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天香 > 第112章

天香 第112章

作者:梦溪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22:56: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殿下,邵州毕竟与其它南平州府不同,明日攻城,最好还是先遣使者进行和谈,若是和谈不成,再考虑出兵不迟。”

说这句话的人叫宋帆,是夏侯淳的幕僚,正式官职则作为他麾下的参将。

夏侯淳脾气出了名的暴躁自负,原先有不少人投到他名下又改换门庭,便是受不了他这性情,只有宋帆跟了他三年,算是资历最老,也最得夏侯淳看重。

不过看重归看重,并不代表夏侯淳事事都会听他的。

“前些日子我已派人过去,你不是也看到了么?”夏侯淳微哼一声,“邵州那帮人敬酒不吃吃罚酒,易州、涣州前车之鉴,他们依旧有恃无恐,既然如此,不妨也让他们尝尝屠城的滋味。”

宋帆叹了口气:“为了攻下这些地方,我们已经损失了一万多人,陛下虽然派人增援,但心里难保有别的想法,您不在京城,必然有不少人眼馋您的军功,在陛下面前进谗言。”

夏侯淳冷笑:“我那些兄弟也就只会这一套了,不过你不必担心,我已经上疏陈情,将此事因由一一说明白了。”

宋帆有些讶异:“这是什么时候的事,为何属下竟一点也不知晓?”

夏侯淳哂笑:“你还想不明白?皇帝要是想训斥我的话,早就派人过来了,现在朝廷那边迟迟没动静,还派援兵来助我,正说明皇帝也默许我的作为。没有我在前面冲锋陷阵,替他将那些不听话的硬骨头都杀了,他怎么有机会展现他的明君风度?”

宋帆一愣,只觉得这番话大有深意,一点儿也不像鲁莽的景王能说出来的话。

“可陛下对邵州的藏另眼相看,若是逼急了,对方直接一把火烧掉,陛下必然要怪罪于您……”

夏侯淳不以为然:“齐国要什么藏书没有,邵州的藏书再多,又能多到哪里去?能保全藏和那帮酸儒,他面子上自然会好看些,可也仅此而已。我们要的是地,而不是人。等灭了这些城,日后再将齐国人迁来,过不了几年就又热闹起来了!”

他并不觉得屠城有何不妥。

因为北齐在与回鹘的历年作战中,对于回鹘俘虏,向来是鸡犬不留的。

当然,回鹘人对他们同样也没留情――每回劫掠齐国边镇,回鹘人一般都会将成年女性掠走以作妾婢,老年男女则作苦力,至于青壮年男子,一律杀掉了事。

魏国与吴越的疆域要比南平大得多,对付这两个国家,自然不能用屠城这样粗暴简单的办法,因为人是杀不完的,反而容易激起仇恨,引来无尽的麻烦。

但南平不一样,这个国家实在太小了,齐国和魏国,随便哪个国家就足以将其碾压,对付这种实力不强,偏偏还没有自知之明的敌人,一味怀柔还不如杀鸡儆猴。

夏侯淳相信,在邵州臣服之后,南平天子肯定会吓得屁滚尿流,连威逼利诱都不需要,对方就会乖乖交出玉玺和皇位了。

甭管这种思路是否符合齐国的利益,但宋帆总算明白,夏侯淳其实也有着自己的考量,也许他的方法过于偏狭激烈,但也还是有一定道理在里头的。

他还想再劝,夏侯淳却不想听了:“行了,不必多说,我意已决,今夜你派人去下最后通牒,他们若不投降,明日一早便攻城!城破之日,便是他们的死期!”

顿了顿,夏侯淳转头问他:“我听说城中有一顾姓妇人,曾是魏帝的正妃?”

宋帆心里咯噔一声,摇摇头:“这倒没有听说过。”

夏侯淳露出一丝狞笑:“魏国不肯承认,左右送她回去也无济于事,不如让我和底下将士先好好享用一番,也好让齐国人体会体会魏国王妃的滋味!”

宋帆面露震惊之色:“这,这,我记得陛下曾当面夸赞过顾氏胸怀锦绣之才,您如此做,只怕陛下知道了,会龙颜大怒啊……”

夏侯淳不屑:“我就不信我将南平的玉玺奉上去,他还会为了一个女人与我过不去!”

宋帆张了张口,最终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

夜将过半,天地一片黑暗。

原本应该万籁俱寂的邵州城,今晚却透着异乎寻常的热闹景象,这种热闹不是来自于城中百姓,而是来自手执火杖在城墙上穿梭的士兵,城中也有不少手握□□的士兵来来往往,整齐步伐与金戈顿地之声,使得原本就紧绷的氛围更添一层肃穆萧杀。

家家户户紧闭大门,不少眼睛透过家里门窗的缝隙往外探看,那些家里有孩童的百姓,都巴不得将孩子的嘴巴缝起来,生怕他们一个不懂事半夜哭闹起来。

所有人都知道,邵州城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大的威胁。

齐国以景王夏侯淳遭遇刺杀,帮南平天子平叛为借口挥兵南下,越过南平朝廷,直接攻打南平的地方,不出一月便已连克易州源州等城,更可怕的是,遭遇抵抗者,城破之后,将会受到惨无人道的屠戮。

邵州往常的繁华不复得见,早在半个月前起,商旅便已逐渐绝迹,能走的人纷纷避走远方,留下不能走,不愿走,走不了的邵州百姓,与城共存亡。

他们未尝不知道今日天亮之后的邵州,将面临什么样的境况,然而既然此刻还留下来的,那便是已经默认了这种境况。

没有人出声,更无幼儿啼哭,半夜的邵州城,在近乎肃杀的夜色下完成了换防,迎接即将到来的黎明。

刺史府之内灯火通明,此时更无一人安睡。

徐澈面色凝重,环视下座诸人。

宋暝、于蒙、顾香生等州府官员僚属无一缺席。

袁臻、郑敦谨等儒士竟也一个不少。

看到他们的时候,徐澈微微露出一个苦笑。

“袁先生,郑先生,你们现在若是要走还来得及,我派人护送你们出城,你们表明身份之后,料想齐军当不至于为难你们。”

袁臻缓缓摇头:“我等立志修《梁史》,以为后人所鉴,如今史书未成,我等半途而废,岂非为天下所笑?”

徐澈语气诚挚:“修史一事,离开邵州也修得,几位实在没有必要与我们同生共死。”

袁臻道:“如今南平战火四起,魏国亦一分为二,天下之大,竟无一处安静之地,各国忙于争权夺利,割据势力,即便是小国,也免不了醉生梦死,夜夜歌舞,唯独使君能够想到为千秋万代计,以邵州一隅之地,不惜征召竭尽财力,建藏,召天下名士修史,此等功德,便是时下不说,数十年后,同样也会名垂青史,光照千古。我袁文道初时还暗暗轻视使君,觉得使君是沽名钓誉,不自量力之徒,如今细细回想,不由深感惭愧,幸而使君胸襟广阔,不与我一般见识,又有众人齐心协力,撰史之事,方能坚持至今。”

“旁的我不知晓,但每年邵州税赋,用在藏与修史上的,不说一半,起码也有三四成之多,而使君穿着用度,无不从简从俭,主政邵州以来,竟从未浪费民力,奢靡享乐,此等高风亮节,令我等感佩之至。可以说,没有使君,就没有邵州的如今,更不会有复始楼,不会有修史这件事情。”

袁臻的声音慷慨激昂,回荡于厅堂之内,顾香生却也感同身受,她来邵州之后,虽说略有建树,甚至就连藏书修史,也都是她提出来的,可这些事情,都是建立在徐澈对她充分信任并且愿意放手让他们去做的基础上,换作另外一个人,也许不甘于府兵兵权依旧掌握在于蒙手里,或许不甘于继续重用像宋暝这样的中间派,更不会甘于听从一个女人的建言。

徐澈虽然未必能干,可他却拥有一个上位者最为宝贵的东西,虚心纳谏,从不胡乱指挥,这才是邵州能够在短短几年实力跃居南平诸府之首的重要原因,否则就算底下个个能干,但谁也不听谁的,又有什么用?可以说,正是徐澈在上面坐镇,使得他们这些人都能放心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连袁臻等人,同样也被徐澈的这种人格魅力折服,心甘情愿留下来修史,如果孔道周不是去了齐国讲学,现在也应该还在这里。

“先生的称赞,徐某担不起。我愧为邵州刺史,却未能将这里保护好,致使齐人兵临城下,邵州危殆,这些话,袁先生就不必说了。”徐澈长叹一声。

复始楼的典籍何等珍贵,有些还是千辛万苦搜罗来的孤本,虽说后来顾香生让人将孤本都誊抄备份,但原本依旧非常珍贵。在夏侯淳派人打过来之前,徐澈顾香生等人便已经开始着手将书籍转移到席家村的地窖藏起来,以免届时邵州被夷为平地,连这些书籍也付之一炬。但一来书籍实在太多,地窖藏不了多少。二来时间仓促紧迫,来不及转移多少。三来席家村也属于邵州,如果夏侯淳到时候到哪里就烧杀抢掠到哪里,这些书也未必能保住。四来现在天下都不太平,可以说无论转移到哪里,都不能保证那个地方日后不会打仗,而书籍一旦受潮遇火,基本上就算是毁了。

袁臻摇摇头:“今晚不说,我怕不知何时才有机会说了,还请使君让我把话说完。”

他话锋一转,视线落在顾香生身上,自嘲地笑了笑:“顾娘子,虽说我不赞同妇人修史,更不赞同孔公欲将女子列入史书,又非在列女传中,但我也必须承认,你做的这些事情,寻常女子做不出来,外敌入侵,你依旧坚守此地,同样也是寻常女子做不出来的,你我观点虽有异,我对你的品行,却是佩服得很,还请受我一礼。”

说罢他起身,朝顾香生拱手长揖。

顾香生也忙起身微微一避,叹道:“过往争执,不过是学问上的争执,与品行无关,譬如诸葛孔明与周公瑾,虽分属不同阵营,立场有异,却无碍于他们对彼此的认同。袁公实在不必将此事放在心上。”

袁臻微微颔首,又转向徐澈:“我只恨朝廷无能,令百姓受苦,似夏侯淳这等暴虐之人,就算是降了,也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与其如此,倒不如奋起反抗,挣出个生天来,使君既然已经决意抵抗到底,我身为南平人,自然也要誓死追随!”

当初在邵州修史的文人有不少,许多听说要打仗之后,陆续都走了,就算不肯走的,也会被徐澈派人劝走送走,唯独袁臻、郑敦谨几个人,因为本身就是南平人,所以执意不肯走,还坚持要留下来。

而他说的也没有错,除了易州和涣州那样死扛到底最后被屠城的之外,就算是源州那种直接投降的地方,据说夏侯淳大军入城之后,同样也是放纵部下奸、淫掳掠,顶多是少杀几个人罢了,百姓遭的殃,未必就比屠城少,所以袁臻才会说,与其投降之后被糟蹋,还落了个不抵抗的软骨头名声,倒还不如反抗到底算了。

徐澈道:“其实袁先生不必忧心,事情还没有坏到那一步。”

他看了看顾香生,后者接口道:“兵法有云,攻城为下。攻城也该比守城多上数倍兵力,大军压境,以人力胜之,方才有可能攻下邵州。如今夏侯淳手中兵力有限,任是齐人再凶残精悍,经过易州涣州的战斗之后,也已经疲惫不堪,虽然中间有过休整,却不如邵州府兵准备充分,此其一。其二,据说先前齐国增援时,齐君便已经对夏侯淳的行为有所不满,如果邵州久攻不下,齐国那边未必会坐视不管,届时说不定会有转机。”

她没有说出口的是,夏侯渝曾经来信,让邵州多坚持几天,他会设法为邵州转圜,不过这些事情就不必与袁臻等人细说了,眼下当务之急,先要将齐兵打退,将夏侯淳的嚣张气焰压下去再说,以免他以为南平无人,邵州无人,就可以为所欲为。

于蒙也道:“养兵千日,用于一时。邵州这几年来都没打过仗,儿郎们早就嗷嗷叫唤,巴不得有个立军功的机会,袁先生你们就不必担心了,安心在后方看着便是,你们写文章有一手,守城还得我老于说了算!夏侯淳欺我南平无人,必得让他睁大狗眼好好看看,邵州不是易州和涣州,更不是南平朝廷,可以任由他欺凌!”

顾香生也道:“不错,齐人虽来势汹汹,但他们以战养战,每攻下一处地方,就要派兵驻守,由此夏侯淳手中的兵力已经不足六万,与我们旗鼓相当,若是战事持久,他们也未必承担得起后果。”

于蒙的话豪气冲天,加上顾香生的分析,连带袁臻等人也去了几分心头的阴霾,虽说忧虑依旧,但总算不像之前那样一片悲观低落了。

见这帮儒生被安抚好,徐澈也略略松了一口气,让宋暝送他们去休息,然后便问于蒙:“守城之计,于都尉有几分把握?”

于蒙与顾香生相视一眼,神色不如先前那般乐观:“五五之数罢。”

徐澈也知道刚才他一番豪言是为了安慰袁臻那些人,现在听他一说,仍旧有些失望:“这么说,邵州还是很难守得住。”

于蒙道:“三天是没问题的,怕只怕对方的霹雳车数量众多,到时万人敌扔下去,距离不够远,大不到那些霹雳车,就只能用弓、弩了。”

霹雳车徐澈是知道的,那东西又叫投石车,是古代攻城的重要武器,这种武器制作简单,威力却极大,射程很远,最长能达一里,相当于用石头来取代炮弹,一旦数量到达一定程度,造成的伤害肯定会极大。

在徐澈他们所不知道的另一个世界,金兵攻打北宋汴京城,就曾用过这种投石车,以压倒性的数量,使得守城士兵苦不堪言,成为攻破汴京的重要手段之一。像之前攻打南平其它州府,夏侯淳也同样是用这种方法,辅以冲车,云梯等手段,先发制人,再伺机攻破城门,一旦入城,远程战斗就会变成近身作战,南平士兵的战斗力远远不如齐兵,自然兵败如山倒。

所以攻城固然是兵法里最不被提倡的办法,但其实也没有想象中的那样艰难,刚刚于蒙跟袁臻他们说的话,安慰性质居多。现实摆在眼前,邵州孤城作战,能利用的仅仅是自身充分的准备和居高临下的优势了。

徐澈眉心紧蹙:“万人敌又是何物?据说齐人的霹雳车多达数百辆,攻下易州等地之后又加紧制作,如今怕是有近千辆了。”

于蒙道:“万人敌是顾先生发明之物,时间仓促,我们只试验过几次,还没来得及用在正式对战中,希望这次能够派上用场。”

一听这东西还是以前从没有过的新事物,徐澈的心越发提了起来,神情中满是忧虑,眼睛不由自主望向外头的天色。

“天快亮了。”他道。

……

“殿下,寅时过一刻!”这句话却是从齐营中传出来的。

正在烤火的夏侯淳精神一振,大叫一声好:“下令攻城!”

“攻城!”传令官吹响号角。

那一瞬间,轰隆隆的声音在大地上响起,乌沉沉的夜色仿佛被强行破开。

数百辆霹雳车从地平线上出现,连同后面的踏踏马蹄之声,一齐闯入邵州守兵的视线。

戒备了整整一夜的邵州城立时进入战争状态,城墙上弓、箭手将弓弦拉至最满,等齐军推着霹雳车进入射程,立时万箭齐发。

无数至箭矢射向城下,霎时如雨。

城下不时有哀嚎声响起,然而却多是霹雳车后面被不幸射中的骑兵或步兵,霹雳车本身并没有太大损害,齐兵只要躲在车后或车下,一般就不会被射中。

看见伤害情况不如想象中那样理想,于蒙首先喊停。

这次他们不仅有弓、箭手,还有弓、弩手,弩、箭经过顾香生改造之后,伤害力大了很多,但凡事有利必有弊,弓射程远些,伤害力比较小,弩伤害性大,但射程比弓短一半,也就是说,如果双方离得太远,弩、箭是没法发挥作用的。

这次也一样,第一波攻击,因为齐兵离城墙上太远,弩、箭射出去,有不少都落在地上,白白浪费了。

于蒙下令停止射击,一面观察齐军的动向,见此情景,立时让人停止射击,一面让手持万人敌的士兵准备。

齐军渐渐近了,少数骑兵躲在投石车后面,步兵则跟着冲车一道来到城门下,那头投石车在距离城门两百步左右的距离停下,伴随着命令,开始往城墙的方向投掷石块!

这年头的投石车,最远射程可达三百多步,也就是大概一里左右,现在双方距离只有两百多步,已经是非常保守的射程了,然而城墙上的弓、箭却还没法在这种距离下发挥作用,齐人可谓精心计算,在攻打易州等地的时候,夏侯淳正是依靠这种办法,先以投石车远距离投掷,震慑敌人心神,扰乱敌人布置,再以冲车近距离攻城,则大事可成。

齐军损失的那些人马,主要是在城门被攻破的前一刻,此时南平人会奋起抵抗,双方战斗也将进入白热化,但只要城门一破,敌人的军心立马也就跟着溃破。

假如不去计较齐国损失的那些人马,和屠城的劣迹,夏侯淳这几场攻城战也还算有声有色,换了另外一个将领来,未必能做得比他更好。

这也是夏侯淳得意洋洋,觉得齐君不会派人来撤换他的倚仗,能够为齐国开疆拓土,这就是板上钉钉的功绩。

今日这场战役,与之前数次并没有什么不同,等邵州一败,整个南平差不多就全拿下来了。

想到这里,夏侯淳的嘴角不由得露出一丝胜券在握的笑容。

然而他的笑容还没来得及褪去,就看见远处城墙上陆续丢下一些灰色的圆球,那些圆球旋转着落下,有些落在冲车上,发出巨大的爆裂声,冲车顶部随即炸开,有些落在附近的地上,爆炸和火光将旁边的士兵瞬间吞噬,还有一些在半空炸开,迸出明亮的火光,在夜色中分外刺目。

这一场变故,齐军完全猝不及防,目瞪口呆,爆炸声使得骑兵□□的战马都受了惊吓,胡乱奔跑起来,当即就踩伤了不少步兵。

“这他娘的是什么玩意儿!”夏侯淳忍不住咆哮起来。

“这是什么?”

邵州城上,亲临前线的徐澈同样瞪大眼睛看着那一颗颗被投下去的灰球。

“万人敌。”于蒙道。

“这就是你们之前提过的万人敌?”徐澈满脸不可思议,“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威力?里面装了爆竹?”

“与爆竹类似,威力要更大一些。”回答他的是顾香生。

历史上,这种东西将会在明代被发明出来,但顾香生选择用它的原因是:它的制作方法非常简单,虽然是火药,却几乎不需要任何技术难度,只要遵循硝七硫三的原则,将硝石与硫黄混合,再填入晾干的泥团里,里头可以根据需要,加点有毒的材料,譬如《天工开物》里,就详细介绍过做法,安上引信之后,泥团再用木框固定,这就是万人敌了,简单易懂,实乃居家旅行杀人放火之必备。

这种简单得连顾香生都会做的火药,却也有着致命的缺陷:它只能用于守城。

顾香生给徐澈解释:“这种东西很不稳定,你看,它在丢向敌人的时候还打着旋,根本没法精确命中目标,还很有可能伤到自己人,我们有城墙挡着,所以才没事,而且如果数量不够多的话,根本没法造成什么威胁,之前我们日夜赶工,最后也才做了一千枚,刚刚那一拨,几百枚就没了。”

技术难度很高的火药,甚至是□□等火器,顾香生根本造不出来,就连这种“万人敌”,也是她将制作设想提出,邵州城的能工巧匠日夜赶工,方才将东西造出来,而且由于时间仓促,这一千枚里,还不包括少数质量不过关的。

然而这已经足够让徐澈大开眼界了。

火药的雏形,前朝已经有人造出来了,只是尚未在战场上进行使用,在顾香生将“万人敌”造出来之前,战场依旧是冷兵器的天下。

此刻,不仅是徐澈,连齐军那边,同样也措手不及,出现大面积的伤亡,其中有被“万人敌”炸死的,也有被马踩伤的,还有被坍塌下来的冲车压死的。

说话间,于蒙已经下令让士兵停止丢掷万人敌,转而让众人射箭,这边也有投石车,石头像雨一样往城下泼落,还有士兵抬着粗大的树干往城下抛。

夏侯淳偏偏不信这个邪,等城上的火弹停止,他就让投石车往后退开,继续往城墙上投射石块,又让冲车和骑兵继续向前攻城,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那些要命的灰球又从上面丢下来,一波接一波,仿佛永远用不完。

火光在半空和城下炸开,冲车直接就燃烧起来,霎时间连人一并吞没。

哀嚎声第一次盖过了战场上的喊杀声。

夏侯淳遥望城墙上源源不断丢掷下来的灰球,面色铁青。

他的横扫南平计划,在邵州城外遇到了阻碍。

与此遥相呼应的,却是邵州城中振奋雀跃的人心,以及城墙上士气高昂的军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