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天香 > 第74章

天香 第74章

作者:梦溪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22:56: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魏临沉静道:“臣有些话,想与陛下单独说。”

皇帝看了他片刻,点点头,对王郢等人道:“你们先到别殿候着。”

除了陆青,其余人都退了出去,皇帝咳嗽几声:“说罢。”

魏临道:“齐国是外患,魏善是内疾,内疾需治,外患也不能不管,臣以为,将严遵调回来只怕不妥,分散兵力更容易为齐人所趁,届时很容易两边都鸡飞蛋打。”

皇帝还以为他有什么好主意,还要神秘兮兮地将别人撇开,闻言不禁失望:“你说的这些,朕如何不知?可难道如今有更好的法子?你若能让那逆子回头是岸,朕尚可不计前嫌。”

说是说得好听,如果魏善真的悔过投降,估计第一个要杀他的,就是皇帝。

知父莫若子,魏临知道他爹就是随口说说而已,听了也当没听,继续说自己的:“刘氏是个心狠之人,她固然牵挂魏善,但若知道陛下想拿她威胁魏善,她必然会直接了结自己的性命,不会给陛下这个机会,所以对刘氏用刑以逼迫魏善屈服,也并不是一个好法子。”

皇帝皱起眉头,有些烦躁起来:“说了半天,你到底有什么更好的法子?”

魏临:“臣的确有个一举两得的办法,即可让齐魏停战,又能令魏善陷入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境地。”

皇帝精神一振:“快快道来!”

魏临:“陛下逊位,对外便可宣传因逆子造反而被气病,魏善清君侧的旗号无法再打下去,必将陷入人人得而诛之的境地,先声夺人,压制其声势,届时再让严遵带兵讨伐,则可事半功倍。”

什么?

皇帝疑心自己出了幻听。

他死命瞪着魏临,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你再说一遍!”他指着魏临,手指微微颤抖。

那必然不是被吓的,而是被气的。

魏临神色不变,又将自己的话重复了一遍。

不止表情没有变化,连声音都和平时一样镇定,仿佛他正在说的,不是什么谋朝篡位的大事,而是今天要吃什么。

陆青也变了脸色,微微张着嘴巴看着眼前这位好像一下子陌生起来的淮南王。

“逆子!逆子!”皇帝破口大骂:“你怎么敢!你怎么敢!来人啊!来人啊!”

门外的侍卫们听见动静,破门而入。

“将他,将他给我……”

“陛下为何不让我把话说完,陛下是在害怕什么?”魏临淡淡道,并未因为侍卫站在他身后而害怕,“大势已去,即便你现在杀了我,也无济于事。魏善现在已经造反了,你把我也杀了,是想让一个听见声音都发抖的魏节当皇帝么?”

皇帝脸色变了又变:“朕就算让他当皇帝,也轮不到你这逆子!”

魏临轻笑一声:“喔,我倒是忘了,三郎之所以会变成今日这般模样,也多亏了陛下的调教。”

皇帝:“你们还愣着作甚,将他拖下去!”

魏临却抬起手:“且慢。陛下您难道没听见什么声音么?”

皇帝以为他在拖延时间,冷笑一声,正想说什么。

陆青侧耳倾听,却脸色大变,小声道:“陛下,外头,外头好像有兵刃相接的动静!”

皇帝皱眉听了半天,好像果真隐隐听见什么。

他勃然大怒:“逆子,你想逼宫?!就凭你,手中那么几个人,你也想学魏善?做你的春秋大梦!”

魏临却对那两名侍卫道:“你们且不必急着动手,再等上片刻无妨,反正我人就在这里,又无刀剑在身,你们若是识时务,一会儿说不定还有弃暗投明的机会,可想好了。”

两名侍卫面面相觑,当下便有些犹豫起来。

皇帝见了更是怒不可遏:“你到底跟什么人勾结,胆敢如此大放厥词,当真以为宫中守卫都是摆设么!”

兵刃交接之声越来越清晰,越来越近,间或还夹杂着喝骂惨叫,大政殿中几人或站或坐,皇帝的咆哮在其中回荡,却仿佛更显得孤弱。

以曹宏彬的忠诚,原本是毋庸置疑的,但皇帝在经受接二连三的打击之后,已经变得不相信任何人,此时听见外头的动静,第一反应便是曹宏彬背叛了自己!

魏临似乎看出他在想什么,反是为他释疑:“曹宏彬对陛下忠心耿耿,您竟连他也不信了么?金吾卫负责宫中巡视治安,若不是为了摆平他,我何必从外头调人手杀进来?不过陛下今日众叛亲离,儿子一个个背叛,嫔妃也想置您于死地,您当了二十年皇帝,身边就剩下一个曹宏彬和一个陆青,不觉得可怜可哀么?”

“住口!”皇帝狂怒:“朕什么时候轮到你来评断了!”

他越是生气,身体反而越不听使唤,原本想站起来的,但此时竟是一丝力气也使不出。

魏临摇摇头:“我屏退王郢他们,非是害怕让他们听见这些,而是给您留些面子罢了,你以为他们心中当真就一丝想法也没有?您今日要打吴越,明日要打齐国,后日又要打魏善,国库早就被掏空了,从吴越掠来的那些财物,如今也快花光了,等到国库一个铜板也拿不出来的时候,您这皇位还坐得稳么?我不过是想帮你提前结束这种窘境罢了。”

“你这逆子!逆子!”皇帝喘着气,他心中尚且有许多疑问,所以即使被气得够呛,也没有急着让侍卫一刀将这个逆子给杀了。“说!你究竟与何人勾结?是不是邹文桥!”

魏临也不隐瞒:“陛下英明,正是邹文桥。”

骁骑将军邹文桥掌管骁卫,也只有骁卫,可以控制京城各门,然后直捣皇宫。

但皇帝还是不明白,魏临一个废太子,手里没兵没权,平日里跟武将走得又不近,很多武将觉得他更加倾向文臣,所以宁愿投靠魏善,魏临到底是如何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悄无声息就跟邹文桥勾搭上的?

除了邹文桥,还有别人吗?

皇帝迫切想要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

他不相信自己当了二十年皇帝,身边竟连一个忠诚可靠的人都没有!

魏临摇摇头:“陛下,您老了,长江后浪推前浪,天下本来就该让有为之辈来担当,可您还死死抓着手头的权柄不放。这也就罢了,偏还屡屡朝令夕改,对身边的人充满疑心。你兴许还记得那次坠马案罢,那本来就是刘氏为了陷害我的苦肉计,我为了自保,不得不祸水东引,您却真的就将魏节给贬到黄州去了,你让李德妃如何不恨你?我知道您后悔了,不想让我当太子,所以我抢先一步,在万寿宴上自己换了字画,为的就是自请废黜,免得落到跟魏节一样的下场。”

皇帝也想起来了:“这么说,当时的巫蛊案,主谋不是刘氏和魏临,而是你一手弄出来的了?”

魏临摇摇头:“不是我,但我猜,应该是那会已经被您禁锢在增成殿的李德妃做的。”

一群人在见不得光的地方斗智斗勇玩心眼,站在明面上的九五至尊反而成了那颗被摆布的棋子。

皇帝脸色涨得通红。

这些人,曾经被他赋予了信任,他们却毫不犹豫背叛了自己。

直到此刻,皇帝也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

错的都是别人,是他们辜负了他的信任。

陆青有些着急,外面的打斗越来越近,从魏临的神色看来,他带来的人应该已经逐渐占了上风,再这样下去,皇帝可就危险了。

“陛下,奴婢服侍您先去避一避罢,免得被冲撞了!”他急急道。

皇帝恍惚出神,听而未闻,仿佛已经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了。

陆青急得要命,忍不住伸手去扯皇帝,心想先把人带出去再说。

然而已经来不及了。

就在他刚刚扶起皇帝的时候,大门突然被用力踹开,数人从外头闯了进来,为首的便是方才被提及的骁骑将军邹文桥。

他的眼睛从坐着的皇帝身上扫过,最终却是向站着的魏临行礼:“殿下,外面大抵已经收拾干净,曹宏彬伏诛,其余人等也都各自投降了。”

伴随着邹文桥的话,他身后的士兵冲上来将魏临身后那两名侍卫踹倒制服,又将魏临团团围起来加以保护。

形势瞬间逆转。

皇帝身躯一震,目眦欲裂:“你们竟然杀了曹宏彬!”

魏临道:“他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背叛的可能,否则若有可能,我也是不愿意杀他的,这等人才却死在这里,委实可惜了。”

言语之间,似乎还有无限遗憾。

大势已去。

陆青意识到这个事实。

他很快想到还在别殿的王郢等人,但随即又推翻了自己的想法。

别说王郢等人是文臣,根本无力和叛军对抗,就算抛开这一层,他们只怕也更乐意看见乐意亲近文臣的淮南王登基吧?

更何况王郢之子娶了淮南王妃的姐姐,就冲着这层姻亲关系,估计他也不会跟自己过不去的。

陛下为帝二十年,竟然落到这等田地。

陆青心下凄凉,扑通跪了下来,哀哀喊了一声“陛下”,便举袖拭泪,再无言语。

皇帝的面容在一夜之间变得沧桑,鬓边的白发仿佛昭示着属于他的时代已经过去。

“是严家?”他看着魏临,“你与他们合作?”

魏临没说话。

皇帝大笑:“好!好!先帝没说错,严家和程家就是两匹豺狼,忘恩负义的豺狼!当年朕没有削掉他们手中的兵权,今日他们就与朕的儿子联合起来对付朕,好,真是太好了!你莫得意得太早,既然是豺狼,就不会对你忠心耿耿,你与他们合作必然也要付出他们满意的报酬,别以为有了他们,你就能坐稳皇位了,齐人和你弟弟可还在旁边虎视眈眈呢!”

话说到后来,他已经控制不住咬牙切齿,可见皇帝心里根本就没有他所表现出来的那样洒脱淡定。

“说到程家,”魏临淡淡道,“您之前还做错了一件事。在程载出京之后,你就该派人盯着他家,可您等到他跟魏善起事之后才去他家,那时候已经晚了。”

这件事,就算魏临不提,皇帝自己也后悔得要命。

当时他听到程载带着人去江州找魏善的消息之后,立马就派人去抄程家,想抓程家人来威胁程载,结果去了之后才发现,程家女眷倒是还在,一个都没跑,她们人数众多,想跑也跑不掉,官兵内外搜查,唯独发现少了个人,那便是程载的长子程堂。

想必早在程载离京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做好了舍弃妻女的心理准备,长子已经跑掉,这些女眷想用来威胁程载,当然也收效甚微,所以皇帝一气之下便将程家上下清洗了个遍,所有女眷统统斩杀,一个不留。

饶是这样,依旧无法消除他的心头之恨。

魏临道:“其实程堂连夜逃走的那个晚上,被我派人在城外截了下来,如今他正在我手里,也还活得好好的。”

皇帝冷笑一声:“你想说你比朕英明么?”

魏临摇摇头:“陛下不是说我没有克制魏善的办法么,我手里拿捏着程载唯一的儿子,他不杀伯仁,伯仁却因他而死,就算程载不会为了儿子投诚,他也必然会动摇,从而与魏善发生矛盾分歧,您觉得这个法子如何?”

皇帝不说话了。

魏临说这么多话,并不全是在拖延时间,他只是在等自己的人完全控制外面的局势。

等严希青也从外头走进来时,他就知道自己今日已经胜券在握了。

严希青道:“时辰不等人,还请殿下早作准备。”

魏临点点头:“陛下考虑得如何,若您不肯逊位,臣只好违背本心,做些不得已的事情了。”

皇帝冷笑:“你想做什么不得已的事情,把朕弄死么?弄死了朕,你上哪找人写遗诏欺骗那帮大臣?就算王郢等人肯为你张罗隐瞒,你还能瞒得过天下人?像你这等爱惜名声之人,愿意背负一个弑父的名声登上皇位么?”

魏临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反是问严希青:“人呢?”

严希青似乎知道他在问谁:“就在外头,已经写好了。”

魏临:“让她进来。”

严希青出去叫人,过了一会儿,他再进来的时候,身后便多了一个人。

皇帝慢慢睁大了眼睛。

“是你?!”

胡维容看也没看他一眼,跟先前的邹文桥一样,向魏临行了一礼:“殿下,诏书已经拟好了,您请过目。”

她将诏书双手奉上,魏临打开慢慢看了起来。

皇帝知道胡维容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因为她人极聪明,字也写得好,尤其擅长临摹,有一段时间甚至经常临摹皇帝的笔迹,当时皇帝也不以为意,还手把手教过她,以此为闺房之乐。

胡维容在后宫的位分不高,至今也只是美人而已,皇帝曾几次想过提升她的位分,她反而言辞恳切地推辞,几番下来,皇帝觉得她安分守己,伶俐可爱,难得的是不恃宠而骄,对她又更喜爱了几分,含冰殿的好东西从来就没少过。

可谁会想到,谁能想到?

皇帝忽然剧烈咳嗽起来,陆青急忙起身为他顺背:“陛下,陛下!”

胡维容自始至终都没有向皇帝的方向望去,也不知是心虚还是厌恶。

反是严希青开口笑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陛下垂垂暮年,生性多疑,对后宫女人又如此苛刻,谁能保证胡美人不是下一个刘宝林?她既然没有子嗣,肯定是要为自己将来打算一二的。”

皇帝已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魏临看完胡维容亲写的手书,点点头:“这样可以,无甚问题,等陛下盖印之后,便可交由中书舍人李忱去办。”

说罢,他又朝皇帝行了一礼:“陛下还请安歇,臣先告退了。”

“等等!等等!”见他要走,皇帝终于急了起来。

他紧紧盯着魏临的背影,喘气道:“朕可以逊位,朕这就亲手写诏书,你别走!”

魏临的脚步仅仅停顿了一下:“那就请陛下写好了交给胡氏拿过来罢。”

他出了大政殿,身后严希青追上来:“殿下准备如何处置陛下?”

魏临沉默片刻:“他既然愿意逊位,我也不愿赶尽杀绝,背上弑父的骂名。”

“陛下非死不可!”严希青想也不想,斩钉截铁道。“天无二日,民无二主,陛下不死,终有遗憾,殿下师出无名不说,也不能将罪名都推到魏善程载他们头上了!”

魏临叹道:“他毕竟是我的父亲!”

严希青拱手,正色道:“当日他动辄将殿下废黜,若非殿下步步小心,如今早也性命难保了,谈何其它?最重要的是,陛下一日建在,一日便会有人贼心不死想要复辟,陛下自己定然也不会甘心失败,它日若有不轨之人想挟天子以令诸侯,拿陛下作筏子,将后患无穷!”

他的话恰恰说到了点子上,魏临没再作声,过了片刻方道:“那就由你处理罢。”

这就是默许了严希青的做法,但时下做什么事都讲究个仁义名分,魏临自然不能大喇喇地说“那你就去杀了我爹”,是以才这般委婉暗示,严希青自然也闻弦音而知雅意。

“殿下英明,此事过后,还请殿下早日登基,如此方能光明正大地讨逆。”

魏临摇首:“登基的事情不必着急。魏善不仁不义,将亲父活活气死,我若急着登基,反倒落人话柄了。陛下那边已经不足为患,唯一需要担心的,是王郢等人,此事干系重大,我事先并未与他们说过,怕是他们一时接受不了,须得安抚一番才行。”

他与严家虽然合作,却不是言听计从的傀儡,魏临自然有自己的想法。

严希青明白了:“殿下思虑周全,在下敬服。只是……”

他顿了一下,面露苦笑:“不是我有意恃功胁迫,而是祖父那边再度问起,殿下与严家联姻一事。”

魏临不动声色:“我与严家,合则两利,分则两害,即便没有联姻,令祖也无须担心我会做出忘恩负义的事情来。”

“非是此意,殿下误会了。”严希青拜了一拜,方道:“祖父疼爱舍妹,真心想为她觅一佳婿,当年殿下成婚之前,祖父本来就有意与殿下联姻,当时也曾让我与殿下提过的,他老人家甚至还亲自向陛下提及此事,只是当时陛下担心殿下和严家联姻之后,拥兵自重,方才为您选了顾家,祖父每每提及此事,犹有憾恨。”

“舍妹姿容出众,殿下也曾见过,不说比淮南王妃,就是比起程家女郎,都只赢不输,堪称绝色,不致辱没了殿下。严家在军中威望甚高,我所能掌握的,不过十之一二,余者都在我父祖手中,而且殿下往日多与文臣亲近,却与武将略有疏远,以前固然是为了解除陛下的疑心,但现在若与舍妹联姻,却能令武将安心,也有助于快速平叛,如此一文一武,尽在手中,不愁魏善不败。”

“我追随殿下已久,忠心无贰,连严家也要放在殿下之后,此番话也非是为了严家,乃是为了殿下所说。字字句句,皆出自肺腑,还请殿下明察!”

说白了,严希青说的就是三个意思:一,我妹妹很漂亮,又出身名门,知书达理,只比顾氏好,不会比顾氏差。二,严家我说了不算,但如果您娶了我妹妹,就可以让长辈们安心,从而使得结盟更加稳固,现在国内局势未平,又有齐国的威胁,顾家是完全没法帮上忙的。三,严家代表的是武将势力,有了严家作砝码,武将就不会担心您以后重文轻武,这样有助于权力平衡。

这些道理,就算严希青不说,魏临又何尝不明白?

只是他一句话都没有说,神情没什么变化,看似什么也没想,又好像想了许多。

二人在廊下站了许久,大政殿里头隐隐还传来老皇帝的叱骂声,不过他们谁也没有回头去看。

因为不管皇帝怎么闹,也无济于事了。

严希青终于没忍住,先说了话:“若是殿下不好开口,臣愿效犬马之劳。”

魏临的眼睛看着不远处从阑干外面娇怯怯探进来的花枝。

那株梨花他记得很清楚,当时新婚不久的两人从廊下经过,顾香生顽皮,折下一朵偷偷插在魏临头上,魏临毫无知觉地一路戴着回到长秋殿,许多宫女都看着他偷笑,直到晚上他才反应过来,哭笑不得地发现自己簪了一整天的花,还带着招摇过市到处走,竟也无人提醒他。

“不必了。”魏临道,“我自己与她说。”

严希青私心里觉得,魏临对待这件事的态度,未免太慎重了些,夫妻固然有些感情,但大事当前,孰轻孰重,一目了然,江山只有一个,老婆却可以再娶,更何况他们现在还没有子嗣,魏临根本就不用考虑那么久。

然而对方既然已经松口了,他也就没有再说。

严希青说这番话,的的确确不止是为了严家,更多还是为了魏临打算,在他看来,魏国如今后院起火,外头也不安生,一个弄不好,很容易就有灭国的危险,唯一能力挽狂澜的,不是那个鲁莽的益阳王,更不是懦弱怕事的临江王,而只有深谋远虑的淮南王。

当务之急,是先解决老皇帝的事情,然后再着手平息叛乱,如此魏国才有可能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以便重新回到与齐国平起平坐的争霸地位上,就算他不姓严,也会强烈建议魏临跟严家联姻,因为在眼下,这的确是最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收买人心的法子。

在这种前提下,什么儿女私情,都不值一提。

……

宫变即使再隐秘,也隐隐绰绰传了一些消息出来。

全城戒严,街上巡视的士兵也多了许多,稍有异动就被抓起来严加看守,让人很难不多加联想。

山雨欲来,人心惶惶。

顾香生虽然不像诗情碧霄她们那样满脸惶然,可心中也总归是担惊受怕的,原先设想自己再冷静,事到临头的时候,依旧会绞着帕子为魏临担忧,心里默默祷祝。

杨谷不时派人出去打探消息,但得到的寥寥无几,他们充其量也只能在宫外张望,根本进不去。

顾琴生和小焦氏各自过来了一回,无非也是心中担忧之极,家人让他们过来问消息,因为王郢此时也同样被困在宫里,生死不知。

她们陪顾香生坐了一阵,又不得不匆匆赶回去安抚家人。

晚饭的时候谁也吃不下,顾香生吃了两勺子粥就没了胃口,坐在椅子上发呆。

往常碧霄早劝着她多吃些了,但现在王府上下个个忧心忡忡,谁也顾不上旁的。

别人未必知道皇宫发生了什么变故,更不知道魏临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但外头的种种混乱,无不昭示了发生大事的迹象。

“殿下回来了!”

也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嗓子,整个淮南王府忽然就像活过来一样。

众人脸上瞬间舒展开来,仿佛淮南王一回来,所有的事儿都不再是事儿。

顾香生也觉得伴随着这个喊声,自己一直悬在心里的大石头,好像一下子就着了地。

下一刻,魏临大步走了进来,风尘仆仆。

衣裳还是那件衣裳,身上其实也没有弄脏,连发髻都还绑得整整齐齐,但顾香生就是觉得,他在宫中应该经历了一场大阵仗。

然而魏临能够回来,这就说明事情已经尘埃落定。

最起码,他不是输家。

所以她什么也没问,只是迎上去笑道:“累了罢,要先沐浴还是先吃饭?”

魏临握住她的手:“不累,也不饿。我和你说说话。”

“好。”顾香生有点奇怪,对方太过平静了,并没有胜利之后应该有的春风得意。

屏退旁人之后,她忍不住问:“可是宫中进行得不顺?”

魏临摇摇头:“很顺利。”

顾香生:“那……”

魏临:“如无意外,陛下会逊位。”

饶是早有心理准备,顾香生仍旧吓了一跳。

这么说,魏临会登基为帝?

好消息来得太突然,以至于她暂时还没反应过来自己应该像戏文中演的那样,跪拜道喜,恭祝万岁云云。

见对方还愣愣地瞧着自己,魏临眼中多了些笑意,将她揽入怀中:“傻了?”

顾香生没反应过来,还真点点头。

魏临扑哧一笑,摸摸她的脸:“以后你就不必担惊受怕了,我待会儿还要回宫,过两日局势稳定下来,再接你入宫。”

想自己前世也不过是一个办公室小职员,这辈子托福投了个好胎,虽说未必父母疼爱,可毕竟锦衣玉食,吃穿不愁,又误打误撞成了淮南王妃,已经是常人羡慕不来的好福气,如今竟还要更上一层,当那传说中的中宫皇后,一国之母?

顾香生只觉得晕晕乎乎,虽然被魏临搂着,却没半点真实感,如飘云端。

魏临脸上有着显而易见的疲惫,话没多说几句就睡了过去,许是满怀心事,不过半个时辰就醒了过来,顾香生早就给他准备好热水和饭菜,他匆匆洗漱吃了些东西,便又进宫去了。

诗情和碧霄想来也从跟在魏临身旁的李封那边打听到不少消息,魏临前脚刚走,她们后脚就都喜气洋洋地过来恭喜。

“咱们娘子以后可也是要当皇后的人了!”碧霄喜滋滋地说了好几句,与有荣焉。

旁边诗情细心些,却已经看出顾香生神情的不妥,忙拉扯一下碧霄的衣角。

“娘子,您这是怎么了?”

“你去找杨谷那边打听一下,看殿下是不是还与他说过什么。”顾香生沉吟道,脸上没有本应该有的喜色。

当了一年多的夫妻,她虽然谈不上对魏临了如指掌,可起码还是能摸到一点脉络的。

方才魏临的反应,明显是欲言又止,有话和她说,然而最终为什么没有说出口,却是顾香生觉得很奇怪的地方。

潜意识总有一个声音在提醒她,魏临要说而没说的这件事,一定不是小事。

以顾香生的性格,肯定要弄个明明白白。

面对诗情碧霄,她没有隐瞒,而是将自己的疑惑说了出来。

谁知二人非但没有说她多疑,反是有些面色古怪起来。

顾香生:“你们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碧霄连忙摇头,动作太快,反而显得有点假。

见顾香生沉下脸色,诗情道:“您别生气,我们也是在外头听了一耳朵,根本不是杨谷说的,只是外头的人乱传的!”

顾香生:“传了什么?”

诗情迟疑道:“外头的人说,严家小娘子年幼时曾进宫几回,当时陛下很喜欢她,还曾指着她说将来要让她嫁给太子,但后来严家老国公再向陛下问及此事时,陛下却矢口否认,以至于严家没能与殿下结亲……”

其实外头的传闻比这还要更难听一些,无非是说顾香生捡了个大便宜,飞上枝头做凤凰。

顾香生很冷静:“所以呢?”

碧霄:“所以方才您说到殿下有事想说,我们就想到这一件了,但现在殿下什么也没说,此事根本就是外头的人乱传,半点真凭实据都没有,您可千万不要放在心上,再说殿下好不好,与严家又有什么干系!他们看到殿下东山再起,就想来占便宜不成,要知道您才是与殿下共患难的人呢!”

顾香生:“若他们当真这样想,倒也没有错,殿下能成事,本来就少不了严家的鼎力相助。”

诗情:“娘子……”

顾香生:“我不会多想的,你们不用担心,我会向他亲自求证。”

宫中形势瞬息万变,很快,当晚,他们就听到皇帝逊位和病重的消息。

魏临照例值守宫中,并让人发布告示下放各州府,斥责魏善程载二人为大逆不道之叛贼,尤其是魏善,身为人字,却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以致于将父亲活活气病,实在不当人子,如此行径,别说为君,连为人都不配,天下人人得以诛之。又告诫程载,说汝子程堂深明大义,早已弃暗投明,如今还在京城,让他这个当父亲的速速投降,以全君臣父子之义。

伴随着这篇告示的出炉,京城各衙门也重新开放,王郢等人从宫里出来,一个个安然无恙,只是经历了这场宫变之后,众人难以避免神色萎靡。

不知魏临和他们说了什么,王郢等人对宫变一事闭口不谈,都说是皇帝被魏善的事情气病,所以暂由淮南王监国。

这个决定并没有引来太大的反弹,除了刘党中人,魏临本来就与不少文臣交好,相比皇帝的喜怒无常,他们自然更愿意看到年轻有为的魏临来主持大局,更不必说还有严家的支持。

京城大局底定,淮南王成为赢家,已经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几家欢喜几家愁。

魏临虽然承诺两日后派人接顾香生进宫,但自那天之后,已经足足过了七八天,他也没有再回来过淮南王府。

李封倒是常回来的,还奉了魏临之命,将宫中一些情况告诉她。

据说魏临现在很忙,忙得连睡觉吃饭的时间都快没有了,忙着收拾朝中蠢蠢欲动的刘党,忙着稳定政局,还要忙着跟王郢他们商议如何解决目前内外交困的局面。

李封没有提及永康帝,但这已经是人人心知肚明,无须再问的了。

老皇帝生或死,如今他自己能说了算的。

顾香生几次想主动进宫去找魏临问个清楚明白,可听到他如此辛苦,又觉得自己拿儿女私情烦扰他,实在太说不过去,心中尤为不忍。

直到淮南王府迎来了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

许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