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江户旅人 > 第679章 坑蒙拐骗来江户

江户旅人 第679章 坑蒙拐骗来江户

作者:秽多非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1:12:06 来源:小说旗

武州葛饰郡内匠新田村内,大大小小的村民都被聚集了起来,所有人都是惶惶不安的样子,因为江户城里面的老爷,趁着夏粮下来,要来收款了,各种意义上的款。

内匠新田村,听这个名字就知道,是个通称内匠或者官职为内匠的人,带领当地百姓开垦出来的新田,进而聚集起人丁,发展起来的村落。

江户时代关东地方的新田,大多是幕府召集豪商、豪农,在沼泽滩涂或者河流沿岸开发出来的。围湖造田什么的,这年头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关东地方的许多沼泽,更是在这一时期完全消失不见。

这些开发出来得新田,自然是归豪农豪商所有,只不过幕府给以年贡征收上的优惠,以及政策上的协助。双方都能得利嘛,等新田耕种成了熟地,幕府就能够得到了一笔年贡米。而豪农豪商则扩大了家业,增加了收入。

反正是合起伙来的坑农民,就这么一个事情。

眼前这个村,所有的土地都归属于江户城内的豪商。而那位豪商,在前头已经应承了忠右卫门。要将那种最穷的,在本地也快活不下去,但是又处于生育年龄,最好是有老婆孩子的农户债权,全部转让给忠右卫门。

然后再以债务要挟逼迫这些农户,全家迁移去虾夷或者桦太,当然要是愿意去勘察加也好的。只不过勘察加因为捕鲸业的渐渐繁荣,现在已经出现了自发的季节性迁移。

怎么一个迁移法呢?当然是每年开春以后,东日本地区的渔民和豪商,就组织船只北上。在北太平洋地区捕猎鲸鱼,北太平洋因为才刚刚开始有人类捕鲸,鲸鱼的资源非常充足,不需要潜入深海,都能够捕获。

况且世界顶级渔场,北海道渔场就在这一块,沿着千岛群岛有大量的渔场分布,有鱼虾自然就有吃鱼虾的鲸鱼。趁着有勘察加的港口依靠,以及外国人又十分需要鲸油。

能赚钱,而且是快速赚钱,那都不需要政府引导,就会有无数的人去干这一行!

反正奥州、羽州、关东的渔户和船主,已经有不少人自发的赶去千岛群岛一线,捕捉鲸鱼去了。他们春夏秋三个季节出没于勘察加之外,冬季就回到自己的家乡。

为了服务这些直接赚英镑法郎和美元的大爷,勘察加已经出现了小规模的商业集群,和配套的特殊行业服务业。加上幕府迁移民户前来屯种土豆,当地不再需要外界大量补充粮食,这发展的速度,你说他能不快嘛。

至于鲸鱼没了以后咋办?

那时候忠右卫门早就蹬腿了,你去问别人吧。

且不去管勘察加,还是说桦太和虾夷的事情。忠右卫门有意今年夏季各送一千户等岛屯垦,但这只是目标,要看实际能够威逼到多少农民作数。

最好是那种家里五六个小孩,甚至七八个小孩的,忠右卫门最喜欢了。这种家庭送去北方,要不了三十年,就能开枝散叶,变成一大群。到时候农业有人,矿业有人,工业也有人,多么美好啊。

眼前的内匠新田村,就有两户佃农是这么一个场景。他们因为家里人口多,收成又坏,欠下了不小的债。这租佃权也被别的农户分去了,现在就是男的给人家打短工,女的帮别人养蚕,勉强混一口稀饭。

但凡再有点风吹草动,那就是阖门饿死的结局!

“你倒是交了好运啦,我们老板要免了你全家的债……”夹着账簿的一名伙计,走到一户人家面前。

这话说出口,左右都是不可思议的眼神。什么时候老爷们有这么大的善心,能够免除他们这群老农民的债了?看他们家那五个孩子,两男三女,最大的男孩也就十岁,长得歪瓜裂枣,绝对不适合卖去特殊场所从事特殊行业。

至于三个女孩,最大的也才七岁,根本就没有楼馆要这样大小的女孩子。起码要十岁,脸差不多定形,瞧出了端倪来的。他们才愿买了去,教养两年再接客。

所以为啥豁免债务?

“跟着我走吧。”那伙计也不说原因,只让这家人跟着走。

“老爷,老爷老爷,小的这一大家子,去江户做甚么?”跪倒在地的男人,壮着胆子询问收账的伙计。

“做甚么?难不成去做老爷,当然是去做奴婢的。”伙计蹲了下来,以一种“怜悯”的眼神望向跪在地上的男人。

农民本身不知道,这个伙计可是知道。先把人骗去江户,然后威胁逼迫一下,最后全部驱赶到桦太岛,以后就是死,也回不来咯。要是在这村里直接说是把人发解去虾夷或者桦太,引起了轩然大波,再被什么有心人一煽动,一揆了怎么办?

还是老老实实,安安稳稳的,先把人忽悠去江户。到了江户,你再想闹事就不可能啦。而且人离乡贱,左右都是完全不认识他人,想要求个帮助都不可能。更重要的是,忠右卫门有办法借兵来弹压。

最后派两个人,和他们说说一家分地二十五亩的美好愿景,基本上这些人也会就范了。还不就范的,绳子一捆了事。

“去给老爷家里做奴婢?”左右自然也都听到了。

“呼……”一听到是去做奴婢,农民们不仅没有觉得有什么难堪,反而觉得这大小是个出路。

做了老爷的奴婢,就成了老爷的私产,虽然日夜都要服侍他人,可是就没了饥寒之苦。老爷家里每天倒掉的剩饭剩菜(泔水),都是这帮人眼里的美食。眼前这帮人,就没有人吃过饱饭,保不齐去了江户做奴婢,能够吃剩饭剩菜吃到饱呢。

人身自由什么的,呵呵,对他们这些农民而言,有什么人身自由。他们从做佃户的那一辈起,就彻底失去了人身自由,耕地种田,永无出头之日。

“你们家也是,对,就你!”那伙计起身,扫了一圈,又指向一个农民。

那户农民情况差不多,全家挤在草棚里,一个个饿的头发都是枯黄色的,至今没有饿死,真是生命力顽强了。

“小的家里的债也都免了?”那农民跪着膝行到伙计面前,壮着胆子问道。

“免了免了,都免了。全家大小,都不欠债。”

好家伙,左右的农民甚至流露出了羡慕的目光。这两户穷的啥都没有,除了一条烂命以外,现在居然真的交了好运。不仅债都没了,还可以去见识见识江户。以后更是能够住在城里老爷的大屋里,怎么着都比在家饿死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