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江户旅人 > 第42章 江川征伐印度忙

江户旅人 第42章 江川征伐印度忙

作者:秽多非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1:12:06 来源:小说旗

镜头转到印度,海军奉行并江川英敏,先是带领幕府海军春日丸和飞云丸,炮击进攻加尔各答的印度起义军。

印度总督查尔斯·坎宁子爵(CharlesCanning,1812年12月14日—1862年6月17日)热情欢迎了阿尔考克的到来,并且对他带来印度的三千传习队报以相当的希望。孟加拉地区的印度土兵,成建制的参加起义,坎宁子爵急的头毛都白了不少。

历史上他甚至截留了第二批从南非调往香港,准备武装进犯清国的英军四个团。“求兵若渴”四个字,完全就是为了他专门订做的。

有了幕府海陆军数千人的协助,坎宁子爵大大的松了一口气,立刻开始着手击破起义军对加尔各答的包围。作为英属印度的首府所在,同时也是最大的殖民城市,加尔各答现在还有一千七百余名英军海陆兵和拥护英印政府统治的印度土兵。

算上幕府的援军,以及武装起来的英国侨民,坎宁子爵和阿尔考克纠集了五千多人,出城会战起义军。

印度起义军的主力大多都汇集到了德里,准备恢复莫卧儿帝国的统治,所以参与包围加尔各答的起义军人数不多。很快就在英日联军的海陆并进之下,宣告失败。大部分起义军被歼灭,小部分逃入乡野,试图继续抵抗。

首战告捷,坎宁子爵长舒了一口气,起码加尔各答保住了。阿尔考克也长舒了一口气,幕府传习队还是很好使的。

既然好使用,那么之前的一百五十万磅,您给结一下!

原本还准备拿捏一下,先给个一半,剩下的得镇压了起义再付的坎宁子爵,为了督促剩下的三千传习队赶紧到位,很是痛快的支付了一百五十万磅的本金,还支付一定数额的利息。终于把阿尔考克从债务的重重深渊里面捞了出来,两人倒也因此加深了几分友谊。

不过私下里,坎宁子爵反复暗示阿尔考克,还有没有办法从日本拉兵过来。日本开国这好几年了,英国军官教练团也去了几百人,怎么就拉这点人来?我这边英属印度一年超过七千万英镑的岁入,根本不差这一百五十万。只要能拉同样水平的传习队过来,钱不是问题,要多少有多少。

你问阿尔考克要兵?阿尔考克当时还不知道怎么敷衍额尔金呢!

还是先顾着眼前吧。在加尔各答安全无虞之后,坎宁子爵自然是要开始着手镇压全印度的大起义。德里那边,汇聚了不少起义军,其实力雄厚,战斗力也较高。毕竟很多印度土兵直接参加了起义,他们熟悉英军的一切,比草草武装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强多了。

那就先剪除德里的羽翼好了!

在同江川英敏商议之后,坎宁子爵又召集到了两个廓尔喀步兵团,这是英军的精锐雇佣兵之一了,很有几分战斗力。

军事目标也制定好了,从克里米亚撤退离开的士兵,经过波斯,转进旁遮普,再由旁遮普进攻德里。旁遮普地区的锡克人没有发动起义,很多锡克步兵团还忠诚于带英帝国,可以作为英军的有益补充,增加英军镇压的实力。

从南非抽调来的陆军从孟买登陆,北上进攻德里,顺道解决章西地区的起义。章西女王正带着自己的养子,围攻当地的英国驻军。

这样算来西、东、南三面合围,北面是喜马拉雅山脉,那是天险,不用考虑。说白了就是十面合围,彻底将印度起义军剿杀在包围圈之内。

有一说一,坎宁子爵的这个计划还是稳妥的,也很有效。历史上就是按照这个计划,最终镇压了印度起义。

所以谁做先锋?

江川英敏直接摆手,当初和我说得好好地,助守加尔各答,我才来的。现在加尔各答守住了,那我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你咋还让我跟你们继续往德里进攻呢?

临行之前,忠右卫门的话那可是言犹在耳啊。幕府就这点家底儿,得小心,得小心,千万不能丢在印度了啊!

不带上三千传习队,坎宁子爵直属的军队直接少一半,他怎么肯答应。一面督促阿尔考克说服江川英敏,一面又亲自派人去犒赏传习队。

不仅承诺允许传习队在攻克勒克瑙之后,三天不点名,还另外发给双倍的薪俸。在印期间,传习队的一切都是英国人管,包括工资后勤什么的。

士兵们有点动心,只不过没有全部动心,得加钱!

而且得是现钱,金币银币啥的,你得落到我的口袋里,我才能给你卖命啊。我这立了功,英国人难道给我封爵吗?还是金子银子最实惠了。

双方讨价还价好一阵,坎宁子爵付了十五万英镑的开拔费,把传习队给哄上了路。七千余大军开往勒克瑙。英国驻勒克瑙(阿瓦德首府)专员亨利·劳伦斯爵士早就已经在战斗中命丧黄泉,现在正被起义军吊在城门楼子上,已经吊了两个多月咯。

等到英日联军抵达勒克瑙时,勒克瑙城内仅存三百余名英军和效忠土兵,几乎就要城破。英日联军在城外同起义军激战一场,死了二百多人,打垮了围城的起义军,救出了城内的英军和侨民。

大军的下一个目标是坎普尔,夺取了坎普尔,那么进攻德里便是一片坦途,再也没有什么遮挡。

见传习队距离海岸越来越远,江川英敏心下担忧,立刻拟写军报,准备禀报幕府,传习队现在的情况。一来是向幕府宣扬自己在印度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打垮了数万起义军,获得了不少的战利品。

二来则是暗示幕府,赶紧派遣新兵过来。当初约定的四到六个月就换防。只要新军来替换了,传习队就不必再跟着英军继续深入。既可以避免损失,又可以带着胜利的荣耀,还有战利品回到日本。

所以什么都不说了,赶紧派人来换防吧。再不来换我,我保不齐就得跟着去打德里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