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望族权后 > 第398章 多灾多难邵博容

望族权后 第398章 多灾多难邵博容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5 23:17: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上巳节次日午后,十一娘再度回宫。

篷莱殿前,迎面便遇怀抱着贺洱的保姆尚宫,那个身高体壮的妇人,从前是在尚寝局当差,对上最会殷勤讨好,然而在低等宫女面前却一贯颐指气使“官威”十足,韦太后却赞她心思细腻忠于职责,自从贺洱登基大宝,便专设了保姆尚宫一职,主要责任是服侍小皇帝日常起居,又兼教导这个特权。

至于贺洱在义川王府的旧仆,莫说保姆,便连侍婢都未曾获允入宫随侍,小韦氏因为挂念儿子,倒是隔三岔五就往宫里走动,韦太后分外不愉,下令紫宸殿宫人,未得她的许可,不得让贺洱与小韦氏接触。

只不过短短一年,姐妹两人便不如从前和睦了,归根结底,是太后的控制欲过于强盛,只要事情涉及她的权威利益,莫说小韦氏这个妹妹,当年贺衍这个亲生儿子又是什么下场?

也不知早前篷莱殿中发生了什么事,保姆尚宫柴氏原就不大慈祥的脸更似铁板一张,她怀中的贺洱也是泪流满面,这时还不断哽咽,小肩膀抽动不停。

倒是瞧见十一娘,柴氏才硬扯出一丝笑容来,因怀抱贺洱多有不便,只向征性的屈了个膝:“小娘子回宫了。”

“圣上这是要回紫宸殿?”十一娘没有询问贺洱哭泣的原因。

但柴氏却主动解释,颇带着些抱怨:“太后日日午后才有些微闲睱,因惦记圣上,百忙之中都不忘嘘寒问暖,今日膳时特地请圣上共进,见圣上疲倦,好意相留篷莱殿午歇,怎知圣上哭闹起来,足足一个时辰,太后午歇醒了,竟仍在哭闹,都是鄙下照管不周,当受罪责。”

话虽如此,却显然不愉,这不愉当然不是针对太后,而是怀中这个九五之尊,任性“胡闹”让柴氏不省心。

贺洱在义川王府时,有小韦氏这生母照顾,当然是如珍如宝万般骄纵,一夕之间从郡王子成为君帝,小小孩童自然意识不到已经是天下至尊至贵,不过忽然离开熟悉环境,又见不着生母,哭闹也是理所当然,又兼韦太后这个姨母急着要在小皇帝面前树立嫡母之威,对之过于严厉,贺洱才刚刚将路走稳,太后便借口要自小培养他的君王气度,严格要求行止礼仪,晨昏定省不说,便连午膳这一小点时间,都不忘耳提面命,贺洱对韦太后大是畏惧,避之唯恐不及。

十一娘想也能想到,今日当是贺洱不愿留在篷莱殿午睡,哭闹不止,韦太后哪会迁就?便是哭闹,也必须在篷莱殿哭足一个时辰,太后可不怕吵扰,篷莱殿这么大,殿阁房舍众多,还怕没有地方隔绝一个哭闹幼\/童?

但身为保姆尚宫的柴氏就难免会担照顾不周之责了,否则难不成要让太后背这苛厉的黑锅?

深知太后如此严厉根本原因的十一娘自然不会安慰痛哭流涕的幼帝,只对柴氏浅笑道:“圣上虽年幼,未曾启蒙,不过尚宫寻常也可留意将孝经理义口授,若能以通俗易懂孝悌典故引导最佳。”

柴氏眼中一亮,这下笑容越发由衷:“多谢小娘子提点。”

十一娘也不再多话,礼辞之后径直进入蓬莱殿,绕过正殿,见牡丹亭前,阿禄正盯着几个小宫人修剪花枝,芳菲丛中红裙绽开,好一幅天然春色图,不远处,西侧殿轩窗半敞,韦缃在那儿半倚着,似乎赏景,见到十一娘莞尔一笑,须臾便迎了出来。

“太后尚在理妆。”韦缃说了这句话,一边携了十一娘的手,往转廊走了几步,故作神秘地压低了嗓音:“昨日你不在宫里,毛相国入见,转呈广州都督奏章,道是仁化县辖内险生暴乱,几部土人突而攻击县衙,欲杀县令夺财粮等物,情势危急,幸有仁化令组织役卫抵抗,又有曲江令及时助援,方平息暴乱,广州都督经察,却是仁化县尉邵博容假改税令苛虐土族,才引生这场险祸,故广州都督具折上请,表彰仁化令、曲江令平乱有功,请命处死始作俑者邵博容,以平民怨。”

这消息确实让十一娘大感震惊!

因昨日她分明才听贺湛亲口道来岭南的好消息——自从邵广调任仁化尉,上任途中却得罪了仁化令友人,才刚上任便被上官穿了小鞋,打发往土人之部负责征税民政等务,因为大周之前,广朝对岭南诸州并未征服,以至南越民众未经教化,民风甚是彪悍,至大周建国,太宗灭南越国,设岭南道,虽然收为治下,但诸部土人之彪悍仍旧,暴乱濒生极难管治,也就是武宗之后,方有所改善。

可是相比治所之民,土人仍然有些不服管理,贺湛起初还担心邵广难以服众,与陆离商议着让薛氏族人也就是曲江令看顾一二,哪知邵广压根不觉得自己是被上官刁难,欣然下乡,虽然起初颇经周折,可以自身德行教化,竟收获了两部土人敬重,反而在仁化站稳脚跟。

前些时候,有几部土人因不堪赋税之重商议谋乱,邵广察知事急,立即报知仁化令,意在让仁化令施以安抚平息祸乱,哪知仁化令不以为意,甚至不曾防范未然,反而怒斥邵广无中生有,邵广焦急不已,想起贺湛屡屡去信叮嘱,称曲江令为薛氏族人若有难处不妨求援,于是亲自去搬救兵,这才让仁化令从暴民手下拣得性命,及时镇压暴乱,未生更大祸事。

十一娘因甚敬重邵广刚正之品,一直留意适当时机助他调离偏远,故贺湛也一直关注邵广,遣人暗中保护,于是邵广这回平乱有功贺湛竟比朝廷还先知情,十一娘在得知这一佳讯后也觉惊喜,需知地方暴乱必须上报朝廷,而这起暴乱止于萌芽并未造成实际损失,广州都督非但不会担忧朝廷追责,反而可能得到表彰,根本没有隐瞒不报的理由,

只待上报朝廷,有贺湛、陆离等相助,邵广调归京畿任职便是水到渠成。

哪曾想事情竟然横生变故,非但邵广之功被一笔抹消,甚至要被追究处死!

“十一妹,邵博容当初能为百姓申冤甘愿担责先斩豪强,如今又怎会如广州都督所奏假改税令苛虐土族?那广州都督,听说与毛相国颇有联络,这其中必存猫腻,只怕是毛相国又欲冤枉好人,以报旧怨。我昨日一听毛相国禀事,随后便提醒太后事有可疑,稍后返家,也会告之大父,十一娘既然回宫,也当提醒太后切莫听信毛相国一面之辞。”韦缃一副古道热肠的情态。

十一娘深知韦太后,虽然看似对邵广上回惹出的乱子不予追究,不过小惩而已,心底却并不待见这个极易闹生事故的楞头青,而如今有贺淇一党虎视眈眈她手中权柄,对毛维等党羽势必倚重,邵广和毛维之间过节韦海池心知肚明,又哪肯为区区邵广扫了毛维颜面?韦元平若然因此一事与毛维再生争执,邵广人头就当真不保了。

十一娘看向韦缃,无奈暗叹——

真不知这丫头与邵广有何累世冤孽,怎么次次都帮倒忙!

只不过,十一娘还是甚为感激韦缃这回及时告知,否则等到常朝之上,韦太后当众“宣判”,那可真是无力回天了。

“此事确有蹊跷,但只怕并非七姐以为那般,七姐先别急着归家,随我去见太后细诉疑点如何?”

事发紧急,十一娘却在须臾之间便厘清了脉络,并发现了可疑之处,她虽然没有十分把握,但此时也顾不得许多,必须说服韦太后暂缓决断彻察此事,才有望救邵广于铡刀之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