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神棍贾赦 > 第093章 :

神棍贾赦 第093章 :

作者:南岛樱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22:29: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邢夫人走得很风光,走了个摇钱树她娘家人虽然觉得遗憾,考虑到面子实在太过得去,过去这几天,他们赚到了从未有过的体面风光。贾赦早半年就在京城打响了名声,只要同他扯得上关系,都受到了各种程度的关注,贾家两府、邢家都是如此。关注是有了,鲜少有人踏的门槛也被踩得溜滑,实际上,他们却没得到太多好处,也就是在出街或者妇人扎堆唠嗑的时候能显摆一番而已。除了邢夫人偷偷塞回来的票子,他们并没有得到什么庇护,这回看似是吃亏,实际却是有好处的,他们可算是得到贾赦正眼相待,这段经历足以麻痹许多不明真相的外围党。

还没到抬棺木下葬那天,外头就已经流言四起,邢家人被摆在很高的位置上。

三人成虎,以讹传讹。

他们说得还真像那么回事。

“说贾恩候不在乎他那婆娘是放屁,为填房做到这份上他也是京城里头一份了,这天儿能热死狗,竟然让棺木在府中停了七日,听说就像睡着了,压根看不出死人样,摆了那么久也没发臭,真是稀了奇。”

“那妇人自己也说过的,后院都是她管,贾恩候从来不插手,五月那场宫宴多大的阵势,听说三品以下的官连进宫的资格也没有,别看他袭了一等将军的爵位,没有官职,那算个屁。其他官员都是早朝的时候通知,将圣旨发到府上的,他是独一份。”

“……嗤,这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有什么好说,我却知道一件你们听也没听过的事。”有个穿着诸色长衫的男子听了几句就忍不住插嘴,老百姓都一样,喜欢凑热闹,他们立刻就被吸引了注意,都转过头来看向插嘴的那人。

“别藏着掖着,快说。”

“天师府上还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

那人展开折扇,招了两下,说:“我有个表兄在大户人家做事,前阵子见面的时候,他说起一件事,好像是听主家提的,就是同五月那场宫宴相关。”他也真会博噱头,这么说,大家伙儿更是心痒痒,忙不停的催,感觉到自己说话的分量之后,那人才点点头,“不要急,端个茶来我润润嘴,这就说。”

要是平时,谁搭理他?想着有热闹凑,就有人提了个水壶过来,给他斟上。那人慢条斯理品了一口,这才说:“贾恩候去参加宫宴这个事满京城都知道的,你们却不知那日发生了什么事,他毕竟是高人,这种场合还是不放在眼里的,也就像平常这样进宫去了,他那婆娘邢氏那才是个人才。咱们平民老百姓规矩不多,穿戴也鲜少有限制,就算在头上插满绢花簪子也没人管理,至多就是丢人而已,进宫就不同了,贾恩候是万岁爷赐了封号的天师,身份超然,到底属于什么品级却没有定数,他是特别准许进宫的,爷们的服饰超出规格的可能性不大,妇人就不同了。邢氏既想让所有人知道自个儿是贾天师的正房夫人,又害怕坏规矩,她想了个很绝的招。”

这厮就像说书的一样,到关键处就停了,又端起茶碗喝一口,差点把围在旁边的老百姓急坏。

“是什么招?你倒是说啊。”

“急什么?今天铁定让你们听个完整的,不会有什么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晓。”

“那妇人害怕头上金簪的数量超过规格,又担心分量不够不足以凸显自己,就找师傅用金锭子打出几支别致的簪子来,她一支顶别人满头,那天日头颇好,她进宫的时候那叫一个金光闪闪,险些让一路的花眼。”

噗——

绝了,真是绝了,这还真像她能干出来的事。

“贾天师就任她胡闹,不管?”

“要是我婆娘这样,一二大耳刮子就过去了,把她扇回娘家。”

“周老三你就嘴硬吧,以为咱们不知道你在家里头给妇人提鞋?再说,就你这样能有进宫去丢丑的机会?别说英明睿智的万岁爷,官商之家也就是瞎了眼才会请你。”

……

眼看就要吵起来,有人站出来打圆场了,“要闹也等听完再说,然后呢?贾恩候没觉得丢脸让她滚回去?”话题引回来,那些人就不吵了,都回过头来继续听。那人倒是没再大喘气,直接说,“换了别人,带这么个蠢妇进宫去早就被嘲笑了,你们却想不到,那些官太太非但没轻视贾恩候,反而同情他,觉得这样优秀的人才配给那种乡野村妇简直是好锅配了烂盖。说到底,遭鄙夷的就只有邢氏而已,贾恩候压根没受影响。”

“就这样,说完了?”

“你别急啊,听着。宫宴也不是能白吃白喝的,那日受邀的大臣都要给万岁爷献礼,有钱人家送礼都是那些花样,不是字画、古董就是玉佛、玉观音……整个京城最有创意的就是九阿哥胤禟,他从来是按照亲疏远近,准备不同数额的金子,融成各种形状,寿桃或者金元宝都有可能。不过那是贾恩候出现之前的事。”

“先前大阿哥胤褆做生,请到他,两人实际没那么熟络,贾恩候就送了大礼,拿了把凶器用锦盒装着带过去,那是把青铜匕首,说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的确是宝贝,用来装它的盒子就有点拿不出手,也不知是从哪里翻出来的。这个倒不重要,因为拿回送的礼太贵重,碾压了别的所有宾客,事情就传开了,他接到宫里来的圣旨以后,有许多人抱的是看热闹的想法,要是贾恩候找不出更体面的礼物,铁定是要遭诟病的。”

“虽然已经分了家,除了搬出宁荣街之外,他拿了自己该拿的东西,听说当时为了方便,分给他的古董并不多,很多都是折了现。退一万步说,贾家出了好几人国公老爷,的确是辉煌一时,如今却已经没那么体面风光了,能够媲美春秋战国时期锻造大师打的匕首,这种等级的宝贝他们也不是轻易能拿出,贾政两口子是什么德行?就算他们那儿有,能轻易贡献出来?以为妥妥的要被处置了,没想到他还翻了盘,据说是遣了两个人抬上去一口贴了封条的木箱子,箱子本身很不打眼,抬上去的时候还被嘲笑,打开之后才发现,里头装的是比春秋战国还久远,殷商的国宝,朝廷御制的,具体是啥我就不清楚了,当时可是风光,万岁爷高兴得很,还赐了吃食给他带回来,让家里人跟着沾光。”

……

虽然细节有些模糊,倒没什么大的出入,想来的确是有在大官府上做事的亲戚。官太太们在外头端庄稳重,实际背地里什么话都说得出,听到几句也不稀奇。

那些凑热闹的才是啧啧称奇,就问:“难道是贾家的收藏?”

这种说法被提出来立刻就遭到辩驳,有人嗤笑道:“若真是,早就被假正经拿来显摆了,能瞒到现在,就算是分家拿走的,天师这样轻易的将重宝送出去,眼也不眨,贾家人知道了也会去闹,在京城里混的还不知道他们的德行?”

“要是他们不知道呢?”

“工部员外郎虽然是从六品官,很不上台面,不过每天也是要出入工部的,贾恩候还在宫里解释了那玩意儿的出处,就算当天没扩散开,不出三日满朝文武都得知道,铁定会有人去贾政那儿问话,能不知道?”

这么说倒是有道理,众人点点头。

“贾天师对那丢脸的婆娘真的心无芥蒂?当时没法做那是顾着脸面,回来没扇她大耳刮子?”这种说法也不是无根无据,都是爷们,很了解遇到这种情况应该会有的心态,若是换了他们,忍不住当场发作的占一半,不说什么但是黑脸的又占不少分量,余下的就是笑眯眯看不出什么,心里恨得咬牙切齿,因为不想让外人看笑话准备回去再和蠢妇人算账的……这三种应该是男人会有的心态,他们理所应当的认为贾恩候是第三种,又有人提出质疑,“听说之后两天邢氏还和娘家人见了一面,贾恩候也出过门的,没看出有任何不对来。”

得有多好的忍性才能伪装到这地步?

“只要是男人,这种事能忍得住?我看他是在外头装得潇洒。”

“……又不是给人戴了绿帽子,有什么忍不住?”

“到贾天师这份上,还会在意这些俗事?”

发表意见的不少,说到点子上的却没有。

到后面,这些人基本就分为三派,一部分说贾恩候是装的,死要面子活受罪,关上门指不定怎么折腾他婆娘;有人说他是世外高人,不在乎这些;还有人从这起丧事得到启发,他们认为大老爷对填房太太邢氏是真爱,若非如此,他干嘛连夜请大夫?干嘛找那么多太医上门?干嘛在人死后停尸七日供人祭拜?排场也忒大。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老百姓的想法同贵人们相差很大,康熙觉得,贾赦是个很重规矩的人,对他夫人这么好最有可能就是走个程序,人都死了还计较什么?四爷和九爷同大老爷往来最密,他们是唯二摸到关键的,道家有很多因果缘法,在分家之后贾恩候还是对亲娘很好,就是这个道理,邢氏就算是填房,就算出身卑贱不上台面,那也是他的妻,这么做七成是在还债,做完之后你不欠我的,我也不欠你的,咱们桥归桥路归路,老实投胎去吧……

康熙和阿哥们的想法都还是比较靠谱的,官老爷以及他们的夫人才是真奇葩。

在他们看来,贾恩候为什么搞这么大阵仗?

首先是显得自己本事很大,能够在大热天停尸七日一点没有怪味,尸体看起来特别安详,就像是睡着了一样,这是变相给自己宣传,只要是上门看过邢氏最后一眼的,都会被这个稀奇事吸引,贾赦那么抠,报准是一石二鸟,将自己包装成好相公,同时让大家伙儿知道他还接丧葬相关的业务。

其次就是要将自己成为鳏夫的消息扩散出去,吸引各家寡妇上门,早点觅得第三春。

……

从这个行为的解毒就能看出,人和人的差别真是大得很。出身不同,所处的位置不同,代表的利益阶层不同,眼界就不同,看问题的方式简直南辕北辙。

京城里疯言疯语很多,大老爷不是会对这种事上心的,邢家倒是没那么淡定,在听说以后,他们就暗地里引导了舆论,暗示说贾赦对填房太太是真的好,举案齐眉就像是原配一样。这些事大老爷自然听说过,是从贾琏口中得知的,因为守孝的关系,儿子也不去君子别院了,停了手中的活计,整日待在府中。

填房太太也是正妻,她死了,贾琏和王熙凤是要守孝三年的。

说起孝期的规矩,最要紧的就是服饰、饮食以及行为方面。后者又包括两种,一是日常作风,不可以寻欢作乐,不可以搞什么聚会;二是不嫁娶,不行房事。按照朝廷的规矩,婆娘死了,大老爷也要哀思一年,之后才能再次续弦,他身上的限制要少很多,也不用穿孝服,作风正派穿着素净,别往家里抬人,别把府中女眷搞怀孕……基本就没事了。

至于贾琏、王熙凤之流,其实也没那么严重,最紧要的是七七四十九天热孝期,绝对不能有任何失格的地方,往后时间越长,基本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就算是在孝期让女人怀孕,官府那边是不告不理,退一步说,自首的话也能轻判。

别看是在孝期,他们也有获得情报的渠道,贾赦是真的在修身养性,看着倒霉婆娘入土,吃了散灵饭以后,他就整日在书房里耗着,专心读起古时候那些命理以及风水典籍来,每日看看星象,没想别的。贾琏虽然变了不少,如今也很沉得住气,他终究到不了亲爹那地步,守孝是真,同时他偷偷观察着京城局势,随时准备在幕后出手。那些言论传得沸沸扬扬的,贾琏不费劲就知道了,他虽然想不通父亲那么做的目的,也知道不是因为多看中填房太太。稍微有点脑子就能想到,以他的本事,若真的横了心,要就人命还不容易?

贾琏试探性的将这番话说给大老爷听,却没得到正面回答,只是说让他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别的多看,多听,多想,少插手……京城不是那么好混的地方,水浑着。

日子就这么过,邢夫人死了一个月之后,太子和四阿哥同时解除闭门思过的状态,回到朝堂上,他们做了深刻的检讨,康熙才大仁大义的原谅了两个儿子,做皇子的就算犯了错,轻点就抄律法,重点回去思过,再严重是禁足,事情闹得很大才会圈禁,只要不是谋反之类的罪名,要撸掉黄带子也不容易。胤礽和胤禛倒是没什么损失,可哭了赫舍里家,格尔分心里苦啊,别看京城百姓都认为他和卿婉是真爱,实际真不是那么回事。身为爷们,尊严是最重要的,因为他是索额图的长子,进百媚楼第一次就是卿婉招待的,身份摆在那里,就算是贞洁烈女到他跟前也会百炼钢成绕指柔,两人虽然没行鱼水之欢,每次见面重要畅谈人生,卿婉没说要赎身跟着他这样的话,格尔分觉得这女人不错,漂亮,有才情,能给他长脸面,还识趣得很。他自然就把卿婉划到自个儿的保护范围之内,暗地里帮她解决了很多麻烦,原主为什么会挨打,不是格尔分有多爱卿婉,而是为了护面子。

要是让别的爷们把他包的女人嫖了,以后还怎么在京城里混?

谁知道荣国府那个酒囊饭袋还有逆袭的一天,一年的时间不到,变得他爹娘都认不出。格尔分后悔过的,心惊胆颤了一段时间,贾赦没去找他麻烦,后来就不想这些了,该怎样还是怎样。谁知道事情还没完。

就算卿婉再漂亮,再懂情趣,再会伺候人,她就是个青楼女子。就算贞操尚在,就算走的是高雅的路子,那也不能改变这个事实。他自己的确不够出息,不过好歹也是索额图的长子,在相当程度上能代表赫舍里家的体面,让他娶个青楼女子做侧福晋,脸都打肿了。

男人都这样,喜欢在外面玩,喜欢漂亮女子,心里却划出了三六九等,将不同的人摆在不同的位置,鲜少有乱来的。

自己家就已经是悲剧,万岁爷还发了圣旨,要接孝懿皇后的亲妹妹进宫,为贵妃。自康熙原配死后,赫舍里家在宫里就没有人了,本来,都是后族,佟佳氏、钮枯禄氏同他们也差不多。康熙三任皇后,少年时是赫舍里氏,同她生了胤礽,她死后娶了钮枯禄氏,她死后,又搞出个温僖贵妃,都是一家子。同温僖贵妃同期的就是佟佳氏,这位死在二十八年,刚刚封后,没来得及凤袍加身就死了,之后五年,温僖也去了。

也就是说,曾经辉煌一时的三大家族,在宫里直接没了人。

保持这个平衡,大家都能接受,毕竟谁也不占便宜,尤其赫舍里家,他们还有太子胤礽可以支持,现在好了,小佟佳氏进宫,还是那么高的身份,直接就冠绝后宫,这是要重新洗牌的节奏。前朝和后宫是紧密相连分不开的,小佟佳氏一旦进攻,她娘家的气势就会上来,佟家风光了,也能给她做倚仗,这道封妃的圣旨让赫舍里家很不是滋味,唯一欣慰的就是她年纪轻进宫晚,贵妃的身份不能直接转化为在后宫之中的势力,再说,她生不出阿哥这话是贾恩候说的,绝对准,也就是得知此事以后,索额图心塞的程度才勉强缓和下来。

赫舍里家就低调起来,太子重建天光,他并没有立刻搞出大动作,而是去感谢了四阿哥胤禛,说什么虽然没能成功,甚至还牵连到自身,他的心意已经传达到了。

四爷其实根本不是为太子着想,他是按照康熙的吩咐,给自己找了个被处置的理由,要想救额娘,他被迫要虚弱一段时间,不便在人前现身。虽然并没有救太子的心,听到这番话,他也没觉得惭愧,揭自己老底。胤禛就说:“二哥是太子,是储君。”没有后话,却让胤礽深深感动,这年头,完全不肖想皇位,能够巴心巴肺对他的真是太少了,四弟大善。

他们聊了一会儿,就各自回府,四爷回去之后就斟酌着写了一封信给贾赦,就乌雅氏,问了他几句,虽然邪术已经除去,皇阿玛并没有放她出来,还是在禁足,对生母,胤禛的感情已经越发淡薄,他想知道的不是亲娘能不能恢复容貌并且长命百岁,而是想要得到一个准信,那日的法事做得很成功,他已经还了亲娘一条命。

德嫔生他,却没有用心教养过。

养母佟佳氏死后,他活得心酸,即便如此也不能抹杀生恩的存在,说得简单点,没有乌雅氏就不会有他这个人。胤禛觉得就要这么耗一辈子,没想到竟然有偿还恩情的机会,德嫔被邪道士诱导,玩坏了自个儿,她在快速的折损阳寿,在床上躺一个月能让她活蹦乱跳回来,也算是值了,至少以后在应对亲娘亲弟弟的问题,他能狠心一点。

别看胤禛总是冷着脸,对亲近的人他的心很软的。

接到四爷的手信,贾赦并不觉得意外,他肯定的回答了胤禛提出的问题,同时隐晦的点出,四爷与德嫔娘娘的母子情义不会撑到最后,短时间内应该还会出现变故。胤禛多聪明的人,将这阵子发生的所有事连起来一想,心里就有数了。

若是从前的状态,脱离亲娘德嫔他多少会过不去,如今就不会了。

往后只等了一个多月,就到了钦天监选的吉日,小佟佳氏被风光的抬进宫中。康熙一直觉得,不到双十年华的妻妹应该会像孝懿皇后初初进宫的模样,她们脸有五分像,气质却不同。已经死了的那位是芊芊弱质,虽然是满人,身上却带了许多汉女的气息,她当初对爱情抱着幻想,希望能同表哥长长久久的作伴,能给他生儿育女,成为全天下最尊贵的女人。最后这点她到是做到了,膝下却只有个早夭的女儿以及从乌雅氏那里抱来的儿子,她想着再等等,老天爷不会太残酷,总能生出一个来,却终究没有那样的命。

孝懿皇后虽然背地里动了不少手脚,在康熙跟前还是柔弱可人的,这回进宫的小佟佳氏却很不同,她已经褪去天真幼稚,气质柔和,眼神坚定,她不幻想太多,这三个月时间,从梦碎到重新抓住生存的信念,她已经养出了后宫妃嫔应有的心态。因为知道自己生不出儿女,就不会去嫉妒,因为知道会半路接手别人的,那也是她重要的机缘,小佟佳氏已经做好准备,无论表哥将谁记到她名下,无论对方出身寒微与否,都不计成本的对他好。

人要活得好,最重要的不是出身高贵与否,而是拎得清。本来,德妃应该有相当辉煌的人生,她却被皮相所迷惑,走上错路,对亲儿子还摆出那样的态度。是她不要,再三推拒,康熙看到老四的辛苦,不忍他付出没有回报,这才想出这样的法子。

胤禛很好,她不要,有的是人想接手。

对小表妹,康熙还是很满意的,她在床上很配合,心性也好。他让暗卫观察了一段时间,反馈回来的消息都是那样,每日到慈安宫去看太后,陪她聊天。年纪虽然不大,在妃嫔们跟前很端得起贵妃的架子,赏罚分明,规矩立得不错。太后以及康熙都没开口,他们还在观察阶段,小佟佳氏也稳得住,并没有去抓权势,只将自个儿分内的事做好,管理后宫的事大多还是三妃在做,她没有不满……

她看得清自己的身份,知道应该做什么样的事来匹配,心里头门清。

对小佟佳氏,孝惠太后赞赏有加,康熙也很满意。她进宫一个月之后,某个侍寝的夜里,两人翻滚完之后,康熙就说起胤禛的事。小佟佳氏是孝懿皇后的亲妹妹,是康熙的妻妹兼表妹,有这层关系在,她同后宫其他女人自然是不同的,在她跟前,康熙尤其放松,能说一些实在话,德嫔乌雅氏和胤禛之间的纠葛只要是明眼人,都看得清楚,没什么好隐瞒的,康熙大致提了几句,就直接问她,可愿意接手老四。

根本不用问,整个佟家都在等这一刻。

他们就想看看到底哪位阿哥能有贾恩候说的那种大作为,没想到竟是胤禛。佟佳氏是千万个愿意,不过姿态还是要摆的,她眉眼低垂,像是在考虑。康熙心里其实已经有了决定,是不容质疑和更改的,会开口问她只是希望表妹能对胤禛好,不要成为第二个德嫔,他喝着茶等,也没过多久,小佟佳氏就抬起头来,“四阿哥是姐姐从很小一点养大的,没能看着他娶福晋,生儿子,姐姐心里肯定是惦念的,我很愿意做胤禛的额娘。”

她没说自己为什么犹豫,康熙也能猜到,他伸手将小表妹揽入怀中,道:“你不要想太多,以后还会有阿哥的,老四那边多担待。”这摆明是睁眼说瞎话,他比谁都清楚,小佟佳氏是不能生的,他和太后都不愿意。趴在他怀里的女人也勾了勾嘴角,额娘说的真是对极了,若不是提前知道自己的命格,这回她保准已经脑子不清楚,男人在床上说的话听听就行了,不要当真。他能对你说甜言蜜语,对其他女人也是得心应手的。

第二天,康熙再次去慈安宫同太后商量,得到肯定回答之后,他颁下圣旨,再次扯出德嫔跟前的太监行刺那事,又说德嫔对禁足不满,在殿内砸东西发泄,废话一大堆之后,终于扯到了重点上。就是说他质疑乌雅氏的品性,又感念孝懿皇后,当初是怎样对胤禛好,决定改老四的玉牒,将他记在佟佳贵妃名下……

那道圣旨写得洋洋洒洒,赞颂孝懿皇后,训斥德妃,又说小佟佳氏德行好,受太后娘娘肯定的。老十四在禁足,他不知道这事,圣旨只发到永和宫、佟佳贵妃以及四爷跟前而已。德嫔乌雅氏虽然不待见长子,也没想过要把他推给别人,在宫里混就是这样,自己多个儿子就能多条路,让别人多个儿子那就是多一道催命符,老四本就是个没良心的,对她这个生母和十四这个亲弟弟一点也不好,他们出事之后没见他想法子解救,反而上赶着去拍太子的马屁,还拍到了马腿上,牵连自身。

这种儿子,放在自个儿跟前的确闹心,成了别人家的,她更是寝食难安。玉牒改了的话,她就永远别想把人要回来,就算是生母,也就是陌生人一样的存在,以后要是和老十四对上,指不定会下怎样的死手。

“不!我没有谋反,我是被陷害的,我要见万岁爷!”

“你们不能夺走我的儿子,不能!!!”

……

她就是嚎两声,心里是恨极了,也知道儿子要不回来,面子还是要顾的,不哭几声显得她多不待见长子一样。德嫔虽然努力在保养自个儿,效果并不好,让她以这样的姿态去见康熙简直是自绝前路,就这么两声,传旨的太监就开口了:“万岁爷想到娘娘会这样,特地吩咐奴才,若您求见的话,不用阻拦,请吧。”

qaq

要不要这样?

被禁足过的那么多,哭过吼过的也不少,每次都被驳回,让她们继续闭门思过,怎么到她这儿就不灵了?乌雅氏干笑两声,道:“万岁爷日理万机,这等小事也不用麻烦……”

要是从前位列四妃的时候,谁敢给她脸色看,如今世道变了,在康熙跟前伺候的都知道,乌雅氏就算有谋略有野心能忍,他也很难翻身,改玉牒让四阿哥跟着佟家贵妃就是个信号,到这份上他们就摆出公事公办的态度,没等乌雅氏说完,就打断了她的话:“娘娘莫让奴才为难,万岁爷说了,好些时日不见,他多少也有挂念,请吧。”

出来接旨的时候,德妃是蒙着脸的,压根没让传旨太监看见,要去见康熙就不同了,她还敢遮?乌雅氏本人心里清楚得很,以这样的陋颜站在康熙跟前会有这样的下场,即便那太监再怎么坚持,她也没敢松口,又说:“本宫身体抱恙,恐怕过病气出去,又担心污了万岁爷的眼,麻烦公公回去说一说。”

虽然她失势了,有钱能使鬼推磨,德嫔递出一个锦囊,那太监掂了掂,可算是松了口,“既然如此,也没有办法,娘娘进去歇着吧,杂家回了。”

回去之后,那太监果然将德妃这番话老实传给李德全,作为康熙跟前的第一红人,也是宫里头的太监总管,对于各宫的事,李德全都了解得很,再说,贾天师做的那两场法事以及四爷的情况,他最清楚不过,为的不就是德嫔娘娘,按照贾天师说的,命是保住了,脸也毁了。李德全没细问,就接受了这个说法,摆手让他退下,自个儿进内殿将情况禀告万岁爷。

听李德全说了乌雅氏的反应,康熙皱了皱眉,半晌才说:“老四那边是什么反应?”

阿哥和妃嫔孰轻孰重李德全还是分得请的,尤其,经历了那两场法事之后,万岁爷对四阿哥胤禛的印象颇有改观,直接将他列入大孝子名单,报告同四爷相关的事,李德全就慎重多了,他说:“四爷并没有过激的反应,很平静的接了圣旨,去永和宫磕头了。”

这的确是胤禛会做的事,德嫔做得那样过分,母子之间的感情不知道多寡淡,老四豁出去连自己的身体也不顾想要救她,换来的只是各种难听的话,老四在府中修养,不知道,永和宫那些腌臜事他却一清二楚。生恩已经换上了,这种额娘不要也罢,小表妹虽然年纪比老四还轻,她是孝懿皇后的亲妹妹,出身高贵,有分寸,担得起自己的信任。

胤禛就想起两个月前,贾赦写的那封信,的确是成真了。他同生母德嫔的情分已尽,注定会有新的机缘,做佟佳贵妃的儿子同德嫔的儿子相比,高下立见。胤禛心里颇有解脱的意味,想着去磕个头,了却此事,他到德嫔宫殿的屋檐下跪着磕头,说了几句感谢的话,不顾里头的冷哼之声,转身就离开了永和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