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别梦红楼 > (一零六)香菱学诗

别梦红楼 (一零六)香菱学诗

作者:道有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1:41: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上文讲到,建熙帝得知忠顺皇叔又献美女,那欢喜劲儿,真无法形容!

建熙帝自从与连妃苟且之后,食髓知味,仿佛上苍为他打开了一扇新奇的大门!从此之后一发不可收拾,那是旦旦而伐,其无耻程度,比贾玢更甚十倍、百倍!

当他见到锦霞时,顿时兽血沸腾,直接上手施为,不料受到锦霞的激烈反抗,被划伤了脸面!

建熙帝见跪在地上的锦霞,脸色苍白没有一点血色,笑着上前抚慰道:“是朕没有说话,不怪你,看把你吓的——”刚又要动手动脚,却被锦霞推开!

锦霞道:“臣女进宫只因上人召见,请皇上自重!”

建熙帝笑道:“你是谁之女?”

锦霞低头道:“臣女幼时遭灾,父母双亡,蒙忠顺王妃搭救,接到王府教养,十年来,王爷王妃待若亲女,蒙两位不弃,收为义女!今日得召遂入宫来!”

建熙帝见她一身素衣素服,常言道:要想俏一身孝!这副模样,更勾得他心里发痒,猴急道:“朕与皇叔说过,要纳你为妃的!今日便是皇叔守信,将你送进宫中享福的!”

锦霞脸色更加苍白,却在建熙帝拉住小手时,红晕弥漫双颊,眼波流转之间,媚意横生!

直将建熙帝迷得神魂颠倒,抱起她便冲向内室,在锦霞的哭喊声中成就了好事!

锦霞略施手段,在第二日,建熙帝见床单上桃花朵朵开后,便封锦霞为锦妃,更是沉迷于锦妃的媚骨风姿,不思世事,此乃后话不提!

却说贾玢与忠顺王聊了一程后,大步离开,骑上马后徐徐出宫。

贾玢边走边乐,心里笑道:“忠顺老儿,话就怕说三分,你自行脑补吧!老子该给你上的火药,都上好了!就等你爆发了!”

正在他暗爽之时,身侧马蹄声响起,一道浑厚的声音传来:“贾大人何事这般高兴?说出来让连某也沾沾喜气!”正是大将军连恒!

贾玢忙拱手道:“让连将军取笑了,贾某只是苦中作乐罢了!”

连恒道:“何事竟让堂堂的贾好汉子爷这般为难?”

贾玢苦笑道:“将军何必如此打趣贾某,别人都跌入谷底了,将军还要抛上几块石头不成?”

连恒笑道:“贾大人勿怪,连某生性粗直,有不当之处,还请担待一些!”

贾玢拱手道:“咱们都是武人出身,将军便唤我表字吧!”

连恒见贾玢有亲近之意,心里大喜,笑道:“我痴长几年,便托大叫你一声文若老弟,你也别叫我将军了,如若不嫌,就以兄称之!”

贾玢道:“良工兄客气了,小弟求之不得呀!”

连恒道:“可惜国服期间不准饮酒,否则你我兄弟,当痛饮三百杯!”

贾玢笑道:“明年改元,皇上要大赦天下,开取恩科,那时咱们有的是时间畅饮!”

连恒道:“文若说得及是,那咱们节后再喝!”又压低声音道:“贤弟还没说为何事为难呢?”

贾玢让亲兵们退后几步,连恒则让他的亲兵上前几步开路!

贾玢道:“不瞒良工兄,小弟方才向忠顺王示和了,可惜被拒呀!”

连恒心里暗喜,脸上却冷笑道:“你也是战场上杀出来的铮铮好汉,岂能向那纨绔之人卑躬屈膝?”

贾玢苦笑道:“兄长所言羞煞我也!奈何人在屋檐下岂能不低头呀!”

连恒怒道:“枉我平日对你推崇有加,赞你为本朝第一猛将!却不想你如此窝囊!真叫人失望呀!”

贾玢羞愧道:“小弟怎能比得兄长呢?兄长用兵如神,打的西部蛮夷不敢窥视!又圣眷优渥,手掌大军,实乃我朝第一人呀!”

连恒被他说的得意洋洋,笑道:“贤弟过奖了!”

贾玢道:“实乃小弟肺腑之言,反观小弟从北疆进京之后,虽得重用却屡受猜忌!堂堂的领兵大将,却沦为一介文职!才不尽用,蹉跎年华呀!”

连恒知道他的履历,也着实为他可惜,叹道:“可惜为兄不能做主,否则非要委你为边镇大将军,免得让你壮志难舒!”

贾玢道:“好!有兄长一句话,小弟心里畅快了许多,以后见长有用得上小弟之处,尽管开口!”

连恒喜道:“正要与贤弟分说,我想与忠顺王奕上一局,请贤弟观棋如何?”

贾玢心道:“正题来了,我就遂了你的愿!”笑道:“小弟亦是好棋之人,到时侯若忍不住开口搅局,兄长可别嫌我偏帮呀!”

连恒得到想要的答复,笑道:“哪能呢!我也不是那观棋不语的真君子!”

两人相视一笑,贾玢忽然想到一事,问道:“兄长可听说过,皇上立后之事?”

连恒的嘴咧的更大了,神秘兮兮的道:“皇上钟意你侄女了!与我商量着要在明春册封呢!”

贾玢连道恭喜,两人又说了一些没营养的话,到了岔路口便相辞而去!

因建熙帝免朝,贾玢虽为内阁辅臣,又与忠顺王不和,自然懒得坐班理事,只管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反倒闲了下来!

步兵统领衙门的日常运行,有军机处的几位委员主持,他只要每日转悠一下即可!

宫里的门禁防卫,他每两日巡视一回,更是轻松无比!他更多的时间都放在了陪伴家人上!

因保龄侯史鼐迁委了外省大员,不日要带了家眷去上任。贾母舍不得湘云,便留下她了,接到家中,原要王熙凤另设一处与她住。

史湘云执意不肯,只要与宝钗一处住,因此便让她住了蘅芜苑,宝钗在贾玢不来时,就到蘅芜苑与湘云作伴!

因为接近年节,民间各处或遮或掩的吃喝宴请起来,朝中官员见皇上自己都不忌讳,也就慢慢放任起来。

毕竟还有十几天便过年了,总不能让天下百姓吃素吧!人家可是忙碌了一年,就等这几天呢!

且说这日吃过晚饭,宝钗等都往贾母处去了,黛玉因为天冷有些不适,已经多日不曾出屋。

贾玢从外面进来,见黛玉正倚靠在床边看书,便脱掉大氅给紫鹃,搓着手在她身上捂了一会儿,便脱鞋上床,搂着黛玉取暖!

黛玉拍了他伸进自己里衣的大手一把,嗔道:“你还是去紫鹃身上捂吧!”说完便乐了!

紫鹃红着脸道:“奶奶怎么又捎上我了?”

黛玉道:“不知是谁昨晚梦见与老爷做那羞事,直喊老爷不要、不要呀!”

紫鹃羞涩万分,跺了一下脚跑了,黛玉道:“都是你惯的!”

贾玢将她脸掰过来,笑道:“我最惯的不是你吗?”说着便品尝起那樱桃小嘴来!

这时香菱闯了进来,见两人亲热,“呀”了一声转过身去!

此时黛玉早已目眩神迷,听她叫声,顿时神色清明了,推开贾玢羞涩的低下头,脸色早就绯红欲滴!

贾玢笑骂道:“死丫头,不跟着你们奶奶去老太太那,来这里干嘛?”

香菱回身笑道:“我来这边是想跟二奶奶学作诗的!只要奶奶肯教我一丁半点的,便是我的造化了!”

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

香菱笑道:“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你可不许腻烦的。”

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香菱笑道:“怪不得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

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

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

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

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瑒,谢,阮,庚,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香菱听了,笑道:“既这样,好姑娘,你就把这书给我拿出来,我带回去夜里念几首也是好的。”

黛玉听说,便命紫娟将王右丞的五言律拿来,递与香菱,又道:“你只看有红圈的都是我选的,有一首念一首。不明白的问你姑娘,或者遇见我,我讲与你就是了。”

香菱拿了诗,回至雨林轩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她数次睡觉,她也不睡。宝钗见她这般苦心,只得随她去了。

贾玢待香菱走了,笑道:“恭喜林老师喜得佳徒!从此以后当广开山门,称宗做祖,好不威风!”

黛玉被他打趣,立即不依的掐住贾玢脖子,威胁道:“还敢不敢取笑我了?”

贾玢佯装气闷,求道:“老师息怒,学生再也不敢了!”

黛玉仍不放手,笑道:“你怎么成了我学生了?”

贾玢爱抚着她的软腰**,轻笑着道:“你是我的四字之师!当然得叫一声老师了!”

黛玉本是骑在贾玢腿上掐他的,被他一撩拨顿时瘫软在怀,掐在脖子上的手,也改为环着了,娇喘道:“哪四个字?”

贾玢翻身压住她,在她耳边轻声道:“表哥不要!”

黛玉羞恼道:“你是个坏人,你这个登徒子!”

贾玢不管她的叫骂,挺身入巷,黛玉顿时哑火,轻声道:“表哥不要!”话刚出口便羞得拿帕子盖上脸!

贾玢看着黛玉朦胧的脸庞,笑道:“现在说,犹抱琵琶半遮面,合不合适?”

黛玉将帕子甩在他身上,羞道:“闭上你的臭嘴!”贾玢听话的将臭嘴附在香唇上,黛玉轻吐香舌,两人纠缠在一起!

两日后,黛玉方梳洗完了,只见香菱笑吟吟的送了书来,又要换杜律。黛玉笑道:“共记得多少首?”

香菱笑道:“凡红圈选的我尽读了。”

黛玉道:“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

香菱笑道:“领略了些滋味,不知可是不是,说与你听听。”

黛玉笑道:“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你且说来我听。”

香菱笑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

黛玉笑道:“这话有了些意思,但不知你从何处见得?”

香菱笑道:“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再还有‘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这‘白’‘青’两个字也似无理。想来,必得这两个字才形容得尽,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

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作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像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

正说着,宝玉和探春也来了,也都入坐听她讲诗。

宝玉笑道:“既是这样,也不用看诗。会心处不在多,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

黛玉笑道:“你说他这‘上孤烟’好,你还不知他这一句还是套了前人的来。我给你这一句瞧瞧,更比这个淡而现成。”说着便把陶渊明的“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翻了出来,递与香菱。

香菱瞧了,点头叹赏,笑道:“原来‘上’字是从‘依依’两个字上化出来的。”

宝玉大笑道:“你已得了,不用再讲,越发倒学杂了。你就作起来,必是好的。”

探春笑道:“明儿我补一个柬来,请你入社。”

香菱笑道:“姑娘何苦打趣我,我不过是心里羡慕,才学着顽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