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望族权后 > 第536章 谏言疏日

望族权后 第536章 谏言疏日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5 23:17: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太后归去篷莱殿,先诏徐修能与贺湛入见,十一娘知道必然是在商讨新罗、东瀛两国之事,说不定自己迟些也会被太后征询,她并无多少忧虑,只是难免暗暗盘算应对说法,因此在殿外候令时,就显得格外安静。

另一位候见者谢莹,满怀着憋屈郁堵,种种心情,又岂止懊恼二字能够形容?

她不辞辛劳居中穿针引线,为东瀛国说尽好话,好容易才让太后对新罗渐生不满,瞅那神色,似乎已然决断力助东瀛打压新罗,若是如此,当然便会促成柳伊水与粟田马养成姻,一切几近水到渠成。

却被柳伊水三言两语便彻底搅和了,让谢莹郁堵的是,她甚至闹不明白太后为何忽而转改心意,难道就因为那日本使臣没有参透何为秦晋之盟?还有那粟田马养,也当真没用,柳伊水瞧不上他的门第出身,难道他就不能点破柳伊水庶女身份,这样岂不就成了“门当户对”,柳伊水也不能反驳!

可事情闹到这样局面,和亲之事自然拉倒再无可能,倒是得想想办法说服太后逼令新罗屈从,许可日本军队进驻新罗国境,如此一来,东瀛军即能夹击潘逆叛军,岂不是解了晋朔燃眉之急?

这么想着,谢莹便指责十一娘:“十一姐,今日似乎过于莽撞了,纵然羞恼那遣周使不自量力,但到底关系邦交,不该将话说得那样挑衅。”

十一娘压根没打算与谢莹理论,因为她看到窦辅安心急火燎地往这边疾走……

平康坊事发了!

未过多久,高玉祥便送了贺湛与徐修能两人出来,谢莹心急着津守长丹所托,不待传诏便疾步入了内殿,贺湛却公然过来与十一娘交谈:“今日之事不需忧虑,东瀛人也实在猖狂!我这时急着出宫,平康坊有大案发生,太后令我旁审。”

十一娘瞧他面带微笑,便知平康坊一切顺利,一颗心这才稳稳落进胸腔里。

贺湛却又压低了声儿:“东瀛之事,徐舍人比我更觉义愤,十一妹,你也可算又招惹了朵桃花。”呵呵笑着转身,留下十一娘在他身后干瞪眼,有这么“报仇”的么,好你个十四郎。

看着窦辅安也愁云惨雾地出来,阿禄这才示意十一娘入内,当转过那面用作隔挡的百鸟朝凤绣屏,十一娘便听见太后叹息之声:“这还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果然便问十一娘:“如何看待东瀛使臣所谏?”

十一娘情知太后此问无关自己姻缘,毫不犹豫应对:“东瀛此族,历来畏强欺弱,虚伪阴诈,不可信任。”

她这话音才落,却引来谢莹“卟哧”一笑:“看来十一姐当真羞恼了那粟田君,只不过这话确实有些过火了罢。”

十一娘照样不与谢莹争论,不过就事论事:“东瀛企图甚是明显,无非是欲投机取巧,当年白江口海战,我大周将东瀛战船尽数击焚,斩溺数万倭军,彻底镇灭东瀛气焰,新罗因那一战也禁绝近海,故东瀛欲赴周境,只能改取远洋,因这条线路远离海岸,风险倍增,几乎每回遣使来周,都有船沉人亡之难,东瀛又无力再组军舰犯击新罗,这回是欲挑唆我国与新罗失和,东瀛便能坐享渔翁之利。”

谢莹自是不服:“可倘若真与东瀛结盟,东瀛军即能夹攻潘逆之境。”

“新罗无论如何也不会认同让东瀛军队进驻国境,倘若大周果真逼迫,岂非是将新罗推向北辽、潘逆一方?”

这话倒与贺湛、徐修能所见略同,太后刚才询问贺湛,贺湛也是直接点破了东瀛人的奸计,为防太后失察中计,所以他才纠缠于东瀛国君可有国书,这一类兵援军政,可不能依靠口头达成。

十一娘再道:“白江口一役之后,东瀛一度势弱,深恐大周与新罗乘胜进攻,纵然远洋艰险,也频密遣使与大周修好,当时据称东瀛国君十分重视主使择选,要求以和为贵,万万不能任何挑衅,所择主使也尽为温文尔雅人士,连容貌身高都有特定标准。”

周人风习颇重以貌取人,尤其喜欢文才风流者,东瀛为了献媚,当然要注重使臣择选,就怕万一择人不当,使臣会引周人反感。

“可是近数十载,东瀛国力逐渐得以恢复,又见大周内乱滋生,以为有机可乘,曾经东瀛四狂便诸多挑衅,这回这位津守君,更是屡有冒犯之辞,与诸多正使判若两人,足见此族曾经姿态不过伪饰,实则野心一直不死,故而十一认为,东瀛根本不值信任。”

太后其实在贺湛与徐修能的提醒下早已有所醒悟,再问十一娘不过考较她的见识而已,这时格外满意十一娘的这番应对,嗔了一眼谢莹:“还得向你十一姐虚心请教,不要只因为听了一二好话,便被人唆使利用。”

谢莹虽然不服,但想到在她那个时空,日本人果然在千年之后尽现獠牙,烧杀抢掠哪里还有谦谦君子的半点风度,的确不值得信任,与其联盟更有如与虎谋皮,便彻底不吭声了,心说这些个古人既然已经意识到小日本不是好鸟,干嘛不干脆打占了岛国,还容他遣使来朝?柳伊水不过是因为被小日本惦记上恼羞成怒罢了,说的这些只不过是碰巧契中而已,但柳伊水有贺湛、徐修能帮腔,自己却是势单力薄,这才不占上风。

这么想来,贺湛帮腔不值得惊异,那徐修能为何会有这样激烈的反应?

谢莹的眼珠子咕噜一转,心思又再活泛开来。

太后却对十一娘说起窦辅安早前禀知那件事故:“见我大周内乱,图谋不轨者远非东瀛一国,新厥君之野心也随之昭显,偏偏他所派遣那名进奏官契苾让今日竟在平康坊遇刺,虽未让贼人得逞,有一随侍却当场丧命,有巡卫追踪那冷箭偷袭者,至一民宅,未想却被民宅中几个商贾用弩箭对抗!”

大周虽然未禁贵族及游侠佩带刀剑,对于弓箭尤其是杀伤力更加强大的弩箭却历来就经严格管制,不许民间工坊私造,一经发现即以谋逆治罪,普通贵族私兵也不许私藏弩\/弓,即便拥有亲兵的显贵,甲胄弩\/弓也是由兵府统一分发,箭簇皆有记认,就是为了杜防暗杀之事,当然朝廷虽有禁令,也难以真正杜绝心怀不轨者暗下私造弓弩,但也并不是普通人就能私造,那几个商贾竟然藏有弓弩,可见其身份当然不是表面上那样普通。

十一娘当然知道那几个商贾实为潘部间佃,长期潜伏国都,有若惊弓之鸟,备有弓弩一类利器也属理所当然,今日巡卫因为追捕刺客突然冲入佃作窝点,彻底搜察在所难免,无论是否捕获刺客,都会发现私藏的弓弩,间佃不肯束手待毙,也只有暴起反抗这一条路可以选择,可谓人赃并获,刺杀契苾让的罪名必须由他们来背黑锅。

太后紧蹙眉头:“究竟是谁主谋刺杀,我已交贺澄台负责察断,只新厥人却还需安抚,眼下众多使臣齐聚长安,倘若新厥人借故生事,岂非有损大周国威?”

要是契苾让不依不饶,看在有如东瀛国等眼里,越发笃信大周已然力拙势微,这是韦太后万万不能允许的事。

“十一以为,对新厥人还当恩威并施。”十一娘并不赞成对新厥一味安抚,新厥人前次觐见出言不逊,其实不无试探之意,大周朝廷越是示以软弱,只怕越是助其嚣张气焰。

太后颔首:“这便需要一个稳当人出面斡旋,必须掌握好分寸火候,只一时之间,我也只能想到薛绚之,伊伊这便出宫,代我探望绚之病情如何,若无大碍,便提一提这些事故,看看绚之有何见解。”

其实就是让十一娘转告陆离,如果病情并非急重,眼下就该消假当值了。

又另外嘱咐了十一娘一番话。

且说十一娘领命出宫,谢莹便对太后格外那番嘱咐立即表示醋意:“姨祖母果然偏心十一姐,竟然让十一姐旁听薛舍人与新厥使协谈,莹儿也很想见识呢。”

太后扫了一眼这个只知撒娇卖乖的晚辈,唇角忽然牵起意味深长的笑容来:“莹儿应当早就知道那粟田马养在盘算什么吧?却一直把我瞒在鼓里。”

谢莹心中一沉,下意识就想辩解,话到嘴边,又险险咽了回去,改转为讪笑:“是莹儿短见,只瞧着粟田君也是彬彬有礼才德兼备,他又表现得那样诚恳,直称仰慕十一姐才华无双,莹儿只以为是天作良缘……原也犹豫着应当知会姨祖母,却担心十一姐还未曾忘却萧九郎,不肯另嫁他人,误解是莹儿在背后撺掇。”

太后哪能不知这话里的水分?却并没拆穿,叹息一声:“你呀,虽说有些小聪明,才学见识相较伊伊却有甚大差殊,这时还不宜参涉军国政事,眼下乃多事之秋,你就莫要再与我添乱了。”

谢莹又是谄媚一笑:“莹儿心知自己才疏学浅,怎敢与十一姐争锋?莹儿之所以也想旁听薛舍人与新厥使会谈,不过是因为好奇而已,哪里就敢参涉军国政事了?”

“什么新厥使,新厥不过我大周臣属,有何资格派遣使臣?留心你之言辞。”太后格外不满谢莹对契苾让的称谓。

谢莹立即称喏,暗下却在腹诽:什么臣属,新厥君这回连朝贡都未备呈,反而还要求大周给予岁币,有这样的臣属吗?韦氏无非也是自欺欺人罢了!

一时又想,不对呀,太后倘若有意要让柳伊水为晋王妃,又怎么肯让她公然参涉政务?依太后对晋王的防备,哪能容忍将来晋王妃见识远博,看来自己这回是歪打正着了,让太后误解自己只是有点小聪明而已,对的,必须不能表现得过于出色,还当藏拙。

于是谢莹的沮丧情绪便一扫而光,围在太后身边说不完的趣话奉承,直将太后也哄得眉开眼笑,反而将朝贡中一件珍贵器物用作打赏。

谢莹更加笃定自己这回是摸透了韦太后的心思,大是自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