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别梦红楼 > (一四一)我还以为是陈桥呢!

别梦红楼 (一四一)我还以为是陈桥呢!

作者:道有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1:41: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建熙三年二月底,贾玢率十万铁血儿郎入关,随后抵达的海军北洋舰队接管了津门海港,同时南洋舰队开赴山东海域,以天子名义接掌各重要港口!

贾玢打出奉天子以清不臣的名义,要求晋冀鲁豫四省听从号令,凡大军至而城不开者,一概视作从逆叛臣,辽东军可先打后报!

三月份,第一兵团与第四兵团两线征伐,将四省尽数掌握,同时,建熙帝的旨意下达到贾玢案头。∴∵

贾玢玩味的将圣旨递给黛玉,对宣旨太监道:“你先回吧,跟皇上回,贾某此时兵力不济,无力入西部平叛,待辽东后续部队到来,定亲率大军剿灭忠顺老贼!”

太监尖声道:“大元帅,京畿危矣!忠顺逆贼已经攻打了数月,王子腾将军奋力抵抗,眼瞅着就要无兵可用了!大元帅你就分兵援救吧!”说着就跪倒在地,不要命似的磕头。

贾玢道:“皇上危极,做为臣子的岂能袖手旁观呐,也罢,待本帅集齐五万兵马,即刻入京护驾!”

太监道:“长安暂时不会儿有事,当务之急还是消灭忠顺老贼呀!”

贾玢道:“好吧,你先回吧,只要兵马齐备,本帅绝不食言!”

等太监退下后,黛玉道:“昏君不敢让你进京了!”

贾玢笑道:“他怕了,一朝之间天下四分五裂,他就如瓮中之鳖一般,什么事也做不得主了!”

黛玉道:“他重新起复了杨勋大人,兴许还有救!”

贾玢道:“太平盛世杨勋是辅国大才,到了乱世他也难有什么做为!”

黛玉摇头叹息道:“有才不用,悔之晚矣!”

“奴才小九子求见大元帅!”门外一道略尖的声音响起。

贾玢笑道:“进来吧,你小子还活着呀。”

一位眉清目秀的后生,穿着一身粗布衣裳小步慢跑着进来,跪下膝行几步,哭道:“奴才终于又见到您了,以后您就奴才伺候吧,妖才再也不想离开您身边了!”

贾玢嘀咕道:“咱俩有那么好吗?我怎么不记得了!”

黛玉听了,推了他一下,笑道:“小九子是吧,听说你在宫里没少为大帅忙活,你的功劳咱们都记着呢!得了,以后你就跟在我身边吧!”

小九子大喜,道:“您就是巾帼英雄林夫人吧!奴才能伺候您,可是莫大的荣幸呀!”

贾玢摇头笑道:“既然夫人看重你,l就留下来吧!”

小九子又千恩万谢了一通,贾玢道:“你不是在长安吗?什么时侯跑出来的?”

小九子道:“锦霞那妖妇前年大肆排除异己,将奴才扫出皇宫。奴才在长安城里游荡了数月,直到听闻您入关的消息,奴才就星夜赶来侍候!”

贾玢道:“京里有什么大事发生吗?”

小九子道:“奴才来时有消息说,皇上又病了,贾皇后得到批准,暂理朝政!”

贾玢道:“元春暂理朝政?她想干什么?欲效仿武曌吗?”

小九子道:“奴才听宫里一位负责采买的公公说,皇上根本就没病,一直躲在后宫花天酒地,快活的很!”

贾玢道:“此事越来越有意思了!不准我进京的旨意看来是元春发的!”

黛玉道:“她是有动机的,她一边想靠你平乱,又怕你夺了她的权!女人对权力也很痴迷的。”

十日后,贾玢率兵三万开赴山西境内,与柳湘莲等第四兵团的人汇合,贾玢道:“前方是什么所在?”

柳湘莲回道:“大帅,前方是东柳镇,再往前走不到百里,便是陕西地界了!”

贾玢笑道:“东柳镇?大概是我眼睛花了,我还以为那前两个字是陈桥呢!今晚就在此镇扎营,晚上本帅犒劳一下众将士!”

柳湘莲立即将命令传达下去,很快连绵不绝的营帐就起来了,贾玢的帅帐居于正中,帐前宽敞至极,晚上的大宴就安排在此处。

黛玉服侍着贾玢躺下小憩片刻,自己则出了大帐,吩咐随行的雪雁、小九子道:“去请芸儿、蓉儿、阿勒泰到胡一刀帐中,就说我有要事相商!”

雪雁和小九子分头行动,黛玉一人来到胡一刀的营帐前,道:“一刀在吗?”

很快一身戎装的胡一刀走了出来,道:“是义母大人,您请进!”

胡一刀先前任贾玢的亲卫长,后来进入军中任职,现为贾玢直属特战旅的指挥官。

胡一刀请黛玉进了帐中,黛玉坐在几案后面,道:“一刀,等会芸儿他们过来,我有大事与你们商议,你立即将四周戒严!”

胡一刀顿觉事情重大,出去召来心腹手下,在营帐外十五步处警戒,任何人不得靠近!

约有盏茶的功夫,贾芸、贾蓉、阿勒泰,还有不请自来的柳湘莲。

黛玉眉头微皱,暗怪雪雁两人办事不利,柳湘莲在场有些事就不好说了!

柳湘莲自知来的不讨喜,拱手道:“夫人,柳某自追随大帅以后,自认忠心耿耿,连番征战亦无失利之处,为何夫人信任阿勒泰而信不过柳湘莲!”

阿勒泰大叫道:“姓柳的,某是夫人亲手提拔的,算是夫人的家臣奴才,你只是军中将领,有些事不方便,你先回去吧!”

柳湘莲道:“有什么不方便,都是大帅的手下,都把命交给大帅了,怎能区别对待?”

黛玉同贾芸对视了一眼,贾芸轻点了一下头,黛玉笑道:“柳将军说的好,咱们都是一心跟随大帅的,理应不分彼此!小九子,去将谢鲸将军请来!”

小九子去不多时,就带着谢鲸进来,谢鲸道:“听闻夫人召集大家议事,谢某早就想来了!”

黛玉请众人落座后,丹唇轻启将心里的一些猜测说了,一时间帐中鸦雀无声。

当晚,贾玢宴请众将,黛玉含笑坐于贾玢身旁,雪雁跪坐在贾玢一侧,不时为两人斟酒取食。

贾玢先与众将共饮三杯,然后让众人自由饮之。

贾芸让人换过大碗,倒了一碗呈给贾玢,道:“孩儿敬父亲一碗,祝您福寿康宁,大军过处无不闻声而降!”

贾玢哈哈大笑道:“好啊,这一碗我喝了!”说完便一仰头满饮而尽!

柳湘莲等将不甘示弱,纷纷换碗轮番相敬,贾玢喝了一碗又一碗,在谢鲸敬第二碗时,打了个酒嗝道:“你们不怀好意,嫉妒我本帅有美人相伴,想把我灌趴了是不是?告诉你们,本帅即便喝多了,也能大战三百回合!”

众将哄堂大笑,黛玉脸红似火,娇叱道:“胡说八道!芸儿、蓉儿,给我往死里灌他!省得他满嘴喷粪!”

贾芸、贾蓉两人欣然允诺,端着酒碗便走向贾玢,脸上尽是兴灾乐祸的笑。

贾玢大了,真喝大了!饮至半程便有些昏昏沉沉的,又不好退席,只能半倚着雪雁小憩躲酒!

黛玉看贾玢模样是真喝多了,冲胡一刀点点头。

胡一刀与众将相互点点头,乱哄哄地来到贾玢案几前。

贾玢被众人惊醒,睡眼矇眬地问道:“出什么事了?”

贾芸道:“昏君无道,以使皇权崩裂,赵氏互相征伐,累及众生!为天下苍生计,众将士要立您为天子!”

这一说,把贾玢的酒劲全吓跑了,几不成语道:“你,你怎么说出这样的话?众将欲图富贵,陷我于不义,情可原之!我视你为亲子,你怎么也混在他们中间起哄,难道不怕灭族吗?”

贾芸深作一揖道:“父亲所责甚是。但您忘了一句古训,‘天与不取,反受其殃。’父亲未曾出世之时,贾家老祖有言,‘两日重光,囊木为谶’,今日天空突现两日,父亲当为天子。父亲如果一味推让,冷了众将士的心,就此散去,父亲岂不成了有罪之人?”

贾玢深思有顷道:“且待我出谕诸将,再做计较。”

贾玢一边说,一边走出帐篷。众高层军官拥着贾玢出来,帐前各级将领高叫道:“昏君无道,吾等愿意拥立元帅为天子!”

“不行,不行!”贾玢一边摇手一边说道:“敝人无德无能,不足以做天子!大家还是选那些有德有能的人来做天子吧!”

话未落音,贾蓉、阿勒泰等已捧进黄袍,硬披在贾玢身上,且一齐下拜,三呼万岁。

贾玢一脸惊惶道:“这怎么行!我贾家世受国恩,无以为报,贾玢今日又做天子,让天下人怎么议我?”

谢鲸大声说道:“天命攸归,人心所向,明公若再推让,反至上违天命,下失人心。若为大夏起见,但教礼遇赵时,优待故后,也就对得起先帝了!”

说到此,众将士已拥贾玢入帐高坐。

贾玢对众将士说道:“汝等硬要拥我为帝,这是对我的极大信任,我不能给脸不要脸,但我有几句肺腑之言,汝等若是听从,我就勉为其难。汝等若是不听,即使强迫于我,我也不会去坐什么龙椅!”

众将士异口同声道:“吾等既然拥立您为帝,当然会以您的马首是瞻,有什么话,您尽管吩咐,吾等一定照办。”

贾玢高声说道:“泱泱华夏一朝崩离,若不能一统山河,有何颜面以帝尊之!而今我贾玢只得一隅存身,岂能做那厚颜之人?众将拥我,我难拒汝等的好意,我有一言,只称王不称帝,汝等同意吗?”

谢鲸道:“明公心有雄志,吾等又岂能强行违之?待明公重整山河时,咱们再请明公上帝号!众同僚你们同意吗?”

众将士齐声回道:“同意!”阿勒泰吼道:“臣等参见大王!”

众将山呼:“参见大王!恭祝大王千秋万岁!”

次日,贾玢整军返回河北,且遣贾蓉及胡一刀先行一步。

贾蓉的任务是,迅速赶回奉天,传王诏于辽东上下,并要安顿好贾家众人,以防有人浑水摸鱼,害了家人的性命。

相对贾蓉而言,胡一刀的差事不但艰巨,且还有着极大的风险。他的任务是,将“贾元帅称王”的消息通报给长安的建熙帝,并伺机将有意归于贾玢的官员带回。

贾玢派使将自己称王的消息传诏四省,凡有不从自己的官员,辽东将兵不准伤其分毫,只需将其解送境外即可,所有官员的任免皆等贾玢返回北平再定!

只用了七八日的功夫,贾玢就进了北平城,入驻原冀辽总督府。

河北巡府何健,也是贾玢的老部不了,曾作为他的副手,署理过一段时间的冀辽内务。

何健心情复杂的看着气定神闲的贾玢,心道:“前几日还是同殿为臣,今日我又要参拜他了!世事难料啊!”

贾玢颇有意味的打量着何健,看他什么时候肯放下包袱拜见自己!

何健犹豫了半晌后,大礼参拜道:“臣何健叩见大王,愿吾主千秋鼎盛!”

贾玢大笑着起身,将何健扶起道:“景和兄肯助我,实乃贾玢幸事!景和兄请受我一礼!”

何健忙道:“大王何等尊贵,岂能折杀小臣!臣愿为大王效犬马之劳,至死方休!”

贾玢拉着他到一旁坐下,道:“贾玢愧受百官拥立,时刻不敢稍懈!国之将立,以国号和都城为重,景和兄可要为我出谋划策呀!”

何健给贾玢详细的分析了一下,华夏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作过首都的城市不胜枚举。

从古至今,华夏建立过的都城共有二百一十七处,其中地位重要、建都时间较长的就有七个:安阳、洛阳、长安、金陵、开封、杭州和北平。

这七大古都中,作为首都时间最长的是长安,超过千年;时间最短的杭州也在两百年以上。

首都作为政治中心的同时,也应是一个经济中心、交通中心与军事中心。其中,经济条件与军事环境最为重要。前者保证首都政治功能的运行,后者保证人员的生存。

秦兴起于渭河中、下游,故原定都在关中,秦统一后,就以秦的原都咸阳为都城。西汉时,刘邦也选关中,以长安为都。

关中土地肥沃,以东有崤山和函谷关作屏障,以西又紧邻陇蜀两地,进可以攻,退可以守。一旦情况有变,顺渭河而下可以很快控制局面。

既能驾驭诸侯,又能补给京师。所以这里也被娄敬称做“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凭借有利的经济条件和控制天下、防卫自身的军事优势,长安因此备受青睐。

由于西汉末战乱破坏,长安一时难以恢复,洛阳就成了都城的新选择。那里虽然条件不如西安,但地处全国中枢,紧邻黄河下游农业最发达、面积最大的平原。在军事上,洛阳位于伊水、洛水河畔,南北东西也都有险可守,所以这里可以说是经济与军事相结合的理想之地。

到了宋朝的时候,我国的都城经历了东移和南下的过程。早在唐朝时,北方因受战乱与藩镇割据的影响,财力、物力多取自经济发展较快的江南,终于在五代时,都城东移至开封与洛阳。北宋时,江南的实力更强,开封的地位远远超过了洛阳。

这时,北方契丹崛起,其所建的辽以燕京为南京,对宋的威胁很大。后继的金,大兵南下,灭了北宋,迫使南宋以杭州为都。南宋借着江滩之阻,使杭州与金中都(今北平)相对峙。

从元代起,北方的军事形势成为重点,长城东线的形势尤为重要,而北平恰好位于焦点。

崛起的游牧民族要控制中原必须将首都放在民族的接触地带,汉族的政权要保护汉民也必须将首都建在农牧接触带的前沿。

政治的需求将我国首都的位置由中原拉向关中,而经济变化则将其拉向东南,最后是军事力量又将其拉向北方。

如果打开地图,西安、杭州、北平连线恰形成了以黄河为中心,北到海河平原,南到长江三角洲的大三角形,而洛阳、安阳、商丘连线则形成了其中的小三角形。其实,从小三角形到大三角形的首都迁移轨迹,正反映了华夏文明的兴起、王朝兴衰与民族融合的历史在地理背景下的演变过程!

贾玢听后,道:“孤就定都北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