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望族权后 > 第331章 还有个“小帮手”

望族权后 第331章 还有个“小帮手”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5 23:17: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宫外已经沸沸扬扬,大明宫里却是一派风平浪静,今日天气晴明,太后颇有兴致,组织了宫中嫔妃一同游赏梨园美景,晋安在宫里已经小住了半月有余,却使终没有求得天子松口赐婚,只好将唯一的希望都寄托在太后身上,这日正不遗余力地奉承讨好,一眼瞄见跽坐一旁的十一娘,顿时灵机一动:“都说薛郎曲难求,十一娘却有幸得薛郎指点琴艺,都说名师出高徒,今日阿母既然大有兴致,莫如便让十一娘琵琶助兴,也好让咱们一饱耳福。”

这类小事,太后自然不会驳回,哪知十一娘才刚琵琶在抱,手指都不及拂响琴弦,晋安便收到了“未婚夫”居然逮拿了她的独子准备当众问审的噩耗,哪还有闲心一饱耳福,险些没有当着太后的面掀桌子。

“狗胆包天不知死活,阿母可得为我与岭儿作主,薛陆离此行可是大不敬,当以谋逆问罪诛连九族!”

从前是口口声声“薛郎”,提及便赞名士无双,与自己堪称天作之合,转眼便成了狗胆包天,咬牙切齿直呼名姓要将人斩杀灭族,晋安这变脸的功夫也算独步天下了。

虽然同样是身处深宫,太后却是早便听到了一些风声,毕竟陆离欲翻旧案以便察实晋安隐田之罪,这可不是仅仅针对阮岭,毛维袖手不顾,韦元平这个荐主却必须先来通风报讯,太后倘若心存异议,陆离也不能将事情进行得这般顺利。

要搁从前,太后要在世人面前展示“慈母之爱”,应当不会赞同底下人挑衅晋安,可晋安先是算计了小韦氏,有这位不遗余力地挑是生非,太后原本就对自家手足颇为偏心,于是心中的不满也就与日俱增,小小给晋安一点教训让她醒悟日后哪些人不该招惹,太后却也觉得大有必要。

再加上韦元平听信了贺湛的一番剖析,认为挫损晋安既能让小妹出气,又有利于严察隐田令的推行,连带着还能将卢怀安这个倒尽胃口的蚊蝇一并清除,更重要的是经此一案广获民心,大大有利于太后的临朝大业,简直就是百利而无一害,理应得到支持。

有韦大相国煽风点火助势,太后也就默许了陆离这回行动,只不过提醒韦元平需得注意分寸,别闹得收不了场,她虽然更加在意公正明德的圣名,慈母的贤名最好也不要丢。

因而这时面对晋安的暴跳如雷,太后当然不会被激生怒火,反而微蹙着眉警告晋安:“严察贵族隐霸民田是圣令,薛绚之翻察旧案也是公事公办忠于君国,你言辞必须谨慎!倘若岭儿真有欺霸民田之行,便是违律有罪,理应受惩。”

太后展现了大公无私的圣贤一面,又立即展示慈母之情:“你也不要着急,我可先遣人去打听详细,相信薛绚之不会枉法污陷。”

晋安被太后一番大义凛然的话噎得气血翻涌,险些没忍住驳责出口,哪里还安坐得住,摞下一句“我亲自去”,就风风火火地直扑宫外,经这事一闹,起先有说有笑的嫔妃们都变得讳莫如深,气氛飞速沉闷下来,太后也没了闲情逸致听曲赏舞,回了含象殿。

“伊伊可是担心晋安这一去,会让薛六郎为难?”瞧见一贯沉着稳重的十一娘今日仿佛有些心不在焉,太后仿佛随口一问。

“贵主性情一贯急躁,听闻阮郎君受审,就怕一时怒急攻心大闹公堂,毕竟是皇家公主,薛六哥虽有秉公执法之心,只怕也不能太过冒犯,可倘若就此宽饶阮郎君,这可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就怕不利于太后德政推行,而让民心失望。”十一娘也不讳言,直说心中的忧虑。

可事实上她却胸有成竹得很,当初制定计划,之所以敲定衙堂公审,就是早料到晋安必然气急败坏,而太后礙于那些虚情假意会交令“适可而止”,只有闹得舆论沸腾,关系到太后临朝大局,韦海池才会衡量取舍,同时也能达到陆离当众“掌掴”晋安使其颜面扫地,彻底摆脱纠缠的目的。

虽然这样做有可能让太后疑心陆离是借此机会“假公济私”,可对太后而言却是有利无害,只要无伤太后利益,应不至于计较陆离这点小小私心。

十一娘这时有意表现得心不在焉,并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实际上是她甚想出宫去瞧这番热闹,当然,倘若在她提醒之下,太后会醒悟过来这是一个面向百姓展示公正严明的机会,大有利于收获民心,因而相助陆离一臂之力,也是有益无害的事。

“晋安那气性也确实让人头疼,都怪我怜惜她稚幼失母,过于宠纵了。”太后直到这时还不忘虚情假意,不说德宗放纵女儿的话,把过错揽在自己身上,悔疚不已唉声叹气:“薛六郎职授一县法曹之尉,自该为民请命纠察不法,才是我大周忠臣良官,他既然决定衙堂公审,想来真是阮岭有违法欺民之行,本该依法处罪,然而阮岭到底是晋安嫡子,也是我外孙,我总不忍看他受牢狱之苦,这事真真让人为难。”

晋安欺民,尚可享议贵宽赦,然而阮岭无官无爵,不过一介白衣,顶多算个世族子弟,若坐实了欺民之罪,依律当处徒刑,可太后只提牢狱之灾,却未提皮肉之苦,对这外孙的“慈爱”可见有限,十一娘是何等明\/慧伶俐,自然要抓紧机会劝谏:“太后虽是贵主之母,然而也是天下百姓尊奉之圣母,施予贤德当以天下臣民为重,相信百姓也都能体会太后爱民之情,太后身先表率,教训权贵当以君国大义为重,今后再不敢仗势欺民,方为大慈大善,太后一心为君国福祉而不计小家私情,天下臣民莫不信服。”

这话十分中听,太后眉开眼笑,忍不住伸出手指点了点十一娘的额头:“你这丫头,无非就是担心自家老师吃亏,才用大道理匡我援手罢了,薛绚之收了你这样一个学生,他也不算吃亏。”

十一娘憋一口气,好让面颊“羞红”,语气却是十足愧疚的:“太后圣明,十一懂得什么,那些话都是太后日常教训臣子而已,儿确是担心薛六哥新官上任就遇见如此棘手之事,一个大意有负太后信任。”

太后闻言更觉好笑,摆了摆手:“也罢,难得你入宫年余以来,唯有这一件事上不惜阿谀奉承,我若不助你那薛六哥,岂非成了铁石心肠?没得被你这丫头埋怨我偏心,罢,我便让窦辅安走这一趟,倘若晋安无理取闹,有他在场震慑,薛六郎也便于秉公执法。”

立即就诏窦辅安来口述旨意,又见十一娘颇有些跃跃欲试坐立难安的模样,太后再度失笑:“罢了,这回我干脆好人做到底,放你去旁听审罢。”

眼见着十一娘摁捺不住雀跃之情礼谢道恩,却依然故作沉稳地告退,韦太后方才挑了挑眉——从这一事再次看出,丫头的确重情重义,否则以她一贯小心谨慎,今日怎会为了薛绚之辞涉国政?这点甚好,只要将其恩服,得其敬重,总不会白废心机却教养出个白眼狼来,将来才能放心利用。

太后忽然想起谢淑妃暗中筹划那事,又是微微一笑:谢氏已经挖好陷井,并且成功让十一娘一脚踏了进去,就等着往里填土了,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可就这一阵东风来之不易,看来自己还得暗助谢氏一回,免得那蠢妇沉不住气草率行事,让十一娘看出破绽来,谢氏如何收场不需在意,但妨碍到自己恩服人心的计划岂不可惜?

谁让如此聪慧的丫头偏偏是韦滨往的孙女儿呢,韦太后当真认为要与自家这位妹妹争取人心大为不易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