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神棍贾赦 > 第115章 :

神棍贾赦 第115章 :

作者:南岛樱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22:29: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不愧是跟着贾赦颇长时间的老人,王善宝立刻就明白了他的用意,他闭门谢客的时间太长,声威虽还在,同京城局势多少有些脱节,怎么才能快速的融入进去?降低格调随便接一些不上档次的活计不是聪明人的选择,还阳到大清朝这一年多时间,贾赦已经从吃喝嫖/赌五毒俱全的荣国府大老爷变成了最炙手可热的玄门大师,他住的是御赐的宅邸,顶的是皇帝册封的头衔,挂的是御笔亲题的牌匾,往来都是皇子以及朝中重臣……他没在朝中任职,却比权贵更能把握圣心;他没在江湖上飘荡,却四处都有他的传说。

活到这份上,格调已经有了,什么忙都帮什么活都接那是作践自己。你以为是在回馈客户造福百姓,实则不然。且看看如意坊的首饰,但凡是打着“独一无二”这个口号的,摆上柜台一天就能卖光……这种现象简单的说就是物以稀为贵,这也是贾赦追求的状态。

尽可能的让看相算命以及看风水的结果准确一些,将名声堆起来,不要轻易出手,这一行就是如此,你越是辛苦,身价越低。天天摆个摊在大街上算的话,就算你本事再高也炒不起价钱,原因很简单,一旦让老百姓形成一种“不用费多大代价就能说动他”的概念,他们就会舍不得付代价。这样循环下去,任你做得比老黄牛还多,得到的报酬反而不理想。

除了暗地里为康熙排忧解难,贾赦已经很久没接过正经生意,他想了又想,如今并不是重回算命界的好时机,他若出了孝期以后立刻高调回归,只会让那些想造坟地风水的动歪心。既能搞死丧失行动力白吃白喝碍人眼的老东西,又能得上佳风水,保佑家中官旺财旺……怎么看都是百利而无一害。虽然有活生生的例子,老太太为了换个出身高贵带出去长脸面又对家中有助益的媳妇,搞死现任,几句话煽动儿子到天师府撒泼,以为将贾恩候逼出来就能一箭三雕,达成心愿。大老爷倒是不负众望出来了,因为极度不爽他直接拆了对方的台,逼顺天府出来查明真相。

京城百姓普遍认为,这是中年人自作孽,他手段太激烈,惹怒了贾恩候。算命先生都是一个德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你不主动询问很多东西他是不会自觉交代的,即便已经算出来。尤其这种一不小心就要把人得罪死,这么搞以后还敢照顾他生意?

也有持不同意见的,他们觉得贾恩候是个很有原则的人,虽然贪财,却不是那种为了捞钱能豁出去一切的。亲眼目睹那起悲剧发生全过程的心里都应该有数,贾恩候原本想直接把人打发走,不掺和进去,那中年男子又哭又闹,非要给他婆娘选风水宝地,说是活着的时候吃了太多苦,总要让她走得安详。贾恩候是被逼着揭了他的老底,说出其夫人死于非命这回事。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确是算命人都有的心态,若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还有回转余地的话,他会仗义出手;若已经没救,冒着被人记恨的风险揭发真相的可能性反而不高,除非有人给价钱找到他,或者事情与本人相关,不揭穿就要把自己搭进去……

像这种忍无可忍把人送进牢房真是很少见。

某些观点支持者很多,不过也只是猜测,听似很在理,却没有百分百的事实依据,性格谨慎一些的已经放弃这个计划,也有依然心心念念的,人世间奇葩众多。

没人带头的话倒还好说,若大老爷摆出重新接生意的姿态,有人开先例找上门去,事情很有可能会发展到无法收拾的地步。除非他丝毫不讲情面将每个通过不正当手段搞死别人的都拆穿,否则,京城里要掀起死爹死娘死婆娘的狂潮。

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只要真相不揭露,即便贾赦不帮忙看地,找上门去的这些人也不吃亏,虽然没能带来额外收益,不过他们看不顺眼的已经死了,神不知鬼不觉。

贾赦不是个喜欢麻烦的人,这也不是他想要面对的局面,看地真的不是本行,只能说风水这门一通百通,看得懂宅邸风水就勉强可以择坟地下葬。由他挑选下葬地点,问题倒是不会有,是不是真的好,能管多久,旺几代运势这个很难说。

首先,他不是专业看地。

其次,用风水知识虽然能趋利避害催旺运势,变数总是存在的。

作为玄门中人,贾赦是有原则有道德的,他没想着用半吊子本事骗钱,再说了,讨生活不容易,在包揽了看相、测字、造风水之后,又把手伸到看地这个领域实在不厚道,简直是要逼死同行……在各方面考量之下,贾赦放弃了赚死人钱为回归造势,做人总得高尚一点。

替薛蟠将夏金桂带来的麻烦解决掉,六月就翻过去,七月有两个颇为重要的日子,七夕为一,中元为二。将这两个日子提出来自然是有道理的,每一年七夕前后是测姻缘合八字的高峰期,沾牛郎织女的光,这是算命人拼人品捞钱的大好时机。而中元节同玄门甚至整个道宗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这一天,关闭整年的地狱之门会打开,已故的祖先可以回家团圆,这一日,民间要设道场,放极品给孤云野鬼食用,祭祖、上坟、点灯为亡者照亮回家的路。

因天官生辰在正月十五,故这日为上元节,人间赐福。

因地官生辰在七月十五,故这日为中元节,人间赦罪。

因水官生辰在十月十五,故这日为万元节,人间解厄。

……

在七月十五这天做法事可以为孤魂野鬼超度,为作恶多端之人减轻罪孽,让他们早日安息。这就是道士们施展拳脚的地方。

无论是七夕或者鬼节,都牵扯不到贾赦身上,这些事他都能做,不过,都轮不到他来做……大老爷已经远远超过了那样的境界。举个例子,要推演天时问卜祸福,老百姓最先想到的就是贾恩候,不为别的,他算得实在太准;至于做法事为死者超度,普通道士或者大巫都是很好的选择,他们反而不会考虑贾恩候,在不懂行的人看来,这就是走个过场而已,并不需要费多大工夫,也没有什么实际效果,图的只是安心。

别人不来找,贾赦也不会主动揽麻烦上身,他想着,七月不是大吉大利诸事皆宜的时候,尤其鬼节前后,还是消停一些,省得闹出什么幺蛾子。

你不去找麻烦,它也会主动缠上你。过去一整年,贾赦是摆出孝期不见客的姿态,这才过上清闲日子,从十来天之前,这个借口就不成立了,各方酝酿再酝酿,终于在七月初先后上门,递帖子发请柬。

“贤圣天师亲启:我道观将在七月十五办祈福吉祥道场,盼您莅临指点。”

“七月初九是我生辰,请天师务必赏脸登门吃酒。”

“乞巧节当日我们鲜味楼将会有庆祝活动,望天师赏光。”

……

诸如此类的帖子那是多不胜数,基于礼貌,贾赦倒是逐个拆开看了,道观那边倒是可以走一趟,他也想看看大清朝做法事的水平怎样,至于生辰宴,那就是上赶着给人送礼,对方就是个区区三品官,能有多大体面?至于各大酒楼的七巧活动,免费的话,他也乐得凑趣,一整年数下来,七月初七都是很重要的日子,无论对文人骚客或者对待字闺中的少女。

鹊桥会只是其一,七月初七这天是魁星生辰。

魁星就是魁斗星,他是主宰文运的神明,又被称作大魁夫子,寺庙里右脚踩鳌头、左脚踢星斗、手执笔的就是他了。对想求功名的读书人而言,魁星生辰是天大的日子,尤其四十二年是科举年,再有一个月就要开考,在这个节骨眼上祭拜魁星,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没准真能沾上些好运。

听起来是有些玄幻,不过,人人都拜你不拜,是为心不诚,被迁怒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如果说拜魁星是天下读书人必须做的事,那么,女儿家也跑不了要在这日拜织女。乞巧节当天,姑娘们同闺中密友或者街坊邻里约在一起,少则五六人,多则十几位,联合祭拜。她们在月下摆张桌子,将酒水瓜果桂圆红枣之类装盘摆好。提前斋戒,焚香沐浴,在案前礼拜,然后围坐在一起吃瓜子剥花生,对着织女说自己的心事,求她赐福在来年觅得好郎君,或是早生贵子一举得男。

嫡母死了,未嫁女守孝三年,这个活动迎春是没法子参加的,王熙凤也不可以,就剩下黛玉一人,邢夫人是她大舅母,为她哀思这么久已经很给脸面,总不好拘她三年。在某些方面,贾赦的想法是很传统的,就好像他奉行男主外女主内,不喜欢妇人过问爷儿的事,没有紧急情况也不会插手后院。

大房这边,从前是邢夫人管的,贾赦立威之后,变成邢氏与王熙凤合理,头年邢氏死了,重担就完全压到王熙凤肩头上。

贾赦有过三个儿子,老大贾瑚,老二贾琏,老三贾琮。因为种种原因头尾都没了,只余贾琏一个,他婆娘王熙凤虽然被称作二奶奶,却是天师府实际意义上的长媳,在没有老夫人约束又无太太当家的情况下,内宅由她接管是合情合理的。

按理说,迎春和黛玉应该她去关怀,衣食方面也得不时的去过问,入孝期之前,王熙凤是官家太太竞相邀约的对象,隔三岔五就要出门小聚,同自个儿府上的往来反而不那么密切……之后嘛,她将更多的时间用在琢磨事情以及夫妻对谈上,到别的院子走动也不频繁。生活上倒是没苛待,无论吃穿就紧着好的安排,公公贾赦是什么德行王熙凤明白得很,若拎不清在这上面动手脚,自个儿倒霉不说,还得牵连相公。

因为还在孝期,王熙凤脑子里就没装这些欢喜热闹的东西,也忘了给林黛玉安排,到初四这日,闫笙说起外头多热闹,都盼着乞巧节到来,贾赦才想起,府上还有个要过节的,他没去找林黛玉说道,而是让贾琏给王熙凤传话,让她给自家伯母,也就是王家太太传信,她府上也有姐儿,左右要拜织女,托人情捎带一个不算什么。

贾赦不亲自修书过去是出于两方面考虑,这是妇人家的事,他一个大老爷们指手画脚做什么;更重要的是,由他出面的话会前一笔账,王家若出点什么事,立刻就会想到让他“还人情”。都是亲戚,关系虽然隔着一层,贾赦也乐得帮助他们,却不能是无偿的。让王熙凤来安排就会免除许多麻烦,她本身就是王家姑娘,将林黛玉托给娘家人,由她们带着过节根本不算什么事……贾琏没说是父亲交代,只是提醒王熙凤,说林妹妹没在孝期,乞巧节还是要过的,是不是在府上安排?

王熙凤最会过日子最精打细算的,会为林黛玉一个人拜祭台?

当然不。

她想了想,说:“拜织女还是人多些好,摆在咱们府上未免太过冷清?爷帮我参详参详,将林妹妹托去我娘家如何?我想着林姑爷官拜正三品,当的又是肥差,膝下只得一个姐儿,不用我去叮嘱,伯娘就不会亏待她。”说到这里,她顿了顿,补充道,“史家那边也可以,只是分了家,不好攀交情。”

的确,那是史太君的娘家,自然与二房同气连枝,找过去是自取其辱。再说,史湘云和林黛玉之间还有隔阂,她们一个不拘小节一个讲究颇多,处得来才怪,以前就闹过矛盾的,凑作堆万一又闹起来岂不败兴?

无论怎么看,让她同王家姑娘一道过节都是最好的,王家的身份说不得高贵,好歹也是官宦士族,同林家基本是同一阶层,不存在借光这个说法。贾赦的确本事大,轻轻松松就能找到更好的人家托情,无论胤褆、胤禛或者别的高门大户,都不如王家合适,受贾赦的影响,林黛玉一直在改变,即便如此她本性尚在,骨子里就是个感情纤细的,别说难听的话,就算接到异样的眼神就能让她反复琢磨,想着自己哪里不好,是不是有失格的举动……这样的个性,放到同林家相当的门第还好,加上是王熙凤的娘家,倒不会让她瞎想。

王熙凤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立刻就得到贾琏的认可。

不是对把人送去王家过节这个事,而是对她智慧的肯定。

内宅妇人能想到这个层面上很难得了,父亲找他过去就是交代这个事,让他知会自家婆娘修书回王家。贾琏没直接说是不想让王熙凤惭愧,如今后院当家的是她,这种事早该安排好却让老爷子来提醒,传出去是对她管家能力的否定……贾琏为媳妇考虑,想出这个招,引导王熙凤想到这个层面上来,直到事情定下,她都不知道公公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天师府的事能瞒得过大老爷?贾赦知道儿子干了什么,只要能达到目的,过程如何他不在意,本来这也不是爷们管的事,稍微点拨之后王熙凤就能想到这么多,脑子算是很灵光了。

王熙凤口述,贾琏执笔,小两口合作写好家书,内容比贾赦预想的更精彩,王熙凤压根没提人情,而是以王家人的姿态,说自己在天师府并不是那么光鲜,从前不错是因为有太太邢氏对比,自己显得很能干……现在呢?邢氏死了一年多,公公再次成为黄金单身汉,再续弦是迟早的事,若新太太是个精明能干的,那还有得折腾。与其等到那天再想办法,不如早点奠定地位,她必须做点什么,拉拢关系,稳固地位。给林黛玉安排地方拜织女是她这个后院当家应该做的,反正跑不掉,让她去王家是一箭三雕。

让天师府众人看到自己的办事能力。

拉近与林妹妹的关系。

以她为跳板,同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搭线。

……

要达到这三点并不容易,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总是没错。

王熙凤做的是求人的事,摆的却是“安排人过去那是看得起你们”的姿态。

以贾天师超然的地位,作为儿媳,她这么叼也是应该。就算没有回报,王家也乐得同天师府交好,多个朋友多条路,这么炫酷狂霸拽的朋友旁人求也求不来。

王家太太读完信以后脸都笑烂了,立刻吩咐管家去安排,将本来就很浓重的仪式搞得更加高大上。她还庆幸凤姐是王家姑娘,这种时候最先想到娘家,否则就要被别人捷足先登了。且不说林黛玉长期借住天师府,是个颇有分量的人物,光看她的身份,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的嫡长女……答应这个事就百利而无一害。

也就是一个半时辰,王熙凤就收到回信,伯娘果然很上道,她欣然同意了自个儿的请求,表示已经吩咐人去安排,准备初六下午派人过来接,过了节再把人送回来。这样周到的服务自然求之不得,还是贾琏代笔,又一封感谢信传到王家,王熙凤多聪明?她没代表天师府说什么,而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多些伯娘仗义帮忙,否则还得去求别家。

将事情安排好以后,贾琏去大老爷的院子里报告,王熙凤找到黛玉,与她说起这事。说不感动是假的,对姑娘们来说,乞巧节有非常特殊的意义,就算黛玉如今方才八岁,就算她离嫁人还早,就算她性格清冷不爱凑什么热闹。

“真是麻烦二嫂子,我年纪尚轻,不过这个节也没关系。”

王熙凤嗔道:“……太太去后,后院就是我在管,这是分内之事,妹妹无需多想。本来拜织女就要热闹才好,我那伯娘性子好,又是极为好客的,你就当在咱们府上,不用拘谨,好生过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