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别梦红楼 > (一一三)是和不是战

别梦红楼 (一一三)是和不是战

作者:道有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1:41: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占据锦州城后,贾玢一面巩固防御,一面派第一、二、五军团即刻南下,与从热河北上的铁狼军冯紫英部,一同扫荡锦州南之敌!

贾玢要求: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肃清后患,让锦州守军能够专心应对金国女真大军的袭击!

贾玢还下发了军令:要铁狼军完成扫荡任务后,不再回热河,而是在锦州西部驻扎!另让山海关倪材部出兵两万进驻盘锦城!三部连成一线,协防应对金国大军!

又调北平的冯唐部新兵接掌热河防务!一为驻防二为练兵,新兵就得经历了战场厮杀,才能快速成熟!

在贾玢备战之时,咱们将时间往回调点,五月初的时候,努尔哈赤派出的使节范通到达长安城!这比贾玢预计的时间要早了许多!

鸿胪寺的官员接待了范通一行,待他们将目的一说,寺卿张钟不敢怠慢,立即上奏天子!

建熙帝正与锦霞享乐,自锦霞入宫后那真是集三千宠爱于一身,后来又被诊出身怀有孕,建熙帝大喜过望,对她更是宠溺无比!

三月份连恒之女被立为皇后,建熙帝在皇后宫里连宿十日,又转回锦霞怀抱,叹曰:“长的再像也不是她!徒增伤感罢了!”

锦霞大喜,自忖身子不便,不能侍候建熙帝。于是偷偷联系忠顺王,又从宫外召进两名女子,稍加训练,便迷得建熙帝色与魂销!

建熙帝登基之初,尚有雄心壮志,欲效仿祖父仁宗皇帝,做一番大事!可惜脂粉堆里磨壮志,直把英雄变狗熊!

被扰了兴致的建熙帝,脸色阴沉的看了看鸿胪寺卿递上的折子,然后闭目不言!

锦霞挺着肚子,从背后搂着他道:“我的爷,有什么烦心事呀?”

建熙帝可不管什么后宫女子不得干政那一套!抚着锦霞嫩滑的小臂,笑道:“辽东女真遣使求和了!”

锦霞大喜道:“臣妾恭喜万岁爷!您天威所至莫不臣服!这贾大学士还没如何,女真人便惧您龙威,不得不俯首称臣呀!”

建熙帝笑道:“说的好!你觉得朕应不应该答应他们的祈求?”

锦霞笑道:“臣妾哪懂这些呀!不过臣妾以为和气为贵,臣妾可不想万岁爷整天为那些打打杀杀的事犯愁!”

建熙帝宠溺的拍拍她,笑道:“还是你懂爷的心呀!那些老家伙整天里逼朕干这干那!朕若把事情都干了,还养着他们干嘛?”

锦霞佩服道:“万岁爷说的真好!您真是位大智者!都说上者劳智下者劳体,臣妾算是长见识了!”

建熙帝满面春风,笑道:“你等着瞧吧,爷的手段厉害着呢!”

在锦霞满眼小星星的注视下,建熙帝昂首挺胸、志得意满的走出寝宫,去往南书房!

永正帝爱在勤政殿处理国事,建熙帝却更喜南书房,原因嘛,离锦霞那里更近一些!

两大辅臣与六位阁臣早已等候多时,当建熙帝进来后,皆长舒一口气,跪地请安后,站立一旁!

建熙帝道:“女真的使臣,皇叔、杨首辅可曾见过了?”

忠顺王道:“回皇上,臣闻信后,去了一趟鸿胪寺,与他们谈了一下!”

杨勋道:“老臣一直在内阁班房理事,倒未曾去见他们!”

建熙帝笑道:“见与不见都无关紧要,现在都说一下看法吧!这仗要不要打下去?”

连恒道:“皇上,开弓没有回头箭,贾大人已经夺回热河城,并在金国造成了动乱,对我朝收复失地极其有利,臣以为当顺势灭金才是!”

王子腾道:“臣同意连大人所说,女真人反复无常,数次撕毁盟约,不将他打疼了,让他们知道天朝尊严不得侵犯!以免日后再受其骚扰!”

忠顺王咳了一下,言松立即发言道:“教训一下就行了,咱们可没那么大的家底了!贾大人三天两头的催这要那的,老臣都快愁疯了!再打下去,臣恐怕得向内务府张口了!”

建熙帝心一紧,内务府可是他的私房钱呀,他还想盖座别院呢,别人一点也不能动用!当即开口道:“朕也不宽裕呀!既然人家有意求和,咱们不妨答应了吧!”

杨勋道:“连大人,目前辽东战况如何?”

连恒道:“形势比较利于我方,贾大人近期会发动一次突袭,以期将战线移到锦州以北!掐断女真南下之路!”

杨勋道:“既然主动权在我方手里,老臣以为不妨拖一下,看看贾大人的战果再说!”

忠顺王岂能让贾玢再立大功,说道:“话虽如此,可是咱们还有一个王爷在人家手里!咱们不救了?就任由人家取笑咱们?”

众臣皆默然,开国后,高祖皇帝分封了四王八公,并言道:“君臣永不相负!”

赵氏也确实做到了,除了降等袭爵外,对功臣勋旧极为优待,直到几年前的孝陵事件,四王八公损亡大半,作为仅存的两位异姓王之一,南安郡王就成了勋贵集团的头面人物!

若不救他,未免寒了勋贵的心,虽不致于引发动乱,但建熙帝的威望必将一落千丈!

可若救南安郡王,那就得跟人家谈,不得不放弃一些利益!

连恒不禁心里大骂:南安老杂毛,你怎么不一死了之呢?你活着就是给人添堵的吗?

建熙帝道:“女真如何才能放回南安郡王?”

忠顺王道:“他们提出两点,一是我朝放弃热河退回关内,并要承认金国的地位,将其列为永不征讨之国!”

建熙帝道:“若他们不再生事,承认他们也未尝不可!”

杨勋等连忙道:“皇上三思呀,辽东不能丢呀!”

建熙帝问道:“辽东苦寒之地,又饱受战乱,近年丧生在辽东的将士,就多达几十万,放弃几座城池换数十年太平不好吗?”

连恒道:“话不能这样说,祖宗基业不能丢在我们手里,何况现在形势有利,全线收复辽东有望!皇上岂能因一人之安危,而背负千古骂名呢!”

忠顺王道:“全线收复?还要往里填多少兵马粮草?朝廷的税收源源不断的送往辽东,你认为还能支持多久?”

连恒被他一连串的反问给噎住了,他哪知道贾玢什么时侯才能收复还东,至于钱粮方面更是无能为力,战争拼的是多方面因素,而国力的强盛与否是其中的关健,顿了片刻说道:“那也不能半途而废,将刚收回的地盘拱手相让吧!”

建熙帝对连恒十分不满,他怎么一点也不替朕想想,当前什么最重要?是和平!朕可不想天天为打仗上愁!

连恒感觉到建熙帝的不满,立时吓得不再说话,心道:“女儿虽被立为皇后,却不知为何,就是得不到皇上宠爱!自己不能再触怒皇上了,否则…”越想越心惊,不住的用袖子擦汗!

建熙帝看到连恒害怕,心里畅快:只有听命于朕,才有好日子过!对众臣说道:“此事不必再议!由皇叔全权负责,皇叔多幸苦一些吧!”

忠顺王起身施礼道:“臣遵旨,只是女真提出的第二点,臣有些不好办!”

建熙帝问道:“他们提了什么要求?”

忠顺王道:“两国之争始于一女子,女真大汗努尔哈赤要求咱们下嫁公主以示诚意!”

建熙帝笑道:“朕以为何事呢,这好办,在宗亲里选一位,朕封为公主就行了!”

忠顺王为难道:“皇室成年的女孩都嫁人了,实在选不出了!”

杨勋见皇上心意已决,不再相劝,道:“皇上,即然事由南安郡王起,就以南安王府的郡主和亲为止吧!”

忠顺王亦觉是个好办法,道:“臣看可以,听闻南安郡王正好有一待嫁之女,就让她去吧!”

建熙帝同意了两人的意见,随即下旨南安王府备嫁辽东!

一石击起千层浪,南安太妃接到圣旨后一阵无奈,看着眼前泣不成声的儿媳、孙女,叹道:“这就是命啊!能救回你父王,也不枉他生养你一场!也算你尽孝了!”

郡主数度哭晕在王妃怀里,王妃哽咽道:“皇上家没有公主就在咱家选,咱家就不能再选别人吗?”

南安太妃眼一亮,道:“这也是个好办法,咱府里有长得好的丫鬟吗?”

王妃道:“丫鬟们不行,得找个气质样貌俱佳的,别让人看穿了!”

郡主见事有转机,道:“不若在咱们的世交里面,找一位不受重视的庶女,由祖母收为义女,替孙女远嫁!”

太妃笑道:“不错,能嫁给金国大汗,想必那些庶女们得抢破头!”

王妃道:“谁家女儿能达到要求呀?”

南安太妃想了一会儿,道:“前次荣国府老太君作寿,我曾见过她家的几个丫头,其中有一个唤作探春的,我瞧着甚是喜爱,她就是贾政的庶出女儿,模样、才情俱不逊于我这孙女!”

王妃大喜道:“劳烦母亲去一次荣国府吧,若她没许配人家,这事就成了!”

郡主道:“就算有了人家,以咱家的势力,也能让他乖乖的退亲!”

朝廷里的风云丝毫未传入贾家,大观园里仍是一派祥和欢乐的场面!

自从贾玢带着黛玉、宝钗去了辽东,后来又走了迎春、贾蔓姐弟俩及平儿晴雯。加上王熙凤、与鸳鸯先后产女,园子里便无人主事了!

且说王夫人见王熙凤撒手不管,便着探春与李纨暂管园中之事,特嘱咐她们道:“老婆子们不中用,得空儿吃酒斗牌,白日里睡觉,夜里斗牌,我都知道的。

凤丫头管着时,她们还有个惧怕,如今凤丫头躲了清闲,她们又该随便起来了。

你们两个是妥当人,兄弟姐妹们又小,我又没工夫,你们替我辛苦两天,照看照看。凡有想不到的事,你们先来告诉我,别等老太太问出来,我没话回,哪些人不好了,你们只管说。她们若是不听,你们来回我。别弄出大事来才好。”两人听说只得答应了。

探春同李纨相住甚远,二人近日同事,不比往常,来往回话多有不便,故二人议定:每日早晨皆到园门口南边的三间小花厅上去会齐办事!

这三间厅原系预备省亲之时众执事太监起坐之处,故省亲之后也用不着了,每日只有婆子们上夜。如今天气渐暖,不用十分修饰,只不过略略的铺陈了,便可由她二人起坐。

这厅上也有一匾,题着“辅仁谕德”四字,家下俗呼皆只叫“议事厅”儿。如今她二人每日卯正至此,午正方散。凡一应执事媳妇等来往回话者,络绎不绝。

众人先听见李纨独办,各各心中暗喜,以为李纨素日原是个厚道多恩无罚的,自然比王熙凤好搪塞。

既便添了一个探春,也都想着不过是个未出闺阁的青年小姐,且素日也最平和恬淡,因此都不在意,说话做事更懈怠了许多。

只三四日后,几件事过手,渐觉探春精细处不让王熙凤,只不过是言语安静,性情和顺而已。

可巧连日有王公侯伯世袭官员十几处,皆系荣宁非亲即友或世交之家,或有升迁,或有黜降,或有婚丧红白等事,王夫人贺吊迎送,应酬不暇,前边更无人。她二人便一日皆在厅上起坐。

每于夜间针线暇时,临寝之先,坐了小轿带领园中上夜人等各处巡察一次。她二人如此一理,下人们比王熙凤当差时倒更谨慎了些。

因而里外下人都暗中抱怨说:“刚刚的倒了一个’巡海夜叉’,又添了两个’镇山太岁’,越性连夜里偷着吃酒顽的工夫都没了。”

这日两人正在议事厅分派活计,只见宝玉跑进来,笑道:“有大好事!你们要不要听?”

李纨笑道:“我们整日焦头烂额的,哪有闲心听闲事呀!”

探春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如今我是没了那好奇之心!二哥哥去寻别人说吧。”

宝玉沮丧道:“先前以为三妹妹会高兴的,不曾想你连问都不问,真扫兴!”

李纨倒来了兴趣,笑道:“哦,与三妹妹有关?那我得打听打听了,宝兄弟快说给我们听听!”

宝玉听她央求,心里好受了些,笑道:“是南安老大妃要在咱家收一位义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