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望族权后 > 第534章 使臣之争

望族权后 第534章 使臣之争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5 23:17: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腊月十七,是贺湛布署妥当计划动手的日子,这一日对于陆离而言也是格外煎熬,他是告病之人,当然不能随意出行,可消极等待实在难以安心,故而也交待了信得过的家人前往平康坊探视,以便及时禀知事态,不想遣去那家人未曾归来,却真有贺湛手下死士拍门求助,阍人自然是早受了陆离嘱令,核对暗语后,飞速将三个死士放行。

“事态如何?”陆离并不心急,就算有追兵在后,避免不了挨户搜察,只要将这三个死士藏于暗道,即能躲过搜察,故而陆离这时才有闲心追问事态。

“得手了。”三人中的领队先是一句:“郎君交待白大兄负责箭袭新厥使,那侍卫果然身手了得,飞身挡下一箭,却只伤了肩头,白大兄补了一箭,才将其射杀,侍卫群拥而上欲拿白大兄,咱们也依令与之缠斗,助白大兄顺利脱身,这才四处逃散,哪知事发地却有一个贵族所领随从,听得新厥语,竟然上前援手,度其相貌,应也是新厥人,此人身手更加了得,我们好不容易才得以脱身,可正因这么一耽搁,竟正好与巡卫打了照面,不得已只好依据布署,来郎君处躲避。”

这些人行动之前都已经过易容,只是本来面貌虽然不曾暴露,撤离时却也没有时间卸去伪装,因此一旦与巡卫照面,为了摆脱追踪,只好先往事前布署的避所。

正说着话,不想便听闻一串纷沓步伐,陆离心中一惊,来不及任何应对,书房的门便被“咣”地一声推开,那三个死士震惊之下,纷纷亮剑,却见闯入者竟然是一大一小两个贵族子弟。

“阿耶!”

“薛兄!”

原来闯入者不是别人,正是薛昭与阮岭。

陆离这处别苑一应仆妇本是精挑细选的心腹,也都晓得今日或许会有紧急事故发生,阍人原本不会大意放人入内,奈何拍门者非但是自家小郎君,身后还跟着追踪前来正欲搜察刺客的巡卫,阍人要是将薛昭二人拒之门外,当然会引起巡卫怀疑,只好放了两人入内。

阮岭为何今日领着薛昭来此?原来他今日才听说陆离患疾之事,一问之下,薛昭却一无所知,原来薛昭寻常是住在薛府祖宅,并不随父亲长居别苑,才没有听说陆离患疾,得知后自是心急火燎,相跟着阮岭一同来探望,不曾想在门前巧遇巡卫。

虽说巡卫是为公务,可这一带住着皆为达官显贵,自是要等阍人通报入内,得允后才好搜察,阮岭着急陆离病情,更得喝止那些巡卫:“此处为薛舍人居宅,薛舍人正在养病,尔等虽为公务,也不能惊扰薛舍人,且在此候着,待我入内先看望薛舍人病情如何,再知会尔等如何行事。”

便领着薛昭一路往内,一路上畅行无阻,并未受到任何阻止。

这处别苑因尽为心腹可信之人,数量其实并不太多,陆离为谨慎之故,今日更是预先将一部份仆妇打发出去,除了阍人以外,还有两、三个留在前院望风,若有不长眼的巡卫万一闯门,也好通传入内,不想小主人意外现身,巡卫还被挡在门禁,望风者们知道不能拦阻,否则必然会引来巡卫怀疑,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小主人一路往内。

陆离居院外也只留下个婢女阿福,虽然阻拦了一下,又哪里拦得住?甚至不及通风报信,就被阮岭抢前两步推开了房门。

所以才成了这番大眼瞪小眼的局面。

陆离自责不已,暗悔安排不够周密,他只针对巡卫去了,并没料到薛昭竟然会在今日来此,要只是被薛昭撞破隐密还不要紧,让他头疼的是阮岭,这该如何解释才好?

“不要动手,是自己人。”眼看着阮岭与死士因为误解意欲拼斗,陆离只好先说一句。

阮岭转而也意识到使臣遇刺恐怕与陆离有关,将手中长刀利落归鞘:“薛兄放心,那些巡卫由我打发!”

陆离见他不问青红皂白就要援手,心中也是一松,却连忙将人唤住:“阮郎且慢,不需打发巡卫,放他们入内并无妨碍。”

又让薛昭跟随出去与巡卫周旋,这才启动暗门,让三个死士藏身在内。

做为“养病”者,陆离自是未曾整装齐戴,发髻只松松用枚玉簪挽在头顶,夹袄外头裹了一件锋领大氅,由得婢女阿福掺扶着,就这么站在廊檐下待客,那巡卫队首自是又解释了一遍来由,陆离便客套一二句,由得他们搜察可有刺客潜入,自又回了书房小歇。

巡卫们哪里会怀疑堂堂中书舍人会收藏刺客,只不过担心刺客跃墙而入未被发现而已,陆离所在的书房他们是不敢去搜的,只将院子各处以及空置屋舍看了一遍,自是没有任何发现,又向薛昭道了罪,就去搜察下一家了。

“今日之事……”陆离这才有了闲睱接待阮岭,只他刚刚才起了个头,便见阮岭连连摆手:“薛兄行事自有道理,不需向某解释,薛兄放心,今日见闻阮某必当守口如瓶,今后薛兄若有需要,某随时听供薛兄差遣。”

陆离:……

半响才笑道:“如此,薛某多谢阮郎仗义之助。”

阮岭又问得陆离身体并无大碍,就彻底放了心,也不多留,告辞出去了,因着薛昭要留在别苑侍疾,他独自一人骑马仍往崔宅,一路上心情却很是愉悦,竟是大感庆幸自己今日搅进了这桩事故,终于与陆离的交谊得以进展,半点不介意自己稀里糊涂就成了刺杀使臣的同谋,这位的是非观为:但凡薛六郎所为,都当鼎力支持,管那原因目的作何?

又说贺湛今日,因为这一桩情非得已的刺杀事件,他却不能临场指挥,自是有些心不在焉,可巧这日因着谢莹居中穿针引线,太后被其说服,在温室殿特别款待东瀛、新罗两国使臣。

自大周建国,新罗是最早建立邦交之一,周武宗更是与新罗结盟,一齐灭了高句丽,吞并营州等地为大周辖区,新罗因而岁岁朝贡,百余年来并未与大周任何冲突,只不过与东瀛却一直争执不断。

又说东瀛,与中原建交甚早,却不乏口是心非,比如前朝末帝暴戾无道引天下大乱纷争众起,后大周建国,一时之间却有内忧外患,国力并非强盛,东瀛便趁机与百济联盟,意欲吞并新罗,周武宗时,东瀛甚至与大周发生海战,被击溃,这才彻底老实了,又对大周露出谄媚的嘴脸,极尽奉承能事。

遣周使中,东瀛与新罗人占据了八成比重,两国受大周法礼影响甚大,故而历代君帝例常宴请,也常将两国来使并作一处款待。

而自从新罗征服百济,周帝忌其势大,逐渐对东瀛略有偏心,到韦太后执政,其实更加偏心东瀛。

还是早几年,东瀛使臣与新罗使臣因坐席争执,韦太后便倾向东瀛,硬是将新罗使臣坐次安排居后,赏赐器物时,也不乏厚此薄彼,新罗早生不满,可新罗王也明白交恶大周对自己并无好处,故而并未挑衅。

只不过新罗却不愿屈从东瀛,故而两国使臣回回获诏列宴时,都有一股颇为浓厚的火药味。

今日也是如此,酒未三盏,使臣便已经开始互相攻击,起初还是冷嘲热讽,到后来津守长丹先摁捺不住了,直接请禀太后,说的正是要将此批官制琉璃周瓷尽数“请赐”一事,理由似乎无懈可击:“我国所献朝贡为新罗三倍,诚意十足,还望太后施以礼遇。”

新罗使臣连连冷哼:“我国朝贡多少,津守君如何得知?”

津守亦冷哼:“无论新罗朝贡几何,我国都将多余三倍。”又一挑眉再兼斜眼:“听闻新罗王吝啬,连新罗贵族蓄婢几多都要限制,甚至不许妃嫔穿戴点翠,不知如此节俭,是否意欲挑生战事!”

这就不是普通的口舌之逞了,新罗使臣险些暴跳如雷:“一派胡言!还请太后斥责东瀛使污谤我国言行!”

今日出席使臣宴者,除了鸿胪寺的官员,还有贺湛、徐修能两个起居舍人,又因谢莹有穿针引线的作用,自是撒娇纠缠太后许她旁观,于是连十一娘也没被落下,这时与谢莹一左一右陪伴太后身旁,更加巧合的是晋王贺烨正好入宫问安,也被太后干脆拎来陪酒。

贺烨原本只顾赏饮歌舞美酒,似乎并不在意两国使臣较劲,却当津守质疑新罗王居心叵测时,悄悄竖起了耳朵。

新罗与潘部、北辽皆为交界,倘若真与他们联手攻周,当然大不利于时局。

又听津守长丹不慌不忙说道:“倘若新罗王并非居心不良,为何得闻北辽与潘军联合攻陷幽燕时,尚还无动于衷?当年高句丽欺逼新罗之境,若非武宗大帝援军,新罗只怕已经灭国,如今大周既有危难,新罗王正该起兵攻辽,以解大周之急。”

这话倒是甚合太后心意,于是在其示意下,徐修能率先表示认同:“津守君所言甚是,朴君正该向贵国君王忠谏,我大周与新罗有邦交之谊,新罗理当与我大周同仇敌忾。”

这下子便叫新罗使臣好生为难起来。

新罗本为小国,纵然这时统占百济疆土,却也有不少内忧外患,新罗王甚至一度不能独掌大权,被贵族牵制,无论是安东王潘博,还是北辽,都绝非新罗能够匹敌,若真兵援大周,立即就会引来报复,好端端的,又有哪个国家愿意自惹祸患,损及国力民生?

故而新罗使臣只好先答应了回国忠谏,暂时停歇了与东瀛使臣的口舌之争,而是诉起苦来,将国中许多艰难阻碍一一道来,就怕太后误解新罗王心存叵测,欲对大周不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