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望族权后 > 第1352章 忍无可忍

望族权后 第1352章 忍无可忍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5 23:17: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回贺湛没有再请求面见皇后,因他知道,这回任凭他废尽唇舌,也不可能说服十一娘亲手将他送上刑场,但他原本并不真正以为自己能够全身而退,大不值得震惊,这日一身白衣,叩辞莹阳真人,也自然是晓以大义,才劝服阿姑节哀顺变,千万不能为了他一人的生死,毁损帝后大计。

出门之前,见妻子婉萝泣不成声,贺湛这回却完全不予温抚,冷然道:“有一句话,我早想告诉你,当初我娶你为妻,全因时势所迫,我对你本无情意,如今,你也不用为了我哀痛啼哭,你我夫妻之情,今日且当了断,离书我早已写好,是因我自觉歉疚,不愿再牵连你为我服丧,我伏法之前,你自去罢,不用忧心子女,皇后与阿姑,都会照顾他们。”

他这次出门,是去大理寺“投案”,免却十一娘的决夺之难。

十一娘听闻后大觉慌乱,竟忍不住当江怀等宫人面前拍案而起:“十四郎怎么这么糊涂?!这是毁谤,是栽陷,他怎么能投案出首?!”

皇后立即便要赶往大理寺,却被太后再次召去长安殿。

这回,没有外人在场,因为又是图穷匕现的时刻,虚伪毫无必要。

“皇后直到今时今日,也应当切身体会执政之权看似贵重,但真想稳坐权位,有多么不易了吧?”韦海池满面讥讽:“江山社稷,无非轻飘飘四字而已,张口说出何其容易,可江山社稷,从来都不是居于权位巅峰者真正考量,那只是一面旗帜,皇后用来只觉顺手,却没想到这面旗帜,其实是把双刃剑吧?”

“我若是你,不会砍下贺湛人头,因为于事无补,你让贺湛伏法,仍然会有物议,就连尹绅及邵广,恐怕都会质疑你居心叵测!其实我从来没有给你抉择,你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罢止新法,宽敕谢、韦二相,才能终止这场纷乱。”

“柳在湄,不要以为媚惑贺烨,你就真能为所欲为,与我相比,你还太稚嫩了,你根本不懂得,平衡才是执政者最最重要之法则,你急于清除异己,为此不择手段,你打破了这一法则,必将自遗其咎。”

“但你现在仍然可以回头,只要你答应我那两个条件,这便会成为诬告,贺湛人头得保,你也可以继续辅佐太子监国。”

韦海池俨然胜券在握,悠然自得等待十一娘服输求和。

十一娘一言不发,却扬长而去。

但她没有再往大理寺,她也认为再无需要与贺湛面谈商议,这一回,她只能固执己见。

所以紧急召开殿议。

“相信冯侍郎等已经知闻,太后就变法之议,曾经给予嘱谕。”一句话就让冯继峥引人瞩目,但如杜渐知,十一娘留意见他极其不安,将手中笏板都藏到了袖子里去。

“本宫直到如今,才真正勘明,太后见解并非全无道理。”

听皇后这么说,冯继峥下意识暗暗长吁:贺湛面临生死危机,皇后总算愿意妥协,可不要以为如此便能脱身事外,这些女流之辈,到底还是妇人之仁,眼睛里只能看到丁点利益,皇后倘若当众宣告宽敕贺湛,岂不证明因私废公?便再无资格打着江山社稷这面旗帜,把控革新。

贺湛虽不用死,但名声已经败坏,必遭罢职,并从此遗臭万年,彻底断绝仕望之途。

韦后党虽一时嚣张,待天子回朝,又怎容谢饶平之流继续把控朝政?到时,便是正统派的机会,此一渔翁得利,已经赚得八成。

哪知却听皇后话锋突改:“果然朝廷积弊已深,为抗改制,开始凿空指鹿、翻黄倒皁!”

第一个受不了必须辩驳者,便为负责主审贺湛一案的大理寺卿严慎,只见他扶冠长跪,慷慨呈词:“贺澄台罪涉叛国大罪,下官既担审鞫之职,怎能置若未察?皇后虽视贺君为近臣,然既已决意革新法制,便不应有失公允,皇后请恕,下官不敢担当毁谤栽陷之罪,皇后若追责,下官只能挂冠请辞。”

十一娘既召开殿议,便知道难免唇枪舌剑,她也不是毫无准备,事实上贺湛被人弹劾受贿时,她便有所预料,此一事故不大可能因为贺湛请辞而风平浪静,但她的底限,便是不容贺湛因此损及性命,丧失自由,落得人人喊打,声名狼籍的地步。

倘若真为复仇,罔顾亲友生杀,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她与韦海池何异?十一娘这时很清醒,她不愿与蛇蝎为伍。

韦海池出题,本无另外选择,十一娘又何尝当真受其诱导,在套路之间取决。

她之所以愿意妥协,无非因为贺湛一句话——我也应该解脱。

十一娘不愿让贺湛也成为陆离,此生只知为她付出,死后才得解脱,所以她默许贺湛恣意,但这已经达到她能够容忍的底限。

十四郎,是她的亲友,是她的弟弟,是生死与共的袍泽,如果她不能庇护贺湛,那么会与他一同死去,他们就是这样的关系,无关男女之情,却也福祸相依。

她绝不容许,身边亲友为了她的愿望,再有任何伤损。

否则宁愿与韦海池鱼死网破,同归于尽。

“严寺卿,本宫何尝怪罪你栽陷诽谤?栽陷忠良者另有其人,你不待本宫阐明,便以挂冠请辞逼迫,倒让本宫心中狐疑……新法改除弊失,强调以实据为重,你却仅凭罪官口供,便恳请将贺侍郎逮捕审问,以叛国大罪鞫讯,本宫先还念你,未曾谙通新法,办案之时,仍难免适用陈规,这非罪过,本宫原也不打算追究,认为私下警醒为当。”

冷笑道:“然本宫不过为贺侍郎辩白几句,你便以跪辞相逼,那么,本宫倒要问问严寺卿,你究竟有何罪证,证实指控,你究竟有何等理由,才如此坚定不疑主张,务必要将贺侍郎逮捕刑鞫?”

严慎硬着头皮应对:“非但罪官口供,朝堂之上,诸多御史言官,纷纷弹劾贺澄台犯叛国大罪,下官职任大理寺卿,方才……”

“御史言官不同司法官员,可以风闻言事,纵有不实,亦不担诽谤之责,然谁说仅凭言官风闻,司法官员便能够引为罪凿?否则朝廷仅以风闻处罪,又何必另置司法?本宫现在问你,你有何实据,认为贺侍郎罪行确凿,建言批捕,否则宁肯辞官?”

不待严慎回应,十一娘再问:“新法规定,事涉中枢要臣,需三司决议,刑部、御史台长官,二卿可以直抒己见,是否也赞同贺侍郎确犯叛国大罪,理当刑鞫?”

严慎已经冷汗淋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