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望族权后 > 第1405章 “老乡”相见

望族权后 第1405章 “老乡”相见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5 23:17: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谢莹有些如坐针毡。

压力来自于四周的官员,她并没有料到皇后竟然会摆出开堂公审的架势,她以为至少会给她一个私下面谈的机会,有一些事情,让她如何在这多政事堂官员面前坦言?

她打量高高在上那个雍容华贵的女人,又飞快垂下眼眸,心里的不甘又再滔滔不穷,顿觉眼睛里热辣酸涩——事情不该是这样,她才应是不可一世睥睨众生的一位,柳氏才该匍匐在她的座下,泪水涟涟哀哀恳求,但如今,她们的地位却完全颠倒,柳氏霸占了她应得的一切,但她只能伏低做小,隐忍求情。

十一娘也在打量谢莹,这位因蒋公预言,似乎命中注定会与自己对立的女子,有些震惊于数载之间,谢莹已经不复光彩照人而现老态。

如果自己没有重生,没有作为卜言中的帝星从者一直与贺烨并肩作战,大周社稷应当会如蒋公断言,彻底葬送在韦海池以及谢莹手中,十一娘与谢莹其实论不上血海深仇,但她当然也不会对谢莹心怀同情,她这时只是在想,看“灾星从者”如今已如尘垢粃糠,是否胜负已定,蒋公预言的一切危难已经被成功化解。

真若如此,该当如释重负。

“谢氏六娘,自阿史那奇桑撤逃,你一直住在长安城中,本宫想知道,是谁在收容你?”

贺烨即位之后,便已剥夺了谢莹的公主封号,且当作敌罪搜捕,这当然不仅仅因为谢莹乃阿史那奇桑的妃嫔,谢莹做为大周公主,倘若只是因为联姻,就算突厥战败灭国,贺烨也应当将其迎回,两国之间的战争一般不会罪涉联姻的女子,但谁让谢莹这个公主,先有设计煽动韦海池陷杀大周十万义勇,后来又听信粟田马养的挑拨主张屠城,甚至为了与吐蕃公主之间的争宠,放纵吐蕃将士凌辱大周女子,为了权位不择手段,残害国民,当然没有资格再享受大周的任何礼遇。

叛国者,理当视为敌罪。

所以十一娘才会将她当作罪徒盘问。

而谢莹这时候,自然也不在意供出任瑶光及其家族,以及她的藏身之地。

这不是十一娘关注的重点。

“你可知纪驻铤其人?”再问。

谢莹神色剧变。

她意识到皇后竟然要当众追究弑君之罪,若承认这一罪行,岂不再无生机?

“纪驻铤已然清醒,且经圣上盘问,因如实交待罪行,被宽赦免死。”十一娘又道。

谢莹有那么一瞬间凝固的心跳,这才恢复过来,她明白皇后的言下之意——如实交待,才有希望免死。

或者更进一步说,只有如实交待弑君之罪,皇后才会给予她私下面谈的机会。

谢莹的犹豫也只有一瞬间。

她敢赌皇后作为执掌政权者,不会当着政事堂重臣面前出尔反尔,既答应免死,能够说到做到,那么即便承认弑君之罪,处境也不会比如今更差。

“纪驻铤的确是妾身向废太后举荐。”

这话一出,诸多重臣都不由倒抽一口冷气!

虽说纪驻铤为谁指使众人不是没有意料,然而到底停留在猜想的层面,如今亲耳听闻谢莹招供,怎能不知继穆宗被毒害之后,当今天子遇刺的案件会再度掀发轩然大波!如果谢莹的指控真被落实,那么已被废除尊位的仁宗生母,依律可就难逃死罪了。

正处震惊,又听皇后问道:“纪驻铤一直听令于你?”

“并非如此。”谢莹自己也倒抽口气,稳一稳神后继续答复:“妾身是因偶然状况,察知纪驻铤因亲人之死,对义烈皇后及圣上心怀怨恨,这事也并非妾身一人得知,伊力等等突厥死士,亦知其中因由,是以突厥王奇桑退离长安后,虽妾身不敢再生任何不利君国之心,无奈为伊力等等遗孽所逼,为求自保,只好向废太后举荐纪驻铤,并献突厥剧毒。”

皇后虽然已经承诺免死,但谢莹仍不由自主以“被逼无奈”为借口替她自己开脱,只谁都知道,那时阿史那奇桑还活着,并计划着以胜州为据点再度进犯大周,谢莹自以为还有反败为胜的机会,才不遗余力策划这起弑君行动。

只谢莹的动机不重要,众臣也不在意她的生死,因为如果没有韦海池的配合,单靠谢莹及那一帮突厥余孽,有什么可能深入军营游说纪驻铤?而且造成天子险些龙驭归天的毒药,可不是什么突厥剧毒,那是公羊余的独门毒术,仅管韦海池矢口否认,可众臣其实更加相信公羊余的供辞不存诋毁。

仍然担任穆宗被弑案的主审薛谦,意识到两件要案之间的关联,或许这回足够将废太后置之死地,在他看来,废太后也的确死有余辜,故而迫不及待地追问:“谢氏六娘,你可有其余证据证实口供。”

“妾身为任氏收容,为防暴露行踪,不宜于任氏面会,故回回联络都颇经辗转并通过书信,妾身保留有任氏笔书,就埋藏在曾经住处,院内一棵桂花树下,殿下可使人掘出。”

十一娘颔首,先令宫人将谢莹带出,拘禁在刑室,一边传审任氏,一边下令大理寺卿亲率金吾卫,去取谢莹供述的书证。

而任氏自从被谢莹说服,帮助她纵火脱身之时,便已经放弃了挣扎,故而当被盘问,也没有半点隐瞒,两番对楔、天衣无缝,众臣其实均已相信废太后的确行为了前后两桩弑君大罪,尤其是冯继峥,竟提议要把废太后论罪处死。

他这时已经惊慌失措,似乎直到这时才突然醒悟其实他也是知情不报,如果再为废太后开脱求情,大有可能一同陪葬,所以他心急于表明立场,与韦海池楚河汉界,因为皇后至今仍然愿意给他机会在旁听审,说明并无意诛连。

反而是陶葆仪,虽说其实已经确定韦海池罪证确凿,但仍有顾虑,他直接提出:“圣上与殿下立意改革法制,强调论罪处刑,当重实据而轻口供,臣以为,便当先为表率,如今仅有口供,并不足以弑君之罪,对废太后加以惩处。”

这话的意思是,相比法制革新,韦海池一条已入穷途末路的丧家之犬,生死实在无关要紧。

十一娘是打算彻底“处理”掉韦氏这一毒瘤的,但她当然也明白陶葆仪的建议极有道理。

就算人证纷纷指供,且谢莹还提供了书证,但书证只能证实她与任氏之间的来往,没有办法证实韦海池的确指使了任氏行为弑君之罪,根据新法,韦海池拒不认罪,且又的确缺乏真凭实据,并不足够将其定罪为弑君逆徒。

但做为执政人,十一娘当然有权将韦海池直接处决,然上行下效,帝后一旦滥用权力,又如何保障新法能够在制度上真正约束官员不再贪赃枉法污,司法官员能够大公无私?

所以十一娘听从了陶葆仪的建议,反而对冯继峥不以为然,非但没有改变对其品行的定论,甚至对其更加不屑。

今后的朝堂,不再需要阿谀奉承之徒,更不容“一心图私”的臣子,十一娘欣赏陶葆仪以及邵广、林昔一类人的刚正不阿,他们不会揣度上位者的意愿,敢于直谏,这才附和兴盛治世需要的栋梁之才。

关于通敌叛国以及弑君两大案件,十一娘没有草率处断。

结束会商之后,她终于给了谢莹机会。

左右没有闲杂,谢莹也终于说出了心里真正想说的话:“皇后殿下,应当是想效仿则天女皇吧?”

此时十一娘约谈之处,是在紫宸苑内一处高阁,远望有一片青瓦飞檐,山峦起伏间,似乎隐隐可见宝塔闲亭,又有云层移卷,昭显着时光无声的流淌,这玄奇的变幻,凡世人坐得再高,仿佛也无法真正参透。

十一娘好半响才收回目光,迎向谢莹的迫切,有稍急的东风贯穿高楼,传来不知哪处垂铜的流响。

她说得很慢,那缓沉的语速,甚至带着毫不经心的讽刺:“则天女皇?闻所未闻,何谈效仿?”

到这地步,竟还在装模作样!

谢莹反倒有些不耐烦了,她身体稍往前倾,目光甚至透出几分狂躁:“我能感觉到,时势原本不应如此,柳十一娘原本并不具备殿下此等智慧,她就是一个懦弱无知女流,当今天子早该死于甘州起事,死于韦海池及突厥人夹击!没有复兴之世,贺周社稷在此时应当已经颠覆,是殿下改变了历史,殿下与我一样,应当都是来自千年之后,只有我们才不受男尊女卑约束,只有我们才不同于这一时代愚蠢无知女流,只有我们,才敢根本无视皇权,也只有我们,才能做到,改变这天下,随心所欲操控历史。”

原来谢莹竟有此等误会?这让十一娘的确有些哭笑不得。

但她肯定不会当真笑出来:“原来如此,原来归来者果然有更加玄妙之识觉,所以,你才知道纪驻铤对圣上怀有仇恨。”

“贺烨原本应当死于纪驻铤刺杀!”谢莹的身体更加前倾:“他中了突厥剧毒,且因为夹击,全军覆没,他自知一败涂地,不愿苟且偷生,求我杀了他,不让他死于突厥人刀下,原本该由我取贺烨头颅,殿下,你改变了一切,但谢莹仍然可以为了殿下,赴汤蹈火,因为这世间,只有我才懂得殿下心中抱负。”

十一娘笑了。

她总算彻底明白,谢莹为什么要自投罗网,目的并不仅仅只是苟延残喘,原来,直到这样的地步,这个女人仍在企望荣华富贵。

“不要将我们相提并论。”皇后殿下悠悠开口:“我与你不同,我不是来自千年之后,也不像你这般狂妄无知。”

谢莹笑了:“如果殿下当真不是与我来自一处,此时听见这番话,怎么可能如此镇定?”

她甚至改变了跽坐的姿势,膝盖屈在身前,还用拳头一下一下敲击着:“殿下就真不觉得古人跪坐着的姿态,又愚蠢又疲累?这些封建礼节,千年之后,早已废除,如今只有我们两个,殿下为何不松散一些?”

十一娘却纹丝不动。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