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望族权后 > 第683章 “不思进取”柳族长

望族权后 第683章 “不思进取”柳族长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5 23:17: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小案前青年郎君礼辞时如释重负,矮榻上长须老者微颔首心怀安慰。

已经是暮色四合时分,书房内灯烛燃燃,柳仁回味了一番小儿子青流刚才劝说那席话,虽然有些多此一举,不过说明这个一贯追崇文士风流的儿子总算开始留心政仕,也许将来也能为家族兴盛尽一分力,替自己分担部分肩头重任,这的确是一件好事。

太原柳眼下这位族长,有四个儿子,两嫡两庶,嫡长子柳青厥以及两位庶子文才虽然说不上出类拔萃,却皆踏实沉稳,相继入仕,尽管也说不上前程远大,到底还是在稳步提升中,若无意外,长子四十岁上下,大约就能担任一州佐官,两个庶子一、两任县令也并无问题,即便难以位及人臣,却也足以获得一定名望人脉了。

唯一这个小儿子,要论文采,倒比三个兄长都要好些,可却从来不求仕进,少年时打着游学的幌子,与一帮士子游山玩水,还结交了江湖豪侠,回到晋阳后,便立志要著书立说,视经济仕途为蝇营狗苟,一派目中无人。

但在柳仁看来,青流那点见识与墨水,莫说著书立说,就算在太平盛世,怕是也甚难取中进士,他虽不喜青流狂傲自大,然而却也不想约管过度,小儿子嘛,只要不为非作歹,做个富贵闲人未尝不可。

要说柳仁,其实也并非心怀远大者,他一贯知道自己才干平平,对仕途并没有抱多大寄望,然而没想到,他的仕途却一帆风顺,当年未及五十,竟然高居太原尹一职,只是后来眼见裴郑二族败灭,心生恐畏,再见官场越发腐坏,他也不愿行为那些压榨攀勾之事,正当荣华时,便称病致仕,一门心思都用于引领家族稳步发展,但求他这一任族长时,太原柳一族得保安定。

也不能说柳仁畏缩不前,只因他看穿大周繁盛渐褪,感觉到了乱世将至的危险。

对于长子青厥,柳仁也从无望子成龙之心,他甚至根本不能断定十年之后世道将会如何,说句大逆不道的话,还不知江山有没改姓,长子论才干,只怕还不如他,是以在官场上磨练磨练在所难免,柳仁压根便没寄望青厥将来官拜中枢。

他只希望赫赫太原柳,不要在他们父子二人手中破败,将来便是九泉之下面见先祖,也不会无颜相对了。

实际上大族族长,也并非皆是高官重臣,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往往用心于仕途,便会疏忽了族务,这也是不少名臣将相,大多子嗣平凡,因为他们根本抽不出时间教育后人。

之于族长而言,若无大才槃槃,其实不乏求稳者,入仕只为奠定声望人脉,磨练见识气度,更重要的是主持好族中事务,让宗祠祭祀不断,培养族中子弟为栋梁之才,不使家族后继无人沦于没落。

柳仁显然便是这么一位族长,并且以他看来,青厥大约也只能求稳,反而侄子青城,相对更有条件往中枢重臣之途拼搏拼搏,如若十年之后江山没有大乱,仍为治世,朝中有青城一席之位,太原柳便不会没落。

可眼下潘辽联军重兵逼关,晋朔危如累卵,朝廷又要在这关头推行新政,依靠的还是薛绚之这么一个方至而立的年青官员,以及一无是处的晋王殿下,毛维又显然并不支持,太原府的局势可谓紧张万分,太原柳将何去何从,柳仁实在也有些举棋不定。

所以他虽然对小儿子的进步老怀安慰,这时却依然没有办法静下心来练一练书法,干脆便离了书房,一路往后院走去。

天色才刚黑尽,甄夫人这时当然没有歇息,才刚与两个儿媳以及孙子孙女共叙一番天伦,因着明日晋王夫妇便要来访,甄夫人没有多留儿媳,让她们自去安排明日琐务。

四个儿子都已成亲,却有三人在外为官,甄夫人这个婆母并不是苛刻人,没有强留两个庶媳在家尽孝,由得她们随夫君赴任,至于长媳江氏,原也是因着要熟谙内务,才被甄夫人留在身边。

此刻甄夫人正与心腹仆妪有句没句闲聊,听闻柳仁过来了,倒颇觉诧异。

两人老夫老妻,早过了如胶似漆时候,甄夫人这些年又是七灾八病不断,自是没有办法服侍柳仁,故而柳仁一般都是住在前院书房,极少涉足后宅。

“莫忙着张罗,我吃好喝好才过来,什么都不需要,是想与夫人安安静静说会子话。”柳仁一进来,便先制止了仆婢们斟茶递水的殷勤,一句话更是将闲杂人等尽数打发,只由得老妻替他宽了外裳,夫妻两便坐下来说话。

“十郎起先来见我,一番劝言,倒是让我格外惊诧,这孩子,到底是长大了,忽然关心起政局时势来,如此也好,将来也能助益大郎。”

“这可难得,青流一贯敬畏夫主,竟主动求见,并还有劝言?”甄夫人佯作诧异。

因为青流狂傲自大,柳仁平时见他可没有多少好颜色,青流也一贯不爱往柳仁跟前凑,免得自讨没趣,这回居然如此主动,甄夫人其实已经料断必然又是陈氏在后唆使。

果然便听柳仁说了那番维持中立的劝言。

甄夫人尚且心平气和:“知子莫若母,这话可不像是青流口吻,应为三娣妇过于担忧,这才提醒青流,让他劝阻夫主与晋王府保持距离。”

“三娣妇可一贯不会干涉外务,夫人是多心了罢?”柳仁微微蹙眉。

“上回妾身往晋王府归来,三娣妇便急急忙忙赶来劝诫,若不是因为这事,妾身哪里会无端猜疑。”甄夫人可不像陈氏,谨守不谈政务的教条,她也是望族出身,闺阁时也学过一段经史策论,从前没有干预外务,一来是因为身体原因,二来也是因为柳仁沉稳踏实,并不用她多嘴提醒,但基本见识还是有的,更加不屑学陈氏安于后宅那套虚伪贤德。

故而直接说道:“三娣妇娘家兄长企图京职本就不是隐秘,再兼陈家那几个子弟,最近可与毛府尹过从甚密,陈家已经旗帜鲜明,毛府尹既然已经相继游说甄、孟两家,又怎会放过咱们?”

柳仁眉心更加紧蹙,他固然没有决定支持新政,但更加不愿太原柳打上毛维党的印鉴,推行新政到底是太后主张,毛维虽也算是太后亲信,谁知道会不会因为这事获罪一败涂地?

甄夫人倒也没有再针对陈氏:“虽说推行新政,必然会损伤世族利益,可相比身外之财,到底是根基与仕望更加重要,只是新政是否能顺利推行,细则如何眼下均未可知,咱们倒也不必急于一时,维持中立确也妥当,殿下与王妃明日来访,名义上是拜望亲长,大约也不会提及政务。”

柳仁颔首,太原柳不比得晋阳陈,必须攀附显贵才能得势,在局势没有明朗之前,选定阵营殊为不智,既然具有观望的条件,暧昧一些理所当然:“我今日来,也是为了提醒夫人,王妃声称是来探病,便不需过于张扬,只由自家女眷款待即可。”

晋王身份高贵,柳仁不能过于怠慢,然而王妃毕竟是柳氏女儿,又是打着探病的幌子,甄夫人及两个儿媳招待好也就是了,没有必要再请各房主妇陪宴。

“王妃早让十郎媳妇转告,不用张扬麻烦。”甄夫人不动声色便称赞了一番十一娘的知情识趣、目的单纯,转而又道:“不过因着十九娣妇先前拜托,欲为十三娘在京中寻一门亲事,王妃也答应下来,妾身明日只请了十九娣妇母女两,毕竟王妃也得了解十三娘性情,才方便书告京中亲长。”

十九房现下只有寡母孤女,当然不可能关系到政务仕程,柳仁便不在意,只是问道:“十九家过继那事究竟如何了?我怎么听说,十八弟还有异议?”

甄夫人坚决装糊涂:“十八弟有异议?妾身倒没听说,他若是有异议,为何没有寻来理论?”

“这件事拖了也有一段时间,早些落定,十三娘议亲才更加顺利,你这段时间既然有那精神,不妨多多上心。”

甄夫人笑着应诺:无论陈氏怎么折腾,只要夫主不反对自己过问族务,这件事必然不会让陈氏如愿!

待明日,可有好戏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