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望族权后 > 第1346章 冯美案

望族权后 第1346章 冯美案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5 23:17: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关于紫宸园发生那件没头没脑,却恢诡憰怪之事,韦海池当然不会因为毫发无伤,就抛之脑后,但在太后锲而不舍地追问下,任瑶光一口咬定她的确目睹了“青红二鬼”,且数十黑影幢幢,扑面而来,便觉脑袋轰的一声,魂魄出窍,不省人事。

又因当日闻听一声惊呼,飞速赶往的那群暗卫,遍察四周,均未发觉蛛丝马迹,如果依任氏、卢媛供述,这么多人装神弄鬼,岂能全无痕迹?这下子连不少暗卫也怀疑,也许真是冤魂不散,导致白日见鬼。

殊能料,当时只有萧小九一人在场,先使卢媛误导任氏,后伏击得手,轻点要穴,致使任氏迷迷糊糊,再用摧眠之术,惑其神智,活生生把任氏吓晕,自然可以不留痕迹,而任氏清醒之后,也笃断目睹鬼魂。

可惜莒世南掌握这门摧眠“摄魂”之术,不能同时迷惑众人,且有一定限制,否则,萧小九完全不用如此大废周章,必需利用南乔与卢媛相助。

韦太后半信半疑,但更加偏向的仍是有人装神弄鬼,且锁定主使便是十一娘,可让她不得其解的是,十一娘为何大废周章,却没造成任何损害?

总不能皇后闲得发慌,弄出这场闹剧,就是为了吓一吓任瑶光?

直到卢媛去辞,南乔突而疏远,韦海池更加确信这事决非冤魂显灵,必定内藏阴谋。

可那日之后,除了南乔卢媛两人异动之外,一切又皆风平浪静,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这一生,活了六十年,韦海池也算经历过不少人事,鲜少有她看不通透的吊诡,但这回却真有如坠五云雾里,全然不明脉络。

若说十一娘是不满她借御园设宴,耀武扬威,必定会借闹鬼一事,引生舆论,可过了甚长一段时日,外界对此吊诡之事却毫无察闻,总不能十一娘这么做,就是为了败她兴致罢?

韦海池不信皇后会如此幼稚。

当百思不得其解,且又无从追察,韦太后也只好把这事暂时搁置,更不说未久,又一件突发之事,触动了她敏感的神经。

这事要说也不大——至少在韦太后看来,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事发多年之前,苦主乃长安城中,修政坊一户人家,家主姓冯,名美,少时纨绔,因其祖父也曾官拜中书舍人,虽非世家大族,却也颇有积产。然这冯美,一心赌玩,不思上进,很快便将产业败卖大半,只留宅院一所,赁出一半给人租住,以此作为活计。

但祖上仍然还留下不少名家字画,冯美虽说败家,却还没有转卖一空,尤其是那几幅美人图,怎么也不舍得转让。

他后来因为生计拮据,渐渐戒了赌博,娶了平民之女为妻,因妻子贤惠又能持家,小日子倒也还过得和美。

但爱好交游这一习惯,却一直未曾戒绝,常有酒肉之徒,来冯美家中饮乐,冯美屡屡把那仅余的美人图,示出显摆,追忆当年,家世如何显赫。

不想却惹火烧身。

是酒肉之徒当中一位,与光禄丞郑宕有牵三搭四的亲谊关联,这酒肉之徒,又知郑宕偏好收藏美人图,正好冯美私藏,确为名家绘制,甚为珍贵,连忙告密,又自告奋勇,游说冯美将私藏转让。

冯美哪里乐意?一口拒绝。

郑宕乃谢饶平党徒,虽不居要职,又怎会将冯美一介白衣放在眼里?求索不得,便生强取之意,于是便令其子郑慧,狡撰一张借据,以讨债为名,行豪夺之事。

冯美私藏被夺,更遭受一场辱打,气愤难已,奈何状告无门,最终郁郁而亡。

现如今是冯美之子冯暨,突然又至万年县衙击鼓鸣冤,状告郑慧夺画伤人,致使父亲惨死。

事隔多年,冯暨现在才又发作,且状告之人的父亲,已经谢饶平保举提携,如今早已不是区区光禄丞而已,擢升为工部侍郎,隶属尚书省。

韦太后不信巧合,料断这一定来自十一娘的反击。

于是紧急会见谢、韦等人,面授机宜,交待务必让郑慧一口咬定,当年冯美的确写下借据,也是冯美自愿以画抵债,冯美乃重病不治,其子冯暨,乃诬告官家子弟。

哪知还不等御史弹劾,谢、韦于朝堂之上与后系据理力争,郑慧竟然招供,当初的确是他行为豪夺之事,强抢冯美私藏,但他是因为逼于无奈,因为其父郑宕,起初下令嫡长子郑宜行恶,郑宜深觉掠夺他人属无耻违法之行,跪劝父亲莫行恶事,触怒郑宕,竟将嫡长子杖责致死!

郑慧原本只是庶子,眼看连嫡长兄都落得如此结局,哪里还敢违逆父命?于是乎只能听令行事。

此案顿时引起了不少言官愤议,纷纷弹劾郑宕。

谢饶平不得不为党徒辩解,称郑慧举告其父,属不孝大罪,理当处死,供辞也不应采信。

哪知郑宕之妻,也就是被父亲活活打死的郑宜之母,竟然跪于丹凤门外,呈血书,证实郑宕之罪。

谢饶平理屈辞穷,只能申辩,说什么子逆父在先,父施以责训并不违礼法,就算一时失手,重责致死,属过失杀,依大周律法,不受追究;而冯美案,劫掠者为郑慧,并非郑宕,所以应由郑慧偿命,郑宕不被追责。

这简直就是强辞夺理,引起众多言官抨击,冯继峥有心相助,却又担心自己身上也沾染污水,到底还是坐壁上观。

十一娘眼见迟儿颇有跃跃欲试的情态,便未先作决断,而问道:“太子若有见解,不妨抒发,就算有不足之处,诸位臣公也能及时指正。”

这下殿内的七嘴八舌顿时安静下来,全都洗耳恭听太子有何高论,偏只有韦元平仍然嘀咕,虽那声音并不响亮,可因为四周突然安静,仍有不少人听见了他的质疑。

“太子启蒙未久,稚龄少知,想穆宗帝当年,如这般年纪,太后可从不允以稚拙之语,议论政事。”

林昔立即给予反驳:“太子尚未言论,韦相何以断定蒙昧无知?穆宗帝莫说幼学之龄,便是大婚已足亲政,太后尚且不甘交权,此乃后宫擅国之谬,韦相竟还用为标榜?!”

“你,你竟敢……”韦元平又要怒斥林昔毁谤。

“韦相国,大周律法从不以言论定罪,如韦相国从前,屡常顶撞穆宗,目无君上,又怎限言论?若真论罪,韦相国此时怕且不在朝堂之上了,太后执政时,便多有言官举劾,主张太后理当交权,由穆宗亲政,否则便是擅国图逆,连太后都恐于此忠直之谏,不敢再罔顾礼法,韦相国以此责林中丞毁谤,似乎自己方有毁谤之嫌。”十一娘冷冷说道。

韦太后乃老奸擅国,这本是天下共识,难道仅仅因为她乃太后,就能无法无天为所欲为,纵然势败,也不容舆论谴责半句?

况乎十一娘之所以用郑宕开刀,目的便是对所谓父母尊长之权加以限制,否则韦太后作为天子嫡母,莫说治罪,批评两句都算不孝,到她真动手肃清朝堂时,难保太后不会再上演脱簪跣足,跪席待罪的闹剧。

也是时候让朝堂与臣民达成共识,孝道决不能成为某些人手里的杀手锏,更不是免死牌!

迟儿也不怯场,扬声道:“韦相既认定孤蒙昧无知,那么待孤言论之后,先请韦相指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