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望族权后 > 第955章 王知礼的毒计

望族权后 第955章 王知礼的毒计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5 23:17: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虽说事态的确没像王知礼设计那般发展,但何胜施早前特别强调了他是如何挑唆董旗风埋怨王横始“处治不公”,偏帮部属而亏待旧部,王知礼当然不可能再责罚这个心腹,将人扶了起来,又是赏药又是赏钱,极尽安慰表彰,让他的长子亲自把何胜施送了出去,又才沉思。

今日要是董旗风在何胜施挑唆之下,一剑杀了那张大壮,晋王妃得知消息,怎么也不会放过行凶者,必定会向云州王施压,处死董旗风,这样才能给晋阳军属一个交待,如此一来,董旗风的父亲董大勇怎能甘心?一来会对晋王妃心怀怨恨,二来也更易被自己争取笼络。

董大勇是王进谷的左膀右臂,极得王进谷信重,要是被王知礼拉拢,当然更加有利于他夺得权位,不同于王知节是把弟、侄二人当作竞争对手,王知礼早已看穿,无论王知节怎么折腾,都不可能继承军权,他的竞争对手只有一个,那就是侄儿王横始。

故而王知礼自从有了这样的设计,起初想着利用毛维,在晋阳城中物色一个有志投军但不符条件的人选,撮合他与晋王妃攀上关系,受晋王妃特许,荐来云州,再被都督亲军杀死。

不是王知礼多此一举,他以为要是死者与晋王妃毫无瓜葛,晋王妃压根便不会多事,单单是刺史王绩出面,莫说对王进谷根本不成威胁,也达不到让董大勇怨恨晋王妃的效果——

倘若那日十一娘当真中计,允从曲丰儿所请,将人荐往云州部,却没死在战场,反而是被上级军官欺杀,曲丰儿的寡母哪会善罢甘休?势必是要恳求晋王妃主持公道的,人是晋王妃荐往云州,晋王妃总不能推脱王绩身上,那么才会向王进谷施压,平息曲母的愤恨。

但王知礼没想到的是,晋王妃根本不曾中计,若再物色另一人,晋王妃照样不会允从不提,甚至还有可能动疑,故而王知礼这才把目光转到现成这些募兵,考虑着能否挑选那么一个,最好家人在晋阳城具有一定地位,如此一来,才可能逼得晋王妃不得不过问凶案,平息军属愤怒之情。

但王知礼并不了解募兵家境,故而才想到心腹何胜施,希望时常与兵勇来往的他,能推荐一个合适人选,凑巧的是,何胜施这个睚眦必报的小人,因早前与张大壮发生过口角,一心想着报复,便对张大壮的情况格外关注,听王知礼一提这话,哪里还用考虑,立马便“举荐”了大壮。

“张大壮四处同人吹嘘,说不仅他家婆娘是霓珍衣坊雇工,而且在他决定从军之前,还曾得过晋王妃一枚玉佩资助,要不是给婆娘留下那枚玉佩,以便危难时抵当解燃眉之急,他当时也不放心留婆娘一人在晋阳城中,还说他家婆娘与晋王妃身边婢侍眼下也相熟得很。”

王知礼一听这话,竟然觉得张大壮比那曲丰儿更加合适,毫不犹豫便选择了他当冤大头。

竟不想废了许多心机安排部署的计划,竟然又被王横始打乱了!

不过嘛,王知礼刚才被何胜施一提醒,忽而又想到一条阴谋。

他与晋王妃无怨无仇,暂时也不想掺和毛维与晋王系之间争斗,之所以针对晋王妃,那是因为晋王妃已然成为王横始的后盾,不过嘛……王横始既然主动涉及这桩事态,而董旗风又已对他心怀埋怨,只要何胜施继续煽风点火,便有办法激化都督亲军与普通募兵之间的矛盾,尤其是那个张大壮,董旗风日后必然还会找他麻烦!

王衡始倘若偏袒张大壮为代表的募兵集团,倒也没有必要一定牵扯上晋王妃了,随着矛盾激化,以董旗风为首的亲军系哪里还会拥戴王衡始?董旗风不死也没关系,大可收买笼络,利用他说服董大勇!

王知礼越想越觉这个计划可行,当即便要请他的几个心腹来协商,因为要挑起两大兵系之间的矛盾,可不能仅仅靠何胜施这么一个队正了,而是需要更加全面的部署。

接下来整整三日,王知礼都在忙碌此事,好不容易完善了种种细节,却没有来得及贯彻实施,便听说晋王夫妇竟然再度来巡看云州,王横始得信,已经一马当先亲自出城迎接了!

原来那日当确定设计者是王知礼后,贺烨虽说没有推敲出王知礼计划的诸多细节,但也意识到他应当是想用曲丰儿的性命,逼迫十一娘得罪某个重要人物,然而一计不成,王知礼不可能偃旗息鼓,又兼毛维按兵不动,贺烨当然会想到王知礼已然物色到其他人选,就算可以不理会云州王内部的尔虞我诈,晋王夫妇却不能容忍王知礼为一己之私伤害大周军兵。

勇士们的生命,不是那些为非作歹贪图权势者能够以命抵偿,在贺烨与十一娘看来,就算只死一个募兵,把王知礼杀上个千百回都不能弥补。

所以他们几乎是立即动身赶往云州,希望来得及阻挠无辜冤死于权欲。

十一娘既然是密令铲除云州王的负责人,当然可以光明正大前来巡看,而不用担心太后知情后又会心生疑虑,她只要事后汇报,就说通过曲丰儿事件察到了一些蛛丝马迹,便能对这回出巡作出交待,至于贺烨……

晋王殿下在晋阳城中觉得憋闷了,听说王妃要来云州,跟着走一趟顺便游山玩水也是他的真性情。

与上次前来云州大不相同则是,原本残破的南城墙已经完全修复好了,三扇门洞,正中供行人通过,左门车入,右门车出,虽出入者都要经过城门守验看过所,有的还要经过几句盘询,但看上去井然有序,并没有造成任何拥堵。

十一娘留心看了看几个肩挑篾筐,显然是要将自家收成蔬果送去城中贩卖的农户,身上的衣裳虽不是绫罗绸缎,却也看得出来是新近裁制,并不显得破旧。一般干体力活,大都会担心衣裳破损,故而在从前,晋朔的平民百姓是舍不得穿着新衣的,如今却也没有这么多顾忌了,可见云州城虽然并没有完全恢复数十年前的繁荣昌盛,迁移来此的百姓日子却也比从前要宽裕许多。

果然是王公之子,忠耿直率王七郎生父,王绩这个云州刺史的确尽职尽责,没有因为心急工建,还有别的事情,便疏忽民生疾苦。

而此时南来北往的行人,虽说忽然目睹一帮身着革甲的兵士,拥护着两个锦衣男女,显而易见是贵胄,忍不住好奇地观望两眼,脸上却没有露出任何小心翼翼的神态,这又说明云州城中至少不是时常发生仗势欺人事件,百姓们这才没有那么多忌惮——要知就连在长安,当见带着亲卫出行的贵胄,不少百姓都是避之唯恐不及,哪里还有人胆敢望探。

既然云州已然在望,十一娘也不急着策马进城,她颇有兴致地观察着行人的衣着神态,忽而与一双眼睛正对,那是个三十左右的男子,身边跟着一男一女两个孩童,原本边走连吃手里的胡饼,男子忽然呆怔当场,咬了一半夹着肉馅的胡饼掉在地上,他也紧跟着匍匐跪拜,还不忘拉了孩童一起。

因那男子口称“晋王妃”,于是十一娘立即便变得万众瞩目了。

她只好下马,示意江怀将那男子扶了起身,温言细语问道:“你见过我?”

“小民为逃官窑令,往晋阳城投庇,在官衙接受盘询道明来处时,有幸巧遇王妃正好往府衙视事,王妃明知小民为逃民仍然庇容,便为小民一家救命恩人!小民自来云州,分得二百亩耕地,去岁已然有了收成,日子比从前在祖籍宽裕许多,也再不用担心被捉去服役。”

既然工窑令已然废除,并直接引发了衡州叛乱,百姓们对于逃役之事也不再避而不谈,这男子当众承认他是逃民,也是一副理直气壮的模样。

而正在这时,十一娘忽然又听一句:“王妃远道而来,横始有失远迎,真是太过怠慢了,王妃也真是,既然打算来云州,也该早早告诉横始一声,需得离城百里恭迎贵客,方能代表横始一片诚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