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望族权后 > 第1309章 自寻死路

望族权后 第1309章 自寻死路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5 23:17: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沈宝林自从畅游苑事件,便将嘉程恨之入骨,奈何无力报复,唯有用恶言攻击,嘉程不与她计较,怎知沈氏因见如江、卢等才人,亦获侍驾之职,尤其嘉程甚至得幸供职紫宸殿,眼见大有可能获近水楼台之利,心中越发愤愤不平,一时间把皇后“循规蹈距、触律不恕”的警告抛至脑后,正思谋着如何获宠,得以扬眉吐气报仇雪恨,不想长安殿便向她抛来橄榄枝,沈氏自以为终于有了契机,对韦太后当然百般奉承。

这日正与任氏一左一右,陪着太后谈笑风声,打发寒冬季节的无聊光阴,忽见一宫婢入内,禀道已从彤史处询问得知,纵然皇后遵奉太后嘱令,确然安排才人侍驾,然数十日过去,便连供职紫宸殿的陆才人,竟均无获幸侍御。

沈氏颇为兴灾乐祸,嘲笑道:“陆氏自以为奉承皇后,便会获得侍御之幸,也不想想皇后又怎会甘心由她分薄帝宠,就算争取得机会,入紫宸殿服侍圣上起居,也不过白废心机。”

那宫婢也附和道:“奴婢打探得知,陆才人虽入紫宸殿侍奉,然被江侍监有意打压,竟多于避嚣馆等闲处,根本无法接近寝宫,竟如从前一般,连面圣机遇尚不可期,圣上忙于政务,身边无人提醒,眼前又不能见,又如何记得起来陆才人?皇后身边江怀,乃江总管义子,最得江总管信重,必定是江怀游说义父,竭力维固皇后长得专宠。”

无论是彤史,亦或紫宸殿中情形,韦太后这时还哪有办法探明?这宫婢一番话,无非是专程说给沈氏听闻罢了。

她便越发兴灾乐祸:“真想问问陆氏,是否悔不当初?亏她祖父,甚得圣上推崇,竟无能获得君帝注目,若陆公在天有灵,只怕也得羞愧自家女孙无能。”

韦太后却不提她对嘉程的“怀恨”,装模作样忧心忡忡道:“圣上独宠皇后,奈何太子之后,这么些年过去,皇后竟然未再诞育皇子,天家子嗣薄弱,可大不利于国祚社稷,又奈何圣上对老身之劝谏充耳不闻,长此下去,可怎生是好,老身将来,怎有颜面去见先祖先君。”

连连长叹,大失谈笑兴致,只闷闷往佛堂静室,忏悔诉罪去。

留下任瑶光继续诱导沈氏:“因着皇后居中离间,圣上对太后心存防范,亦越发不肯听从谢相、韦相等等谏言,便连我那伯父,以及交好故旧,亦被圣上视同居心叵测之徒,莫说听谏,如今便连政务也不肯与之相商,太后也实在独力难支。”

“皇后如此妒悍不孝,还有何资格母仪天下,太后为何不干脆主张废后。”沈氏脱口而出。

任瑶光大觉无语,顿了数息才能继续诱导:“哪有这么容易,莫提废后,便是谏言圣上雨露均施于后宫,圣上都以政务繁忙用作推脱,我是听说,圣上尽管信重后族近臣,对冯侍郎以及令尊等忠臣,尚还未显拒弃,若令尊能以社稷为重,谏言圣上切莫专宠椒房,以子嗣繁荣福祚延绵为重,召宠嫔妃雨露均施,岂不为太后分忧解难,宝林若能立此大功,太后必然不忘你之忠孝。”

沈氏本是无知狂妄之辈,哪里识得其间奸险?想到如今她只能依靠太后,方才有望扬眉吐气,自是对任氏言听计从,果然便另找了一日,眼见着太后心情有所好转,借口思念家人,跪求太后能召母亲入宫,容她在长安殿中,与母亲一会。

诸如才人、宝林等低阶嫔妃,本无资格会见亲友,故而沈氏想要游说父亲殿议时上谏,也只能通过太后召见女眷,但她并没有十分把握说服父亲,担心若先知会太后,万一父亲并无行动,岂不显明不愿听从太后?到时争功不成不说,反而会惹太后厌怒,岂不事与愿违、作茧自缚。

沈氏又哪里想到,连任瑶光那番开导,都是出自太后的授意。

故而太后当然会一口应允,召沈母入宫,由得母女两个“一叙亲情”。

沈母便将女儿那话一字不漏转告沈务汖,又添油加醋哭啼劝说:“女儿在宫中,被皇后苛责不说,甚至连那陆氏,也时时处处欺压,她那时在闺阁,何曾受过半分委屈,竟不想被陆氏出卖,被罚一月浣衣之苦,一双手生满冻疮,若非太后赐药调养,说不定便会留下疤痕,皇后毒辣,可是要害我儿孤老宫廷,咱们与皇后,理当誓不两立,夫君也要将那陆氏作为,告知冯侍郎,陆氏为冯侍郎保举入宫,他这舅舅也总该训教甥女,争宠固然重要,也不能将盟友当作垫脚石,如此无情无义!”

沈务汖虽说不敢得罪了冯继峥这座靠山,可他巴巴将女儿送进宫廷,自也有一番打算,当然希望女儿能够获宠,提携他也能位极中枢要臣,听说女儿得了太后赏识,若真能借此契机,给予皇后一记重击,女儿便大有希望飞上枝头不说,对于冯继峥,他也算立一大功,保不定陆氏失控,连冯侍郎也会更加寄望他家女儿,将来女儿若能诞下皇子,在冯侍郎等等助力下,将太子取而代之,他岂不成了国戚。

沈家何愁不能飞黄腾达?

这欲望之火在胸腔里熊熊燃烧,沈务汖两眼放光,赶忙便往冯宅商量。

冯继峥当然深知其中厉害,可他已经得到任知故意会,明白太后目的,若成功,嘉程便会大获利益,又哪里在意沈务汖的死活,对这计划表示默许,却并不打算一同上谏,只答应朝堂之上,附议而已。

却是把这一件事隐瞒得纹丝不透,并没有泄露给杜渐知、陶葆仪等人,就连他的党徒亲从,也未提一字。

要说这沈务汖的官职,并不能参加常朝殿议,他也不愿把首功谦让旁人,打定主意要亲自奏谏,那么也只能在朔望朝会才有时机了,沈务汖扳着指头,好容易才盼到十五望朝,兴奋不已地出列参奏。

贺烨还从未关注过沈务汖,正疑惑此人是从哪个犄角旮旯冒出,不过事务之官,竟然在望日朝会上出列参奏,不知又将引发什么惊天动地重大事件,哪知他接过江迂呈上的奏章,一边听沈务汖侃侃长谈,口口声声社稷为重,竟是在朝会上大谈私闱之事,劝谏他宠幸后宫嫔妃,贺烨脑门上连青筋都突涨起来,险些没有把那奏章,直掼在沈务汖的脑门上。

忍了几十忍,才忍住暴躁的怒火,贺烨咪起眼角等待沈务汖把话说完,才冷冷问道:“朕竟不知,太乐令而已,有何资格干涉朕后宫私闱。”

沈务汖尚还掷地金声般应对:“微臣虽任太乐令,然亦为朝官,事关社稷国祚,微臣上书奏谏,是尽臣子之责。”

“好个臣子之责,朕问你,你只居太乐令之职,何故谙知内闱之事,笃断朕专宠中宫,而未雨露均施?!”

沈务汖尚且没有意识到罪行,竟答对:“微臣之女,应选后宫,先为才人,现为宝林,然入宫以来,却未获召幸。”

这番话说出,如杜渐知、陶葆仪等官员,险些没有淌下冷汗来,就连陆离与尹绅也是面面相觑,实在想不通谁在暗地里,支使这么一个愚钝之徒,竟在望日朝会上自取其辱。

“朕道区区太乐令,为何如此关注朕私闱之事,公然于朝会之上,举奏公议,原来是为你之女儿未获宠幸,故心急如焚。”贺烨讥讽道:“难不成因为太乐令举荐女儿入宫,朕便定要召幸,否则便是有损社稷,不利国祚,朕甚困惑,太乐令你那女儿,何德何能敢当社稷兴衰,国祚安危?!”

沈务汖这才意识到失言,又苦于无法自辩,求助般地看向冯继峥。

贺烨那双眼睛是多么锐利,哪能放过沈务汖的眼神,语气越发森冷:“冯侍郎,难道你也支持太乐令奏议?”

冯继峥知道沈务汖会自取其辱,却没料到此人竟然这么不顶用,而且还将他当场出卖!不过沈务汖受他提携之事,并非机密,不少官员都知道冯、沈两家交好,倘若他不出面维护,必被物议凉薄无情。

冯继峥也只好硬着头皮出列应对:“臣应禀圣上垂问,依臣所见,太乐令虽有失言,但初衷并非为了私利,圣上至今,膝下唯有太子殿下独子,群臣之中,并不唯独太乐令心怀忧虑,如微臣,亦深忧储君将来,失手足兄弟扶持,而独力难顾,况世族高门,皆以子弟兴旺为幸,何况君国?”

贺烨的眼睛又再微眯,近旁的江迂窥见帝王的神色,情知太乐令必有大祸临头,他暗叹一声,心道恐怕陛下即位以来,继柴取这一叛国罪徒之后,对朝臣又要再行杀决了,但愿不会引起轩然大波。

“沈务汖,你当真不存私心?”天子似乎口吻稍有好转。

“臣,当然不敢存私。”

“那朕再问你,为何只因你家女儿未获宠幸,便笃定朕并无召幸其余嫔妃?”

“臣家中女眷,获太后召见,得以探望小女,听小女言,据彤史供认,圣上独宠椒房,后宫嫔妃非独小女,因皇后妒悍,竟无一获宠,臣为社稷之重,方敢具本上谏……”

这回皇帝没有再容他把话说完,勃然大怒道:“沈务汖,你还真是狗胆包天,竟敢诋谤中宫,又行刺探宫闱之罪,朕若恕你,日后私闱一言一行,岂不成为天下皆知!”

刺探宫闱可是死罪,莫说沈务汖面无血色,就连杜渐知、陶葆仪等官员也是冷汗淋漓,他们虽对沈务汖的人品颇为不屑,可同朝为官,自然不希望沈务汖因谏皇帝以子嗣为重,便被处死,故而纷纷求情,朝会上顿时嘈杂一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