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江户旅人 > 第819章 责任全部在英方

江户旅人 第819章 责任全部在英方

作者:秽多非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1:12:06 来源:小说旗

望着被装船运往箱馆港的乱军士兵以及家属,忠右卫门略带着一分失败感。不知怎么的,总觉得同英国人的交涉,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突然就被系上了草绳,串在一块儿,即捕即送的那些乱兵家属,哭得凄惨无比。因为虾夷地方缺妇女,所以负责把他们送去北方的官吏,往往将一家人口拆散,男丁送去千岛群岛捕鲸鱼和种土豆,女性则分船送往箱馆。

交箱馆地方的官吏妥善处置分配,说得再直白一点,指给单身矿工、伐木工或者甜菜工为妻。

井伊直弼就是这么下令的,不仅要家属连坐,远流五千里,还得拆散其家,绝灭其种,勿使其留有余孽。

你问忠右卫门为什么不插手?因为忠右卫门很清楚的看到了自己便宜哥哥德川家定愤怒的眼神,生怕多说两句,就变成直接杀全家了。

出了这样的事,你指望封建君王冷静?那他就不是封建君王了,他得是旷世明君,而且是流芳百世的那种。

先期赶到横滨的久世广周和胁坂安宅,带兵快速镇压了在居留区以外的乱兵,又同已经移驻到船上办公的阿尔考克联系上,配合英国军警以及日裔巡警,将居留区内的乱兵也基本肃清。

最大的战果是之前带着林八郎等人十七万两黄金的二十多个骨干,在横滨郊外被人举报逮捕了。经过审问,确定没有更多的钱之后,直接就被拉出去枪毙。

整场大乱,除了躺在医院,和始终坚定的守在营内的一千余人外,其余的传习队征印军,基本上算是一网打尽了。

粗略清点,算上在江户城本丸火场内发现的遗体,至多失踪了二三十人。

后续肯定是要调查清楚身份,全国海捕的。至于现在嘛,则是暂且放下,将全部注意力转移到同英国的交涉上面来。

英军小兵营里,直接被打死压死的就有一百多,后来经过挖掘抢救,活下来四十多个兵。使馆和海关工作人员,没有死亡,只有两个受伤的。

除了人员损失,然后就是财物损失,林八郎等骨干人员行动时,相对克制,初期称得上纪律严明。除了彻底摧毁英军小兵营以外,只开炮轰击了英使馆,导致建筑部分受损。滨海关更是完好无损,金库已经重新锁上了。

反倒是幕府这边的损失更大一些,横滨城代官厅被彻底烧毁,横滨火车站也被纵火烧毁了大半。一部机车被哄抢红铜的士兵捣毁,交解给英商的红铜也正在追缴之中。

最冤枉的是川路圣谟和榎本武扬,因为被乱兵俘虏,在这当下的武家法度之中,被认为是有失武士体面的行为。原本说是要判切腹的,幸亏两个都是谱代幕臣出身,不用忠右卫门求情,也有人帮着回护。

于是榎本武扬被一脚踹去了札幌,连降三级,担任札幌与力。而川路圣谟身为诸侯,被痛削五千石,贬作旗本,发往桦太,担任丰原奉行,建设南桦太地区。

英使阿尔考克对于在横滨发生这样的事情,极其的不满,完全不愿意同前来交涉的久世广周以及胁坂安宅沟通。要求幕府大老井伊直弼亲自出面,代表德川家定向英国政府道歉,并保证严惩一切乱兵,赔偿英方的所有损失。

井伊直弼不乐意和阿尔考克交涉,没办法,只能让正在梳理第一江户师的忠右卫门跑一趟,去横滨同阿尔考克对接。务必要把这个事情给圆满处置了,避免造成英日两国的冲突。

所以基调是什么?

幕府不背锅!

按照德川家定和井伊直弼议定之后的思路,幕府肯定是不能够承担本次事件的主要责任的,最好是不承担责任。

责任全在英方!

和洋人大小也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幕府的统治者们肯定也学会了。一旦责任落在幕府头上,洋人必定小题大做,大题上天做,保准讹幕府一个底朝天。所以幕府怎么着也不能认错,一旦承担主要责任,这幕府剩下那点主权,全卖了不够给英国人塞牙缝的。

得了,有这么一个交涉核心,忠右卫门就知道整个交涉思路的关键在哪里了。

传习队征印军,不是幕府官兵,是英国自己的雇佣兵!

双方的军饷还没有结清,整个雇佣关系还在存续期内,是你们英国人自己内部发生了兵变。还导致乱兵攻击了幕府的财产,导致幕府当面受到了损失。幕府不向英国人索赔,已经很好了,英国怎么还能反咬一口呢?

而且这一论据,除了不要脸以外,证据十分充足。传习队征印军的最高统帅是阿尔考克,部分军官就直接是英国军官,武器、弹药、被服等一切军需,均系英国人组织提供。

幕府当年签订条约的时候,也讲明幕府方面只负责人员的招募,剩下的训练、调动、部署和作战,全系英方管辖。该支军队,同幕府已经没有半毛钱关系了。

难不成,你们英国人招募的印度人、锡克人、廓尔喀人、土澳人,就不是英军了?印度人还起兵了呢,你去找印度殖民政府的麻烦?

大伙儿都是文明人,说话得讲道理啊!

阿尔考克听到忠右卫门的这一番话,先是微微一愣,随后面色就不是很好看。以往只有我带英帝国这么不要脸,现在好了,手把手教出来一个更加不要脸的学生。

偏偏这一番话还挺像那么一回事,当初雇佣幕府军参战的条约还是阿尔考克签署的呢,确实明说了这就是英国政府雇佣的日籍士兵,从入营开始,就全部接受英方管辖,接受英军的调遣,去往印度镇压起义。

“您未免有些强词夺理了吧……”阿尔考克开始思索应该怎么反驳忠右卫门。

“在下不过是叙述一个事实罢了。”忠右卫门受命而来,肯定得设法居中转圜,把这件事给平了的。

总不能最后闹得和曾国藩处置“天津教案”一般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