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沉默的邻居 > 第九十一章 炭烧

沉默的邻居 第九十一章 炭烧

作者:长弓难鸣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1 01:14: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死猪案只是件小案子,至于后来那个跑腿小哥怎么样了,常安和老杨都不清楚,只是模模糊糊有点印象,所以当初常安家发生惨祸后,他俩都没有想起这一位。

常安身为警务人员,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说了那么一句话,确实不应当。

归根结底就是因为那天早上他心情不美丽,跟妻子吵了一架,再加上案子太多,压力太大,说话不如平常谨慎,无意之间带着情绪发泄了那么一句,事后虽然也曾懊悔,但想着不是什么大案子,就没往心里去。

他是没放在心上,但后来负责这起案件的警员却记得非常清楚。

那边胡金龙和王二爷又都咬定不知情,除了贩卖死猪肉这点,其他一概打死不认。办案人员只能重点审讯跑腿小哥,让他讲清楚有谁碰过那头死猪,去过什么地方,跟什么人见过面儿。

跑腿小哥翻来覆去讲了十几遍,把知道的全都倒了个干净,可来来回回都是些没用的废话。他就是个帮忙送货的,之前也没检查过死猪肚子里有什么,更说不清楚是谁盗窃的。

这案子尽管最终没抓着主犯,可还是移交给了检察院,进入到了诉讼阶段。

身为从犯的跑腿小哥被判了一年有期徒刑,好在失主宽宏,帮忙向法官求情,刑期减了一半,而且还争取到了缓刑,只要表现得好,也不必真的去蹲大牢。

这结果似乎已经算不错的了,但案子的影响并没有因为法律层面的裁定而结束。

跑腿小哥成了人人喊打的贼偷,不论他怎么跟邻居解释,都没人相信。所有人还是指着他的鼻子,恶狠狠地骂着三只手,就连亲朋好友也拿异样眼光看他,远远地躲着。

有一次,他接了个单子,帮人从通州运送几包木炭到朝阳区某家烤鸭店,路途不算太远,也就二三十公里,如若是开车的话,半个多小时就能到达。

可跑腿小哥儿没有小轿车,蹬三轮肯定赶不上约定的时间,打车又太贵了。

这一趟跑腿总共就三十块毛利,打车从通州到朝阳区差不多需要八十来块,自己得往里面倒贴五十,纯粹的赔本赚吆喝。

不接嘛,也是不成的。因为死猪案的缘故,他现在已经没办法接到短途单子了,只有像通州、大兴这种稍微远一点的地方,还有些相熟的老板愿意雇佣他跑腿儿。

这一单拒绝了,往后郊区的单子也接不到,那就真的只能喝西北风了。

思来想去,跑腿小哥决定自己辛苦一点,挑着这几包木炭,先坐公交,再乘地铁,多转换几次公共交通,争取在限定时间内赶到烤鸭店。

乘坐公共交通,最麻烦的一点是过安检。

每次他听到“大包小包请过安检”的时候,心里就会莫名烦躁,特别是某些地铁的工作人员,非要让他把每个袋子打开,挨个挨个检查那会儿,不由得无名火起,跟人家差点吵吵起来。

手忙脚乱之间,他也没注意到落下了一个小袋子,急匆匆赶往朝阳区烤鸭店。

历经艰辛,跑腿小哥总算是在约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可对方清点完货物之后,却扣下了他的跑腿费用。

理由是,少了几斤木炭。

跑腿小哥白忙活一场,心里很不舒服,就跟烤鸭店老板理论了两句。

谁知道,这客人之中有认识他的邻居,阴阳怪气地说,肯定是这跑腿的三只手偷拿了,故意找借口,谎称是遗落在地铁站。

烤鸭店老板信以为真,登时怒了,揪着跑腿小哥的衣领子,让其赔偿那几斤木炭。

跑腿小哥身上就剩几个钢蹦子,还被要求在大庭广众之下脱下衣服接受检查,当时臊得不行了,怎么解释都没用,又急又气,猛然伸手抄起炉子上烧了半截儿的木炭,刷地一下戳向自己的另一只手,红着眼吼道,“我不是三只手!”

嗞嗞。

一阵烤肉的香气缓缓荡开。

众人见状大惊,都不说话了。

也就在这时候,有个好心的小姑娘拎着一小袋木炭,快步闯进烤鸭店,噔噔噔来到跑腿小哥跟前,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可算找到你了……过个安检慌里慌张的,东西落下了都不知道,正好我也到这边,就给你送来了!哟,你这是干嘛啊,天儿是挺冷的,可也不能拿木炭烫自己的手取暖呀!”

跑腿小哥眼泪都下来了,刚想说点什么,却是活活疼晕了过去。

小姑娘连忙上前将其扶住,打了急救电话,又把警察叫到了烤鸭店,气哼哼地要帮跑腿小哥主持公道,只可惜这事儿终究还是不了了之。

跑腿小哥除了手上留下一块烫伤疤痕以外,别的什么都没得到,连个道歉短信都没有收到……

从那以后,这位跑腿小哥就搬离了原来的居所,与所有亲友都断了联系,没人知道他住在哪里,又在做些什么。

警局电脑的系统里也没有相关的记录,显然这人刻意避开了人口普查。

不过,常安在调查老杨遇害前行踪时,发现老杨去过一趟磁器口,之前他没想起来,现在查到了这位跑腿小哥,自然也就知道老杨当时去磁器口找的是谁了。

他驾着警车,朝着阙德坊飞驰而去,眼见导航地图上的线段只剩下短短一小截儿,放在杯套槽子里的手机却忽然响了起来。

常安用余光瞄了一下手机屏幕上面的来电显示,速即踩下刹车,靠边停车,打了双闪,这才接通电话。

电话是实习刑警打来的,主要是向常安汇报了一下南锣鼓巷和簋街的搜查结果。

昨晚常安之所以没有坚持留在那边,就是因为想着有实习刑警随时汇报情况,自己在与不在,区别并不大。

经过这十几个小时的地毯式搜寻,特别追踪小组还是没有能找到沈翠。

幸运的是,沈翠自己想办法给警方传递了消息。

大约十分钟前,有家小吃店接到了一个外卖订单,金额刚刚是110块。

这小吃店负责送外卖的服务员觉得不对劲,凑巧前几天看过类似的新闻案例,于是便打电话报警了。

辖区派出所接到报警电话后,一查地址,发现居然是老杨的家,立马就联系了警局。

要知道,老杨至今昏迷不醒,家里就只剩下一个患病的小女儿,绝不能再出什么事情。

警局这边迅速派人伪装成送外卖的服务员,给老杨家里打了一通电话,打算先试探一下。

岂料,接电话的人不是老杨的女儿,竟是警方搜寻了一夜的沈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