认作侄儿。那时,只有王夫人之大兄凤姐之父与王夫人随在京中的,知有此一门连宗之族,余者皆不认识。现今其祖已故,只有一个儿子,名唤王成,因家业萧条,仍搬出城外原乡中住去了。王成新近亦因病故,只有其子,小名狗儿。狗儿亦生一子,小名板儿;嫡妻刘氏,又生一女,名唤青儿。一家四口,仍以务农为业。因狗儿白日间又作些生计,刘氏又操井臼等事,青板姊弟两个无人看管。狗儿遂将岳母刘姥姥接来一处过活。这刘姥姥乃是个久经世代的老寡妇,膝下又无儿女,只靠两亩薄田度日。如今女婿接来养活,岂不愿意,遂一心一计,帮趁着女儿女婿过活起来。

因这年生计艰难,狗儿未免心中烦虑,吃了几杯闷酒,在家闲寻气恼,刘氏也不敢顶撞。因此刘姥姥看不过,乃劝道:“姑爷,你别嗔着我多嘴。咱们村庄人,那一个不是老老诚诚的,守着多大碗儿吃多大的饭。你皆因年小的时,托着你那老家的福,吃喝惯了,所以把持不住。有了钱就顾头不顾尾,没了钱就瞎生气,成个什么男子汉大丈夫了!如今咱们虽离城住着,终是天子脚下。这京都中,遍地都是钱,只可惜没人会去拿去罢了。在家跳蹋也不中用的。”

狗儿听说,便急道:“你老只会炕头儿上混说,难道叫我打劫偷去不成?”刘姥姥道:“谁叫你偷去呢!也到底大家想法儿裁度,不然,那银子钱自己跑到咱家来不成?”狗儿冷笑道:“有法儿还等到这会子呢?我又没有收税的亲戚,作官的朋友,有什么法子可想的?便有,也只怕他们未必来理我们呢!”

刘姥姥道:“这倒不然。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咱们谋到了,靠菩萨的保佑,有些机会,也未可知。我倒替你们想出一个机会来。当日,你们原是和金陵王家连过宗的,二十年前,他们看承你们还好;如今自然是你们拉硬屎的,不肯去俯就他,故疏远起来。想当初,我和女儿还去过一遭。他家的二小姐着实响快,会待人的,倒不拿大。如今现是荣国府贾老爷的夫人。听得说,如今上了年纪,越发怜贫恤老,最爱斋僧敬道、舍米舍钱的。如今王府虽升了边任,只怕这二姑太太还认得咱们。你何不去走动走动,或者她念旧,有些好处,也未可知。要是他发一点好心,拔一根寒毛,比咱们的腰还粗呢!”刘氏一旁接口道:“你老虽说的是,但只你我这样个嘴脸,怎么好到她门上去的?先不先,他们那些门上人也未必肯去通报。没的去打嘴现世!”

谁知狗儿利名心甚重,听如此一说,心下便有些活动起来。又听他妻子这番话,便笑接道:“姥姥既如此说,况且当年你又见过这姑太太一次,何不你老人家明日就走一趟,先试试风头再说。”刘姥姥道:“嗳哟哟!可是说的,‘侯门深似海’,我是个什么东西,她家人又不认得我,我去了也是白去的。”狗儿笑道:“不妨,我教你老一个法子:你竟带了外孙子小板儿,先去找陪房周瑞,若见了他,就有些意思了。这周瑞先时曾和我父亲交过一桩事,我们极好的。”刘姥姥道:“我也知道他的。只是许多时不走动,知道他如今是怎样?这也说不得了,你又是个男人,又这样个嘴脸,自然去不得。我们姑娘年轻媳妇子,也难卖头卖脚的,倒还是舍着我这付老脸去碰一碰。果然有些好处,大家都有益;便是没银子来,我也到那公府侯门见一见世面,也不枉我一生。”说毕,大家笑了一回,当晚,计议已定。

次日天未明,刘姥姥便起来梳洗了,又将板儿教训了几句。那板儿才五六岁的孩子,一无所知,听见带他进城逛去,便喜得无不应承。于是,刘姥姥带他进城,找至宁荣街。

她一路打听,到得荣国府门前,见门口几位衣着光鲜的门子,正聊天打屁,便上前问道:“给几位老爷见礼,劳驾跟您打听个人”有人说'“问谁呀?”“太太的陪房周瑞周大爷”。那些人听了,都不理睬,半日方有人说道:“你远远的在那墙角蹲着,一会子他们家就有人出来了。”余人皆笑而不语。

刘姥姥无奈只得候在墙角,稍时只见东边一队人行来,居中一人高头大马,好不威风,却正是贾玢。

自受伤以后,一个多月不曾出府,今日天气甚好,便领着亲兵出城跑马解闷。一番活动后,身轻体快,策马回府。回至府门前,瞥见荣府墙角处有一老妪带着小童乞讨。便让手下给一些钱打发了。

未几那亲兵回道:“她说不是要饭的,是荣府的亲戚前来看望的。”贾玢一怔,心道:“荣府还有这亲戚”正待回府心下一动,便对亲兵说:“唤他前来回话”

很快刘姥姥随亲兵来到贾玢身前,忙磕头请安,贾玢下马扶起她,问道:“我们府上与荣国府一家两枝,你既是亲戚我怎没听人说起过”刘姥姥道:“好叫老爷得知,我们家与先王家老太爷认亲,与府上二太太有些往来。”贾玢了然道:“哦,老人家可是姓刘”刘姥姥惊喜道:“老爷知道我老婆子?”贾玢道:“我夫人亦是王家女,是故王家老太爷长子之女!”

刘姥姥更喜道:“我先前去王府就是见的王家大老爷呢,怪道见您这亲切,原来是姑老爷呀!”贾玢笑道:“那就随我进府吧”“哎,听您的”

刘姥姥跟着贾玢进了府,到得三炮堂贾玢道:“跟我来”刘姥姥带着板儿紧跟。

跟贾玢进了一屋,刘姥姥只见门外錾铜钩上悬着大红撒花软帘,南窗下是炕,炕上大红毡条,靠东边板壁立着一个锁子锦靠背与一个引枕,铺着金心绿闪缎大坐褥,旁边有银唾沫盒。那王熙凤家常带着紫貂昭君套,围着攒珠勒子,穿著桃红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

平儿站在炕沿边,捧着小小的一个填漆茶盘,盘内一个小盖盅。凤姐也不接茶,也不抬头,只管拨手炉内的灰,慢慢的问道:“爷怎么还没回来啊?”一面说,一面抬身要茶时,只见贾玢带了两个人在地下站着。

这才忙欲起身,犹未起身,满面春风的问好,又嗔贾玢的怎么不吱声。贾玢笑着拍拍她的翘臀,凤姐儿娇呼一声,就要跟贾玢打闹一番。

贾玢道:“不得无礼,有客人来了。”王熙凤问:“哪里呢?”就见刘姥姥在地下已是拜了数拜,问姑奶奶安。凤姐忙说:“快搀住别拜了,快请坐。我年轻,不大认得,也不知是什么辈数,不敢称呼。”贾玢道:“这就是你王家的宗亲刘姥姥了。先岳父曾接待过的!”将两家之事讲与王熙凤。凤姐儿点头。

刘姥姥已在炕沿上坐下。板儿便躲在背后,百般的哄他出来作揖,他死也不肯。凤姐儿笑道:“亲戚们不大走动,都疏远了。知道的呢,说你们弃厌我们,不肯常来;不知道的那起小人,还只当我们眼里没人似的。”刘姥姥忙念佛道:“我们家道艰难,走不起,来了这里,没的给姑奶奶丢份,就是老爷们看着也不像话。”

凤姐儿笑道:“这话没的叫人恶心。不过是仗着点功劳,封了爵位,现今连官儿都丢了。俗语说,‘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呢,何况你我。”

贾玢听她又提伤心事,在身后用手一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