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望族权后 > 第785章 鼓励与控制

望族权后 第785章 鼓励与控制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5 23:17: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五月中旬,王绩已然抵达晋阳,他这一路风尘仆仆,直到晋阳城,倒也必须稍微逗留了。

要说来,十一娘与王绩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隔着辈份,自然也说不上熟识,但王刺史一见王妃,立即觉得这个女孩,与半年之前似乎已经判若两人。

也难怪,短短几月间,便能整治得晋朔是番崭新气候了。

王绩固然心情复杂,跟在他身边的侄儿王远致,心情就更加微妙了。

王远致在族中行十四,今年十七,刚刚却通过了进士及第,这也是大周史上少见的俊秀了,可王十四郎心中清楚,他之所以被家族予以重点培养,实际当初,还是因为婚配柳十一娘之故。

大约是六、七岁时吧,启蒙不久的他,便被族长亲自教习,并着重培养书法画艺,后来他意外听得母亲与婶母们议论,都说是宗族有意,要与京兆柳亲上加亲,若不出意外,他将来的妻室,便是莹阳真人学生柳十一娘。

可事情偏偏就出了意外,柳十一娘后来成为晋王妃。

王远致直到如今,才真真切切地见到了柳十一娘的容颜,甚觉惘然。

仿佛他的“未婚妻”,从来就高不可攀,他曾经不甘,曾经怀疑,而今日一见……

的确高不可攀。

这个女子,谈笑时有若春暖花开,妙语不断,一双眼睛清澈也如早春幽潭,仿佛盎然生机,昭昭将显,可一当你的眼睛里带上探试,她的眼睛里似乎也布满迷瘅,一切霁月风光下,似乎有阴云隐而密动。

看不清,也探不明,凌人气势不在言行,却又显而易见。

王远致甚至有种悚然惊心的畏惧感。

他不知道,晋王妃这时也格外诧异,王七郎这位从弟,似乎感观异于寻常,她明明是待之以礼,为何此人如此畏惧?

这疑虑刚刚掠过,十一娘又很快放下了,因为她听见王绩的答话。

“不瞒王妃,下官这时的确捉襟见肘,王妃如能引见才干,下官感激不尽。”

一州刺史,按理并无节度使之权,也就是说,不能任意择任属官,不过大周官绩早已腐坏,比如毛维,当初属官大多为他择选授任,而云州局势更不比太原,吏部倒是为王绩挑选了属官,可那些人,竟然都称病拒授。

重建云州虽然对局势大有利处,但云州官员却并非美职。

仕途正好者当然不会放弃利益,不够资格者,却也难以被朝廷擢升。

所以太后早予了王绩人事任用大权,王绩虽也带了一些心腹,包括侄儿王远致,但人手仍嫌不足。

对晋王妃的举荐,王绩原本就是心怀感激,当与孟飞笛、罗厚正式一见,更加喜出望外,连忙为二位请授职事,并没耽搁,三日之后便启程前往云州。

途中之时,王绩问侄儿:“十四郎,你怎么看晋王妃。”

“深不可测。”王远致只说了这四字。

王绩心中凛然。

他的母亲,对柳十一娘极为看重,那时十一娘尚且五岁,母亲竟然下令长嫂在嫡系嫡子中择选俊秀之辈,将来意欲婚配柳十一娘,远致便是如此脱颖而出,至此受到家族着重栽培,而远致不负重望,仅仅十七岁,便考取进士,正遇这回他调职云州,亲长虽知与柳十一娘婚事再不可期,却仍然决定让十四郎跟他来云州历练。

王绩虽为王远致世父,但寻常待这位侄儿,可一点不敢小觑。

“深不可测?”王绩似乎带着几分调谑:“十四郎似乎有些忌惮王妃?”

“不是忌惮。”王远致笑应世父:“是敬畏,宗祖说得不错,或许从前种种都是京兆王一厢情愿,柳十一娘,才智非同一般,并非俗人可配。”

王绩这时却想,晋王殿下又怎算一个良配?到底还是,明珠蒙尘。

送走了王刺史,十一娘也立即真正开始支援重建云州一事,这日刚刚过了午时,她便去了溯洄馆——尹绅来了晋阳,新任司法官又非毛维党,陆离自然是不用如前段时间一般日日往刑堂坐阵,朝早应卯,安排完毕一日事务,一般午后便会返回王府,与王妃推敲着新政最后的细节。

今日十一娘甚至邀请了裴三哥前来会商,所以特意通知了陆离早些归来,可她一到溯洄馆,只见尹绅、裴三哥正在角亭里对弈,唯独不见陆离。

“司马先生正为薛兄诊脉。”尹绅压低声音说道。

“六哥难道又觉不适?”十一娘未免担心。

“应该不是,我好端端在与薛兄说话,司马先生就直闯进来,说什么好容易逮着人,把我赶了出来,薛兄亦觉无奈。”

十一娘甚觉惭愧:“这几日我与六哥商谈得甚晚,又不是在溯洄馆,倒是耽搁了司马先生为六哥调养身体。”

“我观薛少尹脸色,确比长安时不如,也难怪司马先生忧心,或许晋阳气候,的确让薛少尹有些不适应。”裴子建也说道。

他话音才落,便见司马仲掀了帘子出来,十一娘连忙迎上前去:“先生,未知六哥脉象如何?”

却挨了老大一个白眼,以及一声冷哼。

十一娘怔怔看着这个脾气古怪的医者扬长而去,只冲阿福微微颔首,便进了屋子,却瞧见陆离已经将袖子放了下来,笑着说道:“王妃莫怪,司马先生每当心情不佳,脾性便是如此,总算我这身体状况还没有更加恶化,否则他恐怕便会恶言相向了。”

“薛兄身子比起数年之前,的确更加轻减了,倒是不能大意。”尹绅道。

“莫不如,还是让董医正也替六哥诊诊脉象,或许有更好法子调养?”十一娘也道。

陆离连连摆手:“若是这样,司马先生只怕便会请辞,我这身子,看上去消瘦,实际并无大碍,这都是先生多年功劳,倘若触犯他之忌讳,逼他这样离开,我却是忘恩负义了。”

十一娘还想再劝,陆离却岔开话题,直接问尹绅:“刚才咱们那事还没谈完,二郎既在扬州与不少官员交好,不知是否能够去信说服,若其治下有流民佃户或者自愿迁移云州者,官府给予大力支持。”

虽说朝廷已经颁发政令,各州府若有无田无籍之户,或拥田不足累年拖欠赋税之民意欲迁移云州,官府应当鼓励配合,批发过所,可十一娘与陆离都认为,不可能所有地方官员都会主动配合,故而眼下还是希望通过“人情”,说服熟识者配合。

“这事好说,不过前期迁往云州人员也得有所控制,若涌入太多,一来住所,二来食用,再者农具等等,无法满足可能便会酿成动乱。”尹绅说道。

“依尹郎所见,扬州大约有多少无田无籍者?”十一娘问。

“仅江都县,从前便有八千余户佃农,多为各地流民,至少四万口人,若计扬州所辖,应过两万户,十万人口,事实上扬州本贯,仍有至少两万户拥田不足,不过扬州多富贾,州县长官又多为世望子弟,相比之下,治政还算清明,大户也甚顾忌官员背后倚靠,不大敢欺逼,所以逼迫平民以刑抵赋,甚至纵容权贵兼并土地之事相对较少,拥田不足者,固然渡日艰难,但未被逼入绝境,应当不怎么乐意抛弃故土背井离乡。”尹绅说道。

十一娘颔首:“如此,便请尹郎盘算盘算,将人数暂时限制在五千户。”

云州城内耕地面积,撇开十一娘让太原豪贵先期认垦的十五万亩,按人均100亩计算,约能容纳二十万劳力,但前期根本不可能一口气允许这么多人进入云州,又江渐距离毕竟更远,估计晋朔、河南甚至京畿民众会先期赶到一批,应当不下八千户,杨州为第二批,计划第三批亦不下五千户,那么今年年底,共一万八千户迁入云州,一户人均五口,便是九万人,但这九万人中,不可能个个都是丁男,若算迁入云州后必须充军抑或服役之男,每户平均两名丁男比较符合现状,然而今年不可能有任何收成,仅是七万余人口粮,便将消耗40万石,这已经达到了晋朔在军需以外的最大承受范围。

而这万八千户,每户垦荒二百亩,今、明两年风调雨顺,明年收成可达430余万石,赋收基本可以提供第四、五批迁入百姓口粮,但要说足以提供军需,云州城真正发展起来,至少三年之后。

在这期间,还得重视医疗,商市紧跟发展,必须满足城中居民日常需耗。

故而重建云州看来是轻飘飘的四字,不过所担风险,责任之重,又岂如说来这般轻松容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