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望族权后 > 第752章 恍悟

望族权后 第752章 恍悟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5 23:17: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67♂书÷吧 .】,精彩无弹窗免费阅读!

党温大案发生于肃宗朝后期,别说渥丹,便是她的父亲那时都还未曾入仕。

渥丹祖父当年尚任地方刺史,并未高居相位,那时深得肃宗重用的宰相,一个是党温,一个是李怀,而文进公甄遥知,为党温门生,正是在他的提携下,一步步奠定权望,眼看五十出头,便有拜相之望,可正在这时,文进公忽然称病致仕。

他致仕不久,党温与李怀便起了争斗,闹得很是严重,简直不死不休,到后来,党温甚至买通宦官,意欲谋杀李怀之女李淑妃,事漏,肃宗勃然大怒,将党温处死不提,连带着其下属、门生,有十余获斩,被牵连罢官充军者,有数十人之多。

文进公因为致仕,躲过一劫,未被牵连,不过太原甄亦有几个官员因而罢职,只当时官位都不显重,并没有被流放充军。

因得凌虚天师提醒及时,太原甄方能全身而退,自那之后,此族便更加尊敬天师。

“族曾祖自那事件之后,无意再涉仕途,以教导族中子弟经史学业为重,年满七十,就连这些事务也撒手不管,而用心于参悟道法,故经天师允可,亦幽居邙山,不问世事,不过求得天师再次恩庇甄家,择一子弟授习道家心法,守律不才,有幸被曾祖择中。”

十一娘颔首:“原来文进公这些年来,竟然一直隐于邙山,不瞒甄郎,我曾拜读过文进公著述,心甚敬仰,曾与贺十四兄言及,竟皆以为文进公已然故世。”

甄七郎自然不会怪罪:“莫说王妃,守律一辈子弟,除我以外,也都以为族曾祖已然仙逝,哪里想到曾祖虽然年过九十,却鬓无白霜,容光焕发,观之不过壮年。”

“许多年未见凌虚、琅济二位师公,未知两位可还一如当年精神抖擞。”十一娘因料甄七郎并不知她是没有见过琅济师公的,也不怕询问。

“王妃竟然不知?”甄七郎很是诧异。

“不知何事?”十一娘莫名其妙。

“琅济真人已经羽化。”

“何时之事?”十一娘大惊失色。

“应有十载了。”修道者一般看淡生死,甄守律虽然不算严格修行之人,可自幼经过耳濡目染,却也不为琅济仙逝而悲痛。

但十一娘却就不同了。

别看她那一世,常与琅济师公斗气争辩,心中对这位长辈却是十分敬爱,虽然知道两位师公已经活了百余岁,迟早有一日会撒手人寰,可冷不丁听到师公早已仙逝的消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心平气和。

而更让她疑惑的是,贺湛明明与凌虚师公保持着联络,应当不会不知琅济师公仙逝一事,可十年过去,竟然从未提起!

甄守律眼见王妃忽而沉默,意识到这位是在伤心,笑着安慰:“琅济真人为得道飞升,王妃不需悲痛,对了,自从得知王妃随晋王赴藩,并主张推行新政,虽知族人心中还有疑虑,守律却早便决定支持王妃,议事时,守律当众说明主张,并得宗长支持,大约是这事走漏了风声,毛维才决定将我除之后快,不过我甚是不解,毛维既为太后信臣,为何如此抵触新政?”

十一娘这才明白,原来毛维并非丧心病狂,而是甄七郎对他而言,的确有不得不除的理由。

“一来,毛维意图凭借治理太原之功,起复政事堂,然而他却没有这大能力,是以打算借助蜀王之势,不曾想太后却是让殿下赴藩,寄望予薛六郎,这显然不利于毛维谋划;二来,毛维虽为太后信臣,可自从圣上继位,他便向蜀王设诚,之所以对抗新政,无非是为了让晋王府与薛六郎遭遇挫败,促成蜀王赴晋。”

自打确信太原甄与凌虚师公之间渊源,十一娘便将甄七郎看作了自己人,有些事情,也不怕向他坦诚。

“原来如此。”甄守律恍然大悟。

“七郎可知金匮遗书?”十一娘忽然问道。

却见对方神色突变,竟然大是沮丧:“当然知道,可无论是曾祖,抑或不才,都不能参透书中记载,便是因为如此,天师叹息我二人与他老人家并无师徒缘份,不肯正式收入师门。”

十一娘也大觉惋惜:“师公将此书交予真人,我与十四郎拜读过,长安五子皆拜读过,可谁都无法参透,否则若是学会养生之法,至少还能够惠及家人。”

甄七郎毫不客气:“王妃看来对道家之术一窍不通呀,修道者虽深谙养生之术,寿元远胜于常人,却断然不是仅靠丹药抑或食膳便能达到成效,而当修行心法,这便不是人人都有天赋了,就连推算之术,虽然天师有心传授,奈何不才天资有限,也无法领会精妙。”

说完他自己也觉得格外懊恼:“守律天赋甚至不如曾祖,曾祖当年在我这年龄,别说十余死士,便是再翻数倍也不至于跳崖逃生,然而天师早便看出我虽然聪颖,却没有多少练武之根骨,经过这多年心法修炼,固然骑射要比普通人强,到底还是多有不足,要不是阿乌在下威胁,甚至连身轻之术也没那容易习成,这回难逃血光之灾。”

甄守律跳崖之处,在十丈突飞的峭壁下,其实凹藏了一处洞穴,正是凌虚闭关所在,守律自幼便在绝壁上头攀上爬下,早已是熟门熟路,那日被死士围攻,自知不敌,佯装跳崖,其实却是飞快地躲进了洞穴之中,而那洞穴,又是曲折通向崖底,暗门出去,就是巨蛇栖身的幽潭一侧。

而那两条巨蛇,虽然是被琅济子当年命名为阿乌阿黑,但并非他与凌虚所养,据说也不是二人师父所养,在潭底活了也不知多久,可凌虚却能与巨蛇沟通,当年正是让巨蛇“训练”甄守律,才让他的身轻之术突飞猛进——阿乌虽然听从凌虚约束,不会一口将甄七郎吞入腹中,可一条巨蟒在下张着血盆大口,是个人都会心生恐惧。

甄守律便因为功力不济,掉下过一次,被阿乌一口接住,免于被摔死,却也被吓得昏厥过去。

而他“跳崖”那日,凌虚与文进公其实皆在洞中,听得外头惨叫连连,猜到是杀手们不幸葬身蛇腹了,后来凌虚一“问”阿乌,才知死了十个跑了三个。

“当时我便觉得讷闷,让天师问阿乌,为何放跑了三人,阿乌那么多蛇子蛇孙,十三人还不够饱餐一顿,天师还真问了,结果王妃猜猜阿乌怎么说?”甄七郎大笑道:“阿乌还真是成精了,说道故意放这几人逃脱,留给我将来泄愤。”

十一娘:……

当真有些忍无可忍:“七郎,师公真能与阿乌交谈?怎么交谈,师公难不成会蛇语?”

“当然是利用道术交流,阿乌可是听得明白人言,只不过普通人却不知它心中所想,阿乌栖于潭底,却能听见我与天师交谈,否则也不会知道那些死士与我有仇。”

这事情太过玄奇,十一娘实在无法想象——虽说她还是渥丹时,也得琅济师公传授过驯兽之术,可这并非多么奥妙神秘,事实上各大贵族喜爱驯养猎宠,家中便有深谙此术的驯师,比如晋王烨,也是个中好手,可这门技法,只能让兽类服从于人,却无法做到交流,论是如何出色的驯师,都不可能得知兽类心中所想。

不是她不信师公真会仙法,实在因为从来没有亲眼目睹过,故而心存怀疑。

但她又听甄守律说道:

“在那潭底,可另通一处洞穴,据天师言,洞穴之中秘藏神器,若能参透金匮遗书最后章节,可利用神器使亡灵得获新生,可惜,便连天师也无法参透……天师讲道,阿乌与阿黑正是守护神器之神兽。”

十一娘:!!!

能使亡灵得获新生!!!

见王妃震惊的模样,甄守律正色说道:“王妃大约觉得匪夷所思,可守律却坚信天师所言无一字虚假,这世上既有神仙洞府,那么存在神兽便也理所当然,阿乌若非神兽,怎能解释其竟能长达五丈?守律曾亲眼目睹过阿乌攀岩直上,若要离开崖谷轻而易举,然而阿乌数百年来却一直栖身潭底,除那十个死士,阿乌从未害过人命。”

十一娘苦笑,她这时是的确相信了。

亡灵得获新生,岂非她之经历?原本以为是上苍庇护,然而看来……

是两位师公之功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