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离守夜人 > 第161章 白虹贯日,苍鹰击于殿上

大离守夜人 第161章 白虹贯日,苍鹰击于殿上

作者:忍者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13: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十八个守夜人终于聚齐了。

属于史斌的时代彻底到来。

十八守夜人的军队,也都招募足了。

事情多,那就一件件做。

守夜人既在朝中任职,又在民间“守夜”。

卢敬轩和陆天龙是副将,他俩职位最低。

独孤逸是上将军。

陈枫官位最高,位居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其次是狄烈,他是户部尚书。

孙昭没死,逃回来了。大家见了他,都很高兴。

古代封建皇权制度,皇权太大,必然引发**,一步步走向亡国之路。

即使萌生出了现代文明幼苗,又会被旧世族集体扼杀。

所幸现在史斌来了。

在他的架构中,守夜人就是千秋一系的监督者与保护者。

而旧的经济体系,自给自足这种僵死的小农经济,也是必须要破除的。

它需要向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发展。

否则老百姓永远解放不了自己的灵魂。

旧的家庭制,也已经腐烂不堪,想要引导大离百姓,把旧家庭走向现代文明家庭体系,义门陈是这一切美好蓝图最好的缔造者。

表彰义门陈,推行他们的家族模式,才能使大离社会体系进步。

守夜人既是皇权和官权的监督者,又是民间的监督者。

皇帝发出的不对的政令,他们觉得对老百姓不好,可以封驳,要求皇帝改正。

史斌现在还没物色到新的天尊者人选,只能暂代。

而民间百姓如果敢作奸犯科,守夜人亦会出手惩治。

大离王朝,比之其它与之并立的王朝,多了守夜人这个权力的监督者。

使各项事务更文明,更高效,百姓有冤可陈,不再像以前一样,只能被逼落草!

大离境内的很多草寇自发的来到荒田垦植,按皇帝所发政令,无主荒田,谁种就是谁的,只交三成租。

直接给朝廷,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史斌汇集十八守夜人,朝会。

他坐在龙椅上,另外十七人朝拜,和百官一起,山呼万岁。

这次早朝,史斌主要向他们征询一个最重要的意见:

“国土沦丧,何时收复?诸公试为朕言之!”

这件事是早晚要做的,但现在兵员不够,粮食也不够。

在实力不够的情况下,真不是地盘越大越好。

都不用多高明的专业知识,以史斌玩《全战三国》游戏的经验,就能明白。

在你条件不具备的时候,硬要攻城,打下来后,全是残兵。

新城中,你粮食不够吃,兵力也不够,对方轻松反杀。

城也丢了,兵也死光了。

而旧城中,守兵也不够了,粮食也征尽了,饥饿民众要么造反,要么旧城被其它敌对势力攻击,结果旧城也丢了。

最后只能退档重来。

只是接下来再玩游戏的时候,条件不够时不敢瞎折腾了。

而现在,史斌可没有读档重来的机会了。

每一步必须小心谨慎,如果走错一步,大离必亡。

有些二楞子武将为表忠心,说马上开攻就行,到时臣愿为陛下效死力。

他们说完,自我感觉良好。

而有见识的文臣都当他们是弱智。

陈枫明确提出了反对意见:“现在民众手中的粮食只能自给自足,无力供养大军。”

狄烈的意见和他相似:“陛下应操练兵马,囤积火药、火弹,储备粮食。另外还要收匪兵和流民入伍,那是兵员的最大来源。”

狄公之言,总能切中时弊。

良民老百姓,老实巴交一辈子,逆来顺受,忍气吞声的活着。

他们有些人连架都没打过,你指望他们上阵杀敌?

那不是成心给敌人送人头吗?

即使训练,这种天生的老实人,也不是几天内就能训出来的。

那么大离朝的兵员要从哪招?

各个山头的草寇、流民,这些大都身怀武艺,好勇斗狠,有着丰富的对阵杀人经验。

这帮人,巴不得成为朝廷之兵,让朝廷养着,还能赦罪,不必让后人也当草寇。

若有机会当官,谁会愿意当草寇呢。

狄烈这招特别灵。

既不强征良民入伍,惹下怨恨,又能一举两得,安置那帮草寇。

可见人类的智慧真是无穷的,尤其是狄烈这种高人。

林冲、鲁智深、杨志等江湖豪杰,曾经有过很大的地盘,在江湖上也有很大的势力,各个乡间民团,各个山头,都要卖他们几分面子。

就连养了几十个武师的大镖局,也要先拜他们的码头。

现在他们登高一呼,这帮会武功的集体参军,把大离军队扩充了六万多。

草寇全没了。

全都当兵了。

一个个神气活现的。

但还是不够。

萧飞说出了他的观点:“我方静养百姓,待敌方有变,可击之。”

这更是高人的见解。

以古代三国为例,双方在全盛状态,谁也灭不了谁。

死多少人,费几千万粮食,上亿的钱都没用。

而一旦有机可乘,固若金汤的蜀吴二国,可以轻松被魏晋势力灭掉。

景国已经灭亡,但其残部不满梁国之暴虐统治,反抗就没断过。

很多时候甚至不惜鱼死网破。

梁国靡费钱粮无数,相当于占了个随时可能爆炸的活火山!

其它几国也是乱战不休,没人搭理大离!

这可是最好的休养生息之时,这时如果作死,以后可就更没机会休整了。

史斌明白,朝中这些大臣很有远见,现在继续攒粮,攒兵器,继续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外国投奔过来的顶尖人才也要重用。

独孤逸也说了一句特别有远见的话:

“皇上,与其现在趁自身未恢复国力强征敌国,还不如怀远人!”

怀远人,这三个字出自《论语》。

更是高明见解。

你光用暴力征服别人,没用,留下的只是狼烟不止的后院。

还费光你的钱粮。

而你如果把注意力全用在治理自己的江山上,让百姓过的特别幸福,不用你打,外人主动就投奔过来了。

而一旦引发战争,外敌的百姓皆以被你征服为荣。那时别作死,别走臭棋,既不屠城,也不抢百姓,他们个个把你当祖宗供着。

比如梁国,他自己的百姓在他们皇室贵族的横征暴敛下没法活,而一旦被大离打下一块土地,实行的是不同的政策,对百姓特别好。

这时你轰他,都轰不走。

他们会坚决承认自己是大离百姓。

你告诉他粮食少,养不起你,他也会说,不用你养,让我当大离百姓就行。

这次朝会,以史斌那句铿锵有力的话作结尾:

“白虹贯日,苍鹰击于殿上!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且先休养,日后雄图大举!”

众臣山呼万岁。

以前史斌身边只有猛将,现在则有了各行各业的人才。尤其是治国理政的人才。

林冲手下那帮手艺人全部重用,个个授官。

此事传出,有一技之长却没有学历的人看到了希望,都主动来荆州城毛遂自荐。

楚王宫残破,史斌已经迁都到荆州。

假冒伪劣的水货,直接驳回。

而经过考核,真有名声,长技者,一概让他吃皇粮。工资也比平时高五倍。

但有一个要求,他们不能藏私,必须大量授徒。

一穷二白不怕,怕的就是没有理想,没有伟大的目标。

义门陈的家主陈枫,是千年不遇的大才,他位极人臣后,不狂不傲,宵衣旰食,把大离朝治理的井井有条。

各地有灾荒,甚至朝告夕赈!

这样的丞相在,老百姓个个敬他如天人。

史斌统领大局,一旦有了闲暇,必定要微服私访。

因为狄公那句话说的太对了:“皇上,你身上穿龙袍,去民间是发现不了真相的,所有人都会瞒你。”

这个事对史斌来说不难理解,初中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就学到过这个知识点。

你有权有势后,哪怕你是正人君子,也很难听到实话。

人活着,uu看书 有时就是这样的悲哀。

邹忌是大官,正派的好人。

长的还帅。

城北有个叫徐公的也帅。

是条狗都知道徐公比邹忌更帅。

邹忌问客人:“吾孰与徐公美?(我和徐公谁帅?)”

客人说,您最帅。

邹忌又问小妾,小妾说,老爷最帅。

又问妻子,妻子也说,夫君最帅。

邹忌跟君主说这事时,发表了一段千古名言:“妻之美我者,爱我也。妾之美我者,怕我也。客人美我者,有求于我也。”

邹忌把观点一亮,对君主说,您看,这些人没人有坏心,可我却一句实话也听不到。连我尚且如此,君王您受的蒙蔽只会更深啊。

君王从此开悟。

所以史斌穿着这身皮,是肯定发现不了真相的。官员必定上下欺瞒,老百姓有冤情也无法上达天听。

微服私访,必须隐瞒身份,扒掉龙袍。

结果他带着狄公等人出巡时,发现了很多做梦都想不到的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